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士,请起,请起。”李二从龙位上走下来,亲自把众将士扶起,还拉住一个断了一臂士兵的手嘘寒问暧,场面颇为感人。
这些都是老掉牙的桥段了,刘远没感到什么,不过得到皇帝亲自问候,关勇和候军都表现得非常激动,就更别说唐大山、秦朗他们了,有二个受了重伤也不哼一声铁汉子,被李二几句话激动得都热泪盈眶,差点没哭出来,刘远明白,在他们眼中,皇帝是带有传奇的色彩,是龙的化身,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
扶起了一众将士,又亲切慰问后,李二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很快,就有太监宣读扬威军一行的战绩。
那战绩刘远信中所描述的差不多,不过一经门下省官员的润色,平凭了几分传奇的色彩,什么智计百出、料敌于前、运畴帷幄、用兵如神等溢美之词加在刘远身上,就是逃跑,也被描绘得如诸葛亮七擒七纵那般精采,特别是写到那雪峰血战那一幕,都把刘远写成战神下凡了,敢情要把刘远打造成新一代的军神一般。
还真别说,刘远听得都有些面红,好在那杀敌数目没有被刻意夸大,不然刘远都不好意思了,当然,像阿波色暗中投靠大唐之机密要事,自然隐去不提,毕竟每个朝代都有阿波色之流、秦桧之辈,谁敢保证不外泄呢?
李二商量机要大事时,也只邀几个心腹到御书房密议罢了。
刘远也理解朝廷的意思,现在两国开战,悍不畏死的吐蕃人给前线士兵很大的压力,朝廷急需要树立几个榜样、造出几个英雄,鼓舞将士的士气,这就是“时势造英雄”的原因,也是上位者的一种惯用技俩,不用说。当这篇战报一旦张贴出去,刘远肯定收获很多名声名气,有助他向名将的行列靠拢。
待太监读完,李二高兴地说:“大唐的如此英雄之士,何惧一个小小的吐蕃!”
“皇上英明”一众大臣自然乐于配合,让李二的感觉更好一些。
此时,尉迟敬德出了列。一脸正色道:“皇上,刘将军仅以驱驱几十骑,就大挫吐蕃,不仅挽回了大唐的声誉,更是扬我大唐之军威,请皇上厚赏这些将士。以作鼓励,臣请皇上更要厚恤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他们为了完成任务,身死异乡,可悲可歌。”
“爱卿平安”李二一脸色正色地说:“对大唐有功的将士,朕绝不吝啬。”
说完,扭头对侍候在旁的太监说:“宣旨。”
“是。皇上。”那公公拿出早就准备好圣旨,然后噪子叫道:“扬威将军刘远及其部下听旨。”
“臣在”刘远一边说,一边跪下了,关勇、候军、尉迟宝应等人也连忙跟着刘远跪下,不光如此,除了维持秩序的金执吾,就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全跟着行礼。一时间,朝堂上那是跪倒了一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扬威将军刘远,性情坚毅、智勇双全,扬威军部众,骁勇善战、忠心可嘉。在吐蕃背信弃义之际,扬威将军刘远仅率下部下区区数十骑,直闯吐蕃,不仅数挫强敌。屡立奇功,还率领大部安全撤离,在弃信之国、蛮荑之邦大大扬了我大唐的之军威,顺民意、震军心,可视作大唐的军民之楷模。”
“现封刘远为明威将军兼扬威大将军,由开国县男晋升为开国县子,增邑二百户,赏黄金三百两、白银万两、赏御制宝刀一把、玄铁弓一张,赏宫绸百匹、赏宫绢百匹;关勇、候军、尉迟宝庆官晋三级,各赏黄金百两,白银千两、另各赐御制宝刀一把、赵福、唐大山、秦朗,官晋二级,各赏白银五百两,余下将士,官晋一阶,各奖白银三百两,伤者加半,残者加倍,为国捐躯者抚恤白银千两,其家属免税三年,钦此。”
“谢主隆恩”刘远和一众手下大声谢恩。
这李二,还不错啊,明威将军虽说是从四品下,但至少也是一个四品武官了,以刘远的功劳,就是连升三五级,也不过份,不过李二有言在先,不会升得多,那肯定在别的方面补偿,最令刘远感到意外的是,从开国县男晋升开男县子,爵位升了一阶,这可是极为难得的,至于金银方面的赏赐,则是逊色了不少,黄金仅三百两,白银万两,然后是刀、弓啊绸什么的,都是不太值钱的东西,从这里的确可以看出,国库的确吃紧,也就是这样,李二才咬牙把刘远的爵位升了一阶,以达到论功行赏的目的。
连续和吐蕃打了二仗,损耗甚巨,规模巨大的大明宫还有黄河,这些都是无底洞,这样折腾法,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大唐自去年就开开始发行债卷了,现在大明宫八字还没有一撇,就是吐蕃一战,现在只处于相峙的阶段,就是很顺利,最起码也要三五年,因为大唐就是现在开始训练高原作原的军队到成规模,最少也要三年时间,无底洞加上烧钱机器,大唐的财政可以想而知。
也就是富饶的大唐,才能承担得起,要是吐蕃,估计光是疏通黄河一项,松赞干布就得砸铁卖锅。
李二此举,算得上很大方的了。
关勇、候军等人也极为满意,因为刘远是主将,功劳也就最大,再说什么都是刘远在主导,例如火药是刘远一个人弄出来的、最后一战,也是刘远单枪匹马,凭一己之力扭转整个战局,那功劳说是刘远的,也没人敢反驳,金银财货他们不在乎,不过他们得到最重要的晋升,这就已经足够。
美中不足的,就是普通士兵升得不高,只晋升了一阶,不过考虑扬威军是一支特殊军队,人少而精锐,就是升一阶,也是一个不错的进步了,其实仔细想想,很多当队正的人,在扬威军只能当个预备队的士兵呢,一想到这里,那些士兵也就满意了,再说伤的、残的、死的都照顾到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于是,一众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归来的士兵,一个个都喜形于色。
刘远抬头看看,只见自己那老丈人崔敬,满脸红光,笑得比自己还要灿烂。(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这章有点难写,特别是圣旨那里,功底很浅,错漏难免,请挑刺的放过我吧,尽心了
这些都是老掉牙的桥段了,刘远没感到什么,不过得到皇帝亲自问候,关勇和候军都表现得非常激动,就更别说唐大山、秦朗他们了,有二个受了重伤也不哼一声铁汉子,被李二几句话激动得都热泪盈眶,差点没哭出来,刘远明白,在他们眼中,皇帝是带有传奇的色彩,是龙的化身,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
扶起了一众将士,又亲切慰问后,李二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很快,就有太监宣读扬威军一行的战绩。
那战绩刘远信中所描述的差不多,不过一经门下省官员的润色,平凭了几分传奇的色彩,什么智计百出、料敌于前、运畴帷幄、用兵如神等溢美之词加在刘远身上,就是逃跑,也被描绘得如诸葛亮七擒七纵那般精采,特别是写到那雪峰血战那一幕,都把刘远写成战神下凡了,敢情要把刘远打造成新一代的军神一般。
还真别说,刘远听得都有些面红,好在那杀敌数目没有被刻意夸大,不然刘远都不好意思了,当然,像阿波色暗中投靠大唐之机密要事,自然隐去不提,毕竟每个朝代都有阿波色之流、秦桧之辈,谁敢保证不外泄呢?
李二商量机要大事时,也只邀几个心腹到御书房密议罢了。
刘远也理解朝廷的意思,现在两国开战,悍不畏死的吐蕃人给前线士兵很大的压力,朝廷急需要树立几个榜样、造出几个英雄,鼓舞将士的士气,这就是“时势造英雄”的原因,也是上位者的一种惯用技俩,不用说。当这篇战报一旦张贴出去,刘远肯定收获很多名声名气,有助他向名将的行列靠拢。
待太监读完,李二高兴地说:“大唐的如此英雄之士,何惧一个小小的吐蕃!”
“皇上英明”一众大臣自然乐于配合,让李二的感觉更好一些。
此时,尉迟敬德出了列。一脸正色道:“皇上,刘将军仅以驱驱几十骑,就大挫吐蕃,不仅挽回了大唐的声誉,更是扬我大唐之军威,请皇上厚赏这些将士。以作鼓励,臣请皇上更要厚恤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他们为了完成任务,身死异乡,可悲可歌。”
“爱卿平安”李二一脸色正色地说:“对大唐有功的将士,朕绝不吝啬。”
说完,扭头对侍候在旁的太监说:“宣旨。”
“是。皇上。”那公公拿出早就准备好圣旨,然后噪子叫道:“扬威将军刘远及其部下听旨。”
“臣在”刘远一边说,一边跪下了,关勇、候军、尉迟宝应等人也连忙跟着刘远跪下,不光如此,除了维持秩序的金执吾,就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全跟着行礼。一时间,朝堂上那是跪倒了一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扬威将军刘远,性情坚毅、智勇双全,扬威军部众,骁勇善战、忠心可嘉。在吐蕃背信弃义之际,扬威将军刘远仅率下部下区区数十骑,直闯吐蕃,不仅数挫强敌。屡立奇功,还率领大部安全撤离,在弃信之国、蛮荑之邦大大扬了我大唐的之军威,顺民意、震军心,可视作大唐的军民之楷模。”
“现封刘远为明威将军兼扬威大将军,由开国县男晋升为开国县子,增邑二百户,赏黄金三百两、白银万两、赏御制宝刀一把、玄铁弓一张,赏宫绸百匹、赏宫绢百匹;关勇、候军、尉迟宝庆官晋三级,各赏黄金百两,白银千两、另各赐御制宝刀一把、赵福、唐大山、秦朗,官晋二级,各赏白银五百两,余下将士,官晋一阶,各奖白银三百两,伤者加半,残者加倍,为国捐躯者抚恤白银千两,其家属免税三年,钦此。”
“谢主隆恩”刘远和一众手下大声谢恩。
这李二,还不错啊,明威将军虽说是从四品下,但至少也是一个四品武官了,以刘远的功劳,就是连升三五级,也不过份,不过李二有言在先,不会升得多,那肯定在别的方面补偿,最令刘远感到意外的是,从开国县男晋升开男县子,爵位升了一阶,这可是极为难得的,至于金银方面的赏赐,则是逊色了不少,黄金仅三百两,白银万两,然后是刀、弓啊绸什么的,都是不太值钱的东西,从这里的确可以看出,国库的确吃紧,也就是这样,李二才咬牙把刘远的爵位升了一阶,以达到论功行赏的目的。
连续和吐蕃打了二仗,损耗甚巨,规模巨大的大明宫还有黄河,这些都是无底洞,这样折腾法,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大唐自去年就开开始发行债卷了,现在大明宫八字还没有一撇,就是吐蕃一战,现在只处于相峙的阶段,就是很顺利,最起码也要三五年,因为大唐就是现在开始训练高原作原的军队到成规模,最少也要三年时间,无底洞加上烧钱机器,大唐的财政可以想而知。
也就是富饶的大唐,才能承担得起,要是吐蕃,估计光是疏通黄河一项,松赞干布就得砸铁卖锅。
李二此举,算得上很大方的了。
关勇、候军等人也极为满意,因为刘远是主将,功劳也就最大,再说什么都是刘远在主导,例如火药是刘远一个人弄出来的、最后一战,也是刘远单枪匹马,凭一己之力扭转整个战局,那功劳说是刘远的,也没人敢反驳,金银财货他们不在乎,不过他们得到最重要的晋升,这就已经足够。
美中不足的,就是普通士兵升得不高,只晋升了一阶,不过考虑扬威军是一支特殊军队,人少而精锐,就是升一阶,也是一个不错的进步了,其实仔细想想,很多当队正的人,在扬威军只能当个预备队的士兵呢,一想到这里,那些士兵也就满意了,再说伤的、残的、死的都照顾到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于是,一众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归来的士兵,一个个都喜形于色。
刘远抬头看看,只见自己那老丈人崔敬,满脸红光,笑得比自己还要灿烂。(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这章有点难写,特别是圣旨那里,功底很浅,错漏难免,请挑刺的放过我吧,尽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