明溪,虽然被冠以溪名,可实是一条大河。村中的农田灌溉和日常饮水,都靠着它来解决。可以说,明溪实是大李村的生命之河。



    而赖以这条大河,多年来,沿途附近村子的收成大都不错。故而,在仓廪丰满后,明溪附近的村庄求学之风日盛。在圣人教化下,大李村内,民心也大都不错。



    可是,对于年仅八岁的李中明一家来说,这几年的家道却是愈来愈下。近年来,李家经历了李父去世,小中明又得了一场大病,幸得李母求医问药,日夜照顾,才渐渐痊愈。



    在这连番遭遇下,李家钱财花费日多,积蓄也就日显浅薄了。可是,李母为了李中明的成长依旧舍得花费钱财供其读书。为了支撑李中明的学业,李母不得不将上好的田亩都租种出去,还日夜不休的纺线织布来补贴家用,这才使得小中明上得起学。



    虽然李忠明看着贫困的家庭和忧愁不已的母亲,也提到过放弃读书,在家稼种务农,可是却遭到了母亲刘氏严词拒绝,还训斥小中明胡思乱想。



    最后,李母还是积攒够了束脩后,便让之前在家自学的李中明入读于邻村的朱夫子塾下。



    “母亲,我回来了“,只见李中明小小一个少年,背着一个小小的书箱,迈步进门,回到家中。熟练的将背上的书箱放在原处,便来到母亲刘氏面前,行礼问安。



    “明儿,回来了,今日进学如何,老师讲习的,是否记下?“,只见刘氏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对着儿子的学习仔仔细细的询问着。



    面对着母亲殷切的面容,又听着亲切细致的询问。小中明没有一点儿不耐烦,反而认认真真的回答着母亲的提问。



    听着儿子细致的回答,看着儿子日渐长大的面容,李母脑海中不禁回忆起,先夫逝世前对,对自己诚挚的交待,请自己能够好好教养儿子,供养孩子识字读书。



    虽然李父并不没有取得任何功名,甚至连县学也未参加过,仅仅是年幼时,受学于村中一老夫子门下。可即便如此,也开阔了李夫的眼界,后来受限于自身天资和家中贫寒,没有继续读下去。



    正是靠着这学习到的知识,李父不仅能很好操持家中的田地,还能很好处理村中的邻里纠纷,使其和睦,所以靠着勤劳和公正,李父在村中很有威望。



    所以,在家中积蓄日丰后,李父心中对于供养读书人的期望一直不敢或忘。



    尤其是在李母有孕时,夫妻竟然双双梦到有一持书骑羊的儿童从天而降,投怀而来。被梦惊醒后,夫妻相互讲述时,竟然完全相同,一模一样。



    不久后,小中明出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神异,可李父还是自幼便开始教小中明识文断字。



    可是李母却知道,自己的儿子自小沉静,李父教授的东西,即使不能一时学会记得,但也能耐下脾性默默自学,这股恬静之气即使是丈夫也是没有的。



    将记忆慢慢收回,刘氏问完了问题,便让儿子去温习课业去了。来到厨房,生火、做饭,看到快要干涸的米缸,又想起儿子之后的束脩,盘算了家中的存钱,不由得决定每日的织布时间还要再加上一个时辰。



    当夜色渐起,黑夜来临,结束了晚饭后,母子二人为了节省灯油,早早灭了灯火。这时,李母继续织布,小中明则书经背字吟诵。



    随着机杼声和诵经声的延续,夜也渐渐深了起来。



    “明儿,今日练习就到这里吧,明天还要进学,就寝睡觉吧“,李母劝慰道。



    “好的,母亲,你已经劳累一整天了,也早早休息吧”,小中明也劝着刘氏。



    “好的,好的”,刘氏连忙应和着,不过还是说,“我再多织一会儿就结束了,你先睡吧。”



    知道劝不动母亲,小中明只得自己先早早休息,等会再以有机杼声,自己睡不着的原因,再来规劝母亲。



    退下衣衫,躺在床上,在脑海中将白日里,先生讲习的内容完完全全的过了几遍后,听着机杼声并没有要停下去的趋势,便起身,来到母亲身前。



    对着母亲劝导,“母亲,今日就到这里吧,还是早早休息吧。而且听着这机杼声,我的心总会牵挂着母亲。母亲不能安寝,我又怎能安心休息呢”。



    看着儿子诚恳的模样,了解儿子性子的李母知道,儿子虽然年幼,有时候执拗固执起来,自己可是推脱不开的。只得从织机上下来,回到房间,休息下去。



    看到母亲终于听从自己的劝告,小中明也返回了房间,慢慢睡了下去。



    月往西沉,日从东升,一夜很快就这样过去了。唯有草叶上的露水和消失的虫鸣,表明新的一天就要开始。



    在身体生物钟的提醒下,小中明很快就醒了过来,整理好衣衫,洗漱好面容,来到院中空地上,练习起五禽导引术。



    这还是李中明小的时候体弱,他的父亲从县城的医馆内花了很大一笔钱财,才从医师手中学来的。



    自从练习了这导引法,小中明的身体确实是好了起来,后来也很少生病。即使生病了,一些小疾病也能很快恢复过来。



    所以不仅仅是已经养成了习惯,以此强壮身体,也是为了纪念父亲的慈爱之心和不易。小中明都要将这个习惯,不仅要坚持下去,还要好好练习。



    从虎形、鹿形、猿形、熊形到鸟形,这五套动作,来回循环的展现在小中明身上,当半个时辰过去后,才缓缓收起了身形。



    “明儿,快来吃粥,不要耽误了学堂的授课时间,如果迟到了,朱夫子会不悦的”,李母殷殷教导的。



    “知道了,母亲”,来到餐桌,端起粥碗,边吹边小心饮食着,在吃完碗中的粥,将粥碗洗漱洁净,放归原处。



    背上自己的小书箱,再次和母亲作别后,才起身出门,向私塾行去。



    如今,李中明入学已满一年了,已经渐渐习惯了私塾内的教学。虽然塾师朱夫子至今没有取得功名,即使是县学公试,都未考取过。可是,在这这乡野之间,贫瘠的产出,艰苦的环境,能有一位识文断字,且有丰富的应试经验的老塾师愿意留下教书育人,已是极其不易了。



    多年下来,即便朱父子未能培养出一位县学生,可是较低的教学束脩还是断断续续的吸引了不少贫寒学童来此学习。



    周围的村民,通过历年贫苦的生活也知道,对于他们的孩子来说,来私塾读书,能够识文解字,知算明事,已是极大的收获了。而且,经过短期的学习,能够很好的去到乡镇找到一份伙计工作,甚至去到县中大户之家求到一份仆役的工作,更是邀天之幸了。



    毕竟,土地产出有限,对于贫寒的家庭而言,外出做工,补贴家用,便是理所应得的,而识文断字的人,不仅机会多,而且找到的工作,相对于轻巧点,收益也较丰厚。



    所以一些挣扎于贫苦生活线上人家,还是愿意咬下牙来供养家中的孩子来此读书。即便朱夫子已经大大降低了收费标准,可是对于贫寒之家,尤是天文数字。



    故而现在,私塾内人数并不多,除了李天明,还有朱父子的儿子朱旭,朱夫子的女儿朱柔也跟着一起识字读书外,还有两位之前就跟随朱夫子的学子。



    不过他们比李中明他们大的多,也仅仅是为了识字明算而已。



    之前还有,为了考取县学的学子在此学习,可是屡次应考不第后,便也就不来了。

章节目录

从乡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饮水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1、孤儿寡母,从乡行,笔趣阁并收藏从乡行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