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妙莲如何在家庙不死心地折腾,郑祺琰自然也知道了,他一边翻阅着公孙无忌给他抄录的锦潼写的三十六计,一边回首往事。

    泰和九年,蛰伏多年养精蓄锐的摄政王反,改国号“沛”,自立贤德皇,于渭南起兵,一路势如破竹。

    北境老毛子虎视眈眈,靖北侯率二子全力抵抗,无力回京护驾。西平侯率十万兵迂回婉转,与摄政王周旋,却几乎屡战屡败。

    彼时上京一片人心惶惶,各路势力借机相互倾轧。老建安侯被人揭发与摄政王过从甚密,圣主下令抄家,侯府数百人全部锒铛入狱。

    郑祺琰直到半月后才得知此事,他身上流着的是郑家的血,郑家有难,他虽是庶子,家族将他自幼养在虎贲山学习武艺,也不算薄待于他,他自然有责任维护郑家。

    于是郑祺琰请示恩师后,率虎贲山三百武艺高强的子弟,歃血为盟,准备勤师护驾。

    郑祺琰与公孙无忌订下一个被后来人称为“断子绝孙缺德计”的计策:三百人携千余骑日夜奔袭,绕道渭南,杀进摄政王的皇宫。烧杀抢掠一番,生擒摄政王宠妃儿女数十,又一路将他们从渭南拉到上京,要挟已经兵临上京城下的摄政王。

    一路奔波,几十个养尊处优的宠妾儿子死了十来个,缺大德的公孙无忌悠哉悠哉地带着两个车夫,把十几具尸体亲自送到摄政王军营中,美其名曰人死为大,将死者送还摄政王入土为安,生者继续受苦,替摄政王赎谋反之罪。而同样五行缺德的郑祺琰将剩下的三十几人质跪绑于上京城外,以作羞辱。

    摄政王大怒,欲杀公孙无忌。

    公孙无忌神色自若:“老夫天煞孤星,妻小皆亡,如今死便死了,无啥可惜。难不成摄政王羡慕老夫,想学老夫孓然一身,孤独终老?”

    摄政王情知若此时杀公孙老儿,郑祺琰必定又杀他几个妻妾儿女出气,无可奈何之下,只怒得一剑劈了桌子。

    他身边仅剩两个成年儿子随军,还有十来个儿子被郑祺琰生擒,其中更有他素来看重且重点培养的三个儿子,要他舍弃,他做不到!而舍弃这快到手的花花江山,别说他做不到,他两个随军征战的儿子也不允许。

    权衡利弊后,只得表面装作厚待公孙无忌。摄政王打算暂时先与公孙老儿虚与委蛇,稳住他后边的郑祺琰,再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救下他看中的三子。

    却不料公孙无忌里应外合,策反摄政王两个儿子。两个儿子怕摄政王为了救其他兄弟心软,当天晚上便出兵偷袭。

    郑祺琰以摄政王家人做饵,引他两个儿子入埋伏却不自知,还得意洋洋地将所有人质尽皆屠杀。结果被郑祺琰暗埋下的死士引发炸药,死伤过半,又被埋伏四周的弓箭手一波箭雨射杀,十不存一。

    西平侯则率三万精锐,趁着摄政王两个儿子率兵偷袭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偷袭摄政王大营。

    摄政王众将在公孙无忌的迷惑下,毫无预防,不过一夜疏忽,兵临城下的二十万大军分崩离析,摄政王十几个儿子死个一干二净。

    离胜利仅差一步,功亏一篑,杀子之仇不共戴天,如此奇耻大辱如何能忍!

    仓皇败走的摄政王躲回渭南,整理残军准备东山再起,他对郑祺琰这王八犊子恨之入骨,恨不得生啖其肉。

    破船还有三斤钉,摄政王经营多年,各地埋有不少暗线,知道郑祺琰在虎贲山有家室,于是派了一队人马潜藏虎贲山,四下寻找,准备以牙还牙,暗杀郑祺琰家人。

    不料郑祺琰早有准备,长子郑榆由沈德业兄弟护送到上京,偏偏沈妙兰有孕不便长途奔波,只能由她妹妹沈妙莲亲自照顾,藏在虎贲山附近。

    留在虎贲山的沈家两个媳妇和几个幼子,皆被酷刑逼问而死。沈氏双亲为救两个女儿和外孙,抱着自己的亲孙子引开摄政王部分追兵,皆命丧刀下。

    沈氏姐妹东躲西藏,疲于奔命,沈妙兰终于支持不下,早产生下一女后血崩而亡。

    沈妙莲一个年方十四的少女,独自带个襁褓婴儿,躲过层层追兵,终于来到上京。两人皆奄奄一息,差点就没救过来。

    而摄政王埋在上京的暗哨几次出手,欲将郑榆郑枬灭口,沈家两兄弟沈德业沈常禄为救郑榆,皆重伤而亡。

    沈氏满门忠心护主,唯留下沈妙莲这个幼女,还不说当初沈妙莲为了救出郑枬,几乎丧命。这么大的恩情,郑祺琰时刻铭记于心,所以沈妙莲纵然有什么过分行为,郑祺琰一般都不计较。

    郑祺琰一开始本打算,沈家只剩一介孤女,不如将沈妙莲独自立个女户,招赘男子上门,这样起码为沈家留一条根下来。

    无奈郑枬只认沈妙莲,若是离开她一时半刻便嚎哭不止。郑枬一个刚出生早产弱子,陪着沈妙莲奔波近千里路还能活下来,已是奇迹。郑祺琰心伤沈妙兰难产而亡,对这个幼女更是疼爱,生怕郑枬有个三长两短,只能委托沈妙莲好生照顾郑枬。

    后来郑祺琰凭借战功,洗刷了建安侯府的冤屈。可惜建安侯满门在狱中几乎死个一干二净,只剩下已然残废的三子郑祺烁,圣主为示恩宠,恢复建安侯爵位,归还家产,破例让已然残疾的郑祺烁袭爵建安侯。

    为保建安侯后继有人,甄老夫人做主将郑祺琰的庶长子郑榆过继到郑祺烁名下,为建安侯世子。郑祺琰知道郑榆如果还跟着他,就只能是个庶子,无权继承他的爵位,所以并未反对。

    郑祺琰自己被封为平宁侯,开府另住。为了方便沈妙莲照顾郑枬,只能让沈妙莲暂时顶了她姐姐的名头,对外称她为郑枬生母,平宁侯府贵妾。但其实这么多年来,郑祺琰碰都没有碰沈妙莲一下,他琢磨着等郑枬长大一些,便按照原计划,帮沈妙莲在上京独自立个女户,招赘上门。

    起初沈妙莲也一心一意照顾郑枬,并无它想,就等郑枬大一些,她便出府去。可在平宁侯府,满眼皆是富贵,人心哪里经得起诱惑,渐渐变得面目全非。

    沈妙莲贪心渐起,她知道自己长得颇似她的姐姐,费尽心机想亲近郑祺琰,可是却从未成功过一次。沈妙莲以为郑祺琰对她沈家愧疚太过,所以不想让她屈居为妾,便痴心妄想着平宁侯侯夫人之位。

    圣主多疑,建安侯府平宁侯府风头过盛,郑祺烁残废之身,不但袭爵建安侯,还负责盐务这块人人眼红的大肥肉。郑祺琰为了低调,只娶了满门清流人家,翰林院一个六品编撰的普通京官嫡女蓝氏为正妻。

    郑祺琰回首往事,也颇多感叹。沈妙莲对他有心思,他如何不知?只不过郑枬对沈妙莲依赖无比,他终究下不去手硬将沈妙莲迁去府外,总想着等郑枬再大一些,再作计较。却不承想拖着拖着,沈妙莲越是为所欲为起来。

    唉,自己只顾着在外边汲汲经营,疏忽府里,害得蓝氏枉丢了性命。幸亏锦潼撑得起来,打压惩治了沈妙莲,又将平宁侯府打点得井井有条。如今也只能趁着这个事情,将沈妙莲关在家庙好好敲打一番,若她悔悟,那便既往不咎,帮她招赘个男人上门。若她依旧不悔改,那只好让她去与沈家人团圆了。

    郑榆如今为建安侯世子,年纪轻轻就颇有才名。郑枬有锦潼的教导,又去左家家塾学习,将来找个如意郎君也是举手之劳。兄妹俩都有沈家一半血脉,沈家一家子在天之灵,铁定能够体谅他。

    ——————

    岁月消逝,沈妙莲早不是当初那天真少女。她自幼便跟在姐姐身边,少女春心初动的时候,也曾暗暗爱恋郑祺琰。只不过那时候郑祺琰不过是个生母早亡的庶子,在虎贲山学艺,日常就他们沈家人照顾着,并不显得如何大富大贵,所以沈妙莲的爱慕就仅仅就是爱慕。

    她父母又与她说起,将来让郑祺琰将她抬成民籍,帮忙找户富贵人家,三书六礼,十二台嫁妆,风光将她嫁出去。沈妙莲想做正头娘子,才不想象她姐姐那样,当一个侯门不受宠的庶子外室,没名没分的。

    所以顶着姐姐名字为妾的沈妙莲,起初并没有过多的心思,只想着帮姐姐带大郑枬,然后自己便出府。

    可是渐渐的,她便舍不得这富贵泼天的侯府生活了。甄老夫人年长,又住在建安侯府,对平宁侯郑祺琰只是语言上颇多关心,甚少伸手到平宁侯府里边来。所以虽然沈妙莲做事颇多出格之处,看在沈家满门的面子上,也没人真和她计较,如此也滋养了沈妙莲的野心。

    沈妙莲不知道自己算是幸运的,做事越发过分。

    蓝氏性格绵软,久入平宁侯府无子更是心虚,沈妙莲轻而易举便将她拿捏在手,更害了她的性命。

    沈妙莲想着再将锦潼除掉,把平宁侯克妻的名声传出去,接下来郑祺琰想再求娶名门贵女,难度只会越高。然后她再想办法勾得郑祺琰与她有肌肤之亲,平宁侯夫人之位,唾手可得。

    明明一切都是按照计划行事,可怎么结果居然变成这样?屡屡失败的沈妙莲躺在思过斋反思究竟哪里出了纰漏?

    她以为自己所做一切神不知鬼不觉的,可她毕竟家奴出身,自幼便随家人跟在郑祺琰身边。她是家中幼女,上边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对她很是疼爱,压根就不存在什么勾心斗角。

    沈家一家子就伺候郑祺琰这个一心学习武艺兵法的糙爷们,人口简单,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的,哪里比得过甄老夫人这些扛过大风大浪的有眼光有心计?她自以为滴水不漏的一切,说到底连班门弄斧都算不上。

    所以当锦潼大刀阔斧,将沈妙莲这个侯府烂疮毫不客气挖出来,甄老夫人只会顺水推舟帮上一把。而郑祺琰为了平宁侯的将来,帮锦潼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再去包庇沈妙莲。

    百思不得其解的沈妙莲,倒还算看得清自己的处境,心不甘情不愿地暂时低调下来,等郑祺琰归来后再做打算。

章节目录

穿越之享受似锦年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被窝赏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十六章 往事,穿越之享受似锦年华,笔趣阁并收藏穿越之享受似锦年华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