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清辉,为大周山主峰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薄纱,越发显得龙脉之地神秘莫测。

    姜叔夜被放下后,假意瘫软在地,喘着粗气。

    抬眼一瞧,封死了近三百年的地宫入口,赫然出现在眼前。

    巨大的断龙石两侧,分别立着两尊瑞兽,兽顶上放置的长明灯,火光摇曳。

    太祖皇帝的陵寝动用了几十万民夫,耗时三十八年才修建完成。

    可谁曾想到,进入地宫的入口非但简陋,甚至有些寒酸。

    一方断龙石和两尊瑞兽,成了隔绝功盖千秋的东夏太祖与人间的唯一屏障。

    断龙石落,隔绝阴阳。

    哼!我看你们怎么进去……

    缓缓站起身的姜叔夜心里腹诽了一句,等着看笑话。

    敢用蛮力毁了数万斤的断龙石,整座山都得跟着晃。

    届时引来金甲陵卫,功亏一篑。

    却不曾想,蟾贞子从道袍袖口又拿出一面巴掌大的铁环,疾步来至数丈高的断龙石面前。

    瞅准位置,将铁环置于石墙一处凹面,轻轻一扣。

    沉闷的一声巨响后,被开启的断龙石缓缓抬起半人高,便静止不动。

    扑面而来的腐气,呛得令人一阵恶心,

    而断龙石抬升的距离,足够他们猫腰钻进去。

    姜叔夜心里一叹,又错失一次机会。

    随即被身后的宁芙蓉推搡着,进入了墓道……

    此时他才想起,周山之巅,智犍连已经告诉了白发道人开启断龙石的方法。

    看来蟾贞子一伙人的行动,酝酿的日子可不短!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穿过漆黑的甬道。

    期间,石壁两侧不时有机关被触动,弩箭射在前面探路的大和尚身上,毫发未伤。

    没办法,有这么位铜皮铁骨的七品武夫当肉盾,普通机关,根本没用。

    一路上,几人明显感觉甬道向下斜倾。

    估计已经深入地下百米不止。

    姜叔夜不禁惊叹,太祖皇帝的地宫,这是掏空了周山主峰啊!

    此刻四人面前的,是一道铁索桥,连接着甬道与对面一处石门。

    而下方,则是幽暗深渊。

    小侯爷凭借着惊人的目力,望向深渊,不过就是三十多丈深的大坑而已……

    可再仔细一瞧,连蟾贞子也吓了一跳。

    坑底居然是密密麻麻的无数骸骨,森然可怖,而且还是人骨!

    方圆几十丈的坑洞内,已经无法用万人坑来形容,起码有十几万人葬身在此。

    根据腐化程度来看,估计得有几百年!

    没有化成一抔黄土,是因为这里的湿度太大,且空气稀薄。

    加之四界不知从哪儿涌入的阴寒水气,这才导致人骨没有被彻底被氧化分解。

    难道这些骸骨,是修筑帝陵的民夫?

    史籍中可没提过这回事儿啊!

    不过太祖皇帝弑杀的传闻,姜叔夜倒是听说过。

    自古不乏有坑杀筑陵者,从工匠一直到堪舆师,事死如事生。

    陵寝完工的日子,也就是他们生命完结之时。

    可近几千年,东陆鲜有此类事件……

    姜叔夜将视线从万人坑移开,后心一阵冰凉。

    抬眼一瞧,面前铁索桥长度约莫也就五六百米。

    从下方万人坑弥漫出的气味,直教人作呕。

    坑内沉积大量的尸腐气,经过数百年的发酵,已然凝聚成一大片常年不散的尸瘴,氤氲环绕在索道下方。

    这时,宁芙蓉捏着鼻子道:“师尊,我等有修为在身,不惧尸瘴之毒,那小子怎么办?”

    猫哭耗子,你们几只鸟被毒死了,本郎君也没事儿……姜叔夜冷哼一声,不屑一顾。

    “封住他口鼻,真麻烦!”

    蟾贞子言罢,定神打量着对面的石门。

    宁芙蓉来至小侯爷面前,轻笑道:“怕吗?在侯府养尊处优,没见过这么多死人吧!”

    本以为这个纨绔子会被吓得面如死灰,哆嗦成一团。

    却不曾想,昂藏七尺的年轻人不仅没有惊慌害怕,反而说了一句策反自己的话。

    “姑娘身负修为,又貌美不凡,跟着个牛鼻子算怎么回事,不如投效我安阳侯府,保你荣华一世!”

    姜叔夜因为两次解围,对这个阴晴不定的泡椒凤爪,倒也没先前那么厌恶。

    识时务者为俊杰,心思剔透的宁芙蓉,会甘心跟着牛鼻子做个反贼?

    师徒情分?

    呵呵,一路上的貌合神离,可没逃过善于察言观色的姜叔夜。

    宁芙蓉媚眼生盼,秋水盈盈,娇笑着回了一句。

    “好啊!那小郎君可得三书六礼,凤冠霞帔娶本姑娘过门,婚宴……嗯,就在越州办!”

    小侯爷嘴角一撇,望着面纱下那双一眨一眨的大眼睛,臂膀高抬,竖起大拇指。

    “你行的!”

    继而哀叹一声:我本将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

    此刻,大和尚晁膺已然踏过铁索桥。

    万钧之力的铜皮铁骨武夫,立如劲松,双臂高抬。

    伴随着吱吱呀呀的闷声,石门被缓缓开启,内里漆黑一片。

    宁芙蓉迈步上前,手掌上扬,一团赤焰蓦然而现。

    随手一挥,漫天星火,登时将石门后的空间照亮。

    映入眼帘的,是偌大一座清石广场,

    空旷无边的广场中央,赫然矗立着一座巍峨高耸的青铜雕像。

    姜叔夜打量着巨大的雕像,不禁嘴巴大张,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一袭儒衫打扮,左手握着书卷,右手负在身后。

    微瘦的脸颊镌刻沧桑,长髯飘逸,垂洒胸前……

    浩气凛然间透着满面正气!

    “这……这不是青冥儒圣,米祭酒吗?”

    儿时,每逢屠帅征战归来,都会带着二子一女赴紫薇山坐而论道。

    米祭酒还曾为前主摸骨探脉,并断定姜家小侯爷再无修炼可能。

    姜叔夜怎么可能忘了这张脸?

    “啧……”

    不可能,地宫里这尊青铜雕像乃是三百年前所铸。

    米祭酒再是修为傲世人间,也不可能活这么久!

    吃防腐剂了?

    还有一种可能,这世上,真的有长生……

    亦或是,这雕像所刻之人,与米祭酒有什么渊源,兴许是他的祖先,也说不定。

    可这……也太像了!

    蟾贞子三人,此时也是仰头惊叹,打量着莫名其妙出现在地宫的青铜雕像。

    全然没在意身后一脸懵逼的小侯爷。

    大和尚晁膺瞪着一双虎目,吃惊问道:“这到底是什么人,能让太祖皇帝在地宫立像?”

    “瞧这打扮,应该是开国时的哪位儒家圣人,别忘了,李氏皇族祖先,可是位独尊儒术的帝王!”

    白发道人说罢,谓然一叹。

    道宗一脉,自三百年前东夏开国,便从前朝国教的显赫地位,一落千丈。

    如今儒佛昌隆,唯独道宗,人才凋敝,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一位陆地神仙了!

    至于武夫,他根本没瞧在眼里。

    后边儿的姜叔夜听罢,登时有些失望。

    本以为神秘难测的神符师,会知晓些什么秘闻。

    结果他连米祭酒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说来也是,九洲第一儒圣,也不是什么人随便都能见的……

    “走吧,应该不远了!”蟾贞子颇有些落寞地说完,继续前行。

    绕过青铜雕像后,四人有来至一处石壁前。

    青石广场四周原本漆黑一片,被宁芙蓉的玄火一照,才发现是一组色彩明丽斑斓的壁画。

    漆色鲜艳,像是昨日才完工的巨制。

    画中描绘的是金戈铁马、封禅大礼、四方朝拜以及宫廷宴会等,反应朝代兴旺的场景。

    栩栩如生,形象生动。

    蟾贞子看罢,冷哼一声:“太祖开国不易,如今江山被隆武帝搞得大厦将倾,民不聊生,可悲,可叹,可恨……”

    白发道人的话,不无几分道理。

    天下寥寥,苍生涂涂。

    罪魁祸首,还就真是晚年昏聩的隆武帝。

    不然以严九龄为首的门阀士族,以及端木一族这样外戚,怎会像吸血鬼一样,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

    姜叔夜的眼神掠过那些歌功颂德的壁画,目光落在一处诡异的地方。

    同样是数丈高的粉彩壁画,刻画的却是一副莫名其妙的残缺场景。

    血红天幕下,森白巨骨筑就的城墙,绵延无尽……

    无数如蚂蚁般大小的超凡者,或凌空而立、或御剑而飞、或盘坐半空……

    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荒野上,更有数不清的步军方阵,以及铁甲精骑。

    旌旗猎猎,威势荡天!

    壁画中所有人的表情,都透着一股如临大敌的悚然和恐惧,不约而同地盯着白骨长城的另一端。

    画面至此,戛然而止……

    姜叔夜歪着脖子,看了半天,也没弄懂这幅壁画究竟是神话传说,还是真实发生的历史。

    只是那些森森巨骨的样子,好像在哪儿见过!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我有一座彼岸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布衣老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十三章 地宫(上),我有一座彼岸阁,笔趣阁并收藏我有一座彼岸阁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