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竟看到太子推门出来了。他的神色极为憔悴,头发也乱了半边,木楞的目光只向四周直瞪,脚步也不太见稳。
“太子,您是要回宫?”沈总管急忙迎上去。
“公公……我一切都好,叫父皇多保重。”说罢,他拍了拍沈竟的手臂,慢慢走下阶去。
“禀介尚书,两位大人,”一名小吏侧身挤进了房门,向介文武倒头就是一拜,“我打听过了,太子已从内苑回宫了,脸色貌似不太好。”
“嗯?!”介文武惊慌地站起身来,望了望旁边的刘冕、陈同袍二人。
“你先退下。”刘冕严肃地吩咐道。小吏磕过头,即俯着身子退了出去。
“刘老尚书,皇上莫非真要抛弃我等?”介文武捏着嘴唇,担忧地问。
刘冕也发觉出了危机,连声叹息道:“定是蓝渊他们过于着急,教太子说了些没准的话……圣上如果是正颜批驳,那还较好;若是发了雷霆之怒,难保会有灭顶之灾。”
介文武顿时坐不住了,站起来说:“事急矣,我等只好到禁前伏阙,谏请皇上决断了!二位,你们各自拿来那份奏书的抄本,同我一起去!”
陈同袍听罢,忙摁住了他的肩头:“介大人应从长计议,和刘老商量出一个良法才是,千万不得莽撞。”
“陈大人!”介文武一把撇开他的手臂,“我知道你素来稳重,可事情已经闹到这步田地了,皇上的心意焉得挽回?不如血拼一场,说不定就能吓住那帮柳党!”
陈同袍坚决苦谏:“介兵部,皇上毕竟是心思缜密之人,虽说与太子言事不协,但并未匆忙下诏,说明还在观望;您这样做,完全是拉着皇上下水,陷天子于两难之中。”
介文武捋着胡子,细想片刻,又慢慢地坐了回去:“共胄此言甚是。但太子究竟遭受了什么,我们现在还不清楚,需再向那边问一问。如果情况比预想的严重,就绝不能坐以待毙。”
“嗯,做两手准备,总是件有利无害的好事,”刘冕微微点头,转而望向陈同袍,“共胄意下如何?”
陈同袍深知不妥,但见他两个都拿稳了主意,自己一个侍郎不好多说,便附和道:“两位前辈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同袍岂敢不从。”口中说着,脑子里已经在想抽身之计了。
“那好,本官这就派人去趟东宫。”介文武说着,即将门口的书办叫了进来,备细吩咐。
一轮明月正悄然升到人们的头顶,散落下来的光芒愈发见得皎洁。尽管使得昏黑的世界多添了一丝清冷的光亮,但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夜更深了。
轿子在东宫的大殿前停下,护卫们手中的灯笼都熄了,挺立在扶手两旁,凝视着月光洒向的那节台阶。
太子掀开黄帘,先将身子一低,把双脚在地上踩实了,方才走出来。
蓝渊就在殿门前候着,用心瞧那脸色,却在月光底下瞧不出来。
“我们进去说。”太子冷冷地吩咐一句,径直走进侧间的暖阁里。
蓝渊随他坐定,方才看到他脸色微白,眼圈上还有少许的红。
“事情坏了。”
太子只是抛出了这四个字,之后陷入一阵沉默,良久方才说道:“我见了父皇,递了奏书,结果他反问我有何看法,我就劝他应该当机立断,谁知挨了一顿怒骂,恐怕要有祸事了!真是莫名其妙……”
“我起初便劝太子勿往,您怎么都不想听,果然如此!”蓝渊哀叹着拍了下大腿。
“蓝先生,你为何不多劝我几句?当时不说,如今反将责任推于本王。”太子听了他的埋怨后,更觉郁闷。
“殿下又不是不知道,皇上是个不爱掺和事的,就要把责任往下面推。上位问您的意见,摆明了是想让您揽这个责任,替他协调好和柳党的关系。可您反过来欲行死谏,弄得皇上下不来台,故而盛怒。”
“揣摩上意,揣摩上意……”太子咬着牙说,“我可是当朝的太子,他的亲生儿子!也要像那些臣子一般惊心胆战地行事?处处也防着我……”
“陛下继位之前,遭了不少变故,才得猜忌如此。您看过上位下棋吧?”
“没有。他还喜欢下棋吗?”太子在仔细地回想,从儿时到如今,可根本想不出自己陪在父亲身边的片断。
“据说皇上落子极为高明,其用权之术亦依此而行。什么六部、中书,忠臣、奸党,包括您,都是为了致胜的一步棋子罢了。棋子自然是不会动的,所以都该找准自己的位置,替他任劳任怨地做去。在他心里,储君就该如何如何,各部大臣也该如何如何,本质上并无差别,只是用处不同罢了。”
“先生说的没错,我的印象里父皇也是这么样的人,”太子听罢,颇有所感,“只是大哥还活着的时节,他还有些温情。大哥死了,大概还在因当初的事……恨我这个徐王吧。”
“蓝侍读,有人站在门外,要来求见!”正说到此处,忽听门外的护卫大喊。
“太子爷,我先出去看一下。”蓝渊走出了暖阁,脚步声越来越远。
太子等了片刻,才见着蓝渊回来,忙凑过去问:“刚才是谁?”
蓝渊面色平淡如水,亦无慌乱之态,从容笑答:“一些俗务罢了,别屋的旧书让我放秘阁里去。”
“蓝先生既知道了父皇的心思,可有让本王从这困境里解脱的法子?”太子见非大事,便急着来问这个要紧的问题。
“殿下,所谓以不变应不变。您只要稳坐东宫,像我说的,咱们做好一枚棋子该做的事,管好自己该守的责任就行了。”
“可我这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太子指了指心口,握紧他的胳膊,仍然一脸忧容。
“那是您多想了。殿下但回寝殿,我找奴婢给您拿一个安神定心的药丸去,放心睡过明日,也许事情就没那么糟了。”
“有劳蓝先生了……”太子望着他的背影,心中越发难安。
“太子,您是要回宫?”沈总管急忙迎上去。
“公公……我一切都好,叫父皇多保重。”说罢,他拍了拍沈竟的手臂,慢慢走下阶去。
“禀介尚书,两位大人,”一名小吏侧身挤进了房门,向介文武倒头就是一拜,“我打听过了,太子已从内苑回宫了,脸色貌似不太好。”
“嗯?!”介文武惊慌地站起身来,望了望旁边的刘冕、陈同袍二人。
“你先退下。”刘冕严肃地吩咐道。小吏磕过头,即俯着身子退了出去。
“刘老尚书,皇上莫非真要抛弃我等?”介文武捏着嘴唇,担忧地问。
刘冕也发觉出了危机,连声叹息道:“定是蓝渊他们过于着急,教太子说了些没准的话……圣上如果是正颜批驳,那还较好;若是发了雷霆之怒,难保会有灭顶之灾。”
介文武顿时坐不住了,站起来说:“事急矣,我等只好到禁前伏阙,谏请皇上决断了!二位,你们各自拿来那份奏书的抄本,同我一起去!”
陈同袍听罢,忙摁住了他的肩头:“介大人应从长计议,和刘老商量出一个良法才是,千万不得莽撞。”
“陈大人!”介文武一把撇开他的手臂,“我知道你素来稳重,可事情已经闹到这步田地了,皇上的心意焉得挽回?不如血拼一场,说不定就能吓住那帮柳党!”
陈同袍坚决苦谏:“介兵部,皇上毕竟是心思缜密之人,虽说与太子言事不协,但并未匆忙下诏,说明还在观望;您这样做,完全是拉着皇上下水,陷天子于两难之中。”
介文武捋着胡子,细想片刻,又慢慢地坐了回去:“共胄此言甚是。但太子究竟遭受了什么,我们现在还不清楚,需再向那边问一问。如果情况比预想的严重,就绝不能坐以待毙。”
“嗯,做两手准备,总是件有利无害的好事,”刘冕微微点头,转而望向陈同袍,“共胄意下如何?”
陈同袍深知不妥,但见他两个都拿稳了主意,自己一个侍郎不好多说,便附和道:“两位前辈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同袍岂敢不从。”口中说着,脑子里已经在想抽身之计了。
“那好,本官这就派人去趟东宫。”介文武说着,即将门口的书办叫了进来,备细吩咐。
一轮明月正悄然升到人们的头顶,散落下来的光芒愈发见得皎洁。尽管使得昏黑的世界多添了一丝清冷的光亮,但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夜更深了。
轿子在东宫的大殿前停下,护卫们手中的灯笼都熄了,挺立在扶手两旁,凝视着月光洒向的那节台阶。
太子掀开黄帘,先将身子一低,把双脚在地上踩实了,方才走出来。
蓝渊就在殿门前候着,用心瞧那脸色,却在月光底下瞧不出来。
“我们进去说。”太子冷冷地吩咐一句,径直走进侧间的暖阁里。
蓝渊随他坐定,方才看到他脸色微白,眼圈上还有少许的红。
“事情坏了。”
太子只是抛出了这四个字,之后陷入一阵沉默,良久方才说道:“我见了父皇,递了奏书,结果他反问我有何看法,我就劝他应该当机立断,谁知挨了一顿怒骂,恐怕要有祸事了!真是莫名其妙……”
“我起初便劝太子勿往,您怎么都不想听,果然如此!”蓝渊哀叹着拍了下大腿。
“蓝先生,你为何不多劝我几句?当时不说,如今反将责任推于本王。”太子听了他的埋怨后,更觉郁闷。
“殿下又不是不知道,皇上是个不爱掺和事的,就要把责任往下面推。上位问您的意见,摆明了是想让您揽这个责任,替他协调好和柳党的关系。可您反过来欲行死谏,弄得皇上下不来台,故而盛怒。”
“揣摩上意,揣摩上意……”太子咬着牙说,“我可是当朝的太子,他的亲生儿子!也要像那些臣子一般惊心胆战地行事?处处也防着我……”
“陛下继位之前,遭了不少变故,才得猜忌如此。您看过上位下棋吧?”
“没有。他还喜欢下棋吗?”太子在仔细地回想,从儿时到如今,可根本想不出自己陪在父亲身边的片断。
“据说皇上落子极为高明,其用权之术亦依此而行。什么六部、中书,忠臣、奸党,包括您,都是为了致胜的一步棋子罢了。棋子自然是不会动的,所以都该找准自己的位置,替他任劳任怨地做去。在他心里,储君就该如何如何,各部大臣也该如何如何,本质上并无差别,只是用处不同罢了。”
“先生说的没错,我的印象里父皇也是这么样的人,”太子听罢,颇有所感,“只是大哥还活着的时节,他还有些温情。大哥死了,大概还在因当初的事……恨我这个徐王吧。”
“蓝侍读,有人站在门外,要来求见!”正说到此处,忽听门外的护卫大喊。
“太子爷,我先出去看一下。”蓝渊走出了暖阁,脚步声越来越远。
太子等了片刻,才见着蓝渊回来,忙凑过去问:“刚才是谁?”
蓝渊面色平淡如水,亦无慌乱之态,从容笑答:“一些俗务罢了,别屋的旧书让我放秘阁里去。”
“蓝先生既知道了父皇的心思,可有让本王从这困境里解脱的法子?”太子见非大事,便急着来问这个要紧的问题。
“殿下,所谓以不变应不变。您只要稳坐东宫,像我说的,咱们做好一枚棋子该做的事,管好自己该守的责任就行了。”
“可我这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太子指了指心口,握紧他的胳膊,仍然一脸忧容。
“那是您多想了。殿下但回寝殿,我找奴婢给您拿一个安神定心的药丸去,放心睡过明日,也许事情就没那么糟了。”
“有劳蓝先生了……”太子望着他的背影,心中越发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