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长安城内,皇帝外加朝中重臣们尝试郭戎提出的新体制的时候,郭戎早就离开了汴州,一路朝着海边的登州狂奔而去。

    至于,自己的上疏,以及上疏的后果,郭戎实在是顾不上了,当然,就算能顾上郭戎也不太想管,因为郭戎上疏的目的不过是为自己的行动做掩饰。

    虽然在吴少雄和韩愈的鼓动之下,郭戎提出了体制改革的建议,并且以奏疏的形式送到了长安,但是对于李纯以及长安的重臣们十分能接受,郭戎本身却并不太确定。

    原因很简单,这些东西超前的实在是太多了。

    对于吴少雄和韩愈这两个的家伙,郭戎是既无语,又佩服。

    这两位大仙在完全不知道后世政体的情况下,凭借着自己乱七八糟的描述,竟然真的将后世不同政体的制度真的还原了出来,不仅还原出来了,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然后将这些改良后的东西杂糅到了一起。

    内阁制出来了,代议制出来了,虚位君主制的雏形出来了,这也就算了,关键,用了这么多的壳子做伪装,本质上却是兔子的民主集中和集体领导。

    这也就算了,关键在完成了这一系列东西的同时,还把郭戎最在意的统一战线完美的融合了进去,这种惊人的政治智慧惊掉了郭戎的下巴。

    如果不是郭戎从一早就了解了这两位的本质,甚至要怀疑这两位是不是穿越者了。

    东西做的很好,就算不喜欢研究政治的郭戎也能看出来这套东西绝对能用,而且很好用。

    但是在郭戎的印象里,从先秦到明清,华夏的大一统王朝基本走的是集权路线,皇帝们在拼命的将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到了野猪皮时代,更是成为了专制的最巅峰。

    李纯,是位有气度的皇帝,也是位有野心的皇帝,但是皇帝这东西,什么时候能用常理来形容了。

    说的好听了是雷霆雨露具是君恩,说不好听了,郭戎就一直觉得皇帝这种东西是凭借绝对权力肆意妄为的神经病。

    毕竟,正常人谁会把雷霆雨露这种东西放在一起,不被人直接锤爆了才怪。

    刚开始的时候,郭戎甚至怀疑自己把这东西交上去,李纯会不会以为自己要谋反。

    只不过,吴少雄、韩愈这两个素未蒙面,但是不约而同的家伙的态度却出奇的一致。

    本着信而不疑,疑而不用的原则,外加郭戎确实需要用这种方式降低长安方形暂时忘记自己。

    所以,出发之前,郭戎还是以奏疏的形式,将两人的成果送了上去,至于送到长安会发生什么,李纯会不会采用,朝臣们能不能发现韩愈和吴少雄留下的坑点,那就跟他郭戎没什么关系了。

    事实上,郭戎之所以改变计划,让大军在大河之南进行休整,既跟战略目标有关,让汴州决战的信息向外流传,使得战斗结果的影响发酵,提前瓦解敌人的意志。

    又跟现实条件有关,长缨军需求休息,天雄军需要整编,鲁北军需要扩充编制。

    但是,这都不是根本的原因。

    真正让郭戎彻底改变战略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孤军深入辽东、辽西的李愬有了消息。

    先是率军千里奔袭,然后在辽东半岛进行了大范围的穿插和迂回,将大唐在辽东的残余力量整合之后,调转方向,直接禁军辽东半岛,然后依托半岛的狭窄地形抵御了辽东地区所有反唐势力的攻击。

    三个月的时间,转战超过三千里,大小数十战,歼灭各路叛军超过十万,几乎凭借一己之力,牵制了整个辽东、辽西地区几十万各路叛军,李愬的军事才能在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致。

    原本,李愬占据辽东半岛南部之后,局势已经稳定,但是随着时间进入九月中旬,原本零散的叛军势力似乎突然被整合了起来。

    辽东诸族、新罗、百济、复国的高句丽、前期抵达半岛的岛国武士和足轻,开始成建制,有组织的对李愬所部展开进攻。

    双方在辽东半岛中部最狭窄的卑沙城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之所以在连战连捷的情况下,突然转向辽东半岛,既有战略上的考虑,同时也有现实的原因。

    虽然一路战果丰硕,但是连续的长途奔袭之下,李愬手中那支以禁军后备兵为主的河北军战损严重。

    虽然在征战的途中,陆陆续续补充进了一部分辽东边军,但是依旧不足以弥补其损失。

    抵达辽东半岛之后,李愬的手中只剩下了两万左右唐军,一万左右辅兵,以及他们沿途收拢的五万左右的大唐平民。

    不要以为五万的数量不少,要知道巅峰时期,整个辽东、辽西户超过二十万,人口口过百万。

    然而,就是这短短几个月的叛乱,在狼子野心的刘总刻意放纵之下,在丧心病狂的陈宏志诱导下,在数典忘祖的李师道的谋划之下,百万之众的唐人或死,或亡,或者沦为了叛逆者手中的两脚羊。

    在辽东激战一个月,五万人已经是李愬所部能够拯救的极限。

    精锐的河北军损失不少,又增加了大量的平民需要护佑,实在不容于李愬继续之前那种大纵深、大穿插、大迂回的作战方式。

    如果只有敌人的进攻,凭借卑沙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李愬还能够率军抵挡,但是,粮草不足,李愬就真的是无能力了。

    辽东土地肥沃,辽河提供了足够的水源,但是在长达半年多的大规模叛乱之中,在各方力量的攻伐和屠戮之下,唐人花费百年打造的家园已经毁于一旦,数不清的财富也已经不知去向。

    再加上李愬所部又是在各路叛军的一路追击和包围中转战,这就使得李愬所部根本就没有任何粮草的补给。

    进入辽东半岛凭借特殊的地形,李愬可以率军抵挡十倍于己的乱军,但是粮草就真的超出了李愬的能力范围。

    更为不妙的是,随着时间从夏季入秋,入冬,气温开始大幅度降低,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李愬根本不知道能支撑几天。

    除此之外,心思不同,目的各异的各路叛军还通过各种方式,彻底的封锁了从辽东-辽西-河北这一条陆路的对外通道,彻底阻绝了陆路交通。

    尤其是辽西走廊一线,刘总麾下的十万精锐兵马,不仅封死了辽西走廊,更牢牢的封死了辽东-辽西之间的所有道路,其严密的程度,甚至到了于谦麾下的侦察兵都无法穿透的程度。

    随着局势越来越困难,危险越来越增加,为了给近十万军民争取生机,李愬最后终于同意了于谦的请求。

    于谦所率领的侦察兵分兵两路,一部分从趁着辽东诸族的混乱,北上,然后试图进入草原,寻找出营陆康掌握中的拔野古部落,寻找被燕国大长公主掌控的回鹘牙帐求援。

    至于另一个方向,另外一部分侦察兵则在唐人的帮助下打造了部分船只,从辽东半岛最南端青泥浦渡海,试图从海陆寻找生机。

    北上的一部分十分成功无法知晓,但是渡海的这一部分侦察兵出海之后很幸运的遭遇了胶东的渔民。

    随后在大唐渔民的指引之下,沿着后世的长山列岛继续南下。

    元和四年八月,郭戎率部完成了胶东之战,彻底肃清了入寇胶东的岛国势力以及盘踞的李师道势力,并且全歼了胶东水师。

    在此之后,郭戎融合了被俘的胶东水师和即墨水师之后,将这支庞大的水师一分为二,以南的即墨水师负责南边,留守北方,在没有皇帝命名的情况下,郭戎将北部这支水师暂时以北洋水师为代称。

    长山列岛本就这支北洋水师最重要的防区之一,作为整个长山列岛的核心,长山岛不仅有水师营地,更是长期有海船驻守。

    很快,渡海南下求援的侦察兵们被驻守长山岛的水师发现,然后关于李愬所部的信息,被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了郭戎的手中。

    而那个时候,汴州决战刚刚结束。

    彻底失踪近三个月之后,突然获得了李愬的情况,郭戎的欣喜若狂,看完侦察兵带回的消息,郭戎是既惊讶,又惊喜,同时还有着不安和忧虑。

    让郭戎惊喜的是李愬不仅还活着,而且还在辽东半岛的南部站住了脚跟,虽然如今的局势艰难,但是自己既然已经获悉了他的存在,之前的困难自然不复存在。

    至于不安的,则是辽东的局面显然比自己预估的要复杂太多。

    相比较一路征战,根本来不及休整,又没有全局情报来源的李愬,郭戎得知了辽东、辽西,以及李愬所部的真实情况之后,几乎在一瞬间就了解了一切。

    从眼下侦察兵们带回来的情报,眼下,整个辽东辽西包括了大致的四方力量。

    完成了大纵深、大穿插、大迂回、大转折,死守辽东半岛的李愬,他是大唐在关外仅存的官方力量,也是所有其他力量的统一目标。、

    第二部分的,则是把十万精锐放在辽西,一门心思封锁辽西、辽东交通和信息的,只能是狼子野心的卢龙节度使刘总。

    第三部分看起繁杂,包含了辽东诸族,新罗、百济、倭国等大唐的藩属国,甚至包括了刚刚复国的高句丽,但是,能将这些人整合起来一起进攻李愬的只能是那个跑到了岛国当太上皇的李师道。

    真正出乎了郭戎预料之外的是第四支力量,渤海国。

    在没有失去联系之前,于谦送回的信息中就提到过渤海国,但是当时郭戎并有把渤海国当成太大的威胁。

    但是,到了现在……

    引动乱局的刘总损失了百万人口,数不清的财富之后,却劳而无功。

    不仅如此,还需要十万精锐陈兵辽西不敢轻动,既损失了利益,又损失了声名,可以说赔了夫人又折兵,是辽东最大的冤大头。

    岛国的太上皇李师道绝对是辽东乱局的真正策划者。

    但是苦思冥想,机关算尽,潜伏在胶东的杀手锏被郭戎干掉,原本已经拿下,局势已经趋于稳定的辽东腹地被李愬的一顿突袭冲击的七零八落。

    设身处地的想,虽然调动几十万兵马将辽东半岛围了个水泄不通,但是李师道未必就一定要对李愬赶尽杀绝。

    参考倭兵在胶东表现,再参考李愬河北军在辽东的表现,郭戎判断,李师道大概率是害怕李愬从辽东半岛出来打偷袭。

    考虑到如今李师道的根基在岛国,李师道可以看做是劳而无功,还损失不小的二号怨种。

    相比较一号冤大头和二号大怨种,长安朝廷代表的的大唐损失其实不大,毕竟,辽东本就不在朝廷的掌控之中。

    如果说真正损失的,不过是李愬所部战损的一万多精锐,但是李愬凭借自己的能力,站住辽东半岛南端,等于为大唐重新收复辽东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锚点。

    至于大唐的威名,不好意思,从安史之乱开始,大唐在辽东就已经没什么威名了,否则那些辽东的异族如何敢如此大规模叛乱。

    综合来看,只要能守住辽东半岛南端,大唐就稳赚不赔。

    全部分析之后,郭戎惊讶的发现,从年初开始动乱了大半年之后,只有那最神秘的渤海国是占了便宜的。

    打着帮大唐平乱的旗号进入大唐,但却没有和任何一方发生大战。

    李愬率部长途直入,把原本占据辽东的叛军打的魂飞魄散,迫使李师道被迫无限的调集兵马围追堵截。

    人调走了,地盘腾空了,然后被悄悄跟在后面的渤海国兵马轻松占领,而且占领完毕之后,吃了亏的李师道还不敢随意动手,毕竟,渤海国是打着帮大唐平叛的名义来得,如果动手了人家真的开始平叛了怎么办?

    如果未来大唐真的收复辽东了,渤海国还是不会吃亏,毕竟他进入打探的名义是帮忙平叛。

    如果大唐突然就雄起了,渤海国只需要老老实实的占据的大唐土地吐出去,爱面子的大唐是不可能真的讨伐的,不仅不会讨伐,而且会获得大量的赏赐。

    只不过,这个渤海国实在是太过神秘了,思考另一路也没弄明白渤海国的目的是什么,背后的脑子是何许人也。

    元和四年,十月初三,郭戎抵达登州,随即率领这一支超过一百二十艘海船,一万五千步卒的庞大船队启程出发。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一只橘猫压海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418章 渡辽(一),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笔趣阁并收藏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