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六、并蒂芙蓉本自双(上)
随后的一个星期里,第四十四混成协近2000名士兵分成三批,像浪潮似的一波一波涌进陕西,直逼西安。突如其来的军队如同一贴清心败火的清凉散,让蠢蠢欲动的哥老会、同盟会迅速冷静下来。毫无疑问,在第四十四混成协士兵没离开西安之前,仓促举行起义是非常不明智的。
陕西因为杨度、赵景行等人的故意泼冷水,所以革命之火没烧起来。但其他省份就没这么幸运了。
1911年10月22日上午,同盟会会员焦达峰、陈作新率领长沙新军相应武昌起义,占领军械局,围攻巡抚衙门,杀死巡防营统领黄忠浩,巡抚余格诚则带着家眷和大印逃之夭夭。湖南宣布光复,24岁的焦达峰出任中华民国湖南军政府都督。
湖南是武昌首义后第一个起来响应的省份,距离武昌首义只有12天。究其原因,在于近代湖南风气开化,民心思变。像黄兴、宋教仁、陈天华,都是湖南人。在1905、1906年同盟会早期会员名册中,湖南籍会员占16%,仅次于广东,位居第二。而且湖南、湖北革命党之间关系也特别密切,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湖北一举事,湖南也乘势而起。
湖北、湖南的相继成功,刺激了各地年青热血的革命党。
10月23日夜,驻江西九江的新军第二十七混成协第五十三标标统马毓宝率部起义,攻占道、府衙门,以及湖口、马当要塞,成立中华民国驻浔军政分府,自任总督。九江光复。
10月25日,湖南岳州新军起义,岳州光复。同日,清廷新任广州将军凤山由上海抵达广东赴任,被革命党人李沛基用炸弹炸死。
10月27日,云南腾越同盟会会员张文光联络新军、防营起义,总兵自杀,官吏逃散。随后,张文光被推为滇西都督。
……
眼看革命已成燎原之势,湖北军政府上上下下是且喜且忧。喜的是革命胜利在望,自己作为首义功臣、开国元勋,以后必然飞黄腾达。忧的是自己很有可能死在胜利到来的前一秒,而且这种概率非常大。湖北是首先倡乱之地,清廷对它恨之入骨;湖北又是南下的重要通道,屏蔽着湖南、江西等南方省份,清廷要想平叛,首先就应该踏平位于武昌的湖北军政府。< 书海阁 >-/ -< 书海阁 >-广告 全文字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袁世凯出山之后,立即调兵遣将,命令北洋军迅速南下。北洋军将校看到袁世凯出山,也一改之前的拖沓懒散,像上足发条似的向武汉方向狂奔,很快在距离汉口百余里外的孝感、黄陂完成集结。
10月27日拂晓,北洋军主力完成战前准备,在祁家湾、滠口一带对革命军展开猛烈攻击。萨镇冰率领海军舰艇也开到刘家庙附近,对革命军阵地进行猛烈的炮火覆盖,顷刻间阵地上硝烟弥漫,弹片横飞。
俗话说:“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机枪。”革命军多半是新兵,根本不知道构筑防御工事,一听到炮声,顿时吓得从战壕里跳出来,像没头苍蝇一样在阵地上乱跑,结果不是被对面的机枪扫倒,就是被下一发炮弹撕成碎片,残肢断臂如同天女散花似的抛洒在阵地每个角落,刺激更多的新兵从战壕里惊恐地跳出来。被炸得松软的红土因为浸染鲜血而变成褐色,牺牲的士兵脸色变得惨白,早已失去青春的光彩,眼睛空洞洞地盯着被硝烟战火污染的天空。
不过十多分钟,被打懵了的革命军就有人从战壕里涌出来向后方撤退,大家有样学样,最后演变成乱哄哄的溃败。北洋军乘胜追击,一直推进到汉口市区附近。从刘家庙到汉口市区,一路上横七竖八摆满了革命军士兵的尸体,总数至少在2000具以上。
当晚,汉口军政府下令将刘家庙指挥官张景良枪决,另外委派姜明经为临时总指挥。姜明经刚到任不久就接到消息:冯国璋率北洋精锐已经抵达汉口郊外,准备次日凌晨三点水路并进,攻占汉口。姜明经顿时手脚发麻,不知所措,对身边人说道:“大势去矣!我也不愿担任这个总指挥了,大家各自逃命吧!”在午夜时分,他借口侦查地形、巡视岗哨,居然真的溜之大吉。
总指挥都逃跑了,这战还怎么打?得知消息,士兵也纷纷逃散。
不得已,军政府又任命谢元恺临时代理步兵指挥官,蔡德懋担任炮兵指挥官。谢元恺原来是第八镇步兵第十五协第30标第3营左队队官,蔡德懋则是第八镇炮8标2营的队官,都是类似于后来连长,还算有些本领。当然,也仅仅是有些本领而已。在28日的战斗中,两人双双阵亡,军中无主,总指挥一职只好再次易人。
就在前线局势迅速趋于恶化的时刻,黄兴带着宋教仁、冯自由等人从上海赶到武汉。黄兴大到来,受到武汉军民热烈欢迎。武昌军政府派人高举“黄兴到”的号旗,遍示武汉三镇,人民无不欢欣鼓舞。
黎元洪与黎元洪会晤之后,主动表示愿意过江督战。黎元洪正因为总指挥一职无人而烦恼,闻言大喜,当即命人制作了两面一丈二尺长的“黄”字大旗,挑选各机关、各部队的老兵以及自告奋勇的学生上千人,随同黄兴过江,队伍前面专门有人扛着一面大旗,目的是要人知道黄兴已到汉口督战;至于另一面,则插在黄兴的指挥部门口,借以振奋军心。——要是武汉军民知道黄兴的绰号是“无役不败”的“百败将军”,不知道这军心还能振奋的起来不?
综观黄兴一生戎马生涯,几乎从无胜绩,一方面是因为他时乖命蹇,几乎每次和人干仗的时候,自己军队都是兵不强、马不壮、武器不精、粮草不济,对手却是风头正劲;另一方面则是他属于投笔从戎者,从未进过正规军事院校,所以军事素养也不高。
反观此时的北洋军,装备精良,训练完善,在袁世凯、冯国璋等沙场老将的指挥下,挟战胜之威滚滚而来,又岂是黄兴这个秀才所能抵挡的?所以,败局几乎早已注定,关键只在于黄兴能撑多少天。
就在武汉战事正酣的时候,孙元起、杨度一行在第87标第3营护送下抵达了西安。陕甘总督长庚、护理陕西巡抚钱能训、西安将军文瑞等人看到孙元起抵达,好像见到了亲人,两眼饱含热泪,颤抖着声音说道:“孙大人,您可终于来了!”
他们的激动可不是作假。陕西虽是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由于地瘠民贫,根本没有能力编练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控制全省的局面。而陕西又和现在闹得纷纷扰扰的四川、湖北都接壤,偏偏前不久被全省大小官员视为主心骨的第三十九混成协又被调离陕西,他们能不恐慌么?
武昌起义后,全省为之一震,革命党更是蠢蠢欲动。官府侦骑四出,已经从各个渠道知道一点同盟会、哥老会最近要闹事的消息,但手中无兵可用,除了把剩余的新军全部调离西安外,只能坐困愁城。孙元起麾下第四十四混成协的入陕,局面顿时扭转。这如何不让陕西大小官员心花怒放?
杨度在一旁满脸含笑,肚里却暗暗腹诽:等过了十天再见孙大人的时候,不知你们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等众人寒暄已毕,蒋作宾朝陕西大小官员敬了一个军礼:“诸位大人,下官蒋作宾,字雨岩,任第四十四混成协第87标第3营管带,现负责大人的安全保卫工作。大人身负海内众望,前往四川平叛,安危非同小可。上次大人在东北遇刺,已是前车之鉴。为了提防四川乱党狗急跳墙,我等想在大人驻留西安期间暂时负责部分城防任务,不知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陕西大小官员早就对本土的新兵大有戒备,恨不得孙元起能带领手下几千兵马一直留在西安,保护他们的身家性命。如今见蒋作宾提出这个要求,好比瞌睡遇到了枕头,立马满口答应,唯恐蒋作宾反悔:“好、好、好,在孙大人驻留西安期间,整个西安的城防都归你们!来人,带这位蒋将军去交接城防!”
杨度与蒋作宾相对一笑:大事成矣!
孙元起在长庚、钱能训等人陪同下进入西安城,留下蒋作宾与陕西新军交接防务。陕西新军负责交接事务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人,刚露面,蒋作宾就迎了上去:“翔初师兄别来无恙!”
来人名叫张凤翙,字翔初,1902年考入陕西陆军武备学堂。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公派到日本留学。先入东京振武学校,1906年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骑兵科,和赵景行、蒋志清、程潜、阎锡山等四人同学,自然是蒋作宾的师兄。
1909年张凤翙归国,先后担任陕西新军督练公所委员、第三十九混成协旅司令部参军官、参谋兼二标一营管带。
张凤翙见到蒋作宾也是惊喜参半:“雨岩师弟,你怎么有空到西安来?”
<a href=""></a>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
随后的一个星期里,第四十四混成协近2000名士兵分成三批,像浪潮似的一波一波涌进陕西,直逼西安。突如其来的军队如同一贴清心败火的清凉散,让蠢蠢欲动的哥老会、同盟会迅速冷静下来。毫无疑问,在第四十四混成协士兵没离开西安之前,仓促举行起义是非常不明智的。
陕西因为杨度、赵景行等人的故意泼冷水,所以革命之火没烧起来。但其他省份就没这么幸运了。
1911年10月22日上午,同盟会会员焦达峰、陈作新率领长沙新军相应武昌起义,占领军械局,围攻巡抚衙门,杀死巡防营统领黄忠浩,巡抚余格诚则带着家眷和大印逃之夭夭。湖南宣布光复,24岁的焦达峰出任中华民国湖南军政府都督。
湖南是武昌首义后第一个起来响应的省份,距离武昌首义只有12天。究其原因,在于近代湖南风气开化,民心思变。像黄兴、宋教仁、陈天华,都是湖南人。在1905、1906年同盟会早期会员名册中,湖南籍会员占16%,仅次于广东,位居第二。而且湖南、湖北革命党之间关系也特别密切,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湖北一举事,湖南也乘势而起。
湖北、湖南的相继成功,刺激了各地年青热血的革命党。
10月23日夜,驻江西九江的新军第二十七混成协第五十三标标统马毓宝率部起义,攻占道、府衙门,以及湖口、马当要塞,成立中华民国驻浔军政分府,自任总督。九江光复。
10月25日,湖南岳州新军起义,岳州光复。同日,清廷新任广州将军凤山由上海抵达广东赴任,被革命党人李沛基用炸弹炸死。
10月27日,云南腾越同盟会会员张文光联络新军、防营起义,总兵自杀,官吏逃散。随后,张文光被推为滇西都督。
……
眼看革命已成燎原之势,湖北军政府上上下下是且喜且忧。喜的是革命胜利在望,自己作为首义功臣、开国元勋,以后必然飞黄腾达。忧的是自己很有可能死在胜利到来的前一秒,而且这种概率非常大。湖北是首先倡乱之地,清廷对它恨之入骨;湖北又是南下的重要通道,屏蔽着湖南、江西等南方省份,清廷要想平叛,首先就应该踏平位于武昌的湖北军政府。< 书海阁 >-/ -< 书海阁 >-广告 全文字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袁世凯出山之后,立即调兵遣将,命令北洋军迅速南下。北洋军将校看到袁世凯出山,也一改之前的拖沓懒散,像上足发条似的向武汉方向狂奔,很快在距离汉口百余里外的孝感、黄陂完成集结。
10月27日拂晓,北洋军主力完成战前准备,在祁家湾、滠口一带对革命军展开猛烈攻击。萨镇冰率领海军舰艇也开到刘家庙附近,对革命军阵地进行猛烈的炮火覆盖,顷刻间阵地上硝烟弥漫,弹片横飞。
俗话说:“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机枪。”革命军多半是新兵,根本不知道构筑防御工事,一听到炮声,顿时吓得从战壕里跳出来,像没头苍蝇一样在阵地上乱跑,结果不是被对面的机枪扫倒,就是被下一发炮弹撕成碎片,残肢断臂如同天女散花似的抛洒在阵地每个角落,刺激更多的新兵从战壕里惊恐地跳出来。被炸得松软的红土因为浸染鲜血而变成褐色,牺牲的士兵脸色变得惨白,早已失去青春的光彩,眼睛空洞洞地盯着被硝烟战火污染的天空。
不过十多分钟,被打懵了的革命军就有人从战壕里涌出来向后方撤退,大家有样学样,最后演变成乱哄哄的溃败。北洋军乘胜追击,一直推进到汉口市区附近。从刘家庙到汉口市区,一路上横七竖八摆满了革命军士兵的尸体,总数至少在2000具以上。
当晚,汉口军政府下令将刘家庙指挥官张景良枪决,另外委派姜明经为临时总指挥。姜明经刚到任不久就接到消息:冯国璋率北洋精锐已经抵达汉口郊外,准备次日凌晨三点水路并进,攻占汉口。姜明经顿时手脚发麻,不知所措,对身边人说道:“大势去矣!我也不愿担任这个总指挥了,大家各自逃命吧!”在午夜时分,他借口侦查地形、巡视岗哨,居然真的溜之大吉。
总指挥都逃跑了,这战还怎么打?得知消息,士兵也纷纷逃散。
不得已,军政府又任命谢元恺临时代理步兵指挥官,蔡德懋担任炮兵指挥官。谢元恺原来是第八镇步兵第十五协第30标第3营左队队官,蔡德懋则是第八镇炮8标2营的队官,都是类似于后来连长,还算有些本领。当然,也仅仅是有些本领而已。在28日的战斗中,两人双双阵亡,军中无主,总指挥一职只好再次易人。
就在前线局势迅速趋于恶化的时刻,黄兴带着宋教仁、冯自由等人从上海赶到武汉。黄兴大到来,受到武汉军民热烈欢迎。武昌军政府派人高举“黄兴到”的号旗,遍示武汉三镇,人民无不欢欣鼓舞。
黎元洪与黎元洪会晤之后,主动表示愿意过江督战。黎元洪正因为总指挥一职无人而烦恼,闻言大喜,当即命人制作了两面一丈二尺长的“黄”字大旗,挑选各机关、各部队的老兵以及自告奋勇的学生上千人,随同黄兴过江,队伍前面专门有人扛着一面大旗,目的是要人知道黄兴已到汉口督战;至于另一面,则插在黄兴的指挥部门口,借以振奋军心。——要是武汉军民知道黄兴的绰号是“无役不败”的“百败将军”,不知道这军心还能振奋的起来不?
综观黄兴一生戎马生涯,几乎从无胜绩,一方面是因为他时乖命蹇,几乎每次和人干仗的时候,自己军队都是兵不强、马不壮、武器不精、粮草不济,对手却是风头正劲;另一方面则是他属于投笔从戎者,从未进过正规军事院校,所以军事素养也不高。
反观此时的北洋军,装备精良,训练完善,在袁世凯、冯国璋等沙场老将的指挥下,挟战胜之威滚滚而来,又岂是黄兴这个秀才所能抵挡的?所以,败局几乎早已注定,关键只在于黄兴能撑多少天。
就在武汉战事正酣的时候,孙元起、杨度一行在第87标第3营护送下抵达了西安。陕甘总督长庚、护理陕西巡抚钱能训、西安将军文瑞等人看到孙元起抵达,好像见到了亲人,两眼饱含热泪,颤抖着声音说道:“孙大人,您可终于来了!”
他们的激动可不是作假。陕西虽是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由于地瘠民贫,根本没有能力编练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控制全省的局面。而陕西又和现在闹得纷纷扰扰的四川、湖北都接壤,偏偏前不久被全省大小官员视为主心骨的第三十九混成协又被调离陕西,他们能不恐慌么?
武昌起义后,全省为之一震,革命党更是蠢蠢欲动。官府侦骑四出,已经从各个渠道知道一点同盟会、哥老会最近要闹事的消息,但手中无兵可用,除了把剩余的新军全部调离西安外,只能坐困愁城。孙元起麾下第四十四混成协的入陕,局面顿时扭转。这如何不让陕西大小官员心花怒放?
杨度在一旁满脸含笑,肚里却暗暗腹诽:等过了十天再见孙大人的时候,不知你们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等众人寒暄已毕,蒋作宾朝陕西大小官员敬了一个军礼:“诸位大人,下官蒋作宾,字雨岩,任第四十四混成协第87标第3营管带,现负责大人的安全保卫工作。大人身负海内众望,前往四川平叛,安危非同小可。上次大人在东北遇刺,已是前车之鉴。为了提防四川乱党狗急跳墙,我等想在大人驻留西安期间暂时负责部分城防任务,不知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陕西大小官员早就对本土的新兵大有戒备,恨不得孙元起能带领手下几千兵马一直留在西安,保护他们的身家性命。如今见蒋作宾提出这个要求,好比瞌睡遇到了枕头,立马满口答应,唯恐蒋作宾反悔:“好、好、好,在孙大人驻留西安期间,整个西安的城防都归你们!来人,带这位蒋将军去交接城防!”
杨度与蒋作宾相对一笑:大事成矣!
孙元起在长庚、钱能训等人陪同下进入西安城,留下蒋作宾与陕西新军交接防务。陕西新军负责交接事务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人,刚露面,蒋作宾就迎了上去:“翔初师兄别来无恙!”
来人名叫张凤翙,字翔初,1902年考入陕西陆军武备学堂。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公派到日本留学。先入东京振武学校,1906年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骑兵科,和赵景行、蒋志清、程潜、阎锡山等四人同学,自然是蒋作宾的师兄。
1909年张凤翙归国,先后担任陕西新军督练公所委员、第三十九混成协旅司令部参军官、参谋兼二标一营管带。
张凤翙见到蒋作宾也是惊喜参半:“雨岩师弟,你怎么有空到西安来?”
<a href=""></a>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