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乃珈蓝圣地,佛光普照,传承千年,暗藏天地玄机,机缘气运浓厚,多有武林中人前来瞻仰佛光,寻找机缘。只是近几年突厥日盛,骚扰不断,致使人迹日渐稀少。
李承唐到了莫高窟才知道其规模巨大,石窟众多,有藏经窟、禅窟、壁画窟、佛坛窟、佛像窟、圆洞窟、方形窟、覆斗顶窟等各种石窟,而且窟中有窟,洞中有洞,很多隐藏的暗窟深在其中,窟洞之多恐怕有几百上千之众,宛如一个巨大的蜂窝立于天地之间。若非知情人,想从中寻找武学机缘定是难于登天。
幸好李承唐知些隐情,一窟一窟寻找,在第五十窟和四百二十八窟才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这两窟一为塑像窟,窟中以佛、菩萨、天王、力士、弟子为型,佛像庄严,菩萨窈窕,天王雄健,弟子谦恭,造型丰满圆润,形象极其逼真。形态或坐、或立、或指天地、或曲臂伸腿,与家中传世典籍记载的真气修炼法门居然都可一一对应。
李承唐如醍醐灌顶,平日琢磨不透,真气无法练达之处,瞬间水到渠成,遍体通泰,浩然之气便如淘淘江水般汹涌不息。李承唐近二十年修炼,便感觉瞬间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第四百二十八窟为壁画窟,壁画以经传人物故事,变画为题,有无量经、阿陀经、法华经、弥勒经等,其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线条流畅优美,壁画上人物皆长袖持器,或吹、或弹、或飞天舞动,形态各异。
李承唐在无量经变与楞伽经变前若有所悟,壁画上线条舞动,犹如剑意挥洒,那飞天之状便如踏剑而行,仙人临顶。一副副仙人舞剑的画面破壁而出,迎面而来。剑法剑意直透体魄之中、心意之内。
李承唐顿悟剑意,剑道攀升,内心自是欣喜。
但由于秦昊天一直在侧随行,又恰好此时遇到了冉斐一群人,打断了他所有思绪,便不再驻留。只可惜他依然没有寻到先祖的机缘,只有再想它法。
这一幕,局外之人当然不知,秦昊天与其他人也只当是李承唐虔诚观佛而已。
李承唐于帐篷之内冥想,反正下一步还未确定去向,自己摆脱这群人后是否再返敦煌一趟。
忽然便听搜的一声,有一物击破帐篷落入账内。李承唐反手接住,却是一个纸团,打开一看,上写:冉家与莫高窟有渊源,机缘可期,可随行河南道。
李承唐极为惊奇,此处能有谁给自己传递信息,大惑不解,但想半天也没弄明白。多想无益,便不再徒增烦恼。他记得冉斐曾说过与莫高窟有些关联,自己也不急于马上返回敦煌,倒真的可以去探个究竟。
决定之后,李承唐定下心来,盘膝而坐,将祖传真气功诀默记心头,把在莫高窟所悟也细细回想贯通,真气游走全身。
李承唐的功法便是上古赤龙所留的“一书一剑”之“一书”所载,名曰:“玄天归元诀”。但书中仅有文字详解,修炼全靠自身悟性,所以李承唐在莫高窟见佛像才如醍醐灌顶。此功法人剑合一,与“螭龙剑”同修,以剑养人,以人养剑,相互砥砺,进境神速。
“螭龙剑”之妙外人自是不知,估计李承唐也不自知。此剑对于九段高手以下,若无“玄天归元诀”导引自然有害,但对于九段以上武者,其对砥砺剑道、提升真气修为却是至宝。晚宴之前秦昊天偶触此剑便觉杀气侵染,遂用真气抵抗,却不知这是砥砺真气修为的法宝,估计事后必然有所悟。
李承唐自幼便背负“螭龙剑”,近二十年侵染,内力修为早臻宗师境界,只是剑道剑术一途尚需磨练与领悟。
一会儿功夫,李承唐便天、人、剑合一,进入忘我虚无境界。一路旅途劳累顿时消散,精神焕发,宝相庄严。沙漠晒黑的面容也渐渐转换成正常肤色。
一夜无言。
一阵嘈杂混乱的声音从帐外传来,李承唐从入定中惊醒。便看到外面天光已亮,人影晃动,马蹄声,哭喊声,还有浓浓的烟火气息扑面而至。李承唐心知有异,朦胧中微定心神,持剑挎弓走出帐篷。
只见一队骑兵正在草原上肆虐纵横。这队人马身穿胡服短袖皮甲,辫式披发,腰覆蹀躞带,挎着弯弓,手持弯刀,胯下皆为清一色的“贺兰马”。
草原上箭簇乱射,弯刀闪过,鲜血横飞,整个草原部落已经横七竖八躺了很多哈萨克人的尸体。许多毡房和帐篷也烧起熊熊大火,成为火球。
中年文士冉斐也早已起来站在李承唐身侧,满脸愤怒之色,简短的对李承唐说道:“这是突厥人的轻甲骑兵,突厥人以骑兵为主,多为轻甲,又分为侍卫军、控弦军和拓羯军,控弦军是前锋军,类似于唐军的游侦,这些就是控弦军,估计后面还跟随着大军。”然后他仰天对跟随的那群人大声说道:“我辈岂是蓬蒿人,跟我去斩杀这帮胡奴狗!”
突厥人经常骚扰大唐边境,打秋风搜刮民财,中原人对突厥人深恶痛绝,一律称之为胡奴狗或者锻奴狗。
众人见此情景,早就义愤填膺,闻言便拔剑冲杀过去。正在此时,一阵箭簇破空之声传来,箭如飞蝗,十几骑胡人策马冲至。突厥人骁勇善战,来去如风,以骑快扬名,瞬间便到眼前。
一群人中,冉菁菁位于最左侧,首当其冲,险境立现。她本身武功就不高,也就五段入门而已。只见她剑如银蝶翻飞,拨掉十几只箭簇之后,最后一支箭躲闪不及,被逼的跌倒在地。胡人一马当先,马蹄扬起直接向冉菁菁踏去。眼看冉菁菁就要香消玉殒,冉斐目眦尽裂,孟朗暴喝连连,但一众人被箭支所挡,却是无法救援。
此时,李承唐一声怒喝,“达子尔敢!”他原本沉稳敦厚,此情此景早已努不可遏。也不见他如何动作,身形飘忽如平地漂移,向当先胡骑直愣愣冲撞过去。只见他周边那些箭支如遇无形气墙纷纷反弹四落,当先胡骑被撞得横飞出去,再看那胡兵头碎骨折,已然一命呜呼。
李承唐转身扶起冉菁菁,冉菁菁看着李承唐已恢复本色且刚毅俊朗的面容,突然间面泛潮红,一双眼眸异彩闪动,娇滴滴的道:“菁菁多谢公子搭救。”
李承唐将冉菁菁护在身后,一人面对十余骑军,当头迎面行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势。
突厥人骁勇,见自己当先骑兵无缘无故横死,也不止步,直冲而来。
只见李承唐并不躲闪,右手持剑,左手拿弓,也不使用任何招式,内力倾注兵器之上,向这十余骑兵挥了过去。一阵罡风过后,如摧枯拉朽,十余骑兵人马皆飞,头破肠流,已剩不下一个活人。
背后众人皆惊,这是什么武功。他们只知这年轻人身怀古剑,却不知他武功竟如此之高。虽说骑军士兵的武功肯定不如江湖人,但他那御箭簇于外,真气横扫敌军,玄之又玄的内力,让这些人前所未见,惊奇不已。冉菁菁站在背后,更是直盯着李承唐,感激仰慕之色顿起。
众人来不及感叹说话,突厥骑兵见此间变故,又有几十余骑从远处向这边策马冲来。其中有几骑锦衣襕衫,腰悬长剑,显然与那些控弦军有所不同。
这时,只见“无剑老人”从另一侧急速掠过来。大家一开始就没见到他人,此时见他全身沾满血迹,臂下夹着一名哈萨克族的儿童,身后又跟着阿热一家人,知他肯定是救人去了。
“无剑老人”秦昊天掠至众人跟前,放下儿童,急匆匆的对众人说道:“这些轻骑背后有高手扎起,都是突厥江湖中人,你们退后!”他没见过李承唐出手,自然很担心大家受到伤害。
说话间,那几十余骑突厥兵已赶到众人近前,当前三位成品字形的锦衣襕衫中年人飞身下马,围了上来。中间的突厥人似乎刚与“无剑老人”打过一架,盯着他阴恻恻的说道:“秦昊天,你别倚老卖老,若不是师傅叮嘱不让跟中原武林人士起冲突,你还以为史某怕你不成,唐人军队在突厥轻骑面前就像一只臭虫,一捏便死,你何苦趟这浑水。”
秦昊天仰天哈哈长笑一声,“国不分南北,匹夫不可夺志,我大唐岂容你们欺辱,你这蛮荒娃儿别跟我扯筋,净搞些没用的,便你师傅阿史那生来了,老朽也不见得怕他!”
冉斐等人听到阿史那生,皆都大惊失色,此人外号“番弥勒”,最喜笑脸杀人,又号“笑脸寒蝉”,是番外第一高手。传言一身“金丝蝉变”神功早已超越大宗师境,达到罗汉位。其剑法通神多变,诡异莫测。在“江湖玄评榜”中位列前三,且霸榜二十年。
李承唐到了莫高窟才知道其规模巨大,石窟众多,有藏经窟、禅窟、壁画窟、佛坛窟、佛像窟、圆洞窟、方形窟、覆斗顶窟等各种石窟,而且窟中有窟,洞中有洞,很多隐藏的暗窟深在其中,窟洞之多恐怕有几百上千之众,宛如一个巨大的蜂窝立于天地之间。若非知情人,想从中寻找武学机缘定是难于登天。
幸好李承唐知些隐情,一窟一窟寻找,在第五十窟和四百二十八窟才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这两窟一为塑像窟,窟中以佛、菩萨、天王、力士、弟子为型,佛像庄严,菩萨窈窕,天王雄健,弟子谦恭,造型丰满圆润,形象极其逼真。形态或坐、或立、或指天地、或曲臂伸腿,与家中传世典籍记载的真气修炼法门居然都可一一对应。
李承唐如醍醐灌顶,平日琢磨不透,真气无法练达之处,瞬间水到渠成,遍体通泰,浩然之气便如淘淘江水般汹涌不息。李承唐近二十年修炼,便感觉瞬间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第四百二十八窟为壁画窟,壁画以经传人物故事,变画为题,有无量经、阿陀经、法华经、弥勒经等,其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线条流畅优美,壁画上人物皆长袖持器,或吹、或弹、或飞天舞动,形态各异。
李承唐在无量经变与楞伽经变前若有所悟,壁画上线条舞动,犹如剑意挥洒,那飞天之状便如踏剑而行,仙人临顶。一副副仙人舞剑的画面破壁而出,迎面而来。剑法剑意直透体魄之中、心意之内。
李承唐顿悟剑意,剑道攀升,内心自是欣喜。
但由于秦昊天一直在侧随行,又恰好此时遇到了冉斐一群人,打断了他所有思绪,便不再驻留。只可惜他依然没有寻到先祖的机缘,只有再想它法。
这一幕,局外之人当然不知,秦昊天与其他人也只当是李承唐虔诚观佛而已。
李承唐于帐篷之内冥想,反正下一步还未确定去向,自己摆脱这群人后是否再返敦煌一趟。
忽然便听搜的一声,有一物击破帐篷落入账内。李承唐反手接住,却是一个纸团,打开一看,上写:冉家与莫高窟有渊源,机缘可期,可随行河南道。
李承唐极为惊奇,此处能有谁给自己传递信息,大惑不解,但想半天也没弄明白。多想无益,便不再徒增烦恼。他记得冉斐曾说过与莫高窟有些关联,自己也不急于马上返回敦煌,倒真的可以去探个究竟。
决定之后,李承唐定下心来,盘膝而坐,将祖传真气功诀默记心头,把在莫高窟所悟也细细回想贯通,真气游走全身。
李承唐的功法便是上古赤龙所留的“一书一剑”之“一书”所载,名曰:“玄天归元诀”。但书中仅有文字详解,修炼全靠自身悟性,所以李承唐在莫高窟见佛像才如醍醐灌顶。此功法人剑合一,与“螭龙剑”同修,以剑养人,以人养剑,相互砥砺,进境神速。
“螭龙剑”之妙外人自是不知,估计李承唐也不自知。此剑对于九段高手以下,若无“玄天归元诀”导引自然有害,但对于九段以上武者,其对砥砺剑道、提升真气修为却是至宝。晚宴之前秦昊天偶触此剑便觉杀气侵染,遂用真气抵抗,却不知这是砥砺真气修为的法宝,估计事后必然有所悟。
李承唐自幼便背负“螭龙剑”,近二十年侵染,内力修为早臻宗师境界,只是剑道剑术一途尚需磨练与领悟。
一会儿功夫,李承唐便天、人、剑合一,进入忘我虚无境界。一路旅途劳累顿时消散,精神焕发,宝相庄严。沙漠晒黑的面容也渐渐转换成正常肤色。
一夜无言。
一阵嘈杂混乱的声音从帐外传来,李承唐从入定中惊醒。便看到外面天光已亮,人影晃动,马蹄声,哭喊声,还有浓浓的烟火气息扑面而至。李承唐心知有异,朦胧中微定心神,持剑挎弓走出帐篷。
只见一队骑兵正在草原上肆虐纵横。这队人马身穿胡服短袖皮甲,辫式披发,腰覆蹀躞带,挎着弯弓,手持弯刀,胯下皆为清一色的“贺兰马”。
草原上箭簇乱射,弯刀闪过,鲜血横飞,整个草原部落已经横七竖八躺了很多哈萨克人的尸体。许多毡房和帐篷也烧起熊熊大火,成为火球。
中年文士冉斐也早已起来站在李承唐身侧,满脸愤怒之色,简短的对李承唐说道:“这是突厥人的轻甲骑兵,突厥人以骑兵为主,多为轻甲,又分为侍卫军、控弦军和拓羯军,控弦军是前锋军,类似于唐军的游侦,这些就是控弦军,估计后面还跟随着大军。”然后他仰天对跟随的那群人大声说道:“我辈岂是蓬蒿人,跟我去斩杀这帮胡奴狗!”
突厥人经常骚扰大唐边境,打秋风搜刮民财,中原人对突厥人深恶痛绝,一律称之为胡奴狗或者锻奴狗。
众人见此情景,早就义愤填膺,闻言便拔剑冲杀过去。正在此时,一阵箭簇破空之声传来,箭如飞蝗,十几骑胡人策马冲至。突厥人骁勇善战,来去如风,以骑快扬名,瞬间便到眼前。
一群人中,冉菁菁位于最左侧,首当其冲,险境立现。她本身武功就不高,也就五段入门而已。只见她剑如银蝶翻飞,拨掉十几只箭簇之后,最后一支箭躲闪不及,被逼的跌倒在地。胡人一马当先,马蹄扬起直接向冉菁菁踏去。眼看冉菁菁就要香消玉殒,冉斐目眦尽裂,孟朗暴喝连连,但一众人被箭支所挡,却是无法救援。
此时,李承唐一声怒喝,“达子尔敢!”他原本沉稳敦厚,此情此景早已努不可遏。也不见他如何动作,身形飘忽如平地漂移,向当先胡骑直愣愣冲撞过去。只见他周边那些箭支如遇无形气墙纷纷反弹四落,当先胡骑被撞得横飞出去,再看那胡兵头碎骨折,已然一命呜呼。
李承唐转身扶起冉菁菁,冉菁菁看着李承唐已恢复本色且刚毅俊朗的面容,突然间面泛潮红,一双眼眸异彩闪动,娇滴滴的道:“菁菁多谢公子搭救。”
李承唐将冉菁菁护在身后,一人面对十余骑军,当头迎面行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势。
突厥人骁勇,见自己当先骑兵无缘无故横死,也不止步,直冲而来。
只见李承唐并不躲闪,右手持剑,左手拿弓,也不使用任何招式,内力倾注兵器之上,向这十余骑兵挥了过去。一阵罡风过后,如摧枯拉朽,十余骑兵人马皆飞,头破肠流,已剩不下一个活人。
背后众人皆惊,这是什么武功。他们只知这年轻人身怀古剑,却不知他武功竟如此之高。虽说骑军士兵的武功肯定不如江湖人,但他那御箭簇于外,真气横扫敌军,玄之又玄的内力,让这些人前所未见,惊奇不已。冉菁菁站在背后,更是直盯着李承唐,感激仰慕之色顿起。
众人来不及感叹说话,突厥骑兵见此间变故,又有几十余骑从远处向这边策马冲来。其中有几骑锦衣襕衫,腰悬长剑,显然与那些控弦军有所不同。
这时,只见“无剑老人”从另一侧急速掠过来。大家一开始就没见到他人,此时见他全身沾满血迹,臂下夹着一名哈萨克族的儿童,身后又跟着阿热一家人,知他肯定是救人去了。
“无剑老人”秦昊天掠至众人跟前,放下儿童,急匆匆的对众人说道:“这些轻骑背后有高手扎起,都是突厥江湖中人,你们退后!”他没见过李承唐出手,自然很担心大家受到伤害。
说话间,那几十余骑突厥兵已赶到众人近前,当前三位成品字形的锦衣襕衫中年人飞身下马,围了上来。中间的突厥人似乎刚与“无剑老人”打过一架,盯着他阴恻恻的说道:“秦昊天,你别倚老卖老,若不是师傅叮嘱不让跟中原武林人士起冲突,你还以为史某怕你不成,唐人军队在突厥轻骑面前就像一只臭虫,一捏便死,你何苦趟这浑水。”
秦昊天仰天哈哈长笑一声,“国不分南北,匹夫不可夺志,我大唐岂容你们欺辱,你这蛮荒娃儿别跟我扯筋,净搞些没用的,便你师傅阿史那生来了,老朽也不见得怕他!”
冉斐等人听到阿史那生,皆都大惊失色,此人外号“番弥勒”,最喜笑脸杀人,又号“笑脸寒蝉”,是番外第一高手。传言一身“金丝蝉变”神功早已超越大宗师境,达到罗汉位。其剑法通神多变,诡异莫测。在“江湖玄评榜”中位列前三,且霸榜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