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中医对人体的系统描述。”我说,却自己感到有些词不达意。

    “你这个问题可大了。”他微笑着说。

    “《黄帝内经》是怎么描述的?”我忽然想起了这部经典的中医巨著。因为据我所知,这部医书可是中医的百家之源。但是对于中医来说,我完全就是一个门外汉。

    门外汉问的问题也是很肤浅的,更何况我还是带着迷信的心思在问。只不过他不知道而已。

    “我想知道的是《黄帝内经》对生命的最原始的理解,他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一些信息。”我又补充问道。

    “《黄帝内经》是古老的中华文明中一部伟大的奇书,它运用医药学、哲学、预测学、餐饮养生学、阴阳五行等学说,对养生、保健等关涉生命之道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黄帝内经》始终是中国医学的理论典范,它改变着中国人的生命质量,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观念。作为中国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是中华医学文化的奠基之作,被尊为‘医家之宗’,与《伏羲卦经》、《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古三坟’。”秦川于是便开始讲授起来。

    “《黄帝内经》一共十八卷,其中九卷名《素问》;另外九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黄帝内经》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及疾病的预防,反对迷信鬼神。《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等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针灸等等。二者之共同点均系有关问题的理论论述,并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与技术。因此,它成为中国医学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尽管医学家学说各异而有争论但鲜有背离之者,几乎无不求之于《内经》而为立论之准绳。这就是现代人学习研究中医,也必须先攻读《内经》的原故。因为,若不基本掌握《内经》之要旨,将对中医学之各个临床科疾病之认识、诊断、治疗原则、选药处方等等,无从理解和实施。”他继续介绍道。

    “《黄帝内经》反对鬼神之说?”我大失所望。

    “是的,”他回答。“《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就是一个阴阳结合的整体。人的生死都是有迹可循的。相传还有一部《黄帝外经》一共有三十七卷。可惜失传了。”

    “哦?那你说说。”虽然我很失望,但是对新鲜的事情还是很感兴趣的。

    他说:“仅仅是传说而已。相传黄帝时期出现了三位名医,除了雷公和歧伯两人外,名气最大的是俞跗(音夫)。他的医道非常高明。特别是在外科手术方面很有经验。据说,他治病一般不用汤药、石针和按摩。而是诊断清楚病因后,除非要做手术时就用刀子划开皮肤,解剖肌肉,结扎。传说有一次,俞跗在过河时,现一个掉河里淹死了的女人被几个人打捞出来准备埋葬,俞跗挡住他们询问死者掉进水里多长时间。抬尸体的人说,刚掉进水里,捞上来就断气了。俞跗让他们把尸体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脉膊,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后又让人找来一条草绳,把死者双脚捆绑好,倒吊在树上。开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为什么要这样做。死者刚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时,俞跗才叫人慢慢将死者解下来,仰面朝天放在地上,双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压一放。最后他拔掉自己的几根头,放在死者鼻孔上观察了一阵,现丝缓缓地动了动,才放心地对死者家里人说:‘她活过来了,抬回家好好调养吧!’

    在俞跗晚年的时候,黄帝派仓颉、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长时间,把俞跗的医术整理出来,纂成卷目,然而,还没有来得及公布于众,仓颉就去世了。后来,俞跗的儿子俞执,把这本书带回来交给父亲修订。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医书和俞跗、俞执全家人,一起化为灰烬。于是《黄帝外经》就失传了。”

    我顿时失去了兴趣。不是我对中医的理论失去了兴趣,而是我没有从中找到我需要的东西。在我的意识中古人应该比较迷信,我还以为可以从中了解一些魂魄与**的关系的东西呢。

    “经络究竟是什么?”我于是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有人认为经络就是血管,”他回答说,“现在有人说经络是具有特异功能的古人‘内视反观’而现的,其实《内经》说得明明白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也就是说,经络是通过对活人外表的度量和尸体的解剖现的,而且十二经脉中都含有血,只不过里面的血有的清有的浊有的多有的少,这就明白无误地说明了所谓经脉就是指的血管。《内经》还有‘脉者,血之府也’的定义,此后的中医经典著作也经常见到‘血之随气,循环经络’、‘血循经脉’等说法。《内经》又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可知古人认为经络是皮肉之间肉眼可见的管道,大的、数目少的叫经脉,小的、数目多得无法数的叫络脉,用现在的术语来说,就是把大血管(动脉、静脉)叫经脉,皮下小静脉网络叫络脉。因为古人的解剖观察很粗糙,许多是出于想像,分不清血管、神经干、淋巴结等等线路的区别,所以十二经脉的分布、走向又与大血管的实际状况不符。”

    我听他说的是有人说怎么的怎么的,但听他的意思来讲似乎也赞成这种说法。但是我所了解的经络似乎并非是如此。

    “据我了解,好像通过解剖也不能找到经络的,而且经络好像也并不是指血管吧。”我随即问。

    “我也认为经络并不是指血管。我们练习内功,身体里面气可是沿着经络在运行的。**位就在经络之上,可是**位就没有在血管经过的地方啊。我也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清云也说。

    “秦教授,他们可不是单纯来听科普讲座的。他们可是想听《黄帝内经》里面最神秘的东西的。”王院长笑着对他说。

    秦川笑了一下,点头说:“其实呢,关于《黄帝内经》的解释有很多种,但是从古自今都还没有人能够对其理论有完全的理解。《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也就是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这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在针刺中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接受针刺治疗时,会产生一种沿经脉路线移动的感觉。后来正式命名这一现象为循经感传现象,能产生这一现象的人称为‘经络敏感人’,但这类人只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循经感传现象的现扭转了人们认为经络就是血管的观点,因为血管显然无法形成这种感觉循经移动的现象。另外,人们还现循经脉路线的皮肤电阻较低,这些现象为验证经络的客观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就目前而言,关于经络,人们又以下假设:一是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二是体液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三是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章节目录

离魂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青青绿萝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十六章 《黄帝内经》-陈玄祐的离魂记是唐代传奇,离魂记,笔趣阁并收藏离魂记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