噺~8~壹~中文網x~8~1zщ 更新最快~的新~八~一中~文~网
黄忠多少有点尴尬,但更多的是兴奋。
他现在考虑的就是怎么拿下汉中,完成孙策交待的任务,如果有可能,能在益州战事中分一杯羹,那就更好了,根本没想到后续如何安排。十年之后的事,谁会想到那么远,况且十年之后,他真的可以解甲归田了。
可是他的部下不能,比如李严,十年之后,他正当壮年,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能有多大的成就取决于现在有多少积累。他如果只考虑战事,却疏忽了培养人才,岂不是辜负了他们,辜负了孙策?孙策交给他的几个人除了邓展稍微年长一些,几乎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十年之后,这些人将是吴国的骨干。
即使是他自己,五十多岁也未必一定要退休,花甲之年依然征战四方的将领太多了,他怎么能安心养老。作为孙策最早的将领之一,他还不如徐庶看得远,有担当。
“元直虽在武关,对襄阳的学术却了如指掌,蔡大家的文章一定看得不少,以后还要请元直多多指点。”
徐庶大笑。他知道黄忠反应过来了。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正是出自蔡琰的研究。他相信蔡琰突然转变研究内容绝不是一时兴趣。作为孙策倚重的笔杆子、位列九都督之首周瑜的妻子,蔡琰的研究有很明显的指向。黄忠等人是武将,缺少学术背景,很可能熟视无睹,不明其中真意。他既然被孙策安排来协助黄忠,当然要提醒他这一点。
这关系到汉中之战究竟怎么打。
李严很郁闷。他虽然只是挂名军师,出谋划策并不是他的主要职责范围,但一见面就被徐庶将了一军,着实有些丢脸。
黄忠与徐庶谈了好一会儿。既然汉中之战不仅仅是为了夺取汉中,更是为了以后进攻益州甚至征讨天竺作准备,那就不能局限于求胜了,培养人才,锤炼出一支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的精锐才是重点,参加这场战事的将士中要产生一大批精通山地战的将领才行。
徐庶侃侃而谈。
孙策之前就对山地战有一些总结,确立了一些原则,打下了基础。但这些还不够,一是那些原则并不全面,也未必完全适用于汉中;二是军中将士真正重视这些原则的人并不多,包括讲武堂毕业的将领在内,真正能将那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还是少数,更别说推陈出新,对既有理论进行扩充、修正了。
当务之急,一是加强学习,让每个人将领都有相对明确的目标,并为此目标付出努力;二是对既有原则进行分析,与实际进行对照,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予以重视,将山地战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将汉中之战当成实践和检验的课堂,而不仅仅是一次任务。
听了徐庶的分析,黄忠豁然开朗,以前有些不太清楚的问题现在变得一目了然。他明白了孙策为他组建这个班子的良苦用心。徐庶足智多谋,有见识,堪当副将。徐晃为人谨慎细致,是个侦察的好手。邓展为人稳重,又通晓屯田,熟悉后勤。这三个人各有所长,不可替代。
黄忠随即请邓展、徐晃来议事,为徐庶接风。四个人一边小酌,一边讨论,邓展、徐晃和黄忠差不多,都赞成徐庶的建议,建议调整作战方式,改变任务重心。
邓展随即提出包围房陵,抢收庄稼的建议。他在湖阳多年,一直负责屯田,深知粮食的重要性。不管多么精锐的将士,一旦断粮,不战自溃。房陵、上庸等地之所以能成为县治,就是因此这些地方有可耕种的土地,正是这些土地产出的粮食供应县中的百姓和官员。
控制了这些粮食,城池不攻自破。周瑜、荀攸当初制定计划时安排在七月出兵,应该就是考虑到了这个时间点的特殊意义。
黄忠很满意。他本来还在为如何攻城犯愁。山地行军,无法携带大型攻城器器械,就地制作也有不小的麻烦,如果能不用攻城就能解决问题,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
黄忠随即安排任务,徐晃率部赶往上庸,将上庸的守军堵在城里,不让他们出城收割,如果挡不住就一把火烧了。总而言之,不能让城中的守军得到粮食补给,让他们面临断粮的困境。邓展、徐庶则留在房陵,集中精力,准备抢收房陵城外的庄稼。
安排妥当,黄忠随即写了一封军报,派人送往襄阳,向孙策汇报战术的调整和可能的影响。任务重心调整后,最大的影响就是作战时间增长,他很可能无法在短期内攻克任何一个县城,必须让孙策做好等待的心理准备,必要时可能还要再运一些粮食。
围城就是拼实力,看谁耗得起。
——
见黄忠驻扎在城外,围而不攻,房陵长许义急了。
秋收将近,如果不能收割,仅凭城里的余粮,他支撑不了太久。房陵原本就不是富庶之县,耕地有限,每年的收成勉强能满足一年的消耗,积储不多。为了能让他坚持更长时间,吴懿从汉中运来了一些粮食,毕竟数量有限,一旦城外的粮食被黄忠收走,他最多再守两三个月。
可是城外的粮食也足以支撑黄忠再围两个月,两三个月后,要么吴懿派兵解围,要么他举城投降。让他正面突击黄忠的大营是不可能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就算他不懂军事,仅从双方将士的精气神也能看得出来,他手下那些部曲根本不是荆州军的对手。
汉中是吴懿的,丢了就丢了。部曲却是他许家的,死一个少一个。
他派人出城,向吴懿求援。
但是他很快就失望了。从第二天开始,他派出去的信使陆续被黄忠送了回来,有的还活着,有的则身首异处,有的干脆只有一颗首级。活着回来的斥候也像是见了鬼似的惊魂未定。他们一出城就被盯上了,荆州军的斥候像不散的阴魂,追得他们不敢闭眼,那些人不仅装备好,武艺高强,而且熟悉地形,走山路比他们还利落,有的还带着狗,闻着一点味儿就追上来,怎么也甩不掉。
许义不服,又派出一批信使,人数更多,分头出城。为了确保有人能突出重围,许义还派出三十名部曲,分作三组,每组十人,从不同的方向突围。斥候通常是以伍为单位,五人一组,他派十名部曲同行,就算遇到黄忠派出的斥候也应该有突围的机会。
但是很遗憾,没到三天时间,这三组部曲就被送了回来。因为目标大,他们被发现的时间更短,很快就被对方围住了。荆州军行动迅速,配合默契,而且擅长弓弩,精通伏击,他们莫名其妙就中了埋伏,还没发现对手就被撂倒了一大半。
许义傻眼了。黄忠的部下是怎么训练的,怎么比山民还山民?
——
“读书人,不能惹。”李严摇了摇头,咂了咂嘴。
黄忠心里欢喜。一向自负的李严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徐庶真的给他带来了压力。徐庶也的确有一套,三部斥候营集中使用,统一调度,将整个房陵围得死死的,有明哨,有暗哨,有固定哨,有游动哨,一方有警,至少有三组人马可以赶往增援,确保既有兵力优势,又能互相配合,让对方插翅难飞。
不仅如此,徐庶还擅长审问。他只要扫一眼,随便问几句,就知道哪个俘虏更容易突破,哪个俘虏嘴硬,然后快刀斩乱麻,嘴硬的直接砍了,剩下的吓都吓傻了,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的交待得清清楚楚。徐庶按照审问结果,在地图上标出其他人的可能路线,重点布防。
几天下来,许义派出城的斥候无一漏网。
虽说有徐晃提供的情报做基础,但徐庶从俘虏口中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短短几天时间,他对房陵周边的形势已经了如指掌,只怕徐晃看到了也要赞一声高明。
“正方,读书还是有用的。你还年轻,不要浪费光阴,有时间还是多读些书。你最近有点骄傲,不像以前那样好学了。徐元直有才,难怪当初大王一眼就相中了他,你要向他多学习。讲武堂传授的都是兵法基础,只能让你不犯大错,中规中矩,你要想成为名将,还要自己下苦功。”
李严尴尬的挠挠头。“都督,他可是做过刺的,这打探消息、审问俘虏的手段我可比不上。再说了,这读书人的肠子弯弯绕,我哪学得来。”
黄忠围着沙盘来回转了两圈,沉吟片刻。“正方,大王从襄阳起家,南阳是他掌握的第一个郡,也是新政开始的地方,他对南阳期望甚厚,对你也有栽培之意。但是你也要看到,大王身边人才济济,前有张相、虞相、郭祭酒这样的英才名士,后有庞士元、诸葛孔明这样的天才少年,你如果裹足不前,遇到超过自己的人不是虚心请教,而是冷言冷语,十年以后,如何与他们竞争。满招损,谦受益,岂是虚言哉?”
李严面红耳赤,躬身受命。
手机端x81zw无广告新81中文小说网
黄忠多少有点尴尬,但更多的是兴奋。
他现在考虑的就是怎么拿下汉中,完成孙策交待的任务,如果有可能,能在益州战事中分一杯羹,那就更好了,根本没想到后续如何安排。十年之后的事,谁会想到那么远,况且十年之后,他真的可以解甲归田了。
可是他的部下不能,比如李严,十年之后,他正当壮年,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能有多大的成就取决于现在有多少积累。他如果只考虑战事,却疏忽了培养人才,岂不是辜负了他们,辜负了孙策?孙策交给他的几个人除了邓展稍微年长一些,几乎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十年之后,这些人将是吴国的骨干。
即使是他自己,五十多岁也未必一定要退休,花甲之年依然征战四方的将领太多了,他怎么能安心养老。作为孙策最早的将领之一,他还不如徐庶看得远,有担当。
“元直虽在武关,对襄阳的学术却了如指掌,蔡大家的文章一定看得不少,以后还要请元直多多指点。”
徐庶大笑。他知道黄忠反应过来了。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正是出自蔡琰的研究。他相信蔡琰突然转变研究内容绝不是一时兴趣。作为孙策倚重的笔杆子、位列九都督之首周瑜的妻子,蔡琰的研究有很明显的指向。黄忠等人是武将,缺少学术背景,很可能熟视无睹,不明其中真意。他既然被孙策安排来协助黄忠,当然要提醒他这一点。
这关系到汉中之战究竟怎么打。
李严很郁闷。他虽然只是挂名军师,出谋划策并不是他的主要职责范围,但一见面就被徐庶将了一军,着实有些丢脸。
黄忠与徐庶谈了好一会儿。既然汉中之战不仅仅是为了夺取汉中,更是为了以后进攻益州甚至征讨天竺作准备,那就不能局限于求胜了,培养人才,锤炼出一支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的精锐才是重点,参加这场战事的将士中要产生一大批精通山地战的将领才行。
徐庶侃侃而谈。
孙策之前就对山地战有一些总结,确立了一些原则,打下了基础。但这些还不够,一是那些原则并不全面,也未必完全适用于汉中;二是军中将士真正重视这些原则的人并不多,包括讲武堂毕业的将领在内,真正能将那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还是少数,更别说推陈出新,对既有理论进行扩充、修正了。
当务之急,一是加强学习,让每个人将领都有相对明确的目标,并为此目标付出努力;二是对既有原则进行分析,与实际进行对照,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予以重视,将山地战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将汉中之战当成实践和检验的课堂,而不仅仅是一次任务。
听了徐庶的分析,黄忠豁然开朗,以前有些不太清楚的问题现在变得一目了然。他明白了孙策为他组建这个班子的良苦用心。徐庶足智多谋,有见识,堪当副将。徐晃为人谨慎细致,是个侦察的好手。邓展为人稳重,又通晓屯田,熟悉后勤。这三个人各有所长,不可替代。
黄忠随即请邓展、徐晃来议事,为徐庶接风。四个人一边小酌,一边讨论,邓展、徐晃和黄忠差不多,都赞成徐庶的建议,建议调整作战方式,改变任务重心。
邓展随即提出包围房陵,抢收庄稼的建议。他在湖阳多年,一直负责屯田,深知粮食的重要性。不管多么精锐的将士,一旦断粮,不战自溃。房陵、上庸等地之所以能成为县治,就是因此这些地方有可耕种的土地,正是这些土地产出的粮食供应县中的百姓和官员。
控制了这些粮食,城池不攻自破。周瑜、荀攸当初制定计划时安排在七月出兵,应该就是考虑到了这个时间点的特殊意义。
黄忠很满意。他本来还在为如何攻城犯愁。山地行军,无法携带大型攻城器器械,就地制作也有不小的麻烦,如果能不用攻城就能解决问题,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
黄忠随即安排任务,徐晃率部赶往上庸,将上庸的守军堵在城里,不让他们出城收割,如果挡不住就一把火烧了。总而言之,不能让城中的守军得到粮食补给,让他们面临断粮的困境。邓展、徐庶则留在房陵,集中精力,准备抢收房陵城外的庄稼。
安排妥当,黄忠随即写了一封军报,派人送往襄阳,向孙策汇报战术的调整和可能的影响。任务重心调整后,最大的影响就是作战时间增长,他很可能无法在短期内攻克任何一个县城,必须让孙策做好等待的心理准备,必要时可能还要再运一些粮食。
围城就是拼实力,看谁耗得起。
——
见黄忠驻扎在城外,围而不攻,房陵长许义急了。
秋收将近,如果不能收割,仅凭城里的余粮,他支撑不了太久。房陵原本就不是富庶之县,耕地有限,每年的收成勉强能满足一年的消耗,积储不多。为了能让他坚持更长时间,吴懿从汉中运来了一些粮食,毕竟数量有限,一旦城外的粮食被黄忠收走,他最多再守两三个月。
可是城外的粮食也足以支撑黄忠再围两个月,两三个月后,要么吴懿派兵解围,要么他举城投降。让他正面突击黄忠的大营是不可能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就算他不懂军事,仅从双方将士的精气神也能看得出来,他手下那些部曲根本不是荆州军的对手。
汉中是吴懿的,丢了就丢了。部曲却是他许家的,死一个少一个。
他派人出城,向吴懿求援。
但是他很快就失望了。从第二天开始,他派出去的信使陆续被黄忠送了回来,有的还活着,有的则身首异处,有的干脆只有一颗首级。活着回来的斥候也像是见了鬼似的惊魂未定。他们一出城就被盯上了,荆州军的斥候像不散的阴魂,追得他们不敢闭眼,那些人不仅装备好,武艺高强,而且熟悉地形,走山路比他们还利落,有的还带着狗,闻着一点味儿就追上来,怎么也甩不掉。
许义不服,又派出一批信使,人数更多,分头出城。为了确保有人能突出重围,许义还派出三十名部曲,分作三组,每组十人,从不同的方向突围。斥候通常是以伍为单位,五人一组,他派十名部曲同行,就算遇到黄忠派出的斥候也应该有突围的机会。
但是很遗憾,没到三天时间,这三组部曲就被送了回来。因为目标大,他们被发现的时间更短,很快就被对方围住了。荆州军行动迅速,配合默契,而且擅长弓弩,精通伏击,他们莫名其妙就中了埋伏,还没发现对手就被撂倒了一大半。
许义傻眼了。黄忠的部下是怎么训练的,怎么比山民还山民?
——
“读书人,不能惹。”李严摇了摇头,咂了咂嘴。
黄忠心里欢喜。一向自负的李严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徐庶真的给他带来了压力。徐庶也的确有一套,三部斥候营集中使用,统一调度,将整个房陵围得死死的,有明哨,有暗哨,有固定哨,有游动哨,一方有警,至少有三组人马可以赶往增援,确保既有兵力优势,又能互相配合,让对方插翅难飞。
不仅如此,徐庶还擅长审问。他只要扫一眼,随便问几句,就知道哪个俘虏更容易突破,哪个俘虏嘴硬,然后快刀斩乱麻,嘴硬的直接砍了,剩下的吓都吓傻了,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的交待得清清楚楚。徐庶按照审问结果,在地图上标出其他人的可能路线,重点布防。
几天下来,许义派出城的斥候无一漏网。
虽说有徐晃提供的情报做基础,但徐庶从俘虏口中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短短几天时间,他对房陵周边的形势已经了如指掌,只怕徐晃看到了也要赞一声高明。
“正方,读书还是有用的。你还年轻,不要浪费光阴,有时间还是多读些书。你最近有点骄傲,不像以前那样好学了。徐元直有才,难怪当初大王一眼就相中了他,你要向他多学习。讲武堂传授的都是兵法基础,只能让你不犯大错,中规中矩,你要想成为名将,还要自己下苦功。”
李严尴尬的挠挠头。“都督,他可是做过刺的,这打探消息、审问俘虏的手段我可比不上。再说了,这读书人的肠子弯弯绕,我哪学得来。”
黄忠围着沙盘来回转了两圈,沉吟片刻。“正方,大王从襄阳起家,南阳是他掌握的第一个郡,也是新政开始的地方,他对南阳期望甚厚,对你也有栽培之意。但是你也要看到,大王身边人才济济,前有张相、虞相、郭祭酒这样的英才名士,后有庞士元、诸葛孔明这样的天才少年,你如果裹足不前,遇到超过自己的人不是虚心请教,而是冷言冷语,十年以后,如何与他们竞争。满招损,谦受益,岂是虚言哉?”
李严面红耳赤,躬身受命。
手机端x81zw无广告新81中文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