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下来,光禄寺愈发冷清,平日里根本就无人问津。
但随着时间流逝,光禄寺在编人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飞速膨胀了起来。
本来在太祖时期,光禄寺总共就五六百来个厨子,算上帮工之类的杂役,绝不超过千人。
等到了正统年间,光禄寺光是厨子的数量就膨胀到了五六千人,各类杂役若是加在一块,数量逼近万人!
这是何等夸张恐怖的数字?
“除此外,光禄寺每年所需的食材数量,亦在不断的膨胀。”
成敬面无表情道:“这些食材,这些拨款,最后到了哪里,想必不用微臣说,陛下也清楚。”
“这些个杀千刀的玩意儿,一锅烂肉能煮两年不换,每年索要的鸡鸭牛羊,数量却节节攀升。”
“最近一次,他们光是牛羊,就要了一万三千八百头!若加上鸡鸭,数量能膨胀到八万!”
“这还只是禽类,没算上其他食材,光是这些肉,就够皇宫上下所有人吃上几天几夜都吃不完了。”
朱钰明白了成敬的意思。
皇宫糜烂,光禄寺在其中算是翘楚之辈。
什么吃里扒外,什么贪污受贿,什么虚报公账,乱七八糟的套路,他们怕是全都有过。
皇帝要大太监把皇宫打扫干净。
成敬不仅需要打扫掉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布置,那些目无尊卑,胡乱作为的宦官和宫女,同时还得除掉这些在大明身上吸血的毒瘤。
光禄寺作为这其中,最肆无忌惮,最疯狂,最不要脸的那一类,自然率先被盯上。
“微臣以为,光禄寺厨师可以清退六千八百二十一人,各类杂工,可以清退一千三百二十五人。”
“每年经费配置,食材供应,大约能削减八成左右。”
“食材方面,每年减少供应一万三千只羊,两万只鹅,三万四千头鸡鸭,五十头牛,将其他食材调为申请供应,方才比较合理。”
“经费方面,每月削减两万三千两白银方才合理。”
朱钰听得膛目结舌。
光禄寺,不过是皇宫食堂。
账目竟能如此触目惊心。
成敬这一波清扫,每年至少能为朝廷节省十万两白银,是至少节省十万两白银!
实际必然会节省更多,不会更少。
十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啊?
目前大明朝廷国库内,白银储备不超过百万两,大概也就五十万到八十万之间徘徊。
这一下省下来的钱,等同于大明朝廷国库现有存款五分之一或八分之一!
何等惊人的数字。
何等恐怖的贪婪。
朱钰眉头紧皱:“成敬,这一下子就是将近万人的调动,你有把握?”
光禄寺贪污到这种程度,简直是丧心病狂,却至今都还没有出事。
要说这背后没有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是不可能的。
成敬贸然动他们,一次性清退万人,是否步子迈的有点太大了?
朱钰觉得自己可能需要提供一点帮助。
成敬却只是摇了摇头道:“是微臣的疏忽,没有和陛下提起。”
“微臣口中所说的这将近万人,没有一个是具体的人,微臣派人去调查,通通是查无此人!”
“也就是说,这万人都是吃空饷的货色,剩下来的那些,大约一千人左右,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人。”
“微臣想做的,其实是清掉这些吃空饷的空气人,然后以此为由,处理掉一部分太过分的家伙。”
“剩下的那些,陛下曾说过,对付这种集团的敌人,需要打掉一批,拉拢一批,分化一批。”
成敬笑道:“这段时间以来,微臣实践过几次,效果斐然。”
“这次应当也是一样!”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朱钰优秀,他身边人受到影响,自然差不到哪里去。
论念经,成敬从小没读过几本书,偶尔读读书,都能经常碰到读不懂的生僻字头疼得龇牙咧嘴。
肯定不是那些文武大臣的对手,连那些在野的书生,估计都能轻松碾压成敬。
但要论权力斗争的技巧,杀人还让对方谢谢自己的手段,成敬从朱钰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放在当今的大明,不说是最顶尖的那一批吧,那也是一流的水平!
朱钰放下心来,点头笑道:“成敬,不错嘛,有成长了。”
“活学活用,很好。”
“既然你有把握,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全权处理吧。”
“该清退的人一个都别留,该惩罚的家伙,一个都别放跑。”
朱钰想了想,最后还是提供了一点帮助。
让成敬拿来纸笔,写了一份简单的御旨,总共就短短几句话,意思是皇帝在这事上支持红袍大太监。
等于朱钰为成敬背书,让他能放开手脚去干,有了这份御旨,许多层面的压力将不复存在。
“谢陛下龙恩,微臣定不让陛下失望。”成敬伸出双手,神色激动的将这份御旨捧在手里,恭恭敬敬的俯首行礼。
御旨实际的价值其实并不重要,无论有或没有,成敬都有把握把事情办成,无非是有了之后更轻松,没有就更难一些。
成敬之所以如此激动,是看出了这份御旨背后,皇帝的心意!
皇帝信任他。
和他是有感情的。
这对于一个太监来说,比一百座金山银山都要更重要。
成敬将御旨小心翼翼的收好,随后面色一正,说起了另一件事。
“陛下前段时间,在张輗、张軏两位大人的手上,拿到的那些地契,微臣这段时间已清查的差不多了。”
“微臣找到工匠,和他们商量了许久,根据陛下的要求,对整体进行了设计。”
“几个坊市,大多数建筑都能保留,唯有少数建筑需拆除、整改,以免生出后患。”
“陛下要官舍小桥流水,亭台阁楼,后者坊市基本不缺,主要是前者,需要从外界引进,工匠们选中了大金河。”
“打算以此河为源,引入官舍,小桥流水肯定会有,更是能一举两得,顺便在官舍周围,修建一条深三丈,宽八尺的观赏河。”
“到时在河里养上……”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