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官见势,连忙下了椅子,前来劝说几句,便隔开怒眼圆睁的柳镇年,瞥了瞥陶玄道——他遂有所收敛了。
晏温方才冷静下来,唤堂上的军兵道:“宰相太激动了,你们且架他下去,令陶大人休息片刻。”
“怎么?”陶玄道咳嗽几声,犹在指着晏温,“不经我的同意,汝焉敢擅……”
不待他多言,两边的人已架着他胳膊肘,生拉硬拽地拖出去了。
“诸位,都回去坐吧。”柳镇年愣过一会儿,便弯腰将地上的笔墨文书都收拾了。
众人慌忙应了句是。
“陛下,这是中书省的密奏。”沈竟递着一小本文书进来了,皇帝示意他搁在自己面前。
“说的什么?”皇帝一面打开奏书,一面问道。
“他们交我的时候一言不发,奴才实不知道。”
皇帝飞速地在找寻重点,映入眼帘的就是一行醒目的黑字:‘经臣等再三商议,兹当赐废太子死罪,勿使有祸乱之机,贻误后世。’下面盖着中书省的图章,以及多名大臣的签字,唯独没有陶玄道的。
“陛下,您……怎么看?”沈竟笑问。
皇帝不急不慢地合上奏书,仰起头看着他:“哦,说的是要赐死废太子的事。朕那逆子欲篡夺江山,九死不为过矣。立命柳大将军去办此事。”
“奴才明白了。”
沈竟出去,随手关上了门。听得他的脚步远去,皇帝也未做出什么举动,只是在铜镜前照了照,扶正了头顶的金冠。
“派谁去?”柳镇年转头望向旁边的晏温。
“吕司禁应该能当此任。”
“这事倒也罢了,”柳镇年叹一口气,“只是陶玄道那厮,这般不给脸面,真不知如何处置为好啊。”
晏温献策:“陶玄道自恃名门出身,故敢当堂叫板,目无法纪。不如尊其一个虚职,明升暗降;待风头一过,再逼令致仕,何如?”
“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了。现在就去扒他的宰相衣服。”
陶玄道还被官兵隔在殿外,焦急地在台阶前踱着步,时而问问里面的情况,可惜士兵们死活不肯开口。
他还在郁闷之际,突然见几名禁军气势汹汹地冲过来,摆出一副恶狠狠的面孔:“天子有令,念汝劳苦功高,暂罢你宰相之职,升任太师,还不速速跪谢圣恩,交出朝服?”
“天子,哪个天子?”陶玄道不甘示弱,“你们尊的怕是柳镇年这个天子吧!”
“大胆!”几人大怒,上来就扯他的衣服,陶玄道的力气又争不过,便被一把夺了,自己则踉跄倒地,看着他们扬长而去。
“禀吕大人,朝服已扒了来。”
吕迎山将那朝服叠好,便吩咐下人:“带到柳将军处。”
转脸又与诸禁军道:“御赐的酒带好,再去一趟东宫。”
大雨停下的这段时间,太子得以安心打坐了。他遍遍地滚动佛珠,桌案上的饭菜原封未动,连过去多少时辰都忘记了。
忽然,狂风大作,猛地吹开了两边的窗户,发出‘咚’的撞击声。
佛珠立即停止转动,太子吓得睁开双眼,大门竟也同时打开,迎面进来两个身穿黑甲的壮汉,手里提一个漆木盒子,向他一跪。
太子脸色惨白,大气都不敢出,紧紧盯着盒子。只见那人娴熟地移开盒盖,从中拿出一碗冷酒。
“请。”他并没说多余的话。
太子一切都明白了,用极其卑微的语气哀求道:“等我先吃口饭。”
汉子显然默许了他的话。太子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最好快些。”
他听了这话,干脆扔下筷子,用手一把把地抓饭来吃;掉到地上不少,他就慌张去捡,以致于一粒米都不肯放过。
碗里已经空了。太子鼓着腮,一咽口水,含糊不清地说道:“好了。”
他伸手接过毒酒,不加犹豫,便一饮而尽,对着来人嘿嘿的傻笑。
那人面不改色,收拾了残羹剩饭,便走出去了——就在此时,佛珠重新响起。
这些禁军又伏在门上听了好一会儿,那佛珠好像噼里啪啦地散掉了。
柳镇年高举着宰相的朝服,向身旁的晏良哈哈大笑:“这衣服,我看只有你兄长配得上哇!”
晏良口称不敢,心中得意,回头一望,见晏温果然来了,忙去作揖:“兄长,您终于来了。”
柳镇年也转过身来,笑呵呵地把朝服往他脸上就丢。
晏温急忙接住,近前问道:“大将军欲使何人担当此位?”
柳镇年道:“必有三个条件,方可担此重任:一,出官宦门第之家,稳诸士人之心;二,忠于我柳镇年者,付之不疑;三,有治国安邦之力,稳定局势之能。”
晏良便瞅一眼他哥哥。
晏温却沉吟一番,才答:“我看满朝之人,均不配宰相之位。陶公新罢,不可随意任人,招致天下非议。不如先把这相位空着,凡事由大臣共定。待时机成熟,再度授人,为时未晚矣。”
柳镇年听他话中之意,倍感失落,又不好公然挑明,令他人难堪,便垂了眉道:“既然如此,就按你的想法罢。”
晏温便和晏良退了出来。
走到一个僻静处,晏良便开始埋怨兄长:“柳公明摆着让你接宰相的位子,为何偏偏拒绝出任?他是个赤诚人,难道还用哥哥怀疑么!”
晏温停了下来:“贤弟,若要执掌天下,必须坐这宰相的位置,方不致大权旁落。如今若委了我,将来柳将军还甘心做一个武官吗?要是任派文官,又不能居于我下,亦不好撤我的职,便是棘手了。柳公确是一片好心,但我得为咱们的前途谋划啊。”
晏良这才默然无语。
“你别闷着,说说去南京这日子里,陆万二党斗得怎么样了?”晏温拍了拍他的脑袋。
“依我之见……那陆放轩似乎更能获胜。”晏良望着未散的乌云,突然想起了南京那晴朗的天空。
“但愿他们两败俱伤。”晏温冷笑一声,二人慢慢走出这条小径。
晏温方才冷静下来,唤堂上的军兵道:“宰相太激动了,你们且架他下去,令陶大人休息片刻。”
“怎么?”陶玄道咳嗽几声,犹在指着晏温,“不经我的同意,汝焉敢擅……”
不待他多言,两边的人已架着他胳膊肘,生拉硬拽地拖出去了。
“诸位,都回去坐吧。”柳镇年愣过一会儿,便弯腰将地上的笔墨文书都收拾了。
众人慌忙应了句是。
“陛下,这是中书省的密奏。”沈竟递着一小本文书进来了,皇帝示意他搁在自己面前。
“说的什么?”皇帝一面打开奏书,一面问道。
“他们交我的时候一言不发,奴才实不知道。”
皇帝飞速地在找寻重点,映入眼帘的就是一行醒目的黑字:‘经臣等再三商议,兹当赐废太子死罪,勿使有祸乱之机,贻误后世。’下面盖着中书省的图章,以及多名大臣的签字,唯独没有陶玄道的。
“陛下,您……怎么看?”沈竟笑问。
皇帝不急不慢地合上奏书,仰起头看着他:“哦,说的是要赐死废太子的事。朕那逆子欲篡夺江山,九死不为过矣。立命柳大将军去办此事。”
“奴才明白了。”
沈竟出去,随手关上了门。听得他的脚步远去,皇帝也未做出什么举动,只是在铜镜前照了照,扶正了头顶的金冠。
“派谁去?”柳镇年转头望向旁边的晏温。
“吕司禁应该能当此任。”
“这事倒也罢了,”柳镇年叹一口气,“只是陶玄道那厮,这般不给脸面,真不知如何处置为好啊。”
晏温献策:“陶玄道自恃名门出身,故敢当堂叫板,目无法纪。不如尊其一个虚职,明升暗降;待风头一过,再逼令致仕,何如?”
“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了。现在就去扒他的宰相衣服。”
陶玄道还被官兵隔在殿外,焦急地在台阶前踱着步,时而问问里面的情况,可惜士兵们死活不肯开口。
他还在郁闷之际,突然见几名禁军气势汹汹地冲过来,摆出一副恶狠狠的面孔:“天子有令,念汝劳苦功高,暂罢你宰相之职,升任太师,还不速速跪谢圣恩,交出朝服?”
“天子,哪个天子?”陶玄道不甘示弱,“你们尊的怕是柳镇年这个天子吧!”
“大胆!”几人大怒,上来就扯他的衣服,陶玄道的力气又争不过,便被一把夺了,自己则踉跄倒地,看着他们扬长而去。
“禀吕大人,朝服已扒了来。”
吕迎山将那朝服叠好,便吩咐下人:“带到柳将军处。”
转脸又与诸禁军道:“御赐的酒带好,再去一趟东宫。”
大雨停下的这段时间,太子得以安心打坐了。他遍遍地滚动佛珠,桌案上的饭菜原封未动,连过去多少时辰都忘记了。
忽然,狂风大作,猛地吹开了两边的窗户,发出‘咚’的撞击声。
佛珠立即停止转动,太子吓得睁开双眼,大门竟也同时打开,迎面进来两个身穿黑甲的壮汉,手里提一个漆木盒子,向他一跪。
太子脸色惨白,大气都不敢出,紧紧盯着盒子。只见那人娴熟地移开盒盖,从中拿出一碗冷酒。
“请。”他并没说多余的话。
太子一切都明白了,用极其卑微的语气哀求道:“等我先吃口饭。”
汉子显然默许了他的话。太子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最好快些。”
他听了这话,干脆扔下筷子,用手一把把地抓饭来吃;掉到地上不少,他就慌张去捡,以致于一粒米都不肯放过。
碗里已经空了。太子鼓着腮,一咽口水,含糊不清地说道:“好了。”
他伸手接过毒酒,不加犹豫,便一饮而尽,对着来人嘿嘿的傻笑。
那人面不改色,收拾了残羹剩饭,便走出去了——就在此时,佛珠重新响起。
这些禁军又伏在门上听了好一会儿,那佛珠好像噼里啪啦地散掉了。
柳镇年高举着宰相的朝服,向身旁的晏良哈哈大笑:“这衣服,我看只有你兄长配得上哇!”
晏良口称不敢,心中得意,回头一望,见晏温果然来了,忙去作揖:“兄长,您终于来了。”
柳镇年也转过身来,笑呵呵地把朝服往他脸上就丢。
晏温急忙接住,近前问道:“大将军欲使何人担当此位?”
柳镇年道:“必有三个条件,方可担此重任:一,出官宦门第之家,稳诸士人之心;二,忠于我柳镇年者,付之不疑;三,有治国安邦之力,稳定局势之能。”
晏良便瞅一眼他哥哥。
晏温却沉吟一番,才答:“我看满朝之人,均不配宰相之位。陶公新罢,不可随意任人,招致天下非议。不如先把这相位空着,凡事由大臣共定。待时机成熟,再度授人,为时未晚矣。”
柳镇年听他话中之意,倍感失落,又不好公然挑明,令他人难堪,便垂了眉道:“既然如此,就按你的想法罢。”
晏温便和晏良退了出来。
走到一个僻静处,晏良便开始埋怨兄长:“柳公明摆着让你接宰相的位子,为何偏偏拒绝出任?他是个赤诚人,难道还用哥哥怀疑么!”
晏温停了下来:“贤弟,若要执掌天下,必须坐这宰相的位置,方不致大权旁落。如今若委了我,将来柳将军还甘心做一个武官吗?要是任派文官,又不能居于我下,亦不好撤我的职,便是棘手了。柳公确是一片好心,但我得为咱们的前途谋划啊。”
晏良这才默然无语。
“你别闷着,说说去南京这日子里,陆万二党斗得怎么样了?”晏温拍了拍他的脑袋。
“依我之见……那陆放轩似乎更能获胜。”晏良望着未散的乌云,突然想起了南京那晴朗的天空。
“但愿他们两败俱伤。”晏温冷笑一声,二人慢慢走出这条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