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张宁问人才知,于谦近段时间一直称病没有在外露面。【文学网】当下便在内阁官署中重新细察杨士奇前两天送上来的官吏举荐名单,果然没有于谦的名字。他便在心下寻思:杨士奇和于谦交情很深,他既然到了湖广,没有道理不想让于谦与自己重续师生之谊;于谦没有出现在名单上,问题不在杨士奇,一定是于谦那边没有说通。

    于谦从内侍省监狱里放出来之后,张宁对他当然很厚道,不仅安排了住宅,还送了不薄的财物,让其在这边的生活无虞。他又下令不再限制于谦的人身自由,但对于接到武昌的董氏及子,却没有明确的态度,有拿了做人质的嫌疑。

    看罢卷宗,张宁便起身离开内阁书房,传侍卫言明要去旧察院那边见杨士奇。

    照常是乘坐马车,他不是很喜欢坐轿,现代人的潜意识里靠机械电器惯了,对于奴役人有种难以名状的不自在。街面上热闹喧嚣,马车因此走得很慢,张宁便挑开帘子沿路看外面的光景。

    武昌府不仅是中部重镇,放在全国也是大城之一,人口十分密集,但从户册卷宗上估计也有几十万人,这街面上的气氛就可见一斑。可是在张宁眼里,仍有一种落后粗糙的感觉,不自觉与记忆里都市对比的缘故。

    此段路地势较低,视线因此不甚开阔,目光局限于周围的光景,看起来就好像现代西部地区的乡镇老街一般。除开几处高门大户的门庭,以及富商开的酒楼,放眼看去便大多是挑担的、拉板车的、摆摊的等等形形色色讨生活的人。街头靠近沙湖,有一个城内码头,能看见拉船的纤夫以及一群用肩扛或推独轮车卸货的苦工。

    可以判断在这座繁华的明代都市里,大多数人仍然不识字、依旧靠传统的手艺和门路讨生活,几十万人的城市里除了官府也没有较大诸如企业之类的组织,散成一盘……这还算好的地方,武昌府地处平原、江湖水陆交通之地,若是那些远离中心地区的地方,恐怕情况比这还差许多倍。

    触景生情,张宁心里有个感受:人是很多,人才很少。像于谦那样能通过见识到的事物很快理解新东西的人、又在旧规则下能应付得当的士人,在不识字的大众中是几乎不可能产生的,在这个时代唯有依靠士绅。

    车马到得旧察院,得知杨士奇正在见客。以前的湖广三司官员慕名拜访杨士奇,正在客厅里高谈阔论。不过杨士奇得报张宁来了之后,很快便出来迎接。

    俩人见礼罢,杨士奇便坦然道:“在湖广做官的这些人,有几个在京师时曾有数面之缘,没蒙过面的也在纸面上见过名字。他们中间,确有人有真才实学,王爷要是同意,老夫择日引荐过来见见面如何?”

    “有机会的,有机会的。”张宁随口道,“不过我现在就能认定有真才实学的人,倒是于廷益。”说到这里,张宁不禁回忆起于谦还做巡抚的时候,自己被他设伏的一场战役,将步炮骑协同战术首次应用于战阵的不是自己,竟是一个明代人。

    杨士奇听罢说道:“听说这几天廷益染了风寒,闭门谢客,老夫也未见过。”

    张宁沉吟道:“廷益与我多年前就是好友,如今生病了我若是不问候一句倒显得冷落了……杨公今日便遂我去探望一回如何?”

    杨士奇大量张宁的表情,很认真的样子,好像真信于谦生病似的。他也便不点破,便答道:“如此也好。请王爷到厅中稍等,我去去就来,向士林诸公回句话才好抽身。”

    “杨公请。”张宁客气道。等他转身走了,张宁又对随行的李震道:“叫人去准备一点礼物……不必什么药材类的东西,要是人家用不上便是扔货,备一些随时都用得上的实物。”

    李震忙抱拳道:“属下明白。”

    这边准备了一会儿,张宁便邀杨士奇同车,两人一起前去不远的于谦住处。

    果然府门紧闭,没有人进出的迹象。好在叫人上去敲门,还是有门房开门。不一会儿,府上上的侍卫长就急忙赶过来了,此人是从内侍省派过来的,自然认得张宁,一面行叩拜礼,起来后一面又叫人去通报内府。

    张宁没问多余的话,杨士奇反而问:“你们家的主人病情如何。”

    侍卫长答:“卑职也不甚清楚,夫人公子亲自照料于先生,不过见他们差人去抓过药。王爷和杨大人请,卑职这就带二位去内府。”

    没多久只见董氏便带着一个少年迎接出来,她低着头,吩咐少年跪拜行大礼。张宁忙上前作了个扶的动作:“不必,不必。今日我与杨公贸然造访,非为公事,只当看望当年旧友,叨扰之处还请夫人勿怪才对,大礼万万使不得。”

    杨士奇开口也不便和妇人说话,便对于冕道:“虽然到了湖广,小子也不能丢了圣人经书。”

    少年口齿清楚道:“我一定听杨爷爷的教诲。”杨士奇听罢一高兴便呵呵笑了起来。

    董氏趁此机会悄悄抬头看了一眼张宁,脸上闪过一丝极难捉摸的情绪。她的打扮端庄整洁,却是素颜、头发上连一根珠玉装饰也无,看起来与身份相比却是显得过于朴素。她大多时候是低着头,眼睛里的目光只是抬头的一瞬间一闪而过,但是一个人的内心却太容易从眼神里暴露。至少能看出,她过得好像并不愉悦……人们表现出来的风光也好落魄也罢,只是表面的,内中滋味只有自己明白罢。

    张宁面对她,自然想起自己曾经干过的事,现在想起来着实纯粹是一个错误。一个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一个身份和立足之地,包括张宁自己也需要一个身份在世上扮演一个角色;董氏的身份就是于夫人,如果胡来变成市井笑谈,人言可畏唾沫也能淹死人。

    他不动声色地开口道:“说来我该当面向夫人道歉才对。”

    董氏轻轻问道:“王爷道什么歉?”

    “你们本在京师过得好好的,我派人去接来湖广实在有些唐突。但当时我也因为考虑你们的安危,还请多多包涵。杨公在朝被奸人陷害,宣德帝也听信谗言,故我派人请杨公来到湖广,自然在宣德朝廷留下了口实;而廷益与杨公有师生之谊天下皆知,就怕以后牵连到于先生家里伤及无辜,故咱们才出此下策。”

    董氏听罢,说道:“王爷与杨公是来看夫君的,夫君就在房里养病,他有恙在身不能迎接,让我替他请罪。”

    张宁遂与杨士奇一道,跟着董氏进了内府,然后去于谦的卧房探病。

    果然见于谦穿着白色的亵衣刚从床上坐起来,一面作虚弱的样子要下床,一面喘气道:“在下失礼之至……”

    张宁忙大步走上前去,一把扶住他的手腕:“快别客气,你我又非刚刚认识,还顾那世俗之礼作甚。你躺下便好,定要将息身体。”

    摸到于谦的手腕,感觉体温很正常,再看他的脸色,虽然有点枯黄气色不佳,但也不像有什么病容……管他是不是装病,反正自古装病不朝这等事也不少见。

    杨士奇也上前探望说了几句关心的话。于谦叹了一气:“身子骨不济,诸事便心有余而力不足……二位请椅子上坐。”接着董氏便亲自端茶送水上来。

    “人食五谷孰能无病,只是小疾,先待病养好了再说。”张宁好言道。

    他今天前来自然是想劝于谦出来做官,但眼前这番情形却不知从何劝起,总不能带个郎中来把脉……这样的话就等于逼迫了。

    而一旁的杨士奇尽说些废话,也不帮着劝,却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之前很轻易就答应跟着过来探访于谦是为何故?张宁一琢磨,或许只是单纯为了在于谦面前表明他的立场?

    三人在一起,许多话题没法提起。张宁忍下来终于没着急,又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便起身告辞。

    杨士奇跟着出来送至门口,随口道:“王爷先回,老夫忽然想起了还有几句话想与廷益说,择日不如撞日索性返身再走一趟。”

    张宁会意,便拜道:“那此事就托杨公了,举荐名单上不见于廷益,此事拖延下去也不是办法。”

    杨士奇拱了拱手,不置可否。

    不一会儿侍卫长便上前来送张宁出门,张宁便交代道:“你找机会对于谦说件事,内侍省派兵到府上一则为了仪仗,二则为了保护他的安全,绝无看管监视之用。明日你们便将营房搬到府外,一切用度由内侍省拨付;于家府上的内事,你们自此不必过问。”

    侍卫长小心提醒道:“万一……人不见了、跑了,内侍省不会拿卑职问罪?”

    “能跑到哪里去?‘伪朝’那边还能容下于谦?”张宁随口道。

章节目录

平安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西风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百九十一章 做官-平安传全本+隐藏章节下载,平安传,笔趣阁并收藏平安传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