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寡妇的消息,只从偶尔村民们闲谈的时候听起过,至于马寡妇生活的怎么样,一时间成了谜。
有人说,马寡妇现在过得不错,那老太太把她当亲闺女一样对待,好着呢,将来还指望人家马寡妇养老嘞。
也有人说,马寡妇过得并不如意,老太太愿意收留她,是有目的的,老太太儿子不是被马寡妇告到牢里了嘛,所以留在家里,就是为了慢慢折磨她,来报儿子坐牢的仇呢。
真真假假,说也说不出个道道来。
慢慢的,他们也就对马寡妇失去了兴趣,谁能老想她的事,地里还有那么多活需要做呢。
马寡妇也渐渐随着农忙的到来,被村民们遗忘掉了,偶尔的时候,倒是会有一些野汉子记得马寡妇高挑的身段,寂静无人的深夜里,时常想起。
农忙的这段时间里,犁地耙地,播玉米种子,有图省事的,直接在收割完的麦地里刨个坑,洒几粒玉米种子,就算种好了。
几个月后收完玉米的时候,刨掉玉米秸,再把这季留下的老根和着上一季的麦秸一块给翻到地下。
省的一年耕两回庄稼地了。
怎么干活的都有,但往往是那些勤快的人家,地里的庄稼才会长势好,收获多。
播完了玉米种子,就差一场雨了,要是真的下上那么一场雨,雨过天晴,到了晚上的时候,你竖着耳朵仔细去听,都能听到玉米苗在夜里“蹭蹭”生长的声音。
当然,很多村民并不会注意这种细微的声响,他们已经习惯了夜里有风在村子里乱窜,吹过树叶,吹过庄稼地的玉米苗,在晚上沙沙作响的同时,伴随着夏虫的鸣叫。
这样轻微的声音对他们来说,习惯得如同枕边的老伴发出呼噜声响的时候,用不着在意。
唯一不习惯的是村子里突然有一天响起大喇叭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村子。
大清早的,一些村民蹲在别人家的门口,手里端着黄色的搪瓷碗,碗身上有不少地方掉了漆,掉漆的位置生了锈,跟几只黑乎乎的苍蝇趴在上面似的,碗沿的一圈原本是蓝色的,现在也几近全部生锈,但并不妨碍绕着碗沿喝起稀饭。
“喂,喂……”
突然在村子上空响起的声音,差点让端着碗的村民一个没防备给扔在地上喽。
又是两声“喂喂”,耳尖的村民已经知道这天上的声音是从哪传来的,就在北地,有一处破败的院子,村里哪还有什么草房子啊,大都是和着黄泥的土院子,也就在这大半年的时间,村里陆陆续续起了不少红砖的瓦房。
只有北地的那处破败院子,还是草房子盖的,顶盖都开始塌陷了,早些年还有生产队的时候,常常在那处院子开会,后来生产队解散了,那处院子成了村里的村委会。
说是村委会,但哪一任村支书都没在里面办过事,村里天天就那点破事,哪里还值当去叫一群人开会呢。
也就是个说头,一提起村委会,村民们不自觉的就指向那处破败的草房子。
院子门口有一棵大杨树,见证了杨家庄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长得粗壮高大。
现在那个发出声音的大喇叭就是绑在最高的杨树梢上,离远了看,像一只大乌鸦趴在树梢上。
乌鸦是“哇哇”的叫声,大喇叭是魏光明的叫声。
“魏光明到底是个弄啥的?”
“人家不是说了嘛,是咱村里的副支书。”
“嘿,一个小小的杨家庄还值得弄两个副的,一个正的,咱杨家庄的待遇啥个时候这么好嘞。”
“还不是这下面的煤给闹的。”
“你说,咱杨家庄真的要挖下面的煤。”
“三个支书,这么大动静肯定是没跑了。”
挂在杨树上的大喇叭终于调试好了,魏光明的声音也从里面传来。
“喂喂,乡亲们啊,我是魏光明,啊魏光明,差不多都吃过饭了吧,我到现在可没吃一口饭呢。”
谁要管他吃没吃饭,一些村民很不以为然。
魏光明在大喇叭里絮絮叨叨的,跟拉家常一样,又好像在试试大喇叭好使不好使。
“大家地里麦子也收完了,我看地里都开始种玉米了,玉米种了好啊,乡亲们也能松上一段时间,借着乡亲们松的这段时间,我在苏支书之前,先一步到了杨家庄,啊,先一步到了。”
魏光明扯来扯去,扯不到一句正题,有些村民失了耐心,端着碗回家去了,留下的继续听。
“我来也不是来吃干饭的,啊,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魏光明呢,也有三把火,不过乡亲们不用担心,这三把火都是给村里做的好事。”
村民们听得摇头晃脑,这咋还来个打官腔的,杨家庄都是农民,你整这些没用的干啥,要想做好事,直接挨家挨户的给大家发钱就是了。
当然,魏光明坐在北地的那处草房子里,自然是听不到村民的引论,自顾的对着面前桌上的话筒继续说着。
“这三件大事呢,咱先一个一个的办,我魏光明是大老粗,头脑简单,一下子整不来这么多事,所以咱先办第一件大事。”
“我看咱村委会的房子破得不成样子,实在拿不出手,有个像样的村委会,那咱杨家庄脸上也有光嘛,是不是这个理,所以,第一件大事就是建村委会。”
建村委会?多少年也用不上那么个玩意,建它干啥,纯纯的浪费钱嘛。
“农忙过去了段时间,地里也种上玉米了,我知道乡亲们都在家里闲着呢,这样,每家出一个壮劳力,我相信在咱杨家庄每个乡亲的共同合作下,一定能重建一个新的村委会,好,暂时就先这样,大家伙吃完饭,赶紧来北地集合,我魏光明在这等着大家。”
扯,净扯。
他魏光明到底是哪根葱,他说建就建呐,大家伙是闲着呢,那也是忙完了这个麦季,好不容易想闲下来歇息上一阵,谁跑着给他建个啥村委会去啊。
北地那处老旧村委会的院子里,魏光明坐在一把椅子上,伸手把缠着红布的话筒关掉,接着身体后仰,双脚放在桌子上交叉住,一条胳膊靠在椅背上耷拉着,另一只手夹着卷烟送到嘴里。
烟雾缭绕下的双眼迷离,他仰着脑袋望向树梢上高高的大喇叭,吸完了的烟头随意一弹,粗糙的手摸向发福的肚子,喃喃自语起来。
今年有四十了吧,哦,四十一了,过得可真快,他可真没看错人,要不是帮着苏锦城把赵春牛和杨进仓掀翻,哪里会有他现在的日子。
只要把杨家庄挖煤的事情弄好,那这就是日后飞黄腾达的好机会,有了这些政绩,再往上爬一爬不是什么难事。
杨家庄可真是个好地方,别看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还别说,他现在还真不想走了。
先把眼前的事办好,上面开会特意交代的三件大事,苏锦城又抽不开身来做,在苏锦城的建议下,才有了他魏光明出头的机会。
眼下吗?当然是等了,刚才已经在大喇叭里通知过了,一家出一个劳动力来建村委会,轮流着干,要不多久,一个全新的村委会就会伫立在杨家庄的北地上。
左等右等,始终没见一个人来,家里实在没有壮劳力的,那有个妇女也行,帮着搬搬砖,和和灰之类的小活总能干吧,那就是说连个妇女也没有上门的。
就在他等待的时间里,村民们压根就没记那一茬,该干嘛干嘛去了,家里的妇女喂鸡喂牛羊,忙的很呐,汉子们就三五成群的跑到庄里,那有牌场,只要是想打牌的,或者想去拉呱的,去庄里就行了。
人都在那呢,有打牌来钱的,一毛两毛的,有不来钱的,那就扛砖头,看谁肩膀上摞的高吧。
反正,大家各忙各的,都有事做,谁也没把新来的魏光明当回事。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