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进行到这里,嬴政终于放下心中的巨石,什么赵之忠臣铁血,实在不过包着牛皮的烂狗骨头,徒有其表而已!想我大秦,凡息兵休民,二三年之隙必有强兵东出,所谓摧枯拉朽,战车所过之处,无不降下,即使有坚城良将顽抗,终也敌不过朝堂上的掣肘,还不是要乖乖入我秦国旗帜之下?灭赵啊灭赵,怎么能因为其地到手后的“鸡头攘飞出了汤锅”就惊慌?简直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
重新振作后的嬴政将左腿放下来,猛地改成坐席姿势,用力过猛吓了卫缭一跳,后者也随扑面的王霸之气后仰下身躯。奥义充盈在秦王眼前,闪烁着极大获得智慧而满足的他,满意地看着铺底的席子转下眼睛,抬头直勾勾望着卫缭自顾自说起:“寡人就依国尉所言,明日晨起立刻驱车奔赴邯郸!监督诸将的收尾之工,把赵国这块肥肉稳稳地吃进肚子里!缭啊,你也随朕前往,随时为朕出谋划策,应对机变!”
卫缭并未被这突然的决定吓到,毕竟开口诱导王驾趋往邯郸开始,自己就料到逃不过随行的命运,这样也好,顺势便重新靠近权力中心,杜绝被世卿因无用而排挤在外的危险。可这话里的意思,难道不要回咸阳王宫了吗?那么自己今晚难道也要睡在离宫,这样不仅冒犯王威,而且传出去也会成为其他留守重臣的眼中钉,何况自己家中也需要交代些事情呢。
机敏的他果断回应起嬴政的最新安排:“王上,臣子就榻离宫如同都城王宫中一样不合国礼!何况随同出行谋划安定之策,非我所长,横诸国王公卿相之间疏其亲,亘断其戮力同心之德,为我秦国拾其遗算庙堂之谋,争旬月之时于将士攻取之期,绝事后诸国合纵之势,是我所长。今国库之金何少?我行之无所厚利予他国重臣,出使又何益?依臣下之间,丞相李斯足以当其任。”
听完此话,嬴政知到这国尉委婉惯了,话里有话未尽言,虽然不知为何抵触随行,竟然有意令自己带其他大臣前往,不爱惜国王的幸用,但其中也不无道理。当下稳定他国不事后反扑的确很重要,毕竟赵与韩不同,强弱高下均不在同一水平。那么又该如何套出国尉的心机呢?嬴政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便刻意瞪着对方佯怒,却不发一言。
卫缭对秦王这种雄才大略的君主威压早已习惯。于是淡然注视前方空无一物的墙壁,自顾自地陈辞:“依臣之见,当下要紧之事,无非两件,一曰乏财可用,二曰使往何处。秦赵之争,是在秦楚之争后,自司马错攻蜀,曲折迂回越蛮獠之地而攻楚之江上地,是出南阳宛城南,且在郢鄢二都南,出之不易,攻之迅猛,昭襄王时故事,一战而略其富饶,却之于东,无边境复仇之忧,都在于……”
“寡人难道不知此事?”嬴政此时显然对这类‘讲古’的往故不感兴趣,这些两三代人之前的事,显然对他缺乏吸引力,时移世易,他和大秦最需要的是能符合当世潮流发展的纵横之策!“现在国尉要讲重点!大秦没有时间可以空耗,自朕亲政后国家八年攻赵,钱财消耗无数,就这样还是上至王公、下至黎民百姓省吃俭用才支撑起的灭国之战,如今降下赵土地,绝不能有额外的开支了!国家会动荡离乱的!”
秦国真的支撑不起空耗吗?不见得,起码当下这座寒凉宫明显可以省工省费,填补国库因外战连连造成的消耗,但嬴政在灭韩后显然追逐了耳目声色之娱,在他眼中,断绝他人社稷的苦难并不能让自己警醒,本国江山的富饶被用来供养君主个人奢欲,根本上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些幼时在邯郸作为人质时所不曾物质富足、精神美好过的童年,长大后都需要数倍被弥补才对啊!百姓的生活?无非是自大君主眼中可以被压缩的人生罢了,能作为秦民,就是小人物最大的荣耀。
想完这些的卫缭,不再动容,而是强迫自己成为一介局外人,客观地简述原本的构思:“臣言,取财于郭开郭氏一族!敛财出使必当先往强齐!”
嬴政被这直言也吓住,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国尉使齐可以理解,的确应当如此:昭襄王时代南线击楚的攫食空间被楚国腹地的山岭限制停滞后,北线全力吞赵便展行动,秦军第一次强围邯郸被魏楚联军击溃。如今魏弱楚犹强,能否抵御楚国主导的北上复赵联军,还很难说,当下稳住一向与秦通好而无大仇怨相累的齐国能置身事外,确乎其然地重要。可郭开呢?当初可是国尉亲自示意自己去拉拢,帮助对方坐稳相国宝座的啊!如今又为何要查抄对方全家呢?兔死狗烹,天下人还会为自己效命吗?
殊不知,这正是卫缭给秦国全体制设下的圈套:
抄没郭氏的家资,作为赵人民间首富之族,数额固然巨大,但比起国用开支而言,也不过是弥补于一时之利尔尔,何况郭氏在赵人中招聚的卓才干士门客们,比起其聚敛的财富更重要。依靠前者郭氏才能长期于赵王权强盛之下保全自身,拥有无尽的财富;将郭氏作为敌人对待,又该怎样才能保证这些人才不散没于民间和他国,成为在内外动摇秦国统治的惊雷呢?
更何况,在关中以北从事牧业的乌氏与义渠诸戎酋豪、巴郡的巴氏矿业豪富之家、楚地宛城铁产业的富豪们等等,长期弥补着秦国小农经济的财、物不足之处,今后,又当如何与他们相处呢?若除去郭氏导致这些非在法家理念所容留的豪门大家心生不满,秦国内乱频生,恐怕也无力应对今后的内外交困局面了啊!
嬴政开始迟疑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国尉此言非虚?难道靠抄没郭氏一族的财富,纾解当下可能的危机,真的不会对未来埋下恶因吗?”连面容都不用看,卫缭就知道,秦王已经上套了——作为有意要接受帝号的君王来说,内心深处必然是无法容忍国中有大的势力结成集体或某些宗族能够遮蔽国家天空一隅的,这些‘成势成精’的力量,本身就是对帝王霸道权势的直接威胁,何况自卫缭的前辈商君卫鞅入秦变法,挽救这西鄙旧国不沦丧于魏国霸权之手,所利用的,正是打击豪强之法!尤其是朝堂上的宗室、公室大臣和其他世卿,他们的半隐退,正是秦国霸权兴起在第一顺位的奠基石!
“可再大的蛟,终究是难以化龙的,这才是冷酷的现实!”卫缭心想到,难道自己这种游食在各路权贵官僚与富豪门庭之间的说辩之士,空有抱负却失去周礼秩序下应有的土地、身份与合理的晋升空间,就是应有之义吗?倘若真的是那样,天道未免也太浅薄了。没有人可以轻易越过龙门,成就个人理念。何况是那些禁受不住诱惑,出卖国家与同胞的人呢?
这种道德上的拣选,未必不是对秦国未来新一轮文明崛起的最佳保证。法家,从来都不是兵家之外独霸朝堂的可靠思想,想要成就长久的辉煌,对秦国来说,长久地消除郭开宗族这样具备利用价值、却没有长期合作基础的工商业豪门人士,未必不是将来升作新一轮文明的必经路障!
“茫茫众生啊,这也是我卫缭能在实现自身抱负之外,能为你们作出的贡献了!为了华夏,为了文明,郭氏一族,必须失去豪门的地位,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卫缭思索狭室内天下苍生心心念道。
重新振作后的嬴政将左腿放下来,猛地改成坐席姿势,用力过猛吓了卫缭一跳,后者也随扑面的王霸之气后仰下身躯。奥义充盈在秦王眼前,闪烁着极大获得智慧而满足的他,满意地看着铺底的席子转下眼睛,抬头直勾勾望着卫缭自顾自说起:“寡人就依国尉所言,明日晨起立刻驱车奔赴邯郸!监督诸将的收尾之工,把赵国这块肥肉稳稳地吃进肚子里!缭啊,你也随朕前往,随时为朕出谋划策,应对机变!”
卫缭并未被这突然的决定吓到,毕竟开口诱导王驾趋往邯郸开始,自己就料到逃不过随行的命运,这样也好,顺势便重新靠近权力中心,杜绝被世卿因无用而排挤在外的危险。可这话里的意思,难道不要回咸阳王宫了吗?那么自己今晚难道也要睡在离宫,这样不仅冒犯王威,而且传出去也会成为其他留守重臣的眼中钉,何况自己家中也需要交代些事情呢。
机敏的他果断回应起嬴政的最新安排:“王上,臣子就榻离宫如同都城王宫中一样不合国礼!何况随同出行谋划安定之策,非我所长,横诸国王公卿相之间疏其亲,亘断其戮力同心之德,为我秦国拾其遗算庙堂之谋,争旬月之时于将士攻取之期,绝事后诸国合纵之势,是我所长。今国库之金何少?我行之无所厚利予他国重臣,出使又何益?依臣下之间,丞相李斯足以当其任。”
听完此话,嬴政知到这国尉委婉惯了,话里有话未尽言,虽然不知为何抵触随行,竟然有意令自己带其他大臣前往,不爱惜国王的幸用,但其中也不无道理。当下稳定他国不事后反扑的确很重要,毕竟赵与韩不同,强弱高下均不在同一水平。那么又该如何套出国尉的心机呢?嬴政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便刻意瞪着对方佯怒,却不发一言。
卫缭对秦王这种雄才大略的君主威压早已习惯。于是淡然注视前方空无一物的墙壁,自顾自地陈辞:“依臣之见,当下要紧之事,无非两件,一曰乏财可用,二曰使往何处。秦赵之争,是在秦楚之争后,自司马错攻蜀,曲折迂回越蛮獠之地而攻楚之江上地,是出南阳宛城南,且在郢鄢二都南,出之不易,攻之迅猛,昭襄王时故事,一战而略其富饶,却之于东,无边境复仇之忧,都在于……”
“寡人难道不知此事?”嬴政此时显然对这类‘讲古’的往故不感兴趣,这些两三代人之前的事,显然对他缺乏吸引力,时移世易,他和大秦最需要的是能符合当世潮流发展的纵横之策!“现在国尉要讲重点!大秦没有时间可以空耗,自朕亲政后国家八年攻赵,钱财消耗无数,就这样还是上至王公、下至黎民百姓省吃俭用才支撑起的灭国之战,如今降下赵土地,绝不能有额外的开支了!国家会动荡离乱的!”
秦国真的支撑不起空耗吗?不见得,起码当下这座寒凉宫明显可以省工省费,填补国库因外战连连造成的消耗,但嬴政在灭韩后显然追逐了耳目声色之娱,在他眼中,断绝他人社稷的苦难并不能让自己警醒,本国江山的富饶被用来供养君主个人奢欲,根本上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些幼时在邯郸作为人质时所不曾物质富足、精神美好过的童年,长大后都需要数倍被弥补才对啊!百姓的生活?无非是自大君主眼中可以被压缩的人生罢了,能作为秦民,就是小人物最大的荣耀。
想完这些的卫缭,不再动容,而是强迫自己成为一介局外人,客观地简述原本的构思:“臣言,取财于郭开郭氏一族!敛财出使必当先往强齐!”
嬴政被这直言也吓住,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国尉使齐可以理解,的确应当如此:昭襄王时代南线击楚的攫食空间被楚国腹地的山岭限制停滞后,北线全力吞赵便展行动,秦军第一次强围邯郸被魏楚联军击溃。如今魏弱楚犹强,能否抵御楚国主导的北上复赵联军,还很难说,当下稳住一向与秦通好而无大仇怨相累的齐国能置身事外,确乎其然地重要。可郭开呢?当初可是国尉亲自示意自己去拉拢,帮助对方坐稳相国宝座的啊!如今又为何要查抄对方全家呢?兔死狗烹,天下人还会为自己效命吗?
殊不知,这正是卫缭给秦国全体制设下的圈套:
抄没郭氏的家资,作为赵人民间首富之族,数额固然巨大,但比起国用开支而言,也不过是弥补于一时之利尔尔,何况郭氏在赵人中招聚的卓才干士门客们,比起其聚敛的财富更重要。依靠前者郭氏才能长期于赵王权强盛之下保全自身,拥有无尽的财富;将郭氏作为敌人对待,又该怎样才能保证这些人才不散没于民间和他国,成为在内外动摇秦国统治的惊雷呢?
更何况,在关中以北从事牧业的乌氏与义渠诸戎酋豪、巴郡的巴氏矿业豪富之家、楚地宛城铁产业的富豪们等等,长期弥补着秦国小农经济的财、物不足之处,今后,又当如何与他们相处呢?若除去郭氏导致这些非在法家理念所容留的豪门大家心生不满,秦国内乱频生,恐怕也无力应对今后的内外交困局面了啊!
嬴政开始迟疑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国尉此言非虚?难道靠抄没郭氏一族的财富,纾解当下可能的危机,真的不会对未来埋下恶因吗?”连面容都不用看,卫缭就知道,秦王已经上套了——作为有意要接受帝号的君王来说,内心深处必然是无法容忍国中有大的势力结成集体或某些宗族能够遮蔽国家天空一隅的,这些‘成势成精’的力量,本身就是对帝王霸道权势的直接威胁,何况自卫缭的前辈商君卫鞅入秦变法,挽救这西鄙旧国不沦丧于魏国霸权之手,所利用的,正是打击豪强之法!尤其是朝堂上的宗室、公室大臣和其他世卿,他们的半隐退,正是秦国霸权兴起在第一顺位的奠基石!
“可再大的蛟,终究是难以化龙的,这才是冷酷的现实!”卫缭心想到,难道自己这种游食在各路权贵官僚与富豪门庭之间的说辩之士,空有抱负却失去周礼秩序下应有的土地、身份与合理的晋升空间,就是应有之义吗?倘若真的是那样,天道未免也太浅薄了。没有人可以轻易越过龙门,成就个人理念。何况是那些禁受不住诱惑,出卖国家与同胞的人呢?
这种道德上的拣选,未必不是对秦国未来新一轮文明崛起的最佳保证。法家,从来都不是兵家之外独霸朝堂的可靠思想,想要成就长久的辉煌,对秦国来说,长久地消除郭开宗族这样具备利用价值、却没有长期合作基础的工商业豪门人士,未必不是将来升作新一轮文明的必经路障!
“茫茫众生啊,这也是我卫缭能在实现自身抱负之外,能为你们作出的贡献了!为了华夏,为了文明,郭氏一族,必须失去豪门的地位,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卫缭思索狭室内天下苍生心心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