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颇为感慨的对着身边的徐氏说道。
“何秋这小子,就是去了贵州,也不肯安分啊!真不怕父皇针对他吗?”
徐氏略微有些紧张的问道。
“何秋又出什么事了?”
朱棣就把刚得到的消息和她讲了,徐氏一开始也是被震得头皮发麻,好家伙,云南的军将都被何秋说服了吗?
姚广孝作为一名和尚,没法进东宫,就在京城的一座寺庙挂单,朱棣现在就是想说些东西,也只能对徐氏说了。
“你瞧瞧这小子,本事还真不小。贵州的官跑到了云南,又画出来这么一张大饼,帮着朝廷解决了云南几十万戍卒心中的怨气。”
“说实话,就是何秋现在不出这一招,我也会盯着云南的,那群士卒背井离乡,到云南那种气候的地方,连年征战苦不堪言,若不是之前沐英手段高,恐怕早就有人逃跑了,甚至会举起反旗。”
徐氏心中有些疑惑。
“何秋这孩子,这次的手段有那么厉害吗?”
朱棣笑道。
“那自然是有的,想想看当年始皇帝派士卒征战岭南,岭南的环境可比云南要好,可始皇帝一死,岭南赵佗立马就自立了。”
“之前沐英去世的时候,我就有这样的担心,害怕沐春镇不住场子,如今何秋去了也算是了却了我的一番心事。”
“最重要的是,何秋弄出来的这一套,算是一举多得。”
“首先就是把沐家拉到咱身边了,之前他可是我大哥最亲近的将领之一啊!
二则若是真的开发矿产,修建水道,让当地铜料经长江运输到京城,能给云南带来更多利润,稳定军心民心。
还能缓解朝中缺铜的窘境,又拉拢了当地土司,稳定边疆,这一招能有四五件好处了,确实很了不起了。
这事一成,云南当地的百姓恐怕还要给沐春和何秋他们建立祠堂了。”
徐氏看着朱棣脸上带着赞叹和艳羡,忍不住笑道。
“你是未来的大明天子,又是何秋的岳丈,何必羡慕他们呢?”
被徐氏这么一说,朱棣才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暂且放过这一节。
等到第二天朝议,这件事已经让大部分人都知道了。
不少人都凑到吏部尚书面前,大家都明白,这要是被派去监督修建水道,可是个镀金的好差事。
吏部尚书看着身边的同僚们一阵头疼,只能全部都推拒了,明言此事要由陛下决断,这才让他落了阵清净。
朱棣站在以往朱标站的位置,看着这些人们私底下在这争,心中对之前朱元璋向他说的一些话更为明悟了。
就算一个君王年轻的时候再强势,一旦到老的时候,手中的权力总是会不可避免的流逝。
大臣们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何况皇权和相权向来都是一个强了,一个就弱。
若是君王去世的时候,嗣位之君还比较文弱,那权力大部分要不流入大臣手里,要么就会到外戚手里了。
这就是权力运行的规律啊!
所以当初朱标去世,朱元璋那么伤心,这其中不止是父子感情深厚的缘故,也有朱元璋担心他废除丞相,集中皇权的作为遭到反噬。
朱棣自己在这思索的时候,朱元璋终于到场了。
近来朱元璋的精神一直不大好,朝会召开的也少了很多,不少时候朱元璋都是让朱棣听政,然后把重要的事和他讲一遍,真的有什么疏漏,朱元璋再和朱棣沟通。
不过今天的朱元璋看起来中气十足,只怕是之前云南的消息让朱元璋心中振奋吧。
朱棣心中偷偷想道。
“诸位臣工,云南的事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吧?这些守边的将士们和当地的土司一起提出开采东川铜矿,修建金沙江水道的主张,确实很有道理。
朕之前不是不知道戍边将士们的穷困,但苦于财政匮乏,而若是对云南投入过大,收益又太少,如今借着铜矿的事,他们给出了对策,诸位都看看可行不可行吧!”
朱元璋意气风发的这么说道。
吏部尚书还没出面,户部尚书郁新就抢在前面说道。
“启禀陛下,开采东川铜矿,修造金沙江水道实乃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一旦成功,将会让西南边陲稳如泰山,再无需担忧有土司作乱的事了。
还能让朝廷的财政更加宽裕,正因如此,去云南的人才应该更为慎重挑选,臣不才,自认颇懂经济之道,请去云南,负责督建金沙江水道。”
这一下工部尚书坐不住了,好家伙,怪不得你抢先回话,可这修建水道明明是我们工部的事,怎么能让你这个户部尚书抢去了?
“臣有异议,郁尚书虽然粗通经济之道,但并无督建工程的经验,依臣来看,这事还是需要交给我们工部,臣愿意亲自下云南处理此事。”
没等工部尚书得意,一边的左都御史杨婧也忍不住了,跳出来说道。
“此时不可,臣觉得应当依照惯例,派遣都察院御史到云南,处理此事!”
另外一边早就冷眼看着的曹国公李景隆更是忍不住了,他之前是太孙身边的武勋,如今在朝中地位颇为尴尬,他又不想就这么沉沦下去,当然要抓住一切机会。
“臣觉得应该派臣前去处理,几位大人年事已高,去往云南舟车劳顿,万一路上有什么意外,就是国朝的一大损失啊!
何况此事需要和西平侯等人沟通,臣同为武勋,处理起来要方便得多。”
说完李景隆颇感得意,怎么样都没话说了吧?
可怜的李景隆没注意到的是,他这一句话愣是得罪了这三大部门的长官,一句年事已高,这不是chi luo裸的说他们已经老迈不中用了呗。
这让他们如何能忍?
朱元璋似笑非笑的说道。
“你们都想去云南督促此事,心中可是已经有了可行的方案?”
这下子李景隆就蔫吧了,他压根没想到这么多,只是单纯的觉得能外出负责此事很好。
至于具体的方案,自然是跟着云南给出来的走,实施完全可以交给地方官吏,这又不难。
“何秋这小子,就是去了贵州,也不肯安分啊!真不怕父皇针对他吗?”
徐氏略微有些紧张的问道。
“何秋又出什么事了?”
朱棣就把刚得到的消息和她讲了,徐氏一开始也是被震得头皮发麻,好家伙,云南的军将都被何秋说服了吗?
姚广孝作为一名和尚,没法进东宫,就在京城的一座寺庙挂单,朱棣现在就是想说些东西,也只能对徐氏说了。
“你瞧瞧这小子,本事还真不小。贵州的官跑到了云南,又画出来这么一张大饼,帮着朝廷解决了云南几十万戍卒心中的怨气。”
“说实话,就是何秋现在不出这一招,我也会盯着云南的,那群士卒背井离乡,到云南那种气候的地方,连年征战苦不堪言,若不是之前沐英手段高,恐怕早就有人逃跑了,甚至会举起反旗。”
徐氏心中有些疑惑。
“何秋这孩子,这次的手段有那么厉害吗?”
朱棣笑道。
“那自然是有的,想想看当年始皇帝派士卒征战岭南,岭南的环境可比云南要好,可始皇帝一死,岭南赵佗立马就自立了。”
“之前沐英去世的时候,我就有这样的担心,害怕沐春镇不住场子,如今何秋去了也算是了却了我的一番心事。”
“最重要的是,何秋弄出来的这一套,算是一举多得。”
“首先就是把沐家拉到咱身边了,之前他可是我大哥最亲近的将领之一啊!
二则若是真的开发矿产,修建水道,让当地铜料经长江运输到京城,能给云南带来更多利润,稳定军心民心。
还能缓解朝中缺铜的窘境,又拉拢了当地土司,稳定边疆,这一招能有四五件好处了,确实很了不起了。
这事一成,云南当地的百姓恐怕还要给沐春和何秋他们建立祠堂了。”
徐氏看着朱棣脸上带着赞叹和艳羡,忍不住笑道。
“你是未来的大明天子,又是何秋的岳丈,何必羡慕他们呢?”
被徐氏这么一说,朱棣才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暂且放过这一节。
等到第二天朝议,这件事已经让大部分人都知道了。
不少人都凑到吏部尚书面前,大家都明白,这要是被派去监督修建水道,可是个镀金的好差事。
吏部尚书看着身边的同僚们一阵头疼,只能全部都推拒了,明言此事要由陛下决断,这才让他落了阵清净。
朱棣站在以往朱标站的位置,看着这些人们私底下在这争,心中对之前朱元璋向他说的一些话更为明悟了。
就算一个君王年轻的时候再强势,一旦到老的时候,手中的权力总是会不可避免的流逝。
大臣们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何况皇权和相权向来都是一个强了,一个就弱。
若是君王去世的时候,嗣位之君还比较文弱,那权力大部分要不流入大臣手里,要么就会到外戚手里了。
这就是权力运行的规律啊!
所以当初朱标去世,朱元璋那么伤心,这其中不止是父子感情深厚的缘故,也有朱元璋担心他废除丞相,集中皇权的作为遭到反噬。
朱棣自己在这思索的时候,朱元璋终于到场了。
近来朱元璋的精神一直不大好,朝会召开的也少了很多,不少时候朱元璋都是让朱棣听政,然后把重要的事和他讲一遍,真的有什么疏漏,朱元璋再和朱棣沟通。
不过今天的朱元璋看起来中气十足,只怕是之前云南的消息让朱元璋心中振奋吧。
朱棣心中偷偷想道。
“诸位臣工,云南的事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吧?这些守边的将士们和当地的土司一起提出开采东川铜矿,修建金沙江水道的主张,确实很有道理。
朕之前不是不知道戍边将士们的穷困,但苦于财政匮乏,而若是对云南投入过大,收益又太少,如今借着铜矿的事,他们给出了对策,诸位都看看可行不可行吧!”
朱元璋意气风发的这么说道。
吏部尚书还没出面,户部尚书郁新就抢在前面说道。
“启禀陛下,开采东川铜矿,修造金沙江水道实乃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一旦成功,将会让西南边陲稳如泰山,再无需担忧有土司作乱的事了。
还能让朝廷的财政更加宽裕,正因如此,去云南的人才应该更为慎重挑选,臣不才,自认颇懂经济之道,请去云南,负责督建金沙江水道。”
这一下工部尚书坐不住了,好家伙,怪不得你抢先回话,可这修建水道明明是我们工部的事,怎么能让你这个户部尚书抢去了?
“臣有异议,郁尚书虽然粗通经济之道,但并无督建工程的经验,依臣来看,这事还是需要交给我们工部,臣愿意亲自下云南处理此事。”
没等工部尚书得意,一边的左都御史杨婧也忍不住了,跳出来说道。
“此时不可,臣觉得应当依照惯例,派遣都察院御史到云南,处理此事!”
另外一边早就冷眼看着的曹国公李景隆更是忍不住了,他之前是太孙身边的武勋,如今在朝中地位颇为尴尬,他又不想就这么沉沦下去,当然要抓住一切机会。
“臣觉得应该派臣前去处理,几位大人年事已高,去往云南舟车劳顿,万一路上有什么意外,就是国朝的一大损失啊!
何况此事需要和西平侯等人沟通,臣同为武勋,处理起来要方便得多。”
说完李景隆颇感得意,怎么样都没话说了吧?
可怜的李景隆没注意到的是,他这一句话愣是得罪了这三大部门的长官,一句年事已高,这不是chi luo裸的说他们已经老迈不中用了呗。
这让他们如何能忍?
朱元璋似笑非笑的说道。
“你们都想去云南督促此事,心中可是已经有了可行的方案?”
这下子李景隆就蔫吧了,他压根没想到这么多,只是单纯的觉得能外出负责此事很好。
至于具体的方案,自然是跟着云南给出来的走,实施完全可以交给地方官吏,这又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