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朝他摆了摆手:“石侯稍安勿躁,听老夫把话说话!要想朝廷主动撤兵,除非百熙向朝廷屈膝输诚,但是此事却颇不可为。首先,据电台消息,孙百熙、赵景行等人现已占有川、晋、陕、甘四省之地,在此南北分立天下大乱之时,不失为一方豪杰霸主。
“也正因为如此,朝廷必然对他百般猜忌,一旦此时屈膝,随后就会变本加厉,千方百计脔割他手中的权力财货,不至肉尽骨露决不罢休。经世大学作为朝廷要挟百熙的道具,也从此再无宁日。只怕到最后,不仅百熙身家难保,经世大学也在劫难逃。东汉末年,桥玄不以一子之命而纵奸人,说的就是整个道理。所以决不能让朝廷尝到挟持的甜头!”
桥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人物。历任省长(太守)、外交部长(大鸿胪)、纪委书记(司空)、军委主席(太尉)等职。他最为引人注意的丰功伟绩,还是率先发现曹阿瞒有治世安民才能,所以曹操也视他为平生知己。严复提到的“桥玄不以一子之命而纵奸人”典故,记载在《后汉书》中:
桥玄有个年仅十岁的小儿子,某天一个人在家门口玩耍,正好被路过的三个歹徒看见,便把他挟持为人质,闯进桥家索要赎金。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听说小少爷被歹徒绑架,全府上下都慌成一团,赶紧劝老爷筹钱赎人,但桥玄却丝毫不为所动。
当时桥玄刚从军委主席位子上退下来,政治影响力非常大。听说他家发生挟持人质恶性案件,首都市长、市委书记、军区司令都迅速带人过来,把桥家团团围住。但人质是军委主席的小儿子,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这时桥玄大声对警察说道:“坏人如此明目张胆,难道因为是我儿子,你们就畏手畏脚?赶紧上。别让他们逍遥法外!”警察得到命令,顿时一拥而上。冲突中,桥玄小儿子也被歹徒拉去垫背,命丧当场。
事情发生后。桥玄向皇帝上一封奏章,要求全国人大立法:“从此以后遇到歹徒劫持人质,警察可以不考虑人质安全,直接格杀罪犯。人质家属不得用财物赎人,让歹徒觉得有利可图,以避免类似案件发生。”全国人大很快通过了桥玄的提案,自此以后。此类案件真的很少发生了!
张辉瓒虽然没听过这个典故,但其中道理还是懂的。当下急忙点了点头:“严先生所言极是,学生也正有此种担心!”
严复又继续说道:“其次,经世大学能有今日,一方面有赖于全校师生十多年的辛勤努力,但百熙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更是居功尤伟!如今百熙无论政治影响还是经济实力都远胜十多年前,全校师生也安然无恙,如果你们真的抵挡不住清兵。大不了我们不要学校这些瓶瓶罐罐,全校师生远走西安、成都。老夫相信,只要师生同心。举四省之力,不出五年,又能重建一所全新的经世大学!这岂不好过被朝廷处处拿捏?”
张辉瓒却有些犹豫了:“那经世大学里面的殷商甲骨、敦煌遗书、宋元珍本怎么办?还有那些科学仪器、实验数据,可都是孙先生的心血啊!”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那就把能运走的运走,不能运走的就地封存。只要人在,其他问题总能解决的!”严复话说的很果决,不过他随即就语气一转:“当然,现在还不到走那一步的时候!”
“呃?”张辉瓒这几天睡眠不足,本来就有些反应迟钝。严复突然来个大喘气,差点让他脑袋死机,好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严复却很满意自己之前所做的铺垫:“既然朝廷不愿主动撤兵,那我们就让他不得不撤兵!”
张辉瓒瞪大眼睛望着严复:“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严复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提问,反而有些神秘地问道:“石侯,老夫且考考你。如果说经世大学是百熙的软肋,那么朝廷的软肋又是什么地方?”
“紫禁城!”张辉瓒不假思索就给出了答案。如果说经世大学是孙元起的软肋,那紫禁城简直就是清政府的睾丸,随便捏一下就能让他痛得死去活来!
“正是!”严复满意地点点头,“你说,我们要是以紫禁城相要挟,朝廷会不会退兵?”
“能!绝对能!”张辉瓒回答得干脆利落,旋即眉毛一挑,有些疑惑地问:“我们现在兵力已经左支右绌,外面又有禁卫军围堵,根本就出不去。即使侥幸突出重围,京城内外还有大兵驻扎,戒备森严,只怕我们有心无力吧?”
张辉瓒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北京城和紫禁城本身就是双重保险,再加上墙高城厚、人多势众,绝对让攻城者挠头不已。就他所知,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正式落成到现在这五百年间,满打满算紫禁城也只被攻进去五次!
第一次是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率领来自西北的流寇攻陷京城,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身亡。
第二次发生在一个多月以后,皇帝宝座还没有捂热的李自成被清军打得丢盔弃甲,灰溜溜滚出北京。五月己丑,多尔衮率领满清铁骑进入紫禁城,入住武英殿。
第三次其实应该算半次。清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天理教举事,信徒陈爽、陈文魁等人在入教的清宫太监引导下攻入紫禁城,并与护军展开激战。但因势单力薄,很快就溃不成军逃出皇宫,并没有占领宫城。所以这次只能算是在熟人帮助下来个紫禁城半日游。
第四次也顶多算半次。清咸丰十年(1860)八月,在英法联军的隆隆炮声中,咸丰皇帝仓皇出走。英法联军占据北京,但对紫禁城围而不攻、占而不进,所以顶多算半次。
第五次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的事,因为清政府应对义和拳不当,慈禧太后被迫挟光绪皇帝“西狩”。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这次紫禁城终于在劫难逃,很多外国士兵都到太和殿的龙椅上坐坐,享受一把当皇帝的威风。
严复笑道:“虽然紫禁城离经世大学只有四五十里地,但要从地上走,我们真是连北京城都摸不到。幸好我们还有别的招法!”
张辉瓒大奇:“不从地上走,难道还从天上飞不成?”
严复点点头:“说的没错,我们就要从天上飞过去!”
“啊?”张辉瓒顿时惊讶出声。之前见严复神神秘秘的,还以为他有什么高招,没想到居然出了这么个馊主意。若不是碍着严复一把年纪,又是自己老师,张辉瓒都想伸手过去试试,看他是不是发烧烧得神志不清了。
严复拂须哈哈大笑:“石侯,你这么盯着老夫看干嘛?告诉你,老夫清醒的很,刚才也并非和你说笑。”
张辉瓒期期艾艾地问道:“只是,人怎么能从天上飞过去呢?这、这也太天方夜谭了吧?”
“想不到吧?你都想不到,那朝廷就更想不到了。其实这是经世大学的一大秘密,估计外界只有张菊生、罗叔言和老夫等少数几个人知道!”严复有些得意,喝了口茶才继续说道,“你在学校也有些时日,应该知道后山有个严禁外人进入的东校区吧?其实那里面都是些非常机密的研究所,其中一个就是专门研究飞机的。”
“飞机?”
严复微微颔首:“不错,就是飞机,一种能把人带上天的机器。早在十年前,百熙就投入大量资金成立研究所,专门研究这种机器。四年前,老夫有幸和百熙一起去过那里,当时他们研制出来的飞机就已经能飞到京城。这么些年过去,老夫一直没机会再进去,想来他们已经研究出更先进的飞机了。
“老夫的想法就是让飞机去紫禁城上面绕几圈,再扔些传单下去威胁威胁他们,比如朝廷不退兵就往皇宫里扔炸弹之类的。如今宫中主事的是隆裕太后,她才德平庸,胆小懦弱,肯定经不住惊吓。只要把她唬住,载沣、载涛兄弟保证得乖乖退兵!”
“你怎么不早说?”张辉瓒顿足叹息道。在他想来,如果早些派出飞机,自己部下又何至于遭受这么惨重的伤亡呢?
严复道:“其实这只是老夫的一个想法,貌似可行。但具体能不能施行,还得先请示百熙。别的不说,没有他的批准,别说调动飞机,恐怕你连后山的东校区都进不去!而且我们也不知道现在飞机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百熙把飞机雪藏起来,是不是为了以后有更大用途?另外,一旦动用飞机要挟朝廷,他们知道厉害之后只怕会寝食难安,更加视学校为肉中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了!”
张辉瓒却浑不在意:“先熬过这一阵子再说!以后的事情以后处理,大不了以后把学校搬到孙先生的地盘上,省得朝廷老惦记着我们。那我现在就给孙先生发电报?”
电报发过去之后,很快就收到孙元起的回电,上面只有一个字:
允!(未完待续。。)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
“也正因为如此,朝廷必然对他百般猜忌,一旦此时屈膝,随后就会变本加厉,千方百计脔割他手中的权力财货,不至肉尽骨露决不罢休。经世大学作为朝廷要挟百熙的道具,也从此再无宁日。只怕到最后,不仅百熙身家难保,经世大学也在劫难逃。东汉末年,桥玄不以一子之命而纵奸人,说的就是整个道理。所以决不能让朝廷尝到挟持的甜头!”
桥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人物。历任省长(太守)、外交部长(大鸿胪)、纪委书记(司空)、军委主席(太尉)等职。他最为引人注意的丰功伟绩,还是率先发现曹阿瞒有治世安民才能,所以曹操也视他为平生知己。严复提到的“桥玄不以一子之命而纵奸人”典故,记载在《后汉书》中:
桥玄有个年仅十岁的小儿子,某天一个人在家门口玩耍,正好被路过的三个歹徒看见,便把他挟持为人质,闯进桥家索要赎金。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听说小少爷被歹徒绑架,全府上下都慌成一团,赶紧劝老爷筹钱赎人,但桥玄却丝毫不为所动。
当时桥玄刚从军委主席位子上退下来,政治影响力非常大。听说他家发生挟持人质恶性案件,首都市长、市委书记、军区司令都迅速带人过来,把桥家团团围住。但人质是军委主席的小儿子,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这时桥玄大声对警察说道:“坏人如此明目张胆,难道因为是我儿子,你们就畏手畏脚?赶紧上。别让他们逍遥法外!”警察得到命令,顿时一拥而上。冲突中,桥玄小儿子也被歹徒拉去垫背,命丧当场。
事情发生后。桥玄向皇帝上一封奏章,要求全国人大立法:“从此以后遇到歹徒劫持人质,警察可以不考虑人质安全,直接格杀罪犯。人质家属不得用财物赎人,让歹徒觉得有利可图,以避免类似案件发生。”全国人大很快通过了桥玄的提案,自此以后。此类案件真的很少发生了!
张辉瓒虽然没听过这个典故,但其中道理还是懂的。当下急忙点了点头:“严先生所言极是,学生也正有此种担心!”
严复又继续说道:“其次,经世大学能有今日,一方面有赖于全校师生十多年的辛勤努力,但百熙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更是居功尤伟!如今百熙无论政治影响还是经济实力都远胜十多年前,全校师生也安然无恙,如果你们真的抵挡不住清兵。大不了我们不要学校这些瓶瓶罐罐,全校师生远走西安、成都。老夫相信,只要师生同心。举四省之力,不出五年,又能重建一所全新的经世大学!这岂不好过被朝廷处处拿捏?”
张辉瓒却有些犹豫了:“那经世大学里面的殷商甲骨、敦煌遗书、宋元珍本怎么办?还有那些科学仪器、实验数据,可都是孙先生的心血啊!”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那就把能运走的运走,不能运走的就地封存。只要人在,其他问题总能解决的!”严复话说的很果决,不过他随即就语气一转:“当然,现在还不到走那一步的时候!”
“呃?”张辉瓒这几天睡眠不足,本来就有些反应迟钝。严复突然来个大喘气,差点让他脑袋死机,好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严复却很满意自己之前所做的铺垫:“既然朝廷不愿主动撤兵,那我们就让他不得不撤兵!”
张辉瓒瞪大眼睛望着严复:“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严复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提问,反而有些神秘地问道:“石侯,老夫且考考你。如果说经世大学是百熙的软肋,那么朝廷的软肋又是什么地方?”
“紫禁城!”张辉瓒不假思索就给出了答案。如果说经世大学是孙元起的软肋,那紫禁城简直就是清政府的睾丸,随便捏一下就能让他痛得死去活来!
“正是!”严复满意地点点头,“你说,我们要是以紫禁城相要挟,朝廷会不会退兵?”
“能!绝对能!”张辉瓒回答得干脆利落,旋即眉毛一挑,有些疑惑地问:“我们现在兵力已经左支右绌,外面又有禁卫军围堵,根本就出不去。即使侥幸突出重围,京城内外还有大兵驻扎,戒备森严,只怕我们有心无力吧?”
张辉瓒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北京城和紫禁城本身就是双重保险,再加上墙高城厚、人多势众,绝对让攻城者挠头不已。就他所知,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正式落成到现在这五百年间,满打满算紫禁城也只被攻进去五次!
第一次是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率领来自西北的流寇攻陷京城,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身亡。
第二次发生在一个多月以后,皇帝宝座还没有捂热的李自成被清军打得丢盔弃甲,灰溜溜滚出北京。五月己丑,多尔衮率领满清铁骑进入紫禁城,入住武英殿。
第三次其实应该算半次。清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天理教举事,信徒陈爽、陈文魁等人在入教的清宫太监引导下攻入紫禁城,并与护军展开激战。但因势单力薄,很快就溃不成军逃出皇宫,并没有占领宫城。所以这次只能算是在熟人帮助下来个紫禁城半日游。
第四次也顶多算半次。清咸丰十年(1860)八月,在英法联军的隆隆炮声中,咸丰皇帝仓皇出走。英法联军占据北京,但对紫禁城围而不攻、占而不进,所以顶多算半次。
第五次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的事,因为清政府应对义和拳不当,慈禧太后被迫挟光绪皇帝“西狩”。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这次紫禁城终于在劫难逃,很多外国士兵都到太和殿的龙椅上坐坐,享受一把当皇帝的威风。
严复笑道:“虽然紫禁城离经世大学只有四五十里地,但要从地上走,我们真是连北京城都摸不到。幸好我们还有别的招法!”
张辉瓒大奇:“不从地上走,难道还从天上飞不成?”
严复点点头:“说的没错,我们就要从天上飞过去!”
“啊?”张辉瓒顿时惊讶出声。之前见严复神神秘秘的,还以为他有什么高招,没想到居然出了这么个馊主意。若不是碍着严复一把年纪,又是自己老师,张辉瓒都想伸手过去试试,看他是不是发烧烧得神志不清了。
严复拂须哈哈大笑:“石侯,你这么盯着老夫看干嘛?告诉你,老夫清醒的很,刚才也并非和你说笑。”
张辉瓒期期艾艾地问道:“只是,人怎么能从天上飞过去呢?这、这也太天方夜谭了吧?”
“想不到吧?你都想不到,那朝廷就更想不到了。其实这是经世大学的一大秘密,估计外界只有张菊生、罗叔言和老夫等少数几个人知道!”严复有些得意,喝了口茶才继续说道,“你在学校也有些时日,应该知道后山有个严禁外人进入的东校区吧?其实那里面都是些非常机密的研究所,其中一个就是专门研究飞机的。”
“飞机?”
严复微微颔首:“不错,就是飞机,一种能把人带上天的机器。早在十年前,百熙就投入大量资金成立研究所,专门研究这种机器。四年前,老夫有幸和百熙一起去过那里,当时他们研制出来的飞机就已经能飞到京城。这么些年过去,老夫一直没机会再进去,想来他们已经研究出更先进的飞机了。
“老夫的想法就是让飞机去紫禁城上面绕几圈,再扔些传单下去威胁威胁他们,比如朝廷不退兵就往皇宫里扔炸弹之类的。如今宫中主事的是隆裕太后,她才德平庸,胆小懦弱,肯定经不住惊吓。只要把她唬住,载沣、载涛兄弟保证得乖乖退兵!”
“你怎么不早说?”张辉瓒顿足叹息道。在他想来,如果早些派出飞机,自己部下又何至于遭受这么惨重的伤亡呢?
严复道:“其实这只是老夫的一个想法,貌似可行。但具体能不能施行,还得先请示百熙。别的不说,没有他的批准,别说调动飞机,恐怕你连后山的东校区都进不去!而且我们也不知道现在飞机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百熙把飞机雪藏起来,是不是为了以后有更大用途?另外,一旦动用飞机要挟朝廷,他们知道厉害之后只怕会寝食难安,更加视学校为肉中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了!”
张辉瓒却浑不在意:“先熬过这一阵子再说!以后的事情以后处理,大不了以后把学校搬到孙先生的地盘上,省得朝廷老惦记着我们。那我现在就给孙先生发电报?”
电报发过去之后,很快就收到孙元起的回电,上面只有一个字:
允!(未完待续。。)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