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见萧幕生停住脚步,便担忧的问道:“子清兄,可有哪里不妥?”
萧幕生回过神,摇头道:“无妨,咱们也进去吧!”
一脚踏入房间后,那熟悉的梅花香便扑鼻而来。
萧幕生放眼望去,这房间不大,只放了两张桌子,在桌面上,笔墨纸砚摆放得整齐。
而他闻到的香,便来自房间窗前摆放的花盆里,一枝寒梅独自开……
看着这些,萧幕生心生疑惑,不禁问道:“周兄为何另外安排了这样一个房间?”
周元走到其中一个桌子面前,拿起桌上的笔细细打量,在听到萧幕生的话后,放下笔回答道:“一楼吵闹,人也多,我与你约着比试,本是读书人的切磋,而不是为了让别人把咱们当猴看。”
此话一出,倒让萧幕生刮目相看,就连陈策的眼里,也多了几分赞赏。
那位被周元称作“林兄”的男子正欲上前研墨,温绪却抬手阻止了他,低声道:“我自己来,你专心做你的事。”
说完,便卷起衣袖,边研墨边说道:“起初听闻萧兄大名,还是在萧兄拿到小三元时,我等慕名已久,也安排人在此等候多时,若非萧兄在楼前多停留了片刻,恐怕会就此错过。”
温绪毫不掩饰自己安排人盯着青云楼一事,格外坦诚。
“温兄过誉。”
萧幕生这才知晓,为何他刚走进楼中不过一盏茶功夫,与这青云楼显得格格不入的温绪等人,便像是提前得到消息般,突然出现。
前世,自己之所以没提前结识这些人,是因为他风寒未好,没有任何停留的走进青云楼,更是在自己房中一停数日,温习功课,直到会试那天,才穿戴整齐,走出房间。
思及此,萧幕生有些心神不宁,随即摇头,心想道:如今重活一世,理应与前世不同……
待几人研好墨,坐在椅子上,又铺平纸张,做足准备后,才纷纷执笔,等候二人唱题。
而在他们做准备时,陆河与那位林姓男子也商定完成,由陆河唱题,另一人监督。
也是在这时,大家才知这位林姓男子姓林,名平,字季正,既是温绪的好友,也是家中人为他安排的伴读。
陆河展开桌上的竹简,竹简上写的是青云楼提前备好的谜面。
他开口,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语速不急不缓。
“一曲高歌夕阳下(曹),千里相逢断桥边(骄)。
三人约聚清明后(春),元宵才过又团圆(期)。
别前栽竹村半掩(等),竹叶纷纷落裙边(衫)。
又似残花分别去(毕),一曲相思泪涟涟。(澧)”
萧幕生和温绪下笔最快,几乎是陆河刚念完第一句,便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答案,而陈策和周元则稍稍慢上半息。
再到后面,几人停顿的时间越长,竟有种无从下笔的感觉,好不容易想到了一个答案,便匆匆写下。
周元本在最后两息时间,又想到一个谜底,正欲挥笔写下,可时间眨眼就过了。
徒留一声叹息!
最后,四人同时落笔,且往后退了一步。
林平上前检阅,并在纸上写下每人猜对谜底的数量……
当看到温绪的答题纸时,他的神情没有丝毫意外,似乎数量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可在看到萧幕生的猜题纸时,他却明显一愣,在对照了两三遍后,才提笔记录。
最后公布道:“言初答七对七,周兄答六对五,陈兄答七对六,萧兄……答八对八。”
结果一出,周元连忙行至萧幕生面前,拿起他桌上的答题纸,将谜面和谜底逐字逐句的对照着:“千里相逢断桥边,我竟没想到是骄,这又似残花分别去,居然是毕……”
对照完萧幕生的答题纸后,周元抬头再看向萧幕生,眼中已然充满了敬意,拱手道:“萧兄大才,在下输得心服口服。”
萧幕生摇了摇头,说道:“我不过是侥幸罢了。”
“萧兄过谦。”
说完,周元将之前说好的笔和砚,以及陈策给出去的那本《治世录》,一并拿出。
他给出笔和砚时,态度极为爽快,可当拿出那本《治世录》时,眼中却充满了不舍。
但就算不舍,在短暂的纠结后,还是将其放在了萧幕生的答题纸旁。
最后偏过头,不再去看,连忙作揖请辞道:“如今天色已晚,在下还要赶回家中,今日收获甚丰,不虚此行,改日再向萧兄请教。”
萧幕生回了一礼,说道:“周兄慢走。”
等周元离开后,气氛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萧幕生正欲开口,温绪却走到他面前,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道:“盛京长湖的风景美不胜收,若萧兄有时间和兴致,不如等会试结束后,泛舟同游。”
萧幕生哑然一笑,道:“既是温兄相邀,那在下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温绪唇角微勾,又附耳低言道:“说起来,萧兄初来盛京,恐不知其水深,今萧兄名声稍显,盯上你的人不少,如此,切忌与人轻易交心。”
萧幕生看着温绪,过了好一会儿才神情复杂的说道:“此番叮嘱,萧某必铭记于心,多谢温兄。”
温绪抬手拍了拍萧幕生的肩膀,还想再说些其他的,可动了动嘴,最终只是拱手道:“多的不说,天色已晚,在下也先告辞了。”
说完这话,温绪便径直离去,而林平则冲三人点头以表示打了招呼,随即跟在温绪身后,一言不发。
陈策望着温绪和林平离开的背影,又将扇子“唰”的一声打开,说道:“清风霁月,不萦于怀,不愧为宣平侯府的人,是个君子。”
萧幕生点头表示赞同。
可他扭过头见陈策又拿出了他那把扇子,不由得问道:“你这冬天摇扇的做法,可有什么讲究?”
虽说前世也知他喜欢随身拿把扇子,装风流才子,却从来没见过他冬天也扇不离身。
“这子清你就不懂了吧!”陈策说着,再次从宽大衣袖里取出一本书,递给萧幕生,说道:“书中说,君子若手中执扇,更显谦和温润,英俊潇洒。”
萧幕生并没有立刻接过那本书,只是看了眼书名,叫什么《风流才子与小丫鬟不得不说的二三事》,不由得嘴角一抽……
萧幕生回过神,摇头道:“无妨,咱们也进去吧!”
一脚踏入房间后,那熟悉的梅花香便扑鼻而来。
萧幕生放眼望去,这房间不大,只放了两张桌子,在桌面上,笔墨纸砚摆放得整齐。
而他闻到的香,便来自房间窗前摆放的花盆里,一枝寒梅独自开……
看着这些,萧幕生心生疑惑,不禁问道:“周兄为何另外安排了这样一个房间?”
周元走到其中一个桌子面前,拿起桌上的笔细细打量,在听到萧幕生的话后,放下笔回答道:“一楼吵闹,人也多,我与你约着比试,本是读书人的切磋,而不是为了让别人把咱们当猴看。”
此话一出,倒让萧幕生刮目相看,就连陈策的眼里,也多了几分赞赏。
那位被周元称作“林兄”的男子正欲上前研墨,温绪却抬手阻止了他,低声道:“我自己来,你专心做你的事。”
说完,便卷起衣袖,边研墨边说道:“起初听闻萧兄大名,还是在萧兄拿到小三元时,我等慕名已久,也安排人在此等候多时,若非萧兄在楼前多停留了片刻,恐怕会就此错过。”
温绪毫不掩饰自己安排人盯着青云楼一事,格外坦诚。
“温兄过誉。”
萧幕生这才知晓,为何他刚走进楼中不过一盏茶功夫,与这青云楼显得格格不入的温绪等人,便像是提前得到消息般,突然出现。
前世,自己之所以没提前结识这些人,是因为他风寒未好,没有任何停留的走进青云楼,更是在自己房中一停数日,温习功课,直到会试那天,才穿戴整齐,走出房间。
思及此,萧幕生有些心神不宁,随即摇头,心想道:如今重活一世,理应与前世不同……
待几人研好墨,坐在椅子上,又铺平纸张,做足准备后,才纷纷执笔,等候二人唱题。
而在他们做准备时,陆河与那位林姓男子也商定完成,由陆河唱题,另一人监督。
也是在这时,大家才知这位林姓男子姓林,名平,字季正,既是温绪的好友,也是家中人为他安排的伴读。
陆河展开桌上的竹简,竹简上写的是青云楼提前备好的谜面。
他开口,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语速不急不缓。
“一曲高歌夕阳下(曹),千里相逢断桥边(骄)。
三人约聚清明后(春),元宵才过又团圆(期)。
别前栽竹村半掩(等),竹叶纷纷落裙边(衫)。
又似残花分别去(毕),一曲相思泪涟涟。(澧)”
萧幕生和温绪下笔最快,几乎是陆河刚念完第一句,便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答案,而陈策和周元则稍稍慢上半息。
再到后面,几人停顿的时间越长,竟有种无从下笔的感觉,好不容易想到了一个答案,便匆匆写下。
周元本在最后两息时间,又想到一个谜底,正欲挥笔写下,可时间眨眼就过了。
徒留一声叹息!
最后,四人同时落笔,且往后退了一步。
林平上前检阅,并在纸上写下每人猜对谜底的数量……
当看到温绪的答题纸时,他的神情没有丝毫意外,似乎数量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可在看到萧幕生的猜题纸时,他却明显一愣,在对照了两三遍后,才提笔记录。
最后公布道:“言初答七对七,周兄答六对五,陈兄答七对六,萧兄……答八对八。”
结果一出,周元连忙行至萧幕生面前,拿起他桌上的答题纸,将谜面和谜底逐字逐句的对照着:“千里相逢断桥边,我竟没想到是骄,这又似残花分别去,居然是毕……”
对照完萧幕生的答题纸后,周元抬头再看向萧幕生,眼中已然充满了敬意,拱手道:“萧兄大才,在下输得心服口服。”
萧幕生摇了摇头,说道:“我不过是侥幸罢了。”
“萧兄过谦。”
说完,周元将之前说好的笔和砚,以及陈策给出去的那本《治世录》,一并拿出。
他给出笔和砚时,态度极为爽快,可当拿出那本《治世录》时,眼中却充满了不舍。
但就算不舍,在短暂的纠结后,还是将其放在了萧幕生的答题纸旁。
最后偏过头,不再去看,连忙作揖请辞道:“如今天色已晚,在下还要赶回家中,今日收获甚丰,不虚此行,改日再向萧兄请教。”
萧幕生回了一礼,说道:“周兄慢走。”
等周元离开后,气氛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萧幕生正欲开口,温绪却走到他面前,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道:“盛京长湖的风景美不胜收,若萧兄有时间和兴致,不如等会试结束后,泛舟同游。”
萧幕生哑然一笑,道:“既是温兄相邀,那在下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温绪唇角微勾,又附耳低言道:“说起来,萧兄初来盛京,恐不知其水深,今萧兄名声稍显,盯上你的人不少,如此,切忌与人轻易交心。”
萧幕生看着温绪,过了好一会儿才神情复杂的说道:“此番叮嘱,萧某必铭记于心,多谢温兄。”
温绪抬手拍了拍萧幕生的肩膀,还想再说些其他的,可动了动嘴,最终只是拱手道:“多的不说,天色已晚,在下也先告辞了。”
说完这话,温绪便径直离去,而林平则冲三人点头以表示打了招呼,随即跟在温绪身后,一言不发。
陈策望着温绪和林平离开的背影,又将扇子“唰”的一声打开,说道:“清风霁月,不萦于怀,不愧为宣平侯府的人,是个君子。”
萧幕生点头表示赞同。
可他扭过头见陈策又拿出了他那把扇子,不由得问道:“你这冬天摇扇的做法,可有什么讲究?”
虽说前世也知他喜欢随身拿把扇子,装风流才子,却从来没见过他冬天也扇不离身。
“这子清你就不懂了吧!”陈策说着,再次从宽大衣袖里取出一本书,递给萧幕生,说道:“书中说,君子若手中执扇,更显谦和温润,英俊潇洒。”
萧幕生并没有立刻接过那本书,只是看了眼书名,叫什么《风流才子与小丫鬟不得不说的二三事》,不由得嘴角一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