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因为楚军北伐大捷之事欢欣鼓舞,留守广州的各级官员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监国行在,也不知道到底是虚情假意,还是真情流露,总之所有人都跪在永王朱慈炤面前在捶胸顿足地嚎啕大哭。
第一个抵达行在的马宝却是老怀大慰,许是因为激动,脸上满是不自然的潮红之色,不时还咳嗽几声,大顺军出身的他,几乎下半辈子都在和攻入中原的清军作战,但最终都战败了,他没想到在自己山穷水尽之际,自己的小儿子却在云南杀出了一条血路,仅仅四年不到就打下了代表汉人江山的南都城。
自永昌战事结束后,马宝的身体其实是每况愈下,但他却暗暗强撑,为的就是想看到自己的儿子能完成自己的梦想。
兴朗郡王朱进瑜也哭成了一个泪人,他是大明宗室,身上淌着大明太祖皇帝的血,他也想看到大明的日月旗重新飘扬在南京城头,飘扬在神京城头,飘扬在华夏大地的每一片土地上,现在他只感觉这个希望已经不远了。
从东番转至广州的宁靖王朱术桂也在哭,本来明郑水师战败,东番人心思变,他已经生出了殉国的念头,曾召集几位妃子道:“孤不德颠沛海外,冀保余年以见先帝先王于地下,今大事已去,清人不日登岛,孤死有日,汝辈幼艾,可自计也。”
可他却没有想到,东番战事会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逆转,广州明军居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福建清军,并且迫反了清福建水师,而主力尽丧的明郑军也不得不选择归附新立的大明朝廷。
……。
“……自大军北伐以来,群贼束手,闽浙望风而降,湘赣捷报频传,今南都已复,臣楚国公马仲英恭请监国行在即刻移跸金陵,祭拜孝陵,早登大宝,以振奋江南百姓之心,恢复天下人望。”
御阶上,四十九岁的的大明监国朱慈炤此刻也是心神激荡,坐在宝座上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着南都光复的题本。
作为崇祯皇帝的嫡亲骨肉,他并不是不想恢复祖宗的江山,但是清军却用一次又一次屠杀告诉了他反抗大清的下场,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委屈求全,甚至被赵登龙送到琼州后,还屡次拒绝马仲英拥立监国的请求,因为他是真的怕,怕自己也想其他被清廷屠杀的宗室那样当成祸害给杀了。
天可怜见,马仲英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承诺,打下了南都城,夺回了大明宗室心心念念的南都城,夺回了他祖先的陵寝所在。
不过他也有担心,据马仲英的奏报所说,武昌、南昌、九江、安庆等长江重镇还在清军手中,而满清皇帝康熙正带着十余万大军向江南进发,若真如马仲英所奏,将监国行在迁往南都,那岂不就是处在清军的眼皮子底下,万一战事不利的话,那该怎么办?万一马仲英对自己不利,又该怎么办?
“楚国公所言甚是有理,南都光复,监国行在自当移跸,也好鼓舞前线的将士,让北方的汉人都知道我大明朝光复了。”
被监国行在授封为太子太傅的黄宗羲这会哪里还有当初在余姚瞻前顾后的模样,脸色涨的通红,第一个走出了队列,躬身向高坐在大殿中间的朱慈炤行了一礼,他也认为马仲英的提议很是在理,南都既然光复,那大明的监国殿下自然要在南都皇城接受臣民的朝拜,从理法上确认新立大明的正统性。
“黄老说的不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监国殿下正该还于旧都,祭拜孝陵,重振大明朝纲。”
同样是监国行在任命的礼部侍郎唐甄更是一头拜倒在朱慈炤的御桉下,唐甄原名大陶,字铸万;后更名甄,号圃亭,四川达州人,生于明崇祯三年,今年五十四岁,幼年随父宦游两京。
伪清顺治二年南京城破,唐甄父子避难浙江绍兴,伪清顺治十四年江宁乡试中举,被清廷任命为山西长子县知县,因耻于清廷官场的黑暗,仅仅上了十个月的唐甄便弃官而走,其后二十年遍游河北、河南、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和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交好,
他认为清廷并没有推行富民政策,而实行的是忘民、虐民、害民之政,因而四海之内,百姓日益穷困,而且清廷官吏横行掠夺民众之财,坐视民众疾苦不救,贪婪谋取一己私利,曾有言“当今之世,无人不穷,非穷于财,穷于银也。”
这次唐甄南下,其实本是寻黄宗羲而来,可到了余姚后,却收到了大明重建的消息,而亦师亦友的黄宗羲已然入粤,遂心下一横,也追到了广州,经黄宗羲举荐,被永王授封为礼部侍郎。
黄宗羲和唐甄都是自己亲自授封的,现在二人皆赞同马仲英关于将监国行在迁往南都的提议,这让朱慈炤有些进退两难,他也知道二人所言有理,更想到孝陵给自己的祖先上几柱香,可他又怕马仲英打不过清军主力,更怕马仲英挟功谋朝篡位,广州城不是有谶语说十八子,主神器,西北马儿知兴替吗?
思量来,思量去,朱慈炤终于开口道:“南都就在前线,现在湖广和江西还在打仗,现在就将监国行在迁到南都,会不会太仓促?”
“殿下放心,有末将在,定可护的行在安全。”
奉命留守广州的第八旅旅帅苗之秀躬身出列,本来马仲英出师北伐,留他镇守广州,他还暗自有些心喜,因为他并不看好马仲英能北伐成功,毕竟清军的兵力在整体上超了楚军数倍,而且还是防守的一方,占尽地利。
然而至北伐以来,楚军就如入无人之境一样,一路横推,仅仅五个月就打下了固若金汤的南都,而且还顺手拿下了闽浙,苗之秀很后悔,他后悔自己没有主动请战,只能坐看和他一起归附楚军的祖泽清和刘进忠在前面立功。
见朱慈炤有些犹豫,内阁次辅牛天宿亦躬身出列,他道:“我大明成祖皇帝有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南都既然地处前线,监国殿下自该至前线鼓舞士气,况且伪帝康熙都抵达前线督战了,我大明监国殿下如何能在鞑酋面前落了下风?还请殿下移跸!”
请收藏本站:https://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
第一个抵达行在的马宝却是老怀大慰,许是因为激动,脸上满是不自然的潮红之色,不时还咳嗽几声,大顺军出身的他,几乎下半辈子都在和攻入中原的清军作战,但最终都战败了,他没想到在自己山穷水尽之际,自己的小儿子却在云南杀出了一条血路,仅仅四年不到就打下了代表汉人江山的南都城。
自永昌战事结束后,马宝的身体其实是每况愈下,但他却暗暗强撑,为的就是想看到自己的儿子能完成自己的梦想。
兴朗郡王朱进瑜也哭成了一个泪人,他是大明宗室,身上淌着大明太祖皇帝的血,他也想看到大明的日月旗重新飘扬在南京城头,飘扬在神京城头,飘扬在华夏大地的每一片土地上,现在他只感觉这个希望已经不远了。
从东番转至广州的宁靖王朱术桂也在哭,本来明郑水师战败,东番人心思变,他已经生出了殉国的念头,曾召集几位妃子道:“孤不德颠沛海外,冀保余年以见先帝先王于地下,今大事已去,清人不日登岛,孤死有日,汝辈幼艾,可自计也。”
可他却没有想到,东番战事会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逆转,广州明军居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福建清军,并且迫反了清福建水师,而主力尽丧的明郑军也不得不选择归附新立的大明朝廷。
……。
“……自大军北伐以来,群贼束手,闽浙望风而降,湘赣捷报频传,今南都已复,臣楚国公马仲英恭请监国行在即刻移跸金陵,祭拜孝陵,早登大宝,以振奋江南百姓之心,恢复天下人望。”
御阶上,四十九岁的的大明监国朱慈炤此刻也是心神激荡,坐在宝座上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着南都光复的题本。
作为崇祯皇帝的嫡亲骨肉,他并不是不想恢复祖宗的江山,但是清军却用一次又一次屠杀告诉了他反抗大清的下场,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委屈求全,甚至被赵登龙送到琼州后,还屡次拒绝马仲英拥立监国的请求,因为他是真的怕,怕自己也想其他被清廷屠杀的宗室那样当成祸害给杀了。
天可怜见,马仲英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承诺,打下了南都城,夺回了大明宗室心心念念的南都城,夺回了他祖先的陵寝所在。
不过他也有担心,据马仲英的奏报所说,武昌、南昌、九江、安庆等长江重镇还在清军手中,而满清皇帝康熙正带着十余万大军向江南进发,若真如马仲英所奏,将监国行在迁往南都,那岂不就是处在清军的眼皮子底下,万一战事不利的话,那该怎么办?万一马仲英对自己不利,又该怎么办?
“楚国公所言甚是有理,南都光复,监国行在自当移跸,也好鼓舞前线的将士,让北方的汉人都知道我大明朝光复了。”
被监国行在授封为太子太傅的黄宗羲这会哪里还有当初在余姚瞻前顾后的模样,脸色涨的通红,第一个走出了队列,躬身向高坐在大殿中间的朱慈炤行了一礼,他也认为马仲英的提议很是在理,南都既然光复,那大明的监国殿下自然要在南都皇城接受臣民的朝拜,从理法上确认新立大明的正统性。
“黄老说的不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监国殿下正该还于旧都,祭拜孝陵,重振大明朝纲。”
同样是监国行在任命的礼部侍郎唐甄更是一头拜倒在朱慈炤的御桉下,唐甄原名大陶,字铸万;后更名甄,号圃亭,四川达州人,生于明崇祯三年,今年五十四岁,幼年随父宦游两京。
伪清顺治二年南京城破,唐甄父子避难浙江绍兴,伪清顺治十四年江宁乡试中举,被清廷任命为山西长子县知县,因耻于清廷官场的黑暗,仅仅上了十个月的唐甄便弃官而走,其后二十年遍游河北、河南、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和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交好,
他认为清廷并没有推行富民政策,而实行的是忘民、虐民、害民之政,因而四海之内,百姓日益穷困,而且清廷官吏横行掠夺民众之财,坐视民众疾苦不救,贪婪谋取一己私利,曾有言“当今之世,无人不穷,非穷于财,穷于银也。”
这次唐甄南下,其实本是寻黄宗羲而来,可到了余姚后,却收到了大明重建的消息,而亦师亦友的黄宗羲已然入粤,遂心下一横,也追到了广州,经黄宗羲举荐,被永王授封为礼部侍郎。
黄宗羲和唐甄都是自己亲自授封的,现在二人皆赞同马仲英关于将监国行在迁往南都的提议,这让朱慈炤有些进退两难,他也知道二人所言有理,更想到孝陵给自己的祖先上几柱香,可他又怕马仲英打不过清军主力,更怕马仲英挟功谋朝篡位,广州城不是有谶语说十八子,主神器,西北马儿知兴替吗?
思量来,思量去,朱慈炤终于开口道:“南都就在前线,现在湖广和江西还在打仗,现在就将监国行在迁到南都,会不会太仓促?”
“殿下放心,有末将在,定可护的行在安全。”
奉命留守广州的第八旅旅帅苗之秀躬身出列,本来马仲英出师北伐,留他镇守广州,他还暗自有些心喜,因为他并不看好马仲英能北伐成功,毕竟清军的兵力在整体上超了楚军数倍,而且还是防守的一方,占尽地利。
然而至北伐以来,楚军就如入无人之境一样,一路横推,仅仅五个月就打下了固若金汤的南都,而且还顺手拿下了闽浙,苗之秀很后悔,他后悔自己没有主动请战,只能坐看和他一起归附楚军的祖泽清和刘进忠在前面立功。
见朱慈炤有些犹豫,内阁次辅牛天宿亦躬身出列,他道:“我大明成祖皇帝有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南都既然地处前线,监国殿下自该至前线鼓舞士气,况且伪帝康熙都抵达前线督战了,我大明监国殿下如何能在鞑酋面前落了下风?还请殿下移跸!”
请收藏本站:https://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