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先生可有良策,解决孔家之事?”朱棣不由问道。
何秋想想,答道:“最好把孔子和孔家切割开来,把孔家的破事全部倒个底儿朝天,让他们成为士林耻辱,这样就没人帮他们说话了。”
“然后去掉孔家衍圣公的封号,孔子自己都说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孔家已经享了多少年的荣华富贵了,该到他们吃吃苦头了。”
何秋说到这,有些犹豫:“只是这法子能有多大效果,却不是很好说。”
何秋可没有哪个胆子,也没那个能量在大明来一场破四旧,打倒孔家店的活动。
朱棣叹了叹,“已经不错了,我把此法写上,交给父皇,让父皇定夺吧。”
何秋眼下也管不了那么远,只能尽力先把临清管理好,交给山东巡抚,然后再给朝廷派来接手的人。
没等多久,山东巡抚就到了,看他憔悴的样子就知道他这些天怕不也是提心吊胆的,估摸着他自己也知道他的仕途已经断绝了,说不好还会被下狱。
何秋也不可怜他,治下有叛乱,不管怎么说,治理地方不力的责任是跑不了的。
草草的把临清的事务交给山东巡抚,朱棣也没心情和他多说什么,直接就回北平了。
往后的一路上,朱棣都显得有些沉默,看来是切实的意识到了,世家大族的危害。
何秋一行人总算到了北平,进了燕王府,见过王妃徐氏,就领着徒弟下去洗漱了,然后何秋好好地睡了一觉,赶了一个多月的路,还夹杂着平乱,他确实有些累了。
却说朱棣的折子到了朱元璋手里,朱元璋很快就弄明白这种玩法的妙处。不动声色的给孔家又加了一笔,勾结白莲教叛乱,吩咐手下的锦衣卫,务必把这事办成铁案,再多收集些孔家的黑材料。
再等上半个月,朱元璋就打算对孔家动手了。
朱元璋也是早就看孔家不顺眼了,老子是皇帝,天然掌握着大明的皇统,结果当初宋朝搞了一个道统论,这道统到现在还是在孔家那里。
朱元璋作为一个掌控欲极强的人,哪能受得了这个,就算没有这档子事,他也要收拾孔家,不过那时候收拾起来,恐怕不像这般容易。
……
第二天起来,何秋找上徐氏,兴致勃勃的讲起自己的办学计划,既然朱棣都支持他在北平搞一个了,那身为王妃的徐氏也该出出力吧。
何秋搞出来的香水、香皂等物挣得钱大头可都是给了徐氏。
何秋准备掏一笔钱先修书院和藏书楼,然后再拿一笔当做助学金,在北平附近寻访想要上学,却上不起的孩子们,承诺第一年免费读,第二年凭借考试成绩,进行不同程度的学费减免。
王妃徐氏也可以掏钱设置她的奖学金项目,若是学实学,比如数算、化学等方面的人才,可以优先到她的香水工坊工作。
这样一来,既方便招收大量学生,又免去了学生入学的难关,还能解决工坊确认的问题,一举多得啊。
而且北平一带,算不上特别富裕,但也绝对不是什么贫困之地,稍微有点条件的,大概都看不上这么点入学的补助,宁愿多花钱把孩子送到更好更专业的科举学院。
所以,何秋也不担心自己的助学金会花不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再不济,就算有人真的为了蹭课,想要免费读上一年书,何秋又有何惧呢?
不管怎么说,这课都是被大明的子民学到了,让这些孩子读上一年书,也不至于是个文盲,被乡间的税吏欺压。
徐氏极其佩服眼前的何秋,她自从做香水生意,手里有了钱以后,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听着何秋要开书院,打算惠及原来的真正贫苦的子弟们的读书事业,徐氏觉得自己找到了挣钱的动力。
若真像何秋说的那样,以后的学院一年帮一百多个孩子读书脱盲,十年就是一千个孩子,甚至孩子相互影响,会更多。
而一个孩子又能带动一个家庭的变化,那可就真的是千家万户都要念她徐氏的好了。
徐氏爽快的就答应了下来,承诺等到何秋的学院开始招收学生过后,会设立专门的奖学金,而当何秋的学院落成的时候,她也想去捧个场。
何秋也是一口答应了。
然后何秋就开始物色一般的儒学老师了,他不是很懂儒学,那就只好从外面请。
借着良乡候的名头,和朱棣燕王的威势,这几天何秋连着拜访了十几位夫子,一个一个的谈条件,快没把何秋给累死。
何秋现在躺在王府庭院的躺椅上,仰着头欣赏着后世看不到的星河。
朱棣在一旁,拿着他写的夫子们的名单,啧啧称奇,何秋算是把北京周边有名的童子试老师都给挖走了。
朱棣想到这,就想到自家的几个孩子,何秋虽然收了朱高炽做土地,但是教朱高炽的时候,可没有教陈四维的时候认真。
再看看何秋对这个还没建好的学院所投入的期待,朱棣决定了,要把自己的孩子都放到书院去,匿名就行了。
一来,能让自己的孩子和一般百姓的孩子一起玩,多了解些民间疾苦。
二来就是希望,何秋的这身本领能被他儿子学全乎了。
这些天里,何秋除了跑着挖老师,还抽中了一件好东西,也是现在能用得上的,一台蜡纸印刷机,和蜡纸印刷的各种技术描写。
这种蜡纸印刷机,何秋在后世上中学的时候见的就已经很少了,毕竟不够方便,每次想印刷卷子,都还要老师用刻刀在蜡纸上阴刻,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计。
一个不小心,错一个字,那就要把错字部分烤了重新刻,虽然比起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已经进不来很多,但相比于后世的电脑打印机,效率已经相差太多了 。
何秋就用这个蜡纸印刷机,把他编写的教材,和陈四维的部分笔记编纂起来,当成新书院的部分教材。
可省了他一多半的功夫了。
何秋想想,答道:“最好把孔子和孔家切割开来,把孔家的破事全部倒个底儿朝天,让他们成为士林耻辱,这样就没人帮他们说话了。”
“然后去掉孔家衍圣公的封号,孔子自己都说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孔家已经享了多少年的荣华富贵了,该到他们吃吃苦头了。”
何秋说到这,有些犹豫:“只是这法子能有多大效果,却不是很好说。”
何秋可没有哪个胆子,也没那个能量在大明来一场破四旧,打倒孔家店的活动。
朱棣叹了叹,“已经不错了,我把此法写上,交给父皇,让父皇定夺吧。”
何秋眼下也管不了那么远,只能尽力先把临清管理好,交给山东巡抚,然后再给朝廷派来接手的人。
没等多久,山东巡抚就到了,看他憔悴的样子就知道他这些天怕不也是提心吊胆的,估摸着他自己也知道他的仕途已经断绝了,说不好还会被下狱。
何秋也不可怜他,治下有叛乱,不管怎么说,治理地方不力的责任是跑不了的。
草草的把临清的事务交给山东巡抚,朱棣也没心情和他多说什么,直接就回北平了。
往后的一路上,朱棣都显得有些沉默,看来是切实的意识到了,世家大族的危害。
何秋一行人总算到了北平,进了燕王府,见过王妃徐氏,就领着徒弟下去洗漱了,然后何秋好好地睡了一觉,赶了一个多月的路,还夹杂着平乱,他确实有些累了。
却说朱棣的折子到了朱元璋手里,朱元璋很快就弄明白这种玩法的妙处。不动声色的给孔家又加了一笔,勾结白莲教叛乱,吩咐手下的锦衣卫,务必把这事办成铁案,再多收集些孔家的黑材料。
再等上半个月,朱元璋就打算对孔家动手了。
朱元璋也是早就看孔家不顺眼了,老子是皇帝,天然掌握着大明的皇统,结果当初宋朝搞了一个道统论,这道统到现在还是在孔家那里。
朱元璋作为一个掌控欲极强的人,哪能受得了这个,就算没有这档子事,他也要收拾孔家,不过那时候收拾起来,恐怕不像这般容易。
……
第二天起来,何秋找上徐氏,兴致勃勃的讲起自己的办学计划,既然朱棣都支持他在北平搞一个了,那身为王妃的徐氏也该出出力吧。
何秋搞出来的香水、香皂等物挣得钱大头可都是给了徐氏。
何秋准备掏一笔钱先修书院和藏书楼,然后再拿一笔当做助学金,在北平附近寻访想要上学,却上不起的孩子们,承诺第一年免费读,第二年凭借考试成绩,进行不同程度的学费减免。
王妃徐氏也可以掏钱设置她的奖学金项目,若是学实学,比如数算、化学等方面的人才,可以优先到她的香水工坊工作。
这样一来,既方便招收大量学生,又免去了学生入学的难关,还能解决工坊确认的问题,一举多得啊。
而且北平一带,算不上特别富裕,但也绝对不是什么贫困之地,稍微有点条件的,大概都看不上这么点入学的补助,宁愿多花钱把孩子送到更好更专业的科举学院。
所以,何秋也不担心自己的助学金会花不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再不济,就算有人真的为了蹭课,想要免费读上一年书,何秋又有何惧呢?
不管怎么说,这课都是被大明的子民学到了,让这些孩子读上一年书,也不至于是个文盲,被乡间的税吏欺压。
徐氏极其佩服眼前的何秋,她自从做香水生意,手里有了钱以后,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听着何秋要开书院,打算惠及原来的真正贫苦的子弟们的读书事业,徐氏觉得自己找到了挣钱的动力。
若真像何秋说的那样,以后的学院一年帮一百多个孩子读书脱盲,十年就是一千个孩子,甚至孩子相互影响,会更多。
而一个孩子又能带动一个家庭的变化,那可就真的是千家万户都要念她徐氏的好了。
徐氏爽快的就答应了下来,承诺等到何秋的学院开始招收学生过后,会设立专门的奖学金,而当何秋的学院落成的时候,她也想去捧个场。
何秋也是一口答应了。
然后何秋就开始物色一般的儒学老师了,他不是很懂儒学,那就只好从外面请。
借着良乡候的名头,和朱棣燕王的威势,这几天何秋连着拜访了十几位夫子,一个一个的谈条件,快没把何秋给累死。
何秋现在躺在王府庭院的躺椅上,仰着头欣赏着后世看不到的星河。
朱棣在一旁,拿着他写的夫子们的名单,啧啧称奇,何秋算是把北京周边有名的童子试老师都给挖走了。
朱棣想到这,就想到自家的几个孩子,何秋虽然收了朱高炽做土地,但是教朱高炽的时候,可没有教陈四维的时候认真。
再看看何秋对这个还没建好的学院所投入的期待,朱棣决定了,要把自己的孩子都放到书院去,匿名就行了。
一来,能让自己的孩子和一般百姓的孩子一起玩,多了解些民间疾苦。
二来就是希望,何秋的这身本领能被他儿子学全乎了。
这些天里,何秋除了跑着挖老师,还抽中了一件好东西,也是现在能用得上的,一台蜡纸印刷机,和蜡纸印刷的各种技术描写。
这种蜡纸印刷机,何秋在后世上中学的时候见的就已经很少了,毕竟不够方便,每次想印刷卷子,都还要老师用刻刀在蜡纸上阴刻,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计。
一个不小心,错一个字,那就要把错字部分烤了重新刻,虽然比起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已经进不来很多,但相比于后世的电脑打印机,效率已经相差太多了 。
何秋就用这个蜡纸印刷机,把他编写的教材,和陈四维的部分笔记编纂起来,当成新书院的部分教材。
可省了他一多半的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