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救命,他凭什么?
“什么事?”
朱元璋和朱标转移注意力,目光落在太监身上。
“外边传来消息,前衍圣公孔克坚重病,这次恐怕有危险了……”
“哦!”
朱元璋父子恍然大悟。
对于孔府中的那位,其实二人谈不上关心。
若非对方姓孔,他们其实早就忘记了对方的存在。
孔克坚的利用价值,早就随着朱元璋允许他出门开始,已经消散无踪。
留着他也不过是一个鸡肋而已。
他半疯半傻,在道观被张异治疗之后,本来已经好转,可遭了贼人,病情又加重起来。
其实这段时日,他的身体早就逐渐恶化。
只是皇宫还不停送来补品,名贵的药物,为他维持着身体的情况。
“这就糟糕了,本来还想卖个人情,让你送他回曲阜,如今动身,恐怕要死在路上……
让人加急送信,把孔希学招到京城来吧,他父亲恐怕要客死异乡了!”
古人讲究落叶归根,死也要死在故乡。
可如今孔克坚这情况,几乎不太可能。
朱元璋询问了情况,大致上是比较麻烦了,他大手一挥,让人去通知曲阜。
“太子,你代朕去探望前任衍圣公!”
朱元璋给朱标下了一条命令,朱标愣住。
虽然朱元璋暗示过让他交好孔讷,他在这方面做得也不错。
可孔家那座“牢笼”,他也不曾踏足。
让他前往,本身就拥有很大的政治意义,这代表皇权进一步原谅孔克坚的行为。
“人死业散,孔家那老家伙虽然还没死,朕也懒得跟他计较!
既然他要客死异乡了,咱们不去,李善长,刘伯温那些人不免会有意见。
不过朕实在厌恶这个老家伙,你就替朕去吧!
朕已经算给他们孔家面子!”
“是,父皇!”
朱标站起来,躬身,领了皇帝的口谕。
他出了皇宫之后,老朱一个人在御书房,想起刚才的讨论,他自己笑起来:
“这小子机关算尽,终究一场空了!
想利用孔家屠龙,朕看伱怎么屠?”
孔克坚的生死,对于朱元璋本人来说,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很快将思绪转到另外一件事上,老朱望着那张世界地图,想起朱标的建议,他出海的想法便是不可抑制。
按照他原来的想法,组建玄武军,努力造船。
大明积累起水军的底子之后,一来可以为未来的出海做准备,二来也可以作为海运往北地运粮的运粮船护航。
说起运粮。
老朱的眉头皱起。
作为一个有远见,且经历过战场的皇帝,他已经看出了一个隐患。
随着大明的军队往北方推进,粮食问题确实也成为大明日后的一个大问题。
现在的北伐军,战线大概在河南一带,还没有推得太远,所以这个问题并不算严重。
可未来一旦拿下大都,继续北上狙击蒙古。
这么长的战线,粮食问题就变得比较严重了。
因为考虑过迁都大都,老朱对于粮食的运转也认真思索。
海运……
这是元朝蒙古人运粮的主要路线,现在也纳入朱元璋的考量之中。
海运确实可以解决北方的运粮问题,
可却不适合目前的大明。
蒙古从忽必烈开始,就大力发展海运,终元一朝,这都是最主要的运粮方式。
海运的优势自然不言自明,相比起陆路运粮,海运无论是成本,时间,效率都是碾压。
可这种运粮方式,在蒙古人八十年的经营下,却也养成了大明如今的边患问题。
别的不说,大海上飘着的海盗,很多就是北元的海运政策给养出来的,朱元璋最主要的老对手张士诚,也曾经是这个链条上最重要的一份子。
老朱击溃张士诚之后,张士诚也有大量旧部,成为海盗,骚扰大明边境!
“在将东海和渤海清理一遍之前,此路并不适合我大明……不过倒是可以作为练兵的路线……”
既然海运不行,朱元璋又将目光落在运河之上。
这是自从隋朝之后,华夏运粮的主要路线。
漕运的有许多海运没有的好处,其中之一就是可以拉动内陆的经济,一条运河,沿途不知道能养活多少城市。
其二,漕运相对于海运来说,也比较安全。
对于以内陆为主的封建王朝来说,漕运的性价比明显比海运更高。
可是……
从隋朝开始的那条大运河,如今早就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
北方多年的战乱,加上蒙古人停止漕运几十年。
这条运河几乎已经堵塞,就算通行的部分,一年最多也只能运转粮食三十万石。
这点粮食对一个朝廷,一座首都来说,杯水车薪。
别说迁都,就连供应北方军队的粮食,也远远不够。
“所以,开挖大运河,也是必然之事……
难呀!
光是想要运粮都如此艰难,难怪那小子说如果不迁都北方,大明的边镇迟早要出问题……
唯有以迁都为名义,才能将如此多的资源调动起来!
可这些,都是未来才能解决之事,一步步来吧!”
被老朱惦念的张异,才是正从润玉堂出来。
跟老陈算了一笔账,这次他们赚的钱比上次更多,张异喜笑颜开,卖两本书就能赚到数千两银子,这已经跟打劫差不多了。
不过老陈也明言,这一波过后,书的销量就要暂时进入平稳期了。
有的赚,肯定没有以前那么多。
张异也表示理解。
毕竟这个时代,读书识字的人不多,应天府的市场本身就那么大。
能创造这种销售利润,一来是因为算学入科举带来的庞大的需求,让张异吃到第一口蛋糕。
而因为先发效应,有大量的购买需求,其实来自于外地,简而言之就是京城的学子,为家乡的同窗代沟。
可等其他书商反应过来,《孔家算经》肯定会被其他人刊印,抄录。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版权,人家盗了你也没有任何办法。
甚至,以大明书商的战斗力,过不了多久《龙虎算经》《朱家算经》之类的书籍大概会充斥市场,也会分薄张异他们的利润。
这点张异早有预料,他也不怕。
算经只是一波流,真正想要细水长流,还要看《金榜题名》的卷子系列。
别人可以模仿算经,出卷子这事却很难模仿走。
莫看出一张卷子容易,可高质量的卷子在如今算学基础薄弱的大明,想找个像样的算学人才都不容易,更别说出卷子了。
张异估摸着,在未来十年,《金榜题名》都是一个不错的现金牛。
在考哭天下考生的同时,还会为他贡献不少钱粮。
有了钱粮,可以过上好日子不说,自己鼓捣那些小玩意也有不少资金。
“还请代老陈我为孔公子问安!”
陈珂将张异送到门口,让人找来马车,送张异回去。
怀里揣着银票,张异也没有拒绝陈珂的好意。
送到孔家,他刚好可以跟孔讷分红。
“陈掌柜好说,我家少爷说改天请您吃饭!”
张异随口敷衍,也没有经过孔讷同意已经代他约了饭。
在陈珂毕恭毕敬之下,张异上了马车,缓缓朝着孔府去。
眼看已经要转入孔府所在的街道,路上的动静,变得喧闹起来。
“所有人退避,太子殿下出巡!”
“所有人退避,让路,太子殿下出巡!”
身穿甲胄的军爷,策马狂奔,周围的百姓,瞬间慌乱起来。
张异乘坐的马车自然是乘坐不下去了。
他赶紧下车,跟着其他人有样学样,站在路边。
一队车辇缓缓行来,所有人跪下,不敢目视。
森严的军队走过,张异和其他百姓不同,他们只敢将头伏在地上,不敢窥视。
张异却悄悄抬起头,想要窥看传说中的太子朱标长什么样子?
只是他失望了了,太子殿下的车辇,被盖得严严实实的。
张异什么都没有看到。
车队远去,张异这才站起来,听周围百姓议论,他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孔克坚的病情严重了?
太子殿下这是要去看望呀!”
关于孔克坚的病情,张异天天去倒是知道的。
心病,这老头自从上次遭了贼人之后又重了一些,总体而言问题不大。
至于身体上的病,也有太医调养着,但张异对太医局的太医医术也存疑。
并不是说御医,太医一定就是高明的医生,明朝的太医有时候也挺坑爹的。
老朱是泥腿子出身,他现在的太医班底如果说都是庸医那说不上,如果说都是神医,也绝不可能。
不过这并不关张异的事,孔克坚死了就死了。
他张异毫无心理压力。
反正他为孔克坚治疗的是心理疾病,又不涉及其他。
既然孔府不能去了,张异只好往回走。
不多久,他找上一辆车,回道观去了。
孔府。
听闻太子殿下要来,孔讷早就跪在大门口迎接。
朱标从车辇上下来,赶紧扶起对方。
“孔讷,你爷爷如何?”
朱标下车,拉起孔讷的手表示亲近。
孔讷两眼通红,有些哽咽:
“太医说,爷爷受了风,不太乐观……”
“风寒?”
朱标若有所思,风寒这种事,在古代可大可小。
轻者折腾一阵子,大概也就好了。
如果重的话,一命呜呼也有可能。
如果根据张异的预言,他自己正值壮年的时候,也是因为感染风寒一命呜呼的。
知道这件事后,他心里大概有底了。
“行,你带我去看看!”
太子朱标陪着孔讷进去孔府,
见了孔克坚,前任衍圣公孔老爷子,在病榻之上已经昏昏沉沉。
老爷子脸上血色不多,任谁看着都觉得不太妙了。
朱标轻声安抚老爷子几句,也不知道他听没听到!
他带着遗憾走出来,孔讷一直恭敬随行。
“生老病死,你我皆无力改变,本宫会让两位太医在府里守着,随时我孔老察看情况!”
“多谢太子殿下!”
孔讷对朱标感激涕零,郑重其事行了一个大礼。
朱标欲言又止,但终究没有将大蒜素的事情说出来,他拍拍孔讷的肩膀,转身出了门。
太子出现在孔府的时间虽然短,
但这件事在应天的官场,造成不小的轰动。
从他踏入孔家的那一刻开始,代表着皇帝对孔克坚的惩罚进一步松绑。
朱标从孔府出来之后,不少人的拜帖,都送到孔府。
不管孔家如何,他们在士大夫阶层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真尊重孔家也好,假尊重也罢,大家都需要一个精神图腾,去缓解伟岸光明之下的暗流涌动。
中书省左相,李善长!
御史中丞刘基。
杨宪……
各种官员的拜帖纷沓而至。
孔家老爷子的重病,却让应天孔府车水马龙。
孔讷在照顾孔克坚的同时,还要应付应天的各位大员。
只是人多了,有些关于孔府的消息,也在外界流传。
“父皇,不打算在孔克坚身上试试药?”
皇宫中,朱元璋在奋笔疾书,朱标却正在给皇帝翻看检校送上来的报告。
他忍不住问了一声,朱元璋神色不变。
“难道你还想救孔克坚不成?”
“儿臣对孔老夫子还好,就是觉得孔讷这孩子不容易!
孔希学未必能及时赶到应天,如果他走了,这孩子不但要应付那些居心不知的官员,恐怕还要操持孔老爷子的葬礼……”
孔克坚没死,但从太医的报告来说,孔克坚大概率要扛不住。
朱标并非心疼孔克坚,而是对孔讷动了恻隐之心。
这孩子的隐忍,独立和老实的性子,很难不让人获得好感。
“一切皆有代价!”
朱元璋头都不抬,一句话将朱标怼回去。
大蒜素的效果无需其他人,老朱这阵子早就悄悄做了不少试验。
外用,内……灌……,功效不言自明。
作为未来可能救下太子,改变国运的神药,朱元璋悄悄做实验的对象,可不仅仅是他疼爱的孙妃。
但一圈实验下来,已经无需再寻人确认这药的效果。
那么,这药的珍贵性,就不言而喻!
因为保持不了多久的特性,大部分的药物都是被孙妃用掉,她的病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好转。
如果皇帝愿意相救,皇宫里确实还有一批可以用来救人的大蒜素。
若是朱标赐下此药,孔克坚也有不小的机会救回来。
可是皇帝只问了一句:“凭什么?”
朱标便是哑口无言,是呀,凭什么?
孔克坚于他大明有利吗,还是他还有让大明拉拢的价值?
是用来彰显他朱标仁慈,还是收拢孔讷的心?
其实这些东西,都没必要用上。
所以,答案不言而喻。
“张异手里也有大蒜素,你看他会不会出手?
他不是想要利用孔克坚来推动自己的想法?那就看看孔克坚值不值这个价?”
事实上,
张异不想!
请收藏本站:https://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
“什么事?”
朱元璋和朱标转移注意力,目光落在太监身上。
“外边传来消息,前衍圣公孔克坚重病,这次恐怕有危险了……”
“哦!”
朱元璋父子恍然大悟。
对于孔府中的那位,其实二人谈不上关心。
若非对方姓孔,他们其实早就忘记了对方的存在。
孔克坚的利用价值,早就随着朱元璋允许他出门开始,已经消散无踪。
留着他也不过是一个鸡肋而已。
他半疯半傻,在道观被张异治疗之后,本来已经好转,可遭了贼人,病情又加重起来。
其实这段时日,他的身体早就逐渐恶化。
只是皇宫还不停送来补品,名贵的药物,为他维持着身体的情况。
“这就糟糕了,本来还想卖个人情,让你送他回曲阜,如今动身,恐怕要死在路上……
让人加急送信,把孔希学招到京城来吧,他父亲恐怕要客死异乡了!”
古人讲究落叶归根,死也要死在故乡。
可如今孔克坚这情况,几乎不太可能。
朱元璋询问了情况,大致上是比较麻烦了,他大手一挥,让人去通知曲阜。
“太子,你代朕去探望前任衍圣公!”
朱元璋给朱标下了一条命令,朱标愣住。
虽然朱元璋暗示过让他交好孔讷,他在这方面做得也不错。
可孔家那座“牢笼”,他也不曾踏足。
让他前往,本身就拥有很大的政治意义,这代表皇权进一步原谅孔克坚的行为。
“人死业散,孔家那老家伙虽然还没死,朕也懒得跟他计较!
既然他要客死异乡了,咱们不去,李善长,刘伯温那些人不免会有意见。
不过朕实在厌恶这个老家伙,你就替朕去吧!
朕已经算给他们孔家面子!”
“是,父皇!”
朱标站起来,躬身,领了皇帝的口谕。
他出了皇宫之后,老朱一个人在御书房,想起刚才的讨论,他自己笑起来:
“这小子机关算尽,终究一场空了!
想利用孔家屠龙,朕看伱怎么屠?”
孔克坚的生死,对于朱元璋本人来说,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很快将思绪转到另外一件事上,老朱望着那张世界地图,想起朱标的建议,他出海的想法便是不可抑制。
按照他原来的想法,组建玄武军,努力造船。
大明积累起水军的底子之后,一来可以为未来的出海做准备,二来也可以作为海运往北地运粮的运粮船护航。
说起运粮。
老朱的眉头皱起。
作为一个有远见,且经历过战场的皇帝,他已经看出了一个隐患。
随着大明的军队往北方推进,粮食问题确实也成为大明日后的一个大问题。
现在的北伐军,战线大概在河南一带,还没有推得太远,所以这个问题并不算严重。
可未来一旦拿下大都,继续北上狙击蒙古。
这么长的战线,粮食问题就变得比较严重了。
因为考虑过迁都大都,老朱对于粮食的运转也认真思索。
海运……
这是元朝蒙古人运粮的主要路线,现在也纳入朱元璋的考量之中。
海运确实可以解决北方的运粮问题,
可却不适合目前的大明。
蒙古从忽必烈开始,就大力发展海运,终元一朝,这都是最主要的运粮方式。
海运的优势自然不言自明,相比起陆路运粮,海运无论是成本,时间,效率都是碾压。
可这种运粮方式,在蒙古人八十年的经营下,却也养成了大明如今的边患问题。
别的不说,大海上飘着的海盗,很多就是北元的海运政策给养出来的,朱元璋最主要的老对手张士诚,也曾经是这个链条上最重要的一份子。
老朱击溃张士诚之后,张士诚也有大量旧部,成为海盗,骚扰大明边境!
“在将东海和渤海清理一遍之前,此路并不适合我大明……不过倒是可以作为练兵的路线……”
既然海运不行,朱元璋又将目光落在运河之上。
这是自从隋朝之后,华夏运粮的主要路线。
漕运的有许多海运没有的好处,其中之一就是可以拉动内陆的经济,一条运河,沿途不知道能养活多少城市。
其二,漕运相对于海运来说,也比较安全。
对于以内陆为主的封建王朝来说,漕运的性价比明显比海运更高。
可是……
从隋朝开始的那条大运河,如今早就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
北方多年的战乱,加上蒙古人停止漕运几十年。
这条运河几乎已经堵塞,就算通行的部分,一年最多也只能运转粮食三十万石。
这点粮食对一个朝廷,一座首都来说,杯水车薪。
别说迁都,就连供应北方军队的粮食,也远远不够。
“所以,开挖大运河,也是必然之事……
难呀!
光是想要运粮都如此艰难,难怪那小子说如果不迁都北方,大明的边镇迟早要出问题……
唯有以迁都为名义,才能将如此多的资源调动起来!
可这些,都是未来才能解决之事,一步步来吧!”
被老朱惦念的张异,才是正从润玉堂出来。
跟老陈算了一笔账,这次他们赚的钱比上次更多,张异喜笑颜开,卖两本书就能赚到数千两银子,这已经跟打劫差不多了。
不过老陈也明言,这一波过后,书的销量就要暂时进入平稳期了。
有的赚,肯定没有以前那么多。
张异也表示理解。
毕竟这个时代,读书识字的人不多,应天府的市场本身就那么大。
能创造这种销售利润,一来是因为算学入科举带来的庞大的需求,让张异吃到第一口蛋糕。
而因为先发效应,有大量的购买需求,其实来自于外地,简而言之就是京城的学子,为家乡的同窗代沟。
可等其他书商反应过来,《孔家算经》肯定会被其他人刊印,抄录。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版权,人家盗了你也没有任何办法。
甚至,以大明书商的战斗力,过不了多久《龙虎算经》《朱家算经》之类的书籍大概会充斥市场,也会分薄张异他们的利润。
这点张异早有预料,他也不怕。
算经只是一波流,真正想要细水长流,还要看《金榜题名》的卷子系列。
别人可以模仿算经,出卷子这事却很难模仿走。
莫看出一张卷子容易,可高质量的卷子在如今算学基础薄弱的大明,想找个像样的算学人才都不容易,更别说出卷子了。
张异估摸着,在未来十年,《金榜题名》都是一个不错的现金牛。
在考哭天下考生的同时,还会为他贡献不少钱粮。
有了钱粮,可以过上好日子不说,自己鼓捣那些小玩意也有不少资金。
“还请代老陈我为孔公子问安!”
陈珂将张异送到门口,让人找来马车,送张异回去。
怀里揣着银票,张异也没有拒绝陈珂的好意。
送到孔家,他刚好可以跟孔讷分红。
“陈掌柜好说,我家少爷说改天请您吃饭!”
张异随口敷衍,也没有经过孔讷同意已经代他约了饭。
在陈珂毕恭毕敬之下,张异上了马车,缓缓朝着孔府去。
眼看已经要转入孔府所在的街道,路上的动静,变得喧闹起来。
“所有人退避,太子殿下出巡!”
“所有人退避,让路,太子殿下出巡!”
身穿甲胄的军爷,策马狂奔,周围的百姓,瞬间慌乱起来。
张异乘坐的马车自然是乘坐不下去了。
他赶紧下车,跟着其他人有样学样,站在路边。
一队车辇缓缓行来,所有人跪下,不敢目视。
森严的军队走过,张异和其他百姓不同,他们只敢将头伏在地上,不敢窥视。
张异却悄悄抬起头,想要窥看传说中的太子朱标长什么样子?
只是他失望了了,太子殿下的车辇,被盖得严严实实的。
张异什么都没有看到。
车队远去,张异这才站起来,听周围百姓议论,他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孔克坚的病情严重了?
太子殿下这是要去看望呀!”
关于孔克坚的病情,张异天天去倒是知道的。
心病,这老头自从上次遭了贼人之后又重了一些,总体而言问题不大。
至于身体上的病,也有太医调养着,但张异对太医局的太医医术也存疑。
并不是说御医,太医一定就是高明的医生,明朝的太医有时候也挺坑爹的。
老朱是泥腿子出身,他现在的太医班底如果说都是庸医那说不上,如果说都是神医,也绝不可能。
不过这并不关张异的事,孔克坚死了就死了。
他张异毫无心理压力。
反正他为孔克坚治疗的是心理疾病,又不涉及其他。
既然孔府不能去了,张异只好往回走。
不多久,他找上一辆车,回道观去了。
孔府。
听闻太子殿下要来,孔讷早就跪在大门口迎接。
朱标从车辇上下来,赶紧扶起对方。
“孔讷,你爷爷如何?”
朱标下车,拉起孔讷的手表示亲近。
孔讷两眼通红,有些哽咽:
“太医说,爷爷受了风,不太乐观……”
“风寒?”
朱标若有所思,风寒这种事,在古代可大可小。
轻者折腾一阵子,大概也就好了。
如果重的话,一命呜呼也有可能。
如果根据张异的预言,他自己正值壮年的时候,也是因为感染风寒一命呜呼的。
知道这件事后,他心里大概有底了。
“行,你带我去看看!”
太子朱标陪着孔讷进去孔府,
见了孔克坚,前任衍圣公孔老爷子,在病榻之上已经昏昏沉沉。
老爷子脸上血色不多,任谁看着都觉得不太妙了。
朱标轻声安抚老爷子几句,也不知道他听没听到!
他带着遗憾走出来,孔讷一直恭敬随行。
“生老病死,你我皆无力改变,本宫会让两位太医在府里守着,随时我孔老察看情况!”
“多谢太子殿下!”
孔讷对朱标感激涕零,郑重其事行了一个大礼。
朱标欲言又止,但终究没有将大蒜素的事情说出来,他拍拍孔讷的肩膀,转身出了门。
太子出现在孔府的时间虽然短,
但这件事在应天的官场,造成不小的轰动。
从他踏入孔家的那一刻开始,代表着皇帝对孔克坚的惩罚进一步松绑。
朱标从孔府出来之后,不少人的拜帖,都送到孔府。
不管孔家如何,他们在士大夫阶层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真尊重孔家也好,假尊重也罢,大家都需要一个精神图腾,去缓解伟岸光明之下的暗流涌动。
中书省左相,李善长!
御史中丞刘基。
杨宪……
各种官员的拜帖纷沓而至。
孔家老爷子的重病,却让应天孔府车水马龙。
孔讷在照顾孔克坚的同时,还要应付应天的各位大员。
只是人多了,有些关于孔府的消息,也在外界流传。
“父皇,不打算在孔克坚身上试试药?”
皇宫中,朱元璋在奋笔疾书,朱标却正在给皇帝翻看检校送上来的报告。
他忍不住问了一声,朱元璋神色不变。
“难道你还想救孔克坚不成?”
“儿臣对孔老夫子还好,就是觉得孔讷这孩子不容易!
孔希学未必能及时赶到应天,如果他走了,这孩子不但要应付那些居心不知的官员,恐怕还要操持孔老爷子的葬礼……”
孔克坚没死,但从太医的报告来说,孔克坚大概率要扛不住。
朱标并非心疼孔克坚,而是对孔讷动了恻隐之心。
这孩子的隐忍,独立和老实的性子,很难不让人获得好感。
“一切皆有代价!”
朱元璋头都不抬,一句话将朱标怼回去。
大蒜素的效果无需其他人,老朱这阵子早就悄悄做了不少试验。
外用,内……灌……,功效不言自明。
作为未来可能救下太子,改变国运的神药,朱元璋悄悄做实验的对象,可不仅仅是他疼爱的孙妃。
但一圈实验下来,已经无需再寻人确认这药的效果。
那么,这药的珍贵性,就不言而喻!
因为保持不了多久的特性,大部分的药物都是被孙妃用掉,她的病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好转。
如果皇帝愿意相救,皇宫里确实还有一批可以用来救人的大蒜素。
若是朱标赐下此药,孔克坚也有不小的机会救回来。
可是皇帝只问了一句:“凭什么?”
朱标便是哑口无言,是呀,凭什么?
孔克坚于他大明有利吗,还是他还有让大明拉拢的价值?
是用来彰显他朱标仁慈,还是收拢孔讷的心?
其实这些东西,都没必要用上。
所以,答案不言而喻。
“张异手里也有大蒜素,你看他会不会出手?
他不是想要利用孔克坚来推动自己的想法?那就看看孔克坚值不值这个价?”
事实上,
张异不想!
请收藏本站:https://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