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谢光,叩见殿下。”
“太傅快快平身吧。洛邑的天气太热啦,本宫熬不住,所以衣衫不整,还望太傅见谅啊,”李炳神色平静的说道:“太傅若是不介意,也可宽衣解袍,风凉一下。本宫这里没那么多规矩的。”
谢光笑着应道:“哈哈,说起来,这洛邑确实比不了帝都的凉爽。不过,感谢殿下的恩典,老臣军旅出身,无论炎热寒冷,也早都习惯了。在殿下驾前,不敢失礼。”
李炳无所谓的笑笑:“那就请太傅自便吧。这位是?”
谢光见李炳询问,连忙为旁边的劳剑华引见:“回禀太子殿下,他叫劳剑华,是臣的故交好友,之前曾效力于北衙的逆鳞司。劳剑华刚刚从西疆鬼漠那边回来,因听闻殿下关心西北战事,故而特意随臣前来觐见。”
闻听此言,李炳不禁有些纳闷:“哦?北衙逆鳞司?这倒是很有趣。劳爱卿,既然你从西疆来,就快跟本宫讲讲那边的情况吧。”
劳剑华先是毕恭毕敬的躬身施礼,然后不慌不忙的说道:“微臣遵旨。殿下,目前西疆鬼漠的局势情形,完全可以用‘恶劣至极’四个字来形容。自新月湾大战之后,西疆各地再无我圣唐军兵官员的身影,他们不是被俘或被杀,就是四散逃亡、躲藏乡野。西疆诸国在突厥人支持下,重新成立了西疆联盟,并推举楼兰国国王阿立克江担任盟主。据臣所知,突厥和西边的波斯帝国,都已经派遣特使拜会了阿立克江,等于正式承认了西疆联盟在那里的统治地位。可以说,西疆鬼漠,已经不再是我圣唐的势力范围了。”
听他这么一说,李炳不禁陷入沉默之中。思索良久,他才又继续问道:“西疆联盟的盟主?那么本宫问你,现在的西疆鬼漠,究竟是谁人在做主?到底是听谁的号令?是听那个所谓盟主的?还是听突厥可汗阿史那支斤的?抑或是那位大可汗派出的什么总督或将军?”
劳剑华没想到李炳年纪轻轻,所提的问题竟如此犀利,连忙谨慎的答道:“殿下,您有所不知。据微臣在那边了解到的情况,此番突厥之所以会派兵参战,是因为西疆联盟通过高昂代价请他们来作为帮手援兵,用以抗衡我圣唐雄师。从突厥人本身而言,他们似乎并没有攫取西疆统治权的想法。”
“高昂代价?什么代价那么高昂?值得突厥派出圣殿亲王和十万大军出马?”李炳哂笑道:“该不会是金山银山、绝世美人吧?”
“这个……微臣就不得而知了。”
李炳点了点头,露出一个“量你也不知道”的微笑:“你说突厥无意染指西疆鬼漠,那便暂且不去纠结吧。跟本宫讲一讲,西疆叛军的实力如何?突厥又有哪些精锐劲旅?西疆鬼漠的百姓是如何看待新月湾惨败的?他们是否盼望着圣唐早日发兵呢?”
劳剑华答道:“西疆目前已经全面脱离了圣唐管制,其中有三个大国实力最强,分别是楼兰、疏勒和车迟。三国兵马总共约有六七十万之众,加上其他附属藩国,带甲可近百万之数。突厥方面由圣殿亲王罗尼亚指挥,有十万精锐铁骑,分别驻扎南北大营,监视防范我紫金关和盛玉关,与长刀军团展开对峙。”
他略微顿了顿,继续介绍:“新月湾一战,是我圣唐皇朝八百年来从未有过的惨烈败局,十二万精兵毁于一旦,震惊天下。而这场失利,不仅断送了我们对西疆上百年的统治,也彻底动摇了西疆民众对于圣唐的认知。不瞒殿下,那里的百姓,并不像朝廷一直宣扬的那样,全都心向圣唐。相反,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文明和信仰,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圣唐子民。当失去了镇疆都护府的弹压,那些人只会认为从此丢掉了桎梏枷锁,而不会怀念统治过他们的主人。”
劳剑华的语气略显冰冷,所说的内容更是冰冷残酷,李炳剑眉紧锁,好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他相信,劳剑华所讲的未必全是实情,但他也相信,劳剑华所讲的,很多都离现实不远。
西疆是圣唐的西疆,也是西疆人的西疆。那里的贵族、平民、军人、奴隶,贩夫走卒、男女老幼,只要有人爱圣唐,那就一定也有人恨圣唐。有人看到新月湾惨败会伤心落泪,那就一定也有人会因为新月湾而弹冠相庆。
所谓民心,并不能一概而论。
或者说,民心,有时候只是统治者需要的一种说辞。而最重要的,是赶紧把西疆夺回来,这样才有机会把民心再一次夺回来!
因此,令李炳更加感到忧虑的,还是那数十万的叛军和十万突厥精锐。
他沉思片刻,开口问道:“劳爱卿既是来自西疆鬼漠,今日又随太傅一起觐见,想必已经看过本宫的西征诏令了,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劳剑华心想:就是等你这么问呢。他从容不迫的答道:“关于西征诏令的事,那要看殿下是把微臣当作朝廷的寻常官员看呢,还是当作自己人来看。”
“哦?这两者有何不同?”
“若是把微臣当作朝廷的寻常官员,那么微臣会说,殿下的西征诏令英明果决、切中要害,当立即颁布执行。”劳剑华稍微顿了顿,接着道:“若是殿下把微臣视为自己人,那么微臣会说,此事万万不可!”
李炳面色平静,幽幽的说道:“二者的答案截然相反,本宫倒是愿闻其详。”
劳剑华双手一揖,朗声道:“殿下明鉴。之前谢太傅压上了全族老小的前途性命,带领麾下将士扶保殿下登基,险些弄得帝都血流成河,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的就是捍卫圣教盟约,为的就是继承年太傅与何大统领的遗志,拥护殿下登上九五之尊的帝位,令我圣唐江山永固。也正是因为谢太傅等一干忠臣的勇决坚毅,才使得帝君暂时放弃了另立皇储的打算,改为敕令殿下监国抚政。如此一来,太子殿下的地位也变得更加稳固,圣唐的社稷基业也更加稳固。”
李炳没想到对方忽然提起这些是,心中虽然略感不快,可脸上却露出认可的神色:“的确如此。谢太傅和将士们劳苦功高,本宫也都牢牢的记在心中。不过,这些与西疆之事又有何关系呢?”
“殿下,这其中的关系,不言自明。”劳剑华沉着应对;“咱们之所以能够秉持正道,终究感动上苍庇佑,稳固了皇储的尊位,除了大臣们的赤胆忠心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六万对殿下忠心耿耿的玄甲军团将士在,有十万长刀铁甲在。如果没有这些强大的力量在背后做支撑,又怎么可能震慑住那些觊觎帝位的奸佞小人呢?”
听了这话,李炳并没有吭声,只是用眼神示意劳剑华继续说下去。
劳剑华神色坚毅,侃侃而谈:“西疆鬼漠远在万里边塞,而帝都洛邑近在咫尺眼前。一边是蛮荒苍凉、夷狄丛生的域外之境,一边是富饶文明、承载国祚的机枢所在。咱们究竟该把最重要的力量放在何处、用在哪里,这岂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倘若遵循殿下的那封诏令,让玄甲军团和长刀军团的精锐兵马,以及二十八州的府兵去跟西疆联盟死战、去跟突厥铁骑拼杀,势必会引发旷日持久的举国大战,您身边最忠诚的卫士迟早也会被派上战场。到了那个时候,又由谁来保卫殿下您的安全呢?”
面对劳剑华略带质问口气的话语,李炳面沉似水,双目凝视着桌面,未发一言。
劳剑华知道对方已经有些动摇,于是更进一步:“殿下,没有了军队在身边,恐怕只需几个奸臣怂恿哄骗帝君,发出一道圣谕,再派上一小队禁军虎豹骑,就能轻轻松松的将圣教盟约毁于一旦,令无数忠良之臣的一片苦心付诸东流。有鉴于此,究竟该如何处置西疆鬼漠,微臣斗胆,还请太子殿下三思啊。”
劳剑华一口气把话全部说完,郑重的施了一礼,然后低下头去,等待李炳回应。谢光则站在一旁默不作声,只是两眼望向殿顶,兀自出神。
良久,李炳忽然开口问道:“劳爱卿,你现在官居何职?还在北衙逆鳞司吗?”
“启禀殿下,”劳剑华坦然回答道:“微臣从来没有离开过逆鳞司。”
李炳微微颔首,若有所思的说道:“我们心里都清楚,北衙一向都是皇家私兵,只忠于帝君一人。尤其是逆鳞司,誓死效忠、绝不动摇。劳爱卿,你来自于逆鳞司,本宫可以信任你吗?”
劳剑华神情肃穆,拱手一揖,轻声道:“殿下,微臣当初加入逆鳞司之时,恐怕比殿下您现在还要小几岁。按照祖例规矩,当年微臣曾发下过毒咒,誓死效忠帝君,粉身碎骨、矢志不渝。不过……那个时候的帝君,并非当今的陛下,而是您的父亲。”
“太傅快快平身吧。洛邑的天气太热啦,本宫熬不住,所以衣衫不整,还望太傅见谅啊,”李炳神色平静的说道:“太傅若是不介意,也可宽衣解袍,风凉一下。本宫这里没那么多规矩的。”
谢光笑着应道:“哈哈,说起来,这洛邑确实比不了帝都的凉爽。不过,感谢殿下的恩典,老臣军旅出身,无论炎热寒冷,也早都习惯了。在殿下驾前,不敢失礼。”
李炳无所谓的笑笑:“那就请太傅自便吧。这位是?”
谢光见李炳询问,连忙为旁边的劳剑华引见:“回禀太子殿下,他叫劳剑华,是臣的故交好友,之前曾效力于北衙的逆鳞司。劳剑华刚刚从西疆鬼漠那边回来,因听闻殿下关心西北战事,故而特意随臣前来觐见。”
闻听此言,李炳不禁有些纳闷:“哦?北衙逆鳞司?这倒是很有趣。劳爱卿,既然你从西疆来,就快跟本宫讲讲那边的情况吧。”
劳剑华先是毕恭毕敬的躬身施礼,然后不慌不忙的说道:“微臣遵旨。殿下,目前西疆鬼漠的局势情形,完全可以用‘恶劣至极’四个字来形容。自新月湾大战之后,西疆各地再无我圣唐军兵官员的身影,他们不是被俘或被杀,就是四散逃亡、躲藏乡野。西疆诸国在突厥人支持下,重新成立了西疆联盟,并推举楼兰国国王阿立克江担任盟主。据臣所知,突厥和西边的波斯帝国,都已经派遣特使拜会了阿立克江,等于正式承认了西疆联盟在那里的统治地位。可以说,西疆鬼漠,已经不再是我圣唐的势力范围了。”
听他这么一说,李炳不禁陷入沉默之中。思索良久,他才又继续问道:“西疆联盟的盟主?那么本宫问你,现在的西疆鬼漠,究竟是谁人在做主?到底是听谁的号令?是听那个所谓盟主的?还是听突厥可汗阿史那支斤的?抑或是那位大可汗派出的什么总督或将军?”
劳剑华没想到李炳年纪轻轻,所提的问题竟如此犀利,连忙谨慎的答道:“殿下,您有所不知。据微臣在那边了解到的情况,此番突厥之所以会派兵参战,是因为西疆联盟通过高昂代价请他们来作为帮手援兵,用以抗衡我圣唐雄师。从突厥人本身而言,他们似乎并没有攫取西疆统治权的想法。”
“高昂代价?什么代价那么高昂?值得突厥派出圣殿亲王和十万大军出马?”李炳哂笑道:“该不会是金山银山、绝世美人吧?”
“这个……微臣就不得而知了。”
李炳点了点头,露出一个“量你也不知道”的微笑:“你说突厥无意染指西疆鬼漠,那便暂且不去纠结吧。跟本宫讲一讲,西疆叛军的实力如何?突厥又有哪些精锐劲旅?西疆鬼漠的百姓是如何看待新月湾惨败的?他们是否盼望着圣唐早日发兵呢?”
劳剑华答道:“西疆目前已经全面脱离了圣唐管制,其中有三个大国实力最强,分别是楼兰、疏勒和车迟。三国兵马总共约有六七十万之众,加上其他附属藩国,带甲可近百万之数。突厥方面由圣殿亲王罗尼亚指挥,有十万精锐铁骑,分别驻扎南北大营,监视防范我紫金关和盛玉关,与长刀军团展开对峙。”
他略微顿了顿,继续介绍:“新月湾一战,是我圣唐皇朝八百年来从未有过的惨烈败局,十二万精兵毁于一旦,震惊天下。而这场失利,不仅断送了我们对西疆上百年的统治,也彻底动摇了西疆民众对于圣唐的认知。不瞒殿下,那里的百姓,并不像朝廷一直宣扬的那样,全都心向圣唐。相反,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文明和信仰,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圣唐子民。当失去了镇疆都护府的弹压,那些人只会认为从此丢掉了桎梏枷锁,而不会怀念统治过他们的主人。”
劳剑华的语气略显冰冷,所说的内容更是冰冷残酷,李炳剑眉紧锁,好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他相信,劳剑华所讲的未必全是实情,但他也相信,劳剑华所讲的,很多都离现实不远。
西疆是圣唐的西疆,也是西疆人的西疆。那里的贵族、平民、军人、奴隶,贩夫走卒、男女老幼,只要有人爱圣唐,那就一定也有人恨圣唐。有人看到新月湾惨败会伤心落泪,那就一定也有人会因为新月湾而弹冠相庆。
所谓民心,并不能一概而论。
或者说,民心,有时候只是统治者需要的一种说辞。而最重要的,是赶紧把西疆夺回来,这样才有机会把民心再一次夺回来!
因此,令李炳更加感到忧虑的,还是那数十万的叛军和十万突厥精锐。
他沉思片刻,开口问道:“劳爱卿既是来自西疆鬼漠,今日又随太傅一起觐见,想必已经看过本宫的西征诏令了,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劳剑华心想:就是等你这么问呢。他从容不迫的答道:“关于西征诏令的事,那要看殿下是把微臣当作朝廷的寻常官员看呢,还是当作自己人来看。”
“哦?这两者有何不同?”
“若是把微臣当作朝廷的寻常官员,那么微臣会说,殿下的西征诏令英明果决、切中要害,当立即颁布执行。”劳剑华稍微顿了顿,接着道:“若是殿下把微臣视为自己人,那么微臣会说,此事万万不可!”
李炳面色平静,幽幽的说道:“二者的答案截然相反,本宫倒是愿闻其详。”
劳剑华双手一揖,朗声道:“殿下明鉴。之前谢太傅压上了全族老小的前途性命,带领麾下将士扶保殿下登基,险些弄得帝都血流成河,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的就是捍卫圣教盟约,为的就是继承年太傅与何大统领的遗志,拥护殿下登上九五之尊的帝位,令我圣唐江山永固。也正是因为谢太傅等一干忠臣的勇决坚毅,才使得帝君暂时放弃了另立皇储的打算,改为敕令殿下监国抚政。如此一来,太子殿下的地位也变得更加稳固,圣唐的社稷基业也更加稳固。”
李炳没想到对方忽然提起这些是,心中虽然略感不快,可脸上却露出认可的神色:“的确如此。谢太傅和将士们劳苦功高,本宫也都牢牢的记在心中。不过,这些与西疆之事又有何关系呢?”
“殿下,这其中的关系,不言自明。”劳剑华沉着应对;“咱们之所以能够秉持正道,终究感动上苍庇佑,稳固了皇储的尊位,除了大臣们的赤胆忠心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六万对殿下忠心耿耿的玄甲军团将士在,有十万长刀铁甲在。如果没有这些强大的力量在背后做支撑,又怎么可能震慑住那些觊觎帝位的奸佞小人呢?”
听了这话,李炳并没有吭声,只是用眼神示意劳剑华继续说下去。
劳剑华神色坚毅,侃侃而谈:“西疆鬼漠远在万里边塞,而帝都洛邑近在咫尺眼前。一边是蛮荒苍凉、夷狄丛生的域外之境,一边是富饶文明、承载国祚的机枢所在。咱们究竟该把最重要的力量放在何处、用在哪里,这岂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倘若遵循殿下的那封诏令,让玄甲军团和长刀军团的精锐兵马,以及二十八州的府兵去跟西疆联盟死战、去跟突厥铁骑拼杀,势必会引发旷日持久的举国大战,您身边最忠诚的卫士迟早也会被派上战场。到了那个时候,又由谁来保卫殿下您的安全呢?”
面对劳剑华略带质问口气的话语,李炳面沉似水,双目凝视着桌面,未发一言。
劳剑华知道对方已经有些动摇,于是更进一步:“殿下,没有了军队在身边,恐怕只需几个奸臣怂恿哄骗帝君,发出一道圣谕,再派上一小队禁军虎豹骑,就能轻轻松松的将圣教盟约毁于一旦,令无数忠良之臣的一片苦心付诸东流。有鉴于此,究竟该如何处置西疆鬼漠,微臣斗胆,还请太子殿下三思啊。”
劳剑华一口气把话全部说完,郑重的施了一礼,然后低下头去,等待李炳回应。谢光则站在一旁默不作声,只是两眼望向殿顶,兀自出神。
良久,李炳忽然开口问道:“劳爱卿,你现在官居何职?还在北衙逆鳞司吗?”
“启禀殿下,”劳剑华坦然回答道:“微臣从来没有离开过逆鳞司。”
李炳微微颔首,若有所思的说道:“我们心里都清楚,北衙一向都是皇家私兵,只忠于帝君一人。尤其是逆鳞司,誓死效忠、绝不动摇。劳爱卿,你来自于逆鳞司,本宫可以信任你吗?”
劳剑华神情肃穆,拱手一揖,轻声道:“殿下,微臣当初加入逆鳞司之时,恐怕比殿下您现在还要小几岁。按照祖例规矩,当年微臣曾发下过毒咒,誓死效忠帝君,粉身碎骨、矢志不渝。不过……那个时候的帝君,并非当今的陛下,而是您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