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名侍卫将几杯茶水端了上来。

    李光端起一杯茶递给了高力士。

    高力士看向旁边跟随的一人,那人连忙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手帕包裹的银质小勺。

    高力士用勺子轻轻尝了一口,确认无误后这才双手将茶奉于李隆基的面前。

    “陛下,一路走过来也渴了,先喝点茶吧!”

    皇帝压抑住对于这片土地的渴望,他接过茶杯啜了一口,又重新将目光投在沙盘上。

    李光和高力士也都各自端了一杯茶饮着。

    看了片刻,李隆基问道:“除了碎叶大城外,这四座城为何没有标注名字?”

    李光放下茶杯说道:“回禀陛下,因为时间仓促有些地方还没弄标注上去。”

    “你且为朕说说这四座城吧!”

    李光用手指向了距离碎叶最近的几座城池说道:“这三座分别是,叶支城、贺猎城和冻城,都是依水而建,丝绸之路的商人们也多走这几城补充物资。”

    李隆基缓缓点头,将几座城池一一记下。

    李光将手指向了凌山口,继续说道:“这处便是顿多城,突骑施人在此处建城的真真目的其实并不是为了方便商队往来,就连我们大唐也不知道这里其实有一座银矿。末将也是少年时偶然得知,但突骑施人工匠不足所以这座银矿迟迟未经开采。”

    “我们能否拿下这座银矿?”李隆基再次啜了一口茶水不动声色的问道。

    “取下此城易如反掌,但若想彻底守住它必须要打败盘踞在碎叶的黄姓突骑施人。”

    “嗯,这是自然!”一旁的高力士点了点头。

    李隆基复又看向了碎叶川方向,他指着那片大湖问道:“此处地势平坦,能否适合我汉人耕种?”

    “陛下好眼力!”

    李光不动声色的拍了一记马屁接着说道:“此处便是伊塞克湖,也就是粟特人所说的热海。占据方圆六千多里,是碎叶以东最大的淡水湖泊。”

    “热海两岸沃野万里水草丰茂,预计可以开垦出十万亩良田,正适合我汉家耕种!”

    室内众人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十万亩良田!按一年两熟来算,那得生产多少粮食?

    高力士注意到了李隆基脸上的神色,他笑着对李光说道:“呵呵,李都督的要求陛下都一一办到了,现在你该给陛下一个准信,需要多久能拿下碎叶了吧?”

    “末将此去北庭,必在一年之内替陛下夺取碎叶!”

    李隆基抚掌赞道:“好!不枉朕对你的一片苦心,希望你不要令朕失望!”

    李光躬身说道:“臣必不会让陛下失望!”

    “如此甚好!这座沙盘朕看着喜欢,就笑纳了!劳烦李都督在重新做一个吧,呵呵!”李隆基破天荒的表露了一些孩子气。

    李光嘴里微微一笑,他苦心积虑做这个沙盘为了就是这一刻。

    李隆基未见过此景,必然心生喜爱,而他则可以趁机提出自己的条件。

    “献上沙盘当然可以,只是臣还有一个要求!”

    李隆基瞥了李光一眼,笑道:“呵呵,李都督来长安不久,没想到却是已经把长安官场上讨价还价的风气给学会了。”

    “臣不敢!”李光故作惶恐。

    高力士见李隆基并没有真的发怒,他在一旁替李光帮腔说道:“李都督且为陛下说说你的要求吧!如果不太过分相信陛下会答应的!”

    “臣想请天山军和对碎叶的自专之权!去往北庭后五万余人的安置情况可能会随之变动,另外北庭距离中原太远,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三月。时机若到,臣便能马上出兵替陛下夺取碎叶!”

    李隆基明白,李光所说的要求其实并不过分。

    战机稍纵即逝,等出战的奏报传回长安,朝廷给出答复再递至北庭,黄花菜可能都凉了。

    许多节度使其实已有军事和民政上的自专之权,比如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等。

    心念至此,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这点朕可以答应你,朕另外再封你为北庭副都护,但你此去务必要替朕拿下碎叶全境,少一个角都不行!”

    “臣遵旨!”

    将皇帝和高力士送至光化门外,李光这才转回营盘。

    “兄长,皇帝今日似乎兴致颇高啊!”雷震在旁边笑道。

    “他过来,不就是为了这个答案吗?如今他得到了!”

    雷震并不担心碎叶的问题,有兄长李光在。所有的困难他们都能克服,一如当时在楼兰的生死一线,亦或是在猛攻连云堡时。

    他担心的是,若再不回去,田乾真买的酒肉可能会被那几个兔崽子吃个精光,一点也不给他们留下。

    月已及梢!

    营盘里的流民们依旧忙碌。

    巡营的卫兵来回穿梭于各处,一群群小屁孩子还在夜空下追逐奔跑着。

    铁锅架在篝火上,里面的食物“咕嘟嘟”煮的正沸。七八流民们围坐旁边,在篝火的映照下他们的脸庞尤自带着满足的笑容。

    张仪清坐在一处靠近渭水的篝火边,她的丫鬟珠儿和阿圆还跟着一群流民正在夜色下兴致勃勃的在河里捞鱼。

    “小姐,你看!”

    阿圆得意的将一只鱼篓端到了张仪清的面前,里面几尾不大的小鱼正费劲的想要蹦哒出去。

    “小姐你不知道,刚刚我差一点就抓到一条大鱼呢?”珠儿有些惋惜的说道。

    “小丫头,你会杀鱼吗?”一个同去捕鱼的流民汉子献殷勤的对着阿圆说道。

    “啊!我们不会耶,赵大哥你们帮帮我们吗?”

    “尽管交给我就好了!”流民汉子接过鱼开始清理起来。

    张仪清拿着尾用木棍串好的小鱼架在火上烤着。

    一名妇人将一碗掺杂着菜叶子与肉沫的粥饭递给她。

    “谢谢罗婶!”

    “谢我干啥?要谢就谢那位李都督吧,要不是他我们这些人今年都不知道该去哪家大户做佃农呢!”

    “就是,听说李都督要从我们这些人里挑选一万军队,到时候我一定会被选上的。”捕鱼的赵家汉子满脸自豪,似乎他已经穿上了铁甲作为唐军的一员。

    张仪清环顾四周,人们有说有笑,孩童们跑累了也都围坐在篝火边等待着食物填饱肚子。

    这处营地里的烟火气息似乎要比长安城里更加浓重,不知不觉她有些喜欢上这里了!

    

    71796_71796686/121395751.html

    

    。wap2.idzs.cc.co

章节目录

归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慕容绍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九十四章 渭北大营(四),归唐,笔趣阁并收藏归唐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