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水,光阴易逝。

    不知不觉张拯已经在渭南别院住了快一个月月。

    期间除了回长安看了两次老娘之外,基本上没怎么挪窝。

    很神奇,作为长安有名的纨绔子弟,张拯这个月竟然没有出去闯祸。

    对于长安的百姓来说,实在是可喜可贺喜大普奔喜闻乐见。

    究其原因,还是张拯这段时间太忙了。

    一边忙着书院细节的规划,一边忙着印刷厂的事情。

    顺便等待世家反击李世民的手段。

    可惜左等右等,世家就是没动静,张拯都已经等得没耐心了。

    反而是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

    自从第一支运送粮食的车队进了长安城外的官仓。

    第二支,第三支……运送粮食的车队就络绎不绝。

    每日里城外官道上长长的运粮车队,已经成为了长安城外的一道奇异的景观。

    每日都有各地的百姓来道官道两旁,观看这前所未有的景象。

    “这么多粮食,得吃到啥时候啊?”

    同时关中,河南,山东等地旱灾严重稍具规模的城池,都有源源不断粮食的入仓。

    其中有来自江南的稻米,西北地的麦子。

    而数量最多的还是北方大规模种植的糜子。

    ……

    渭河边上的印刷厂已经颇具规模,每日里忙碌不休。

    每天都有将近十万份报纸从这个新奇的厂房里印刷出来。

    其中一半会在长安销售,而另一半,则由国公府快马送至长安周边的大城。

    大唐人民日报发行一周后,张拯便召集了马周,张二狗等人。

    将报纸的价格定在了一文钱。

    并且以往由小厮四处散发的方式也有所改变,改成了固定经营。

    于是长安各大坊市的门口,多了一处叫做报刊亭的建筑。

    编辑的人数也从当初只有三人的寒酸境地,升级到了如今十余人的规模。

    人才,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人才。

    如今十余人的编辑团队,隐隐以马周为首。

    原本主事的张二狗,反而成了与长安各大商家洽谈广告合作的公关型人物。

    并且做得极好,短短一个月时间,不仅将张拯投入的一千贯本钱给赚了回来。

    除了维持印刷厂的日常开销之外,竟然还有近三千贯的盈余。

    要知道这才一个月时间。

    连张拯都有些好奇张二狗是怎么做到的。

    细问之下才知道,长安的一些些商家,为了争一个广告首位差点打起来。

    张二狗灵机一动,打人是不对的。

    既然大家都想要这个位置,那就用钱说话,谁给的价格高,那个位置就给谁。

    张拯大喜,没想到张二狗竟然自行领悟了拍卖的道理。

    人才啊,对于人才,那没说的,必须重用。

    于是张拯当着印刷厂所有人的面,狠狠的夸了张二狗一顿。

    并且奖励张二狗一百贯钱,整整一马车现钱。

    厂里顿时炸锅了,所有人都羡慕得不行。

    在张拯表示,不论是谁,只要如张二狗这般。

    能够想到绝妙的主意为厂里带来创收,也会有这样的奖励之后。

    厂里数百人做事的热情空前的高涨起来,谁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下一个张二狗。

    庄子里的青壮则由刘三带头,组成了一支百人规模的巡逻队伍。

    又分成了三队,日夜不休的在张府别院周边和厂区内外巡逻。

    而庄子里的妇孺孩童,只要能帮得上忙的。

    张拯大手一划拉,全部进了厂里做事。

    每天不仅管两顿饭,还有三个大子的铜钱作为报酬。

    如今的庄子,已经没有人去做从渭河里挑水来灌溉农田这种无用功的事情了。

    依旧蹲在墙根晒太阳的老人,原本木然的脸上也逐渐有了笑脸。

    虽然时间很短,但这个小小的庄子,确实与张拯刚来的时候不同了。

    ……

    与厂区里的一片和谐不同。

    张拯此时正在别院的书房内抓耳挠腮,仿佛遇到了什么难以抉择的事情。

    将眼前的一张图纸狠狠的捏成了一团,然后往书房的角落里丢去。

    然后拿起身前一个闪耀着幽幽寒光,不到半尺长的一个机括反复推敲。

    “哪里不对,究竟是哪里不对呢?”

    张拯正抓着头发喃喃自语,画废的图纸已经铺满了整个书房。

    原来是李承乾的生辰快到了,张拯承诺要送给他一个新奇玩意儿。

    于是张拯一下子就想到了后世和小伙伴们常玩的小袖箭。

    当然,后世和小伙伴玩的袖箭大多是塑料的。

    而农村自己做一般也是用竹子作为原材料,没有什么杀伤力。

    但是,现在这玩意儿是要送给李承乾的生日礼物,当然不可能用竹子做的来糊弄他。

    于是张拯打算原原本本的将历史上有名的袖弩复原出来。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精铁打造的袖箭射程竟然还不如用竹片做出来的小玩具。

    精铁打造的袖弩射程只有不到二十步的距离,反而竹片做出来的玩具能射到三十步开外。

    一开始张拯以为是弩箭的问题,可能是弩箭太重。

    大唐的工艺做出来的弹簧射不动这么重的箭支,于是不断加工打磨弩箭。

    以至于现在的弩箭与其说是箭,不如说是一根寒芒森森的长针。

    但是让张拯感到沮丧的是,将原本的弩箭换到竹片做的玩具上,竟然也能射出去三十步开外的距离。

    于是张拯又开始找弹簧的问题。

    直到张拯把弹簧换到以羊肠线驱动的竹片玩具上。

    还是射出去了三十步开外的距离。

    再看着与竹子制作出来大同小异的机括,除了材料不同,结构完全一样。

    偏偏没一样东西单独拿出来都没问题,组合在一起就出问题。

    于是张拯崩溃了。

    前世作为一个工科生,按理说做这样一个小玩具应该是手到擒来才是。

    可是老天偏不让张拯如愿,而是狠狠的抽了他几个大耳巴子。

    “不应该啊,怎么会这样呢,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张拯双眼无神,双手抱着自己的头缩在书房的几案上,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片刻后,又将拆成一堆零件的弩箭组装好。

    然后对着书房里的承重的柱子射过去,可惜,柱子的距离远在二十步开外。

    弩箭只飞到一半不到的距离,便落到了地板上,发出一声“叮咚”的声响。

    “不应该啊~”

章节目录

大唐极品纨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子率以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十一章 不应该啊,大唐极品纨绔,笔趣阁并收藏大唐极品纨绔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