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确定了李尘长留凌空寺后,殿外的长老和许多核心弟子进入大殿,依次拜访。
人人口称佛子,甚至有一些人说出世尊两个字,这些人面对李尘的狂热和信仰,是让他十分不适的。
他想起佛祖遗址中留下的宏愿,希望世上人人成佛,但是看现在的情形,这些人显然走错了路。
李尘暗道:难怪佛祖死后无数年都没有人能走出八境的路,只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想错了一件事,佛不是个人,而是众生啊。
等到所有人见过了李尘,方丈对李尘道:“佛子,明日是佛门辩法的日子,还请佛子记得前往正殿。”
这件事他事先并没有说出来,李尘微微皱眉,但是紧接着方丈身后众人都躬身道:“还请佛子前往。”
李尘想了想,这也未必算坏事,他现在在心境上本身究竟有一些坎坷,需要佛理的修行来凝神静气,或许在这一场辩法中能领悟许多佛理。
于是最后答应下来。
第二天。
李尘赶到正殿后,见了满堂的弟子和长老,才知自己竟然是最后一个到,他觉得有些尴尬,说了一声,“既然是佛门辩理,其实不必执着于时间,世上大道千万,如果非要确定一个时间,一生一世,千年万年又哪能够呢?”
他的话音一落,有僧人的眼睛微亮,立即说:“佛子一句话就有至上佛理,谨遵教诲。”
接着这句话,众僧人齐齐高呼谨遵教诲。
方丈则传音给李尘道:“佛子果然和我佛有缘,一句话便让许多弟子顿悟。”
李尘站定在方丈一侧,装模作样地回礼。
接下来,这一场辩法开始,李尘一开始听得十分认真,时间一久才发现不是所有人都如玄立和方丈在佛理上的境界,这些人的许多说法,在李尘的耳朵里就像小孩儿的咿呀学语,最多只是自己揣摩佛理三五天的程度。
玄立曾经说自己在佛理上的天赋绝佳,这一刻李尘也信了,他甚至也隐隐有了一丝想法,难道说自己真的是天生佛子?
时间越来越久,殿内对于佛理的辩论终于加深,从一开始的弟子辩论,到最后的长老出面,甚至方丈也开始发声。
那些站在后方的弟子,一开始还若有所思,到后面已经无法理解,甚至不能明白每一句话所代表的深意。
李尘注意到每一个人的神色,到了现在,除了玄立以外,所有弟子的脸上只有麻木和迷茫。
到最后,每一个问题抛出去,只有寥寥三四人能够回应。
其实所谓的佛门辩法,大多是在讨论人物和这个世界的几重关系,在这里面又可以分为几个大类:第一个,心身关系;第二个,色空关系;第三个,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李尘曾经一直因为自身和这个世界的矛盾而痛苦,心态最后又因为自身本体的心身关系而执着,这就是那段时间他戾气深重的原因,也叫做业障。
大殿里,剩余几人的辩法越来越激烈,如:“真如自性是否真的存在呢?如果说真的存在,那就说明还有假如自性,同时也就存在了中见自性。佛门有大贤曾经说过:一个人你在他前也只能看到正面,当你转他后边只见背面,当你从他的天空向下看,前后中都见半,所以一切不过是角度不同,妄议其中任何一种的存在,都是十分狭隘的。”
一长老回应:“你为什么一定要用世俗上的事情去揣测真如自性呢?先贤所说的未必是对,就像世尊也曾经说过,我等所见的未必是真的,你所没有看到的也未必是假的,我等修行的目的,绝不是让自己的慧根停留在凡夫俗子的境界,否则又怎么能理解不可思议的真如自性?”
到了这里,李尘虽然明白他们的意思,但其实他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并不打算说出来。
直到方丈和其中一人辩法,方丈说了这样一句话,“无论有为法还是无为,我们最终的路,都是侍奉世尊左右啊。”
李尘从他们辩法的感悟中苏醒过来,就好像正在观赏两个人酣畅淋漓的战斗,忽然有联系两年半的舞女跳出来扭了腰肢的格格不入,他忍不住道:“方丈此言差矣。”
所有人都看过来,他们一开始都只以为佛子这一场辩法只是来瞧瞧,现在听他出声,都有些诧异。
方丈问道:“佛子有何高论?”
他一直以为李尘在佛祖秘境中有所得,否则不会全身的佛性几天都不曾消减,这时候竖起耳朵吗,只想听一听佛子的说法。
李尘环视众人,知道自己刚才还是一时冲动了,想了想还是说出自己的想法,叹息道:“世尊当年走遍无尽地域,见过了人生种种苦难,说出了众生平等的振聋发聩,以他的品格,传下我佛又怎么会是为了让你们时时侍奉左右呢?他老人家当年的宏愿,是希望世上人人成佛啊。”
大殿里,佛光大放。
大殿外,忽起八十一声钟鸣。
人人口称佛子,甚至有一些人说出世尊两个字,这些人面对李尘的狂热和信仰,是让他十分不适的。
他想起佛祖遗址中留下的宏愿,希望世上人人成佛,但是看现在的情形,这些人显然走错了路。
李尘暗道:难怪佛祖死后无数年都没有人能走出八境的路,只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想错了一件事,佛不是个人,而是众生啊。
等到所有人见过了李尘,方丈对李尘道:“佛子,明日是佛门辩法的日子,还请佛子记得前往正殿。”
这件事他事先并没有说出来,李尘微微皱眉,但是紧接着方丈身后众人都躬身道:“还请佛子前往。”
李尘想了想,这也未必算坏事,他现在在心境上本身究竟有一些坎坷,需要佛理的修行来凝神静气,或许在这一场辩法中能领悟许多佛理。
于是最后答应下来。
第二天。
李尘赶到正殿后,见了满堂的弟子和长老,才知自己竟然是最后一个到,他觉得有些尴尬,说了一声,“既然是佛门辩理,其实不必执着于时间,世上大道千万,如果非要确定一个时间,一生一世,千年万年又哪能够呢?”
他的话音一落,有僧人的眼睛微亮,立即说:“佛子一句话就有至上佛理,谨遵教诲。”
接着这句话,众僧人齐齐高呼谨遵教诲。
方丈则传音给李尘道:“佛子果然和我佛有缘,一句话便让许多弟子顿悟。”
李尘站定在方丈一侧,装模作样地回礼。
接下来,这一场辩法开始,李尘一开始听得十分认真,时间一久才发现不是所有人都如玄立和方丈在佛理上的境界,这些人的许多说法,在李尘的耳朵里就像小孩儿的咿呀学语,最多只是自己揣摩佛理三五天的程度。
玄立曾经说自己在佛理上的天赋绝佳,这一刻李尘也信了,他甚至也隐隐有了一丝想法,难道说自己真的是天生佛子?
时间越来越久,殿内对于佛理的辩论终于加深,从一开始的弟子辩论,到最后的长老出面,甚至方丈也开始发声。
那些站在后方的弟子,一开始还若有所思,到后面已经无法理解,甚至不能明白每一句话所代表的深意。
李尘注意到每一个人的神色,到了现在,除了玄立以外,所有弟子的脸上只有麻木和迷茫。
到最后,每一个问题抛出去,只有寥寥三四人能够回应。
其实所谓的佛门辩法,大多是在讨论人物和这个世界的几重关系,在这里面又可以分为几个大类:第一个,心身关系;第二个,色空关系;第三个,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李尘曾经一直因为自身和这个世界的矛盾而痛苦,心态最后又因为自身本体的心身关系而执着,这就是那段时间他戾气深重的原因,也叫做业障。
大殿里,剩余几人的辩法越来越激烈,如:“真如自性是否真的存在呢?如果说真的存在,那就说明还有假如自性,同时也就存在了中见自性。佛门有大贤曾经说过:一个人你在他前也只能看到正面,当你转他后边只见背面,当你从他的天空向下看,前后中都见半,所以一切不过是角度不同,妄议其中任何一种的存在,都是十分狭隘的。”
一长老回应:“你为什么一定要用世俗上的事情去揣测真如自性呢?先贤所说的未必是对,就像世尊也曾经说过,我等所见的未必是真的,你所没有看到的也未必是假的,我等修行的目的,绝不是让自己的慧根停留在凡夫俗子的境界,否则又怎么能理解不可思议的真如自性?”
到了这里,李尘虽然明白他们的意思,但其实他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并不打算说出来。
直到方丈和其中一人辩法,方丈说了这样一句话,“无论有为法还是无为,我们最终的路,都是侍奉世尊左右啊。”
李尘从他们辩法的感悟中苏醒过来,就好像正在观赏两个人酣畅淋漓的战斗,忽然有联系两年半的舞女跳出来扭了腰肢的格格不入,他忍不住道:“方丈此言差矣。”
所有人都看过来,他们一开始都只以为佛子这一场辩法只是来瞧瞧,现在听他出声,都有些诧异。
方丈问道:“佛子有何高论?”
他一直以为李尘在佛祖秘境中有所得,否则不会全身的佛性几天都不曾消减,这时候竖起耳朵吗,只想听一听佛子的说法。
李尘环视众人,知道自己刚才还是一时冲动了,想了想还是说出自己的想法,叹息道:“世尊当年走遍无尽地域,见过了人生种种苦难,说出了众生平等的振聋发聩,以他的品格,传下我佛又怎么会是为了让你们时时侍奉左右呢?他老人家当年的宏愿,是希望世上人人成佛啊。”
大殿里,佛光大放。
大殿外,忽起八十一声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