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摧锋
城楼上的战鼓声渐渐停息下来。
一袭大红官袍外套皮甲戎装的宋明议知府,已经累脱了力,几乎是被家人们从鼓台上架下来的。
看着孙杰率兵逆袭跃马扬刀的英姿背影,宋知府只觉得胸膛里有一团火在燃烧,陡然升起一股豪情:要是能与把弟并辔而驰策马仗剑追歼顽敌,何其快哉!一撩官袍下摆正要吩咐备马,突然想起自己根本不会骑马,于是愤愤的几步走到鼓手那里:“鼓槌给我,本官要亲自为将士们擂鼓助威!”
鼓手哪敢不从,望了眼队官,毕恭毕敬的交出鼓槌。
伴随着骤然响起的慷慨激昂的鼓点儿,金鼓队官和鼓手顿时汗如雨下瑟瑟发抖,几乎要瘫软在地:这敲的啥啊……大军总攻,瞎特么乱敲一通是要砍脑壳的啊……
不过,他们都多虑了。
上至孙杰,下至胆子最大、企图心最强、想趁势砍杀一番凭首级功就此吃上战兵粮跟着冲出去的辅兵,根本就没有人在意什么鼓点儿节拍——战斗已经一边倒地变成一路追砍,这时候完全不需要用鼓点儿控制进攻节奏。孙杰事后哈哈大笑地一把拉起战战兢兢伏地请罪的旗鼓队官和鼓手:”无罪无罪!声响够大,便是好金鼓!“
近乎虚脱的宋明议扶着南门城门楼栏杆的双臂止不住的颤抖,宋知府对此浑然不觉,他还在亢奋中,狂喜地看着这场毫无征兆、更毫无道理的乱战。
听说各门贼人都在抱头鼠窜,宋明议让家人架着绕墙走了一圈。视野所及之处,每个方向,都是一千、两千、甚至几千个,昨天还不可一世耀武扬威的敌人在前面抱头鼠窜、后面跟着百多、两百、最多不超过三百个仿佛凶神附体、恶鬼上身的疯子一路嗷嗷叫着追着狂砍!
宋明议亲眼看到,一个贼人被弃在地上的甲衣一绊摔倒在地,没等挣扎起身,后面追上去的家伙便是一刀当头斩下,紧跟着一通变态般的乱戳,大好的首级被砍得稀烂……等等,砍人的这厮怎么穿的是件布衣?原来竟是个辅兵!天爷啊,辅兵撵着战兵跑,还把披甲砍得稀烂!这等事,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
“虽是宋某亲眼所睹,但砍成这样子,也真没法子计首级功*啊!”宋知府在心里替这颗头颅惋惜不已,正琢磨着该如何巧立个名目,替所有无法通过朝廷勘验的首级发赏时,这位辅兵勇士已经拎着刀子拔腿再次狂奔在追击的路上了——那颗被几乎砍成碎块的首级,竟被他如敝履般弃之身后不顾了……
这、这、这分明是佛祖保佑、岳王显灵啊!
宋知府的嘴唇也跟手臂一样哆嗦起来,蠕动了几下,没说出什么,眼睛一酸,两行热泪流下脸颊。
宋明议默祷着做了决定:虽然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明天,无论如何,一定要给西天佛祖、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观音菩萨、还有岳王爷爷、城隍老爷……挨个好好的磕一遍头、供几炷香——子不是也曰过“祭如在”么!都这样了,哪里是“如在”,这分明是“真特么在”啊!
虽然城郭遮挡住了视线,看不到其他方向的战局,关盛云凭借多年的行伍经验,从声势和扬尘等各种迹象判断,尽管不知道什么原因,但肯定是全线崩溃了。有个成语叫做“望尘知敌”:南北两侧都骤然腾起了大股烟尘,说明有大量人员在这两处同时跑动、每一侧的烟尘都分成前后相隔百十丈的两股,说明前面的人在跑后面的人在追、先见到的那一小团在后,随即前方腾起更大的一团,说明撤退中的部队发现了追兵开始溃逃……看来,与西门一样,分守各门的狗官军们同时开始逆袭了!
围城这么久,无论从旗号还是几次交手判断,狗官军撑死了也就两千战兵而已——可是不对啊!不算眼前这不足千人的步骑混杂,余下还能有多少兵?分摊到各门还能有几百人么?怎么就能把数倍于敌的儿郎们追成这样?
然而,紧急的事态容不得关盛云想太多,看着越来越迫近的,对分流命令视若无睹的溃兵人潮,关盛云知道大势已去:乱兵中,指挥系统已经不复存在。小兵们看不懂旗语、就算能看懂,此刻各人只顾埋头狂奔也不会抬头观看命令、军官们早已失去对部属的控制,只有被人流裹挟着跑下去……
被敌骑兜追着的乱兵,像被狼群驱赶的野马群,左奔右突,汇成一股洪流,更像一波滔天巨浪,扑面而来!
当下,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当机立断地跑路。即使这样,自己和有马的部属也仅有三四成左右的机会逃生——因为上午几次三番的侦察,大家的马力还没有恢复。
要么豁出去孤注一掷地迎战:变楔形三角阵,把人流分开。但如果这样,自己就会陷入重围。
守营兵由没啥经验的新兵组成,这种时候没法指望的。营墙上视野好些,看到战局发展成这样子,估计到现在少说已经跑了一小半了,尽管自己身边还有亲兵营,但凭这几百人,肯定挡不住这一大群溃兵了,认命吧,赌一把!
亲兵营游击关建林一提马缰靠过来急道:“大帅,避一避吧!留得青山在……”
话音未落,关盛云一声大喝:“我不走!本帅今天就死在这里!给我挡住!”
关游击扭头看了看越来越近的溃兵洪流,不再说什么,眼神由焦灼逐渐变得坚毅。跟随大帅二十年了,他清楚关盛云的脾气。
一使眼色,几名亲卫不由分说纵马从两侧夹住关盛云,有人伸手一把抄过马缰。
关盛云勃然大怒:“狗才!你好大狗胆!”
关建林在马上抱拳惨然一笑:“义父保重,下辈子您再罚俺吧。”
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一个亲卫:“俺的马力还好,给大帅带走替换着骑吧。”
然后厉声对卫士们吼道:“没马的随我断后,有马的保护大帅,快走!”
吼声凄厉如枭。
目送几十名骑兵强拥着关盛云远去了,关游击正了正铁盔,转身下令:“枪兵出列!向前十五步,结枪阵,拦阻溃兵,冲阵者杀无赦!刀盾兵结圆阵,保护将旗!”
大盾被深深的插入地下。
每排三十人,第一排枪兵踞地,左肩膀死死顶住盾墙,右手持枪,枪尖与地面呈四十度角远远探出盾墙,枪身后端顶在地上、中排持枪单膝跪地,用脚踩住前排长枪的尾部,枪身搭在前排大盾上、后排弓步,长枪放平,指向溃兵方向。
三层枪林后,环绕将旗,关游击和十几个千、把总和百多伙夫杂兵居中,几百个刀盾兵组成了一个很小的三层空心圆阵——阵型越紧密越容易防守。
不过——也更容易被包围。
逃生的机会也就断绝了。
大家都知道,关游击是想保护大帅。
敌军如铁流,将旗是磁石。
高高竖起的帅旗,会吸引所有敌人的注意力,多坚持一会,大帅就会离安全多近几分。
大团的溃兵越来越近了。
跑在前面的人猛抬头发现不远处是一面盾墙,白森森的枪尖从间隙里探出,仿佛要择人而噬的利齿!于是纷纷拼死想向两侧绕开。也有一些勇敢的,试图收住脚步返身重新加入抵抗。
但,溃兵实在太多了,这些人立刻被淹没在洪流中:最勇敢者最先死!
后面的人完全看不到前面的情况,只是本能的,不由自主的被人潮拥推着一路向前,一旦摔倒,立刻会有无数双大脚从身体上踩过,尘土将呼救声呛在喉咙里。
消逝的生命,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呜咽。
乱世,草民的生命直如尘埃。
轰!
在后排的推挤下,人潮终于撞上了盾墙和枪林。
肉体撞击盾牌的砰啪声、枪刃刺入肉体的噗噗声、枪杆折断声、惨呼声、哭喊声……不绝于耳。
枪阵虽然只有三层,但这百来人的枪阵在被吞没前还是将人潮略略一滞。也便是因为这一滞,后面的溃兵大多得以绕开。
圆阵正面的外弧形,向内被深深的挤压进来。阵内的甲兵们用小圆盾死死顶住前面的同伴,踉跄后退中,同样是三层的防线正面被拉伸成稀疏的薄薄一线,仿佛马上就会崩断……
毕竟是训练有素的亲兵营,破霄营最终还是在阵线断裂崩溃前顶住冲击,并逐渐恢复了阵型。被枪阵耗尽动能的一大团溃兵人流终于四散开了,再也没有方向,漫山遍野的逃窜。
孙杰一骑当先冲在左翼,视野比步兵略略开阔一些。
很快就断定,眼前的小小圆阵虽则片刻间尚能自守,但已不再构成威胁:就算将旗还在,这么小的圈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酝酿出反攻的气势。必须继续追击,决不能让敌人集结,一定要顺势拿下大营——成败在此一举,不成功,便是成仁。
挥刀示意右路骑兵完成对圆阵的包围,等他们稳住包围圈后,自己的亲兵营也差不多刚好开上来,步骑相加二比一的优势,尤其是如虹的士气,足以粉碎任何抵抗。
战刀高高举起,停滞片刻后,向溃敌星奔的前方——也是敌人的大营——横向呈半圆形用力一划!
收到命令的左翼骑兵齐声炸雷般爆喝:“杀!”
顷刻间左路纵队扇形四散,驰向漫山遍野的溃兵。
大杀四方!
*首级功
从秦开始,军功以首级功为主,毕竟斩将夺旗、当先登城等奇功不是人人可得。普通兵卒,还是战后交人头的方式最童叟无欺。
秦扫六合,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这种首级军功制:只要你交来一颗敌人首级,不论出身,便可以赐一级爵位(爵是酒杯,得封赏要通过“饮酒赐爵”的方式,“爵位”由此得名),获得了爵位,可以免田赋、免劳役、爵位高的还可以获得田地、奴隶,甚至还可以抵罪!以严刑峻法而著称的暴秦同样有连坐的规定,比如说,“一伍”(最基层的作战单位,五名士兵组成)中战死一人,余者四人每人都算有罪,杀!除非……嗯,你们能交上来一颗敌人的首级——那就没事了。当然,超额完成的多交还会有赏!所以六国征召来的农民兵见到对面扑来一群腰里系着滴血人头的凶神恶煞,大多数吓得魂飞魄散。有记载,有的秦兵腰里系了四五颗人头还在呲牙咧嘴地冲锋……那场景,别说迎面撞见,想想都恐怖。
再后来,秦军打遍天下,首级制的军功有点不够分的了,于是做了更严格的规定:一个是“披甲士”的脑袋才算首级,做辅兵参战的农民工不算数了、另一个是把连坐制发扬光大:你曾砍了十几个脑袋获了爵不假,但你小舅子食物中毒当街拉肚子……这是“弃市”(就是砍头。大秦的环保真好——拉车的牛马当街大小便也是主人砍脑壳)的罪啊,别废话,你被罚爵了!
过了不几天,你邻居半夜妄议朝廷,被另一户举报了。你别说什么你睡得死,你没举报对不对?所以你也有罪!啥,拿爵抵罪?你忘了?你的爵被你小舅子拉没啦!收拾一下到骊山给始皇帝修陵去吧,从此就是七十万刑徒里面光荣的一员啦!
不想去?好吧,拎上刀重新参军,再砍几个人头回来换免劳役优惠券。哦,对了,记得这次只能是“披甲士”的脑袋才算数哟。
到了唐朝,官员分为三种。一种叫散官,就是今天的职务等级,比如县团级,司局级之类的,决定你的薪酬待遇,但没有具体职务。一种叫职官,也叫职事官,就是有具体职务,比如知县、知府等。还有一种叫勋官,有些类似于散官,但勋位往往需要通过军功获得,不论出身。比如评书戏剧里的薛仁贵,本来是个小兵,跟随太宗征高句丽,单骑陷阵力斩敌将,便得了勋位。得了勋位就有“永业田”,子孙世袭,皆免课役。后来玄宗忙着跟杨贵妃鸳鸯浴,不再亲自参与叙功这种小事,由着地方节度使自己报,于是后者借机会利用这个漏洞大肆提拔培养自己的势力,没多久就把盛唐搞成过眼云烟。
聪明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军头做大,有意的重文抑武,他理想的武将最好是目不识丁的蛮牛,只晓得上阵砍人其他一概不懂,这样最好,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文臣么你负责守土,丢了地方别废话砍脑袋、武将么收复失地啥的都不算,只按胜负论,具体奖金按人头算,一手脑袋一手现钱童叟无欺。
首级要交兵部勘验后发赏,兵部的老爷们自然吃卡拿要百般刁难。那年月当兵的往往不是啥良民,很多都是犯了王法的罪犯充军,于是很多人本着能蒙过就赚了蒙不过也不亏的态度杀良冒功,交上去的脑袋大小男女整个的半拉的都有。当然朝廷绝不是好糊弄的,最后规定:必须是完整的首级,更要证明是个壮年男性——首级要带着喉结(以前有过高科技辨别手段:扔水桶里,脸朝上的是男的脸朝下的是女的,但这办法总能引起纠纷只能放弃了),不带的不算!甚至等到跟满洲人打仗,为了证明你杀的不是投过来的汉人百姓,头发是死后剃的还是先剃了头再被砍的,都要验明正身才给钱。
城楼上的战鼓声渐渐停息下来。
一袭大红官袍外套皮甲戎装的宋明议知府,已经累脱了力,几乎是被家人们从鼓台上架下来的。
看着孙杰率兵逆袭跃马扬刀的英姿背影,宋知府只觉得胸膛里有一团火在燃烧,陡然升起一股豪情:要是能与把弟并辔而驰策马仗剑追歼顽敌,何其快哉!一撩官袍下摆正要吩咐备马,突然想起自己根本不会骑马,于是愤愤的几步走到鼓手那里:“鼓槌给我,本官要亲自为将士们擂鼓助威!”
鼓手哪敢不从,望了眼队官,毕恭毕敬的交出鼓槌。
伴随着骤然响起的慷慨激昂的鼓点儿,金鼓队官和鼓手顿时汗如雨下瑟瑟发抖,几乎要瘫软在地:这敲的啥啊……大军总攻,瞎特么乱敲一通是要砍脑壳的啊……
不过,他们都多虑了。
上至孙杰,下至胆子最大、企图心最强、想趁势砍杀一番凭首级功就此吃上战兵粮跟着冲出去的辅兵,根本就没有人在意什么鼓点儿节拍——战斗已经一边倒地变成一路追砍,这时候完全不需要用鼓点儿控制进攻节奏。孙杰事后哈哈大笑地一把拉起战战兢兢伏地请罪的旗鼓队官和鼓手:”无罪无罪!声响够大,便是好金鼓!“
近乎虚脱的宋明议扶着南门城门楼栏杆的双臂止不住的颤抖,宋知府对此浑然不觉,他还在亢奋中,狂喜地看着这场毫无征兆、更毫无道理的乱战。
听说各门贼人都在抱头鼠窜,宋明议让家人架着绕墙走了一圈。视野所及之处,每个方向,都是一千、两千、甚至几千个,昨天还不可一世耀武扬威的敌人在前面抱头鼠窜、后面跟着百多、两百、最多不超过三百个仿佛凶神附体、恶鬼上身的疯子一路嗷嗷叫着追着狂砍!
宋明议亲眼看到,一个贼人被弃在地上的甲衣一绊摔倒在地,没等挣扎起身,后面追上去的家伙便是一刀当头斩下,紧跟着一通变态般的乱戳,大好的首级被砍得稀烂……等等,砍人的这厮怎么穿的是件布衣?原来竟是个辅兵!天爷啊,辅兵撵着战兵跑,还把披甲砍得稀烂!这等事,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
“虽是宋某亲眼所睹,但砍成这样子,也真没法子计首级功*啊!”宋知府在心里替这颗头颅惋惜不已,正琢磨着该如何巧立个名目,替所有无法通过朝廷勘验的首级发赏时,这位辅兵勇士已经拎着刀子拔腿再次狂奔在追击的路上了——那颗被几乎砍成碎块的首级,竟被他如敝履般弃之身后不顾了……
这、这、这分明是佛祖保佑、岳王显灵啊!
宋知府的嘴唇也跟手臂一样哆嗦起来,蠕动了几下,没说出什么,眼睛一酸,两行热泪流下脸颊。
宋明议默祷着做了决定:虽然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明天,无论如何,一定要给西天佛祖、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观音菩萨、还有岳王爷爷、城隍老爷……挨个好好的磕一遍头、供几炷香——子不是也曰过“祭如在”么!都这样了,哪里是“如在”,这分明是“真特么在”啊!
虽然城郭遮挡住了视线,看不到其他方向的战局,关盛云凭借多年的行伍经验,从声势和扬尘等各种迹象判断,尽管不知道什么原因,但肯定是全线崩溃了。有个成语叫做“望尘知敌”:南北两侧都骤然腾起了大股烟尘,说明有大量人员在这两处同时跑动、每一侧的烟尘都分成前后相隔百十丈的两股,说明前面的人在跑后面的人在追、先见到的那一小团在后,随即前方腾起更大的一团,说明撤退中的部队发现了追兵开始溃逃……看来,与西门一样,分守各门的狗官军们同时开始逆袭了!
围城这么久,无论从旗号还是几次交手判断,狗官军撑死了也就两千战兵而已——可是不对啊!不算眼前这不足千人的步骑混杂,余下还能有多少兵?分摊到各门还能有几百人么?怎么就能把数倍于敌的儿郎们追成这样?
然而,紧急的事态容不得关盛云想太多,看着越来越迫近的,对分流命令视若无睹的溃兵人潮,关盛云知道大势已去:乱兵中,指挥系统已经不复存在。小兵们看不懂旗语、就算能看懂,此刻各人只顾埋头狂奔也不会抬头观看命令、军官们早已失去对部属的控制,只有被人流裹挟着跑下去……
被敌骑兜追着的乱兵,像被狼群驱赶的野马群,左奔右突,汇成一股洪流,更像一波滔天巨浪,扑面而来!
当下,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当机立断地跑路。即使这样,自己和有马的部属也仅有三四成左右的机会逃生——因为上午几次三番的侦察,大家的马力还没有恢复。
要么豁出去孤注一掷地迎战:变楔形三角阵,把人流分开。但如果这样,自己就会陷入重围。
守营兵由没啥经验的新兵组成,这种时候没法指望的。营墙上视野好些,看到战局发展成这样子,估计到现在少说已经跑了一小半了,尽管自己身边还有亲兵营,但凭这几百人,肯定挡不住这一大群溃兵了,认命吧,赌一把!
亲兵营游击关建林一提马缰靠过来急道:“大帅,避一避吧!留得青山在……”
话音未落,关盛云一声大喝:“我不走!本帅今天就死在这里!给我挡住!”
关游击扭头看了看越来越近的溃兵洪流,不再说什么,眼神由焦灼逐渐变得坚毅。跟随大帅二十年了,他清楚关盛云的脾气。
一使眼色,几名亲卫不由分说纵马从两侧夹住关盛云,有人伸手一把抄过马缰。
关盛云勃然大怒:“狗才!你好大狗胆!”
关建林在马上抱拳惨然一笑:“义父保重,下辈子您再罚俺吧。”
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一个亲卫:“俺的马力还好,给大帅带走替换着骑吧。”
然后厉声对卫士们吼道:“没马的随我断后,有马的保护大帅,快走!”
吼声凄厉如枭。
目送几十名骑兵强拥着关盛云远去了,关游击正了正铁盔,转身下令:“枪兵出列!向前十五步,结枪阵,拦阻溃兵,冲阵者杀无赦!刀盾兵结圆阵,保护将旗!”
大盾被深深的插入地下。
每排三十人,第一排枪兵踞地,左肩膀死死顶住盾墙,右手持枪,枪尖与地面呈四十度角远远探出盾墙,枪身后端顶在地上、中排持枪单膝跪地,用脚踩住前排长枪的尾部,枪身搭在前排大盾上、后排弓步,长枪放平,指向溃兵方向。
三层枪林后,环绕将旗,关游击和十几个千、把总和百多伙夫杂兵居中,几百个刀盾兵组成了一个很小的三层空心圆阵——阵型越紧密越容易防守。
不过——也更容易被包围。
逃生的机会也就断绝了。
大家都知道,关游击是想保护大帅。
敌军如铁流,将旗是磁石。
高高竖起的帅旗,会吸引所有敌人的注意力,多坚持一会,大帅就会离安全多近几分。
大团的溃兵越来越近了。
跑在前面的人猛抬头发现不远处是一面盾墙,白森森的枪尖从间隙里探出,仿佛要择人而噬的利齿!于是纷纷拼死想向两侧绕开。也有一些勇敢的,试图收住脚步返身重新加入抵抗。
但,溃兵实在太多了,这些人立刻被淹没在洪流中:最勇敢者最先死!
后面的人完全看不到前面的情况,只是本能的,不由自主的被人潮拥推着一路向前,一旦摔倒,立刻会有无数双大脚从身体上踩过,尘土将呼救声呛在喉咙里。
消逝的生命,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呜咽。
乱世,草民的生命直如尘埃。
轰!
在后排的推挤下,人潮终于撞上了盾墙和枪林。
肉体撞击盾牌的砰啪声、枪刃刺入肉体的噗噗声、枪杆折断声、惨呼声、哭喊声……不绝于耳。
枪阵虽然只有三层,但这百来人的枪阵在被吞没前还是将人潮略略一滞。也便是因为这一滞,后面的溃兵大多得以绕开。
圆阵正面的外弧形,向内被深深的挤压进来。阵内的甲兵们用小圆盾死死顶住前面的同伴,踉跄后退中,同样是三层的防线正面被拉伸成稀疏的薄薄一线,仿佛马上就会崩断……
毕竟是训练有素的亲兵营,破霄营最终还是在阵线断裂崩溃前顶住冲击,并逐渐恢复了阵型。被枪阵耗尽动能的一大团溃兵人流终于四散开了,再也没有方向,漫山遍野的逃窜。
孙杰一骑当先冲在左翼,视野比步兵略略开阔一些。
很快就断定,眼前的小小圆阵虽则片刻间尚能自守,但已不再构成威胁:就算将旗还在,这么小的圈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酝酿出反攻的气势。必须继续追击,决不能让敌人集结,一定要顺势拿下大营——成败在此一举,不成功,便是成仁。
挥刀示意右路骑兵完成对圆阵的包围,等他们稳住包围圈后,自己的亲兵营也差不多刚好开上来,步骑相加二比一的优势,尤其是如虹的士气,足以粉碎任何抵抗。
战刀高高举起,停滞片刻后,向溃敌星奔的前方——也是敌人的大营——横向呈半圆形用力一划!
收到命令的左翼骑兵齐声炸雷般爆喝:“杀!”
顷刻间左路纵队扇形四散,驰向漫山遍野的溃兵。
大杀四方!
*首级功
从秦开始,军功以首级功为主,毕竟斩将夺旗、当先登城等奇功不是人人可得。普通兵卒,还是战后交人头的方式最童叟无欺。
秦扫六合,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这种首级军功制:只要你交来一颗敌人首级,不论出身,便可以赐一级爵位(爵是酒杯,得封赏要通过“饮酒赐爵”的方式,“爵位”由此得名),获得了爵位,可以免田赋、免劳役、爵位高的还可以获得田地、奴隶,甚至还可以抵罪!以严刑峻法而著称的暴秦同样有连坐的规定,比如说,“一伍”(最基层的作战单位,五名士兵组成)中战死一人,余者四人每人都算有罪,杀!除非……嗯,你们能交上来一颗敌人的首级——那就没事了。当然,超额完成的多交还会有赏!所以六国征召来的农民兵见到对面扑来一群腰里系着滴血人头的凶神恶煞,大多数吓得魂飞魄散。有记载,有的秦兵腰里系了四五颗人头还在呲牙咧嘴地冲锋……那场景,别说迎面撞见,想想都恐怖。
再后来,秦军打遍天下,首级制的军功有点不够分的了,于是做了更严格的规定:一个是“披甲士”的脑袋才算首级,做辅兵参战的农民工不算数了、另一个是把连坐制发扬光大:你曾砍了十几个脑袋获了爵不假,但你小舅子食物中毒当街拉肚子……这是“弃市”(就是砍头。大秦的环保真好——拉车的牛马当街大小便也是主人砍脑壳)的罪啊,别废话,你被罚爵了!
过了不几天,你邻居半夜妄议朝廷,被另一户举报了。你别说什么你睡得死,你没举报对不对?所以你也有罪!啥,拿爵抵罪?你忘了?你的爵被你小舅子拉没啦!收拾一下到骊山给始皇帝修陵去吧,从此就是七十万刑徒里面光荣的一员啦!
不想去?好吧,拎上刀重新参军,再砍几个人头回来换免劳役优惠券。哦,对了,记得这次只能是“披甲士”的脑袋才算数哟。
到了唐朝,官员分为三种。一种叫散官,就是今天的职务等级,比如县团级,司局级之类的,决定你的薪酬待遇,但没有具体职务。一种叫职官,也叫职事官,就是有具体职务,比如知县、知府等。还有一种叫勋官,有些类似于散官,但勋位往往需要通过军功获得,不论出身。比如评书戏剧里的薛仁贵,本来是个小兵,跟随太宗征高句丽,单骑陷阵力斩敌将,便得了勋位。得了勋位就有“永业田”,子孙世袭,皆免课役。后来玄宗忙着跟杨贵妃鸳鸯浴,不再亲自参与叙功这种小事,由着地方节度使自己报,于是后者借机会利用这个漏洞大肆提拔培养自己的势力,没多久就把盛唐搞成过眼云烟。
聪明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军头做大,有意的重文抑武,他理想的武将最好是目不识丁的蛮牛,只晓得上阵砍人其他一概不懂,这样最好,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文臣么你负责守土,丢了地方别废话砍脑袋、武将么收复失地啥的都不算,只按胜负论,具体奖金按人头算,一手脑袋一手现钱童叟无欺。
首级要交兵部勘验后发赏,兵部的老爷们自然吃卡拿要百般刁难。那年月当兵的往往不是啥良民,很多都是犯了王法的罪犯充军,于是很多人本着能蒙过就赚了蒙不过也不亏的态度杀良冒功,交上去的脑袋大小男女整个的半拉的都有。当然朝廷绝不是好糊弄的,最后规定:必须是完整的首级,更要证明是个壮年男性——首级要带着喉结(以前有过高科技辨别手段:扔水桶里,脸朝上的是男的脸朝下的是女的,但这办法总能引起纠纷只能放弃了),不带的不算!甚至等到跟满洲人打仗,为了证明你杀的不是投过来的汉人百姓,头发是死后剃的还是先剃了头再被砍的,都要验明正身才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