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再见德彝

    郑译、刘昉来到丞相府时,已经是午后,崔澈还计划着若是二人相召,怎么也得去打声招呼。

    只不过摆烂二人组甚至不在乎杨坚的看法,又怎会在意崔澈这个新人。

    还没到下值的时候,郑译、刘昉又结伴早退,丞相府一众僚佐见怪不怪。

    二人自恃功高,心生怨怼,被疏远也怪不得旁人。

    临近下值的时候,杨坚将崔澈唤去,让他告知郑译、刘昉的佐吏,政务无需再经二人之手,尽数转交高颎处置。

    显然,杨坚对二人的忍耐也达到了临界点。

    崔澈倒不担心高颎能否吃得消这么高的工作强度,没点本事,怎么可能在日后坐上相位。

    与一众长史、主薄的书吏们传达了杨坚的指示,看神情,众人并不惊讶。

    诚然郑译、刘昉立下大功,是有资格躺在功劳薄上吃老本,但也不能带坏了风气。

    一天天迟到早退,荒废政事,还索求无度,放任贪欲,日子久了,别说杨坚,搁崔澈,他也受不了。

    丞相官署,晨聚昏散,终于到了下值的时候。

    早前,记室书吏们要请崔澈这个上司吃酒,澈哥儿也一口答应下来。

    可是临了,相府司马高颎派人相邀,崔澈实在推辞不得,否则就是给脸不要了,一众书吏们也纷纷表示理解。

    但澈哥儿好歹也是腰缠十万钱的主,他昨夜本想拿一枚价值五万钱的永通万国与杨玄感、窦威兑换零碎散钱。

    只是二人出门访友,又怎会带上这么多散钱。

    也知道崔澈第一天当值,下值后交际应酬都少不了,杨玄感、窦威来的时候,天色也晚了,崔澈也没地方兑钱,便把身上散碎银钱都给了他。

    今日崔澈人不能到场,却解下钱袋子抛给书吏王德,笑道:

    “司马相邀,澈不能辞,今日诸君所用,皆由我供,聊表失约的歉意。”

    众人纷纷表示理解,高颎的邀约,确实辞不得,按后世的话说,这丞相府里,高颎正当红。

    几次推让,书吏们还是收下了钱袋子,一个个眉开眼笑地向崔澈称谢。

    崔澈打发走书吏们,去高颎厢房的时候,也在暗自寻思高颎为何要邀他。

    他昨日与杨广约定为友,暂且不为外人所知,但高颎定然是知道二人关系,否则杨广受的那一拳两脚又是怎么来的。

    崔澈始终想不出个所以然,直到转换了思路后,才恍然大悟。

    作为穿越者,崔澈知晓杨广会对储位发起冲击,便认定自己与高颎不可能走到一起。

    而高颎却不知道历史走向,杨勇作为嫡长子,早早确立了世子之位,更在东京洛阳领北齐故地,分明就是接班人的待遇,哪能有十三岁的杨广什么事。

    但有一点,无论崔澈,还是高颎,甚至许多人都清楚,杨坚必然是要谋朝篡位的,谁也不想落得宇文护的下场。

    只有杨丽华还以为他父亲要匡扶北周社稷,做个忠臣。

    在未来的新朝,高颎也是有政治野心的,如此便得拉拢党羽。

    别管高颎这个高句丽人是否真的出身渤海高氏,但人家就是这么认的,崔澈与高颎都是河北士族出身,如今又都受杨坚青睐,高颎自然是存了拉拢崔澈,在未来的新朝朝堂,作为党羽助力。

    想通了这些,崔澈又担忧起来,那高颎不会要嫁女给自己吧,真到那时,既是杨广之友,又是高颎之婿,一旦夺嫡之争开启,自己注定两头不是人,还得被杨广恨上。

    至少如今的崔澈还没想过要造反,风险太大,成功率低,不值得。

    哪怕惦记着人李渊的媳妇,也是盼着李渊早死,自己娶个二婚带娃。

    李家长子要承袭李渊爵位,自然不能改姓,但李家次子还是可以跟了继父的姓嘛,澈哥儿小小年纪,能有什么坏心思。

    真有那一天,江山还是得留给亲儿子,至于继子崔世民,可以放到华夏之外的土地上,让他艰苦奋斗,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当然,这种美梦做做就好。

    崔澈带着恐婚的心情见了高颎,当得知他要带自己过府宴饮,明面上喜不自胜的表示感激,心底却慌得要死。

    不过崔澈到底还是自作多情,高颎只是与他介绍了三个儿子高盛道、高弘德、高表仁,让他们以后多多亲近,席间又回忆了河北风土人文,勉励崔澈在丞相府里用心任事,万不可效仿郑译、刘昉。

    从高颎府上离开,崔澈提了上值时的灯笼回府,却意外在府外见到了表叔封德彝。

    自从封德彝拜师李德林,崔澈拜师徐文远后,二人便少有联系。

    此前崔澈落难,裴秀去找过封德彝,希望走李德林的路子,只是被其奴仆以闭门苦读婉拒,连面都没见着。

    这一点崔澈并不意外,封德彝若是个义薄云天的性子,也不会在日后被称为政坛不倒翁。

    当然,他也理解,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没有什么理所当然。

    若是二人倒转身份,是封德彝落了难,只是小罪也就罢了,但若是得罪杨广,又附从谋逆,崔澈也会袖手旁观,总不能把自己也搭进去。

    “德彝!你怎地来了,外边气候冷,快随我入府叙话。”

    崔澈一见封德彝,便热情唤道。

    二人虽然年纪相仿,差不了几岁,但也隔了辈分,只是来长安的路途上便约定了不以辈分相称,故而崔澈直呼其表字。

    封德彝推辞道:

    “当真不用,此来一是为阿澈贺喜,居然今日午后才得知消息,来得晚了;二是与你道别,稍后还得回去收拾行囊。”

    崔澈好奇道:

    “德彝此行欲往何处?”

    封德彝并未隐瞒:

    “家父拜为通州刺史,来信唤纶东归。”

    原来,尉迟迥的叛乱在河北各地皆有响应,叛乱平定后,叛乱州郡的长官被杀了一批,官位空缺就得有人来补,封德彝之父封子绣得以拜为通州刺史。

    “舅公得志,更是大喜事,走!走!需得往酒肆饮上几杯庆贺。”

    崔澈连家门也不回了,拉着封德彝就走,封德彝此前嘴上说还要回去整理行囊,但此刻也不见拒绝,与他同行。

    尉迟炽繁一直在门后等待着崔澈,此时听得他要再去饮酒,也没出声,只是嘟了嘴,又在门后坐了下来。

    求收藏、推荐。

    请收藏本站:https://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

章节目录

重生周隋之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采莲的何田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54章 再见德彝,重生周隋之际,笔趣阁并收藏重生周隋之际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