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和大队的干部都去开会了,这事儿就交给我了。”刘抗咧嘴笑道。
李放点头,只要刘抗能代表刘家庄,这活儿就能成。
“一共二十斤鸡蛋,六只公鸡,这都跟以前一样......”刘抗指了指角落里那俩大筐。
“咱队今年没养猪吗?”李放笑着问道。
刘抗拍了拍自己的肚子:“养了,交够集体的,剩下了只小的,我爷准备宰了给大家伙儿改善伙食。今年年景不错,大家伙儿都盼着这油水呢......你可别打它主意。”
李放露出失望的目光。
不过,有鸡有蛋已经不错了。
“咱村儿还有村民自己家养鸡没?”李放好奇地打听道。
刘抗看他这急切的模样,笑了笑:“有啊,你来晚了,刘铁山来了几趟,都给收走了。”
李放叹了口气。
“抗哥,报个价儿吧。”李放爽快地说道。
刘抗从上衣口袋拿出笔,在纸上算了个账。
“鸡蛋算你七毛一斤,公鸡,一只五块五毛钱。一共四十七块钱。”刘抗说道。
这价格一听,比供销社还贵。
但仔细想想,这些都是不要票的价格,李放微微算了一下,觉得价格还可以。
“再便宜点儿......”李放看向刘抗。
刘抗喊道:“打住。这是我爷定的价,我可改不了。这样吧,放子,我再给添一斤鸡蛋,你跑这么远也不容易。”
李放露出笑容:“那就谢谢抗子哥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事情办完了,李放又待了会儿,这才挑着筐从刘家庄离开。
东西不沉,几十斤东西对李放这个农村长大的皮小子简直是小菜一碟。
他没直接回轧钢厂,而是绕了个弯,把刘抗给打包的饭盒送回了秦家庄的家里。
自己吃香喝辣,家里人可还饿着肚子呢。
三个孩子看见那盒肉眼睛发亮,想去吃大白馒头。张玉容非要让李放把馒头拿回去,李放以还有工作为由,跑了出来。
临走时,留了一斤鸡蛋,是刘抗后来添的。
反正也是自己争取来的,不如留下来给家里人添点儿营养。
张玉容趁他不注意,又塞回去一个馒头,而李放走到半路上才发现自己兜里多了个馒头。
......
李放回到轧钢厂时候,先把东西交到仓库里,又匆匆回到办公室。
此时办公室里,沈小毅和老刘老常还没回来,就剩他一个人。
“呦,李放,回来啦,今天去外面,感觉怎么样。”屁股刚沾上椅子,李放还没歇口气,吴兵又拿着一摞文件过来了。
李放连忙起身:“吴科长好。我,我还行,就是有点累。”
吴兵点了点头:“多和老同志们学习,咱们采购科的担子重,你要习惯起来。”
李放连声称是。
此时,吴兵在副科长沈小毅的办公桌上左顾右盼,似乎在找些什么东西。
“吴科长,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李放小心翼翼的打探道。
吴兵轻咳两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没事儿写了点儿东西,请沈科长替我润色润色......”
李放笑着竖大拇指说:“沈科长是这方面的行家。”
别看李放才来没几天,但沈小毅喜欢写作这件事他早就知道了,毕竟采购员老常是个碎嘴子,啥话都抖出来了。
老常说,沈小毅在那些大报纸上,发表过不少文章,也难怪吴兵找他润色。
吴兵嘿嘿一笑:“可不是嘛......我这肚子里也没二两墨水的人,这不得找老前辈学习学习嘛。对了,李放,咱厂宣传处经常举办这些写作比拼,你有空也写写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咱们采购科的思想也不能落后。”
“要是能登上厂报,咱采购科有奖励。”吴兵笑着补充道。
李放有些心动了。
之后的几天里,采购科的办公室里总能看见一个奋笔疾书的身影。
......
“经后勤处、采购科领导批准,采购科工人李放同志,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思想先进,文章《小小采购员》登上厂报,为我采购科争光,特此表彰。”
采购科办公室里,李放脸色微红,吴兵大声宣读着表彰通报。
吴兵兴高采烈地拍着李放的肩膀,这无情铁手,拍的李放肩膀生疼。
“我就说,只要敢迈出第一步,就是胜利。同志们呐,大家要多和李放同志学习。人家虽然年纪小,这思想啊,可一点不落后。”吴兵高举着手里的厂报。
厂报上,李放的文章印在上面。
一旁的沈小毅也赞赏道:“李放虽然文笔一般,但态度真诚,写的真实,真正地写进咱们工人大众的心窝子里去了。”
李放被众人夸的也是飘飘欲然,但他可没觉得自己就是大文学家了。
自己只是在后世那么多知识的浸染下,结合在这个时代的见识见闻,自然而然地就写出来了。
那文章,就像沈小毅所说,没什么文笔,只有一颗真诚的心。写的就是采购员从城里到乡下的日常工作,李放在写实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
毕竟里面的苦、里面的累,都是李放亲身经历过的,写出来自然是十分容易。
写完后他又让沈小毅替他审稿,得到沈小毅的肯定后,他才委托吴科长把稿子交了上去。
“我决定,奖励李放同志十斤粮票,五元钱。毕竟上次李放同志救人的事,我们也为他记一功。大家鼓掌,向李放同志学习。”
吴兵赞赏地看向李放,这个小伙子来采购科没几天,就接连立功,厂报的事情,让他在后勤处也长脸了,他自然也愿意提拔李放。
一旁的刘铁山牙咬的都酸了。
凭什么,又是他。
我也写......
于是,肚子里墨水一滴都没有的刘铁山同志也开始了废寝忘食的写作之路。
李放拿着采购科发的奖励,合不拢嘴,下班回家就奖励了自己两个大肉包子。
......
“呦,李同志,这文章写的真不错。”晚上李放在院子里洗衣服,许大茂正从外面进来,手里还拿着报纸。
他是电影放映员,平时和厂报那些人都不陌生,今天看见有人谈起李放这个名字,他就拿了份报纸来看。
这么一看,嘿,还真不错。
人家夸他,李放也不能不理人家,虽然许大茂这个人人品多少有问题,但伸手还不打笑脸人,毕竟人家也没怎么他。
“谢谢大茂哥夸奖。”李放笑着说。
许大茂拿着报纸说道:“我等会儿拿给你嫂子看看......这院儿,像咱们这种能看懂的不多,你要是让那傻柱儿看,他准说不如土豆白菜有意思。”
这人,最后还不忘记拉踩傻柱儿。
真是天生的冤家。
......
李放点头,只要刘抗能代表刘家庄,这活儿就能成。
“一共二十斤鸡蛋,六只公鸡,这都跟以前一样......”刘抗指了指角落里那俩大筐。
“咱队今年没养猪吗?”李放笑着问道。
刘抗拍了拍自己的肚子:“养了,交够集体的,剩下了只小的,我爷准备宰了给大家伙儿改善伙食。今年年景不错,大家伙儿都盼着这油水呢......你可别打它主意。”
李放露出失望的目光。
不过,有鸡有蛋已经不错了。
“咱村儿还有村民自己家养鸡没?”李放好奇地打听道。
刘抗看他这急切的模样,笑了笑:“有啊,你来晚了,刘铁山来了几趟,都给收走了。”
李放叹了口气。
“抗哥,报个价儿吧。”李放爽快地说道。
刘抗从上衣口袋拿出笔,在纸上算了个账。
“鸡蛋算你七毛一斤,公鸡,一只五块五毛钱。一共四十七块钱。”刘抗说道。
这价格一听,比供销社还贵。
但仔细想想,这些都是不要票的价格,李放微微算了一下,觉得价格还可以。
“再便宜点儿......”李放看向刘抗。
刘抗喊道:“打住。这是我爷定的价,我可改不了。这样吧,放子,我再给添一斤鸡蛋,你跑这么远也不容易。”
李放露出笑容:“那就谢谢抗子哥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事情办完了,李放又待了会儿,这才挑着筐从刘家庄离开。
东西不沉,几十斤东西对李放这个农村长大的皮小子简直是小菜一碟。
他没直接回轧钢厂,而是绕了个弯,把刘抗给打包的饭盒送回了秦家庄的家里。
自己吃香喝辣,家里人可还饿着肚子呢。
三个孩子看见那盒肉眼睛发亮,想去吃大白馒头。张玉容非要让李放把馒头拿回去,李放以还有工作为由,跑了出来。
临走时,留了一斤鸡蛋,是刘抗后来添的。
反正也是自己争取来的,不如留下来给家里人添点儿营养。
张玉容趁他不注意,又塞回去一个馒头,而李放走到半路上才发现自己兜里多了个馒头。
......
李放回到轧钢厂时候,先把东西交到仓库里,又匆匆回到办公室。
此时办公室里,沈小毅和老刘老常还没回来,就剩他一个人。
“呦,李放,回来啦,今天去外面,感觉怎么样。”屁股刚沾上椅子,李放还没歇口气,吴兵又拿着一摞文件过来了。
李放连忙起身:“吴科长好。我,我还行,就是有点累。”
吴兵点了点头:“多和老同志们学习,咱们采购科的担子重,你要习惯起来。”
李放连声称是。
此时,吴兵在副科长沈小毅的办公桌上左顾右盼,似乎在找些什么东西。
“吴科长,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李放小心翼翼的打探道。
吴兵轻咳两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没事儿写了点儿东西,请沈科长替我润色润色......”
李放笑着竖大拇指说:“沈科长是这方面的行家。”
别看李放才来没几天,但沈小毅喜欢写作这件事他早就知道了,毕竟采购员老常是个碎嘴子,啥话都抖出来了。
老常说,沈小毅在那些大报纸上,发表过不少文章,也难怪吴兵找他润色。
吴兵嘿嘿一笑:“可不是嘛......我这肚子里也没二两墨水的人,这不得找老前辈学习学习嘛。对了,李放,咱厂宣传处经常举办这些写作比拼,你有空也写写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咱们采购科的思想也不能落后。”
“要是能登上厂报,咱采购科有奖励。”吴兵笑着补充道。
李放有些心动了。
之后的几天里,采购科的办公室里总能看见一个奋笔疾书的身影。
......
“经后勤处、采购科领导批准,采购科工人李放同志,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思想先进,文章《小小采购员》登上厂报,为我采购科争光,特此表彰。”
采购科办公室里,李放脸色微红,吴兵大声宣读着表彰通报。
吴兵兴高采烈地拍着李放的肩膀,这无情铁手,拍的李放肩膀生疼。
“我就说,只要敢迈出第一步,就是胜利。同志们呐,大家要多和李放同志学习。人家虽然年纪小,这思想啊,可一点不落后。”吴兵高举着手里的厂报。
厂报上,李放的文章印在上面。
一旁的沈小毅也赞赏道:“李放虽然文笔一般,但态度真诚,写的真实,真正地写进咱们工人大众的心窝子里去了。”
李放被众人夸的也是飘飘欲然,但他可没觉得自己就是大文学家了。
自己只是在后世那么多知识的浸染下,结合在这个时代的见识见闻,自然而然地就写出来了。
那文章,就像沈小毅所说,没什么文笔,只有一颗真诚的心。写的就是采购员从城里到乡下的日常工作,李放在写实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
毕竟里面的苦、里面的累,都是李放亲身经历过的,写出来自然是十分容易。
写完后他又让沈小毅替他审稿,得到沈小毅的肯定后,他才委托吴科长把稿子交了上去。
“我决定,奖励李放同志十斤粮票,五元钱。毕竟上次李放同志救人的事,我们也为他记一功。大家鼓掌,向李放同志学习。”
吴兵赞赏地看向李放,这个小伙子来采购科没几天,就接连立功,厂报的事情,让他在后勤处也长脸了,他自然也愿意提拔李放。
一旁的刘铁山牙咬的都酸了。
凭什么,又是他。
我也写......
于是,肚子里墨水一滴都没有的刘铁山同志也开始了废寝忘食的写作之路。
李放拿着采购科发的奖励,合不拢嘴,下班回家就奖励了自己两个大肉包子。
......
“呦,李同志,这文章写的真不错。”晚上李放在院子里洗衣服,许大茂正从外面进来,手里还拿着报纸。
他是电影放映员,平时和厂报那些人都不陌生,今天看见有人谈起李放这个名字,他就拿了份报纸来看。
这么一看,嘿,还真不错。
人家夸他,李放也不能不理人家,虽然许大茂这个人人品多少有问题,但伸手还不打笑脸人,毕竟人家也没怎么他。
“谢谢大茂哥夸奖。”李放笑着说。
许大茂拿着报纸说道:“我等会儿拿给你嫂子看看......这院儿,像咱们这种能看懂的不多,你要是让那傻柱儿看,他准说不如土豆白菜有意思。”
这人,最后还不忘记拉踩傻柱儿。
真是天生的冤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