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南国早春!

    李轩站在蔡记海鲜楼的楼顶,隔着蓝灰的海水远眺海湾那头的深海特区。他眼前的这片海湾叫做后海,蜿蜒的海岸线并没有金黄的沙滩和冲浪的游客,有的只是嶙峋礁石和成片的红树林。

    不住在海边的人可能会疑惑不解,红树林根本就不是红色的,只不过是一些长在海边的绿色乔灌木而已。这些海边的成片杂木,之所以会被称为“红树”,是因为它们富含“单宁酸”,被砍伐后会很快氧化变成红色。

    除了不能算风景的红树林,后海湾就连海水也不是那种赏心悦目的湛蓝色。这是因为包括后海在内的整片伶仃洋湾区都是珠江的入海口,随河流冲刷下来的大量泥沙,把蓝色的海水涂抹成了蓝灰色。

    所以说,后海的风景并不算优美,而李轩眺望大海也不是为了赏景,而是想要亲身见证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那是春天的故事里的全新篇章。一位老人第三次来深海特区,他今天的行程之一就是考察海湾对面的深海电子产业园。

    李轩不知道另一个时空中,老人的行程是怎么安排的。但他很清楚那个时空中的特区,可没有像这样一个几乎支撑起深海工业脊梁的大型电子产业园区。

    为此,李轩也颇有几分自豪,他这只小蝴蝶至少改变了一些东西!

    实际上它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一个深海电子产业园,就连他现在站的这间海鲜大酒楼,也是另一个时空中没有的。另一个时空中的元朗,九十年代之前一直被香港人当做偏僻的乡下,鬼才会跑到荒郊野岭的后海边来吃海鲜。

    但这一世就不同了,因为香港高新电子产业的崛起,元朗现在不但是全港最重要的核心工业区,还是香港发展最快的城市副中心。连带着整个新界西北部地区,过去这七八年的发展速度犹如坐火箭一般。

    天水围工业园的土地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耗尽,于是新工厂像癌细胞扩散一样在整个元朗周边扩散开来。要知道元朗的开发程度,远没有九龙和港岛那么高。

    另一个时空中,即使在二三十年之后,包括元朗、粉岭等在内的新界西部和北部地区,依旧有大片的荒地和农田。所以说香港土地资源紧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只不过新界的许多事情远比市区要复杂,由原住民带来的遗留问题,一直是困扰港英当局开发新界的最大拦路虎。而没等英国人下定决心来解决这些问题,香港就已经确定要在九七年回归了,他们自然不愿再为此多费心思。

    而这个时空因为李轩和东方集团的出现,元朗成为了全港最大的电子制造中心。以东方集团为中心,上下游产业链大量工厂蜂拥而来,所需的工业用地远不是天水围电子园那点面积所能满足的。

    不过工厂老板们只要有足够的利润,自然就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量散落在新界原住民手中的农地,经过买卖交易,以及向港府补缴地价之后,摇身一变成了一座座新工厂。

    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工业化运动,等到元朗周边冒出了大棠村工业园、上村工业园、锦田工业园、八乡工业园、新田工业园等一大批在政府规划中,根本找不到的新兴工业区时,港-英政府才不得加速元朗地区的工业规划布局。

    除了工业规划之外,就连曾让港英当局和未来港-府头疼不已的丁屋问题,也在元朗澎湃的经济发展浪潮中,出现了新的解决思路。

    当初英国人占领新界时,为了得到本地居民的支持,同意本地居民的男性后代,无需向政府缴纳地价就能获得建房的权利,俗称“丁屋”。

    按照港-英当局1972年来推行的最新政策,每人可一生申请一次于认可范围内,建造一座共3层高(27呎/23米高),每层面积不超过700呎(约65平米)的丁屋。这个居住面积在地少人多的香港,已经和小型的联排别墅差不多了。

    但它的流通性却远不是真正的别墅所能比的,因为按照规定丁屋如果出售给非原居民,就需要向港府补交地价。香港地价之昂贵,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

    所以丁屋补上地价之后,也就只有真正的精英富豪才能买得起。但这些人又怎么可能来新界乡下置产?

    要知道丁屋也只是在居住面积上和小别墅相当罢了,但它的基础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可就天差地别了。哪个富豪愿意自己周围的邻居,都是收入才只有自己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的穷光蛋,就不怕半夜被人入室打-劫吗?

    而随着元朗经济开始腾飞,丁屋的价值就不一样了。它们成了地产商眼中的香馍馍,地产商们甚至愿意自己承担土地差价的同时,以三倍面积的回迁房来置换一套丁屋的产权。

    当然,地产商们唯一的条件就是丁屋必须成片转让,否则碎片化的土地根本无法被开发利用!这个时候新界独有的乡-议局和乡-事委-员会又开始发挥引导、协调作用。

    如果家里有一套丁屋,除了可以置换回一套和原先居住面积相同的豪宅之外,还能额外得到7套600呎普通套房。一家人甚至什么都不用干,仅靠收房租就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于是整个元朗一下子多了一批,靠着拆迁发家的新富人群。要知道这些人除了手里有丁屋之外,大部分还保留有以前用来耕种的农田。

    只不过随着香港六七十年代经济开始腾飞,生活成本不断高涨,农业耕种根本无法维持体面的生活。于是新界的大量农民沦为低收入阶层,被迫进城打工来养活自己,农田抛荒率也不断飙高。

    所以别看新界现在还保留着不少农地,但全港95%以上的粮食、蔬菜、禽肉,都需要从内地或者东南亚进口。

    这些原本一毛不值的荒田,现在同样变得寸土寸金。无论是卖给地产商还是开发成工业区,都能换回大量资产。

    这就是快速城市化的魔力所在,大量工厂和人口的聚集,让元朗成为香港新的工业和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增量红利,足够满足原居民、地产商、工厂主等各方势力瓜分所需,所以说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而另一个时空中的香-港,恰恰从1994年开始就陷入了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窘境。1994年时,深海特区的gdp只相当于香港的二十分之一。而二十五年之后,深海特区的gdp却已经反身超过了香港。

    而香港经济之所以会在九四年后增长乏力,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过分失衡。除了金融业和地产业之外,就没剩什么东西了。然后亚洲金融危机又把香港九十年代吹起来的地产泡沫彻底戳破,于是整个香港经济自然也遭受重创!

    而这一世的香港,虽然纺织、玩具、服装等轻工业都搬离得差不多了,但电子产业迅速填补了进来,顺带还改善了整个香港的城市布局,让原本崩塌的西部和北部地区迅速拉近了和核心城区的距离。

    而等到十到二十年之后,电子业也因为成本问题北移之后,李轩相信香港的互联网产业肯定能接过重担,成为香港经济新的脊梁。

    比如因为李轩两年前在全球互联网大会上重点推介,而爆红全世界的quora公司,不久前刚刚完成c轮4000万美元的融资。

    令李轩也没意料到的是,这个最初走知识分享路线,很可能成为“香港知乎”的网站,最近却开始在搜索技术的研发上投入巨资,未来可能变成“香港谷歌”。

    在李轩的影响下,现在的香港可谓是全球互联网之都。大量的网民,特别是许多高学历网民,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冒出来的各种奇思妙想,十几二十年后很可能就会变成全球互联网产业的跨国独角兽!

章节目录

重生电子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麻辣斯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683章-重生之电子帝国txt,重生电子帝国,笔趣阁并收藏重生电子帝国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