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最快
得知袁谭将临兖州,孙策就知道自己给自己挖了半个坑。没有了曹操,袁绍掌握兖州的难度没有增加多少,却无意中消除了一个隐患。他本来以为袁谭太年轻,用兵又不如曹操,未必能掌握兖州,但他随即就发现低估了袁家的影响力,兖州士族几乎望风而归,袁谭比历史上的曹操入主兖州还轻松。
直到这时候,他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四世三公的雄厚人脉。
汉代去古未远,二重君臣思想的遗风还很明显。天子是君,上司也是君,而且靠得更近,忠于天子,也要忠于上司以及曾经的上司,在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天子常常是被抛弃的另一个。原因很简单,天子太远,恩泽惠及不到民间,而上司却可以直接决定你的荣辱。
比如说孙策举曹昂为孝廉,举袁谭为茂才,这就是施恩。从二十万人中推荐一个孝廉,从一州几百万人中推荐一个茂才,这样的恩惠谁能轻易忘记?你可以不接受,但你却不能恩将仇报,否则就违反了公共道德原则。张昭宁可坐牢也不接受陶谦的辟除,但陶谦死了,他还得为陶谦写悼文,就是这个道理。
天子当然可以给更多的恩惠,但是那样的机会太少了,数量远不及三公、州牧刺史、太守这样有自主辟除的官僚。三公是官僚的顶端,施恩的权力更大,再加上四世三公,繁衍的人脉网络极其惊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比天子提拔的人多不知多少倍。
庐江周家就是袁家故吏。周瑜可以选择既不支持袁绍,也不支持袁术,但他却不能明着反对。孙家父子也是如此,所以当袁术作死称帝的时候,孙策才会第一时间劝阻,并趁机与之决裂。即使如此,他后来也没能完全摆脱袁术的影响。
挟四世三公之威,袁谭一入兖州,兖州的士族就表示拥护。就算对袁家不以为然的也选择闭嘴,不会主动与袁家发生冲突,否则不用袁谭说话,兖州士族就不会放过他。不管袁谭最后能不能在兖州站稳脚跟,至少目前他没遇到什么阻力。
如果说有阻力,那就是黄巾和孙策。
孙策不会选择主动与袁谭发生冲突。汝南是袁氏大本营,也是党人的大本营。他如果与袁谭发生直接冲突,汝南立刻就会大乱。袁绍官渡之战时,汝南三十七城,只有李通控制的朗陵、阳安拒绝了袁绍的邀请,剩下的三十五城全都支持袁绍,逼得曹操在兵力紧张的情况不得不抽调曹仁前往汝南平叛。
这还是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下。
那种莫名其妙的人王霸之气迸发,名将名士纳首便拜的桥段只是笑话,不能当真的。孙策对此有清楚的认识,也有长期的心理准备。他抱着能不冲突就不冲突,有机会捞实惠就捞实惠的既定方针,尽可能将对决推迟。在做好准备之前,他不介意藏起锋利的爪牙,露出人畜无害的微笑。
比如举袁谭为茂才的同时,他也不放过离间张邈与袁谭的机会。陈留郡在前,颍川和陈国就成了后方,他就有更多的周旋空间。陈留是粮仓,更是天下闻名的纺织中心,就连天子的朝服都在襄邑制造,而陈留种植的染料植物同样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支援。将来荆州要发展纺织,需要陈留的染料供应。
这么一块肥肉,如果有机会抓在自己手里,孙策自然不会气。
三个很快商量好了行动计划,蒋干赶往陈留,说服挑拨张邈,孙策则带着亲卫营赶往颍川,在视察颍川屯田的同时,寻找机会与张邈见面,并造成他与张邈有约的假相。
蒋干对这份工作抱有极高的热情,带着典韦和二十名义从出发了。
孙策来到了陈王府,求见陈王刘宠。
孙权、孙翊和陆议三个年龄稍长些的少年正在练习张弓,孙匡、孙朗和孙尚香则在堂上陪刘宠陪投壶。孙尚香一箭投中,兴奋得雀跃不已。见孙策走来,她飞奔过来,拉着孙策上堂。
“大兄,大兄,你看,我投中了好多。”
孙策向刘宠躬身施礼,笑道:“叨扰大王了。”
刘宠抚着胡须,笑容满面。“不妨事,不妨事,有这几个孩子陪着,孤都觉得自己也年轻了几岁。孙将军,这几个孩子资质都不错,但是最佳的还是你这个妹妹,只可惜是个女子。”
“为什么可惜是个女子?”孙策坐了下来,搂着孙尚香。“我妹妹练好了射艺,将来也可以做将军。”
刘宠大笑。“将军豁达。”
“我不是和大王开玩笑,我是真的这么想的。”孙策很严肃,声音不大,但很坚决。“大王,我说句不该说的话,刘氏有大王这样的宗室而不能用,不亡简直没有天理。”
刘宠笑容一僵。“将军……这是何意?”
“大王能有今天的射艺,天赋固然是一方面,衣食无忧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那么多钱粮、弓矢,再加上大王的勤学苦练,这才成就大王这样的高手,却只能闲置,陪小儿投壶,这不是浪费吗?其他人未必有大王这样的射艺天赋,但他们也可能有其他的天赋,如果都能发挥出来,宗室人才济济,有哪一个世家能够威胁朝廷?要说世家,皇室才是最大的世家。”
刘宠眉心微蹙,沉吟不语。
“大王应该听说过木学堂吧?”
“略知一二,听说四轮马车就是木学堂的杰作。”
“木学堂能有今日,关键不在我,而在黄承彦父女。可惜大王的兴趣是射艺,而不是木学,否则我在陈县建一个木学堂,请大王主持。我每投入一钱,将来就能产生三到四钱的收益,包赚不陪。到时候大王坐拥巨富,可能连食邑都不放在眼中了呢。”
刘宠若有所思,一声叹息。“将军这么一说,孤也觉得挺遗憾的。”
“我给大王一个弥补遗憾的机会吧。”
刘宠眼神一闪,盯着孙策。
“大王的儿子中,有没有对木学或者古文字感兴趣的?可以让他们去宛城游学。其他的也行,宛城人才济济,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互相切磋。”
刘宠搓着膝盖,犹豫了好一会儿。“将军,不瞒你说,孤……真的动心了。你容孤与王后、诸儿商量商量,再给你答复,如何?”
“不仅是诸儿,诸女也可以啊。大王,既然要迈出移风易俗的这一步,何不迈得大一点?”
刘宠看了孙策片刻,浓眉渐渐扬起,微微颌首。
佰度搜索 噺八壹中文網 无广告词小说网
得知袁谭将临兖州,孙策就知道自己给自己挖了半个坑。没有了曹操,袁绍掌握兖州的难度没有增加多少,却无意中消除了一个隐患。他本来以为袁谭太年轻,用兵又不如曹操,未必能掌握兖州,但他随即就发现低估了袁家的影响力,兖州士族几乎望风而归,袁谭比历史上的曹操入主兖州还轻松。
直到这时候,他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四世三公的雄厚人脉。
汉代去古未远,二重君臣思想的遗风还很明显。天子是君,上司也是君,而且靠得更近,忠于天子,也要忠于上司以及曾经的上司,在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天子常常是被抛弃的另一个。原因很简单,天子太远,恩泽惠及不到民间,而上司却可以直接决定你的荣辱。
比如说孙策举曹昂为孝廉,举袁谭为茂才,这就是施恩。从二十万人中推荐一个孝廉,从一州几百万人中推荐一个茂才,这样的恩惠谁能轻易忘记?你可以不接受,但你却不能恩将仇报,否则就违反了公共道德原则。张昭宁可坐牢也不接受陶谦的辟除,但陶谦死了,他还得为陶谦写悼文,就是这个道理。
天子当然可以给更多的恩惠,但是那样的机会太少了,数量远不及三公、州牧刺史、太守这样有自主辟除的官僚。三公是官僚的顶端,施恩的权力更大,再加上四世三公,繁衍的人脉网络极其惊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比天子提拔的人多不知多少倍。
庐江周家就是袁家故吏。周瑜可以选择既不支持袁绍,也不支持袁术,但他却不能明着反对。孙家父子也是如此,所以当袁术作死称帝的时候,孙策才会第一时间劝阻,并趁机与之决裂。即使如此,他后来也没能完全摆脱袁术的影响。
挟四世三公之威,袁谭一入兖州,兖州的士族就表示拥护。就算对袁家不以为然的也选择闭嘴,不会主动与袁家发生冲突,否则不用袁谭说话,兖州士族就不会放过他。不管袁谭最后能不能在兖州站稳脚跟,至少目前他没遇到什么阻力。
如果说有阻力,那就是黄巾和孙策。
孙策不会选择主动与袁谭发生冲突。汝南是袁氏大本营,也是党人的大本营。他如果与袁谭发生直接冲突,汝南立刻就会大乱。袁绍官渡之战时,汝南三十七城,只有李通控制的朗陵、阳安拒绝了袁绍的邀请,剩下的三十五城全都支持袁绍,逼得曹操在兵力紧张的情况不得不抽调曹仁前往汝南平叛。
这还是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下。
那种莫名其妙的人王霸之气迸发,名将名士纳首便拜的桥段只是笑话,不能当真的。孙策对此有清楚的认识,也有长期的心理准备。他抱着能不冲突就不冲突,有机会捞实惠就捞实惠的既定方针,尽可能将对决推迟。在做好准备之前,他不介意藏起锋利的爪牙,露出人畜无害的微笑。
比如举袁谭为茂才的同时,他也不放过离间张邈与袁谭的机会。陈留郡在前,颍川和陈国就成了后方,他就有更多的周旋空间。陈留是粮仓,更是天下闻名的纺织中心,就连天子的朝服都在襄邑制造,而陈留种植的染料植物同样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支援。将来荆州要发展纺织,需要陈留的染料供应。
这么一块肥肉,如果有机会抓在自己手里,孙策自然不会气。
三个很快商量好了行动计划,蒋干赶往陈留,说服挑拨张邈,孙策则带着亲卫营赶往颍川,在视察颍川屯田的同时,寻找机会与张邈见面,并造成他与张邈有约的假相。
蒋干对这份工作抱有极高的热情,带着典韦和二十名义从出发了。
孙策来到了陈王府,求见陈王刘宠。
孙权、孙翊和陆议三个年龄稍长些的少年正在练习张弓,孙匡、孙朗和孙尚香则在堂上陪刘宠陪投壶。孙尚香一箭投中,兴奋得雀跃不已。见孙策走来,她飞奔过来,拉着孙策上堂。
“大兄,大兄,你看,我投中了好多。”
孙策向刘宠躬身施礼,笑道:“叨扰大王了。”
刘宠抚着胡须,笑容满面。“不妨事,不妨事,有这几个孩子陪着,孤都觉得自己也年轻了几岁。孙将军,这几个孩子资质都不错,但是最佳的还是你这个妹妹,只可惜是个女子。”
“为什么可惜是个女子?”孙策坐了下来,搂着孙尚香。“我妹妹练好了射艺,将来也可以做将军。”
刘宠大笑。“将军豁达。”
“我不是和大王开玩笑,我是真的这么想的。”孙策很严肃,声音不大,但很坚决。“大王,我说句不该说的话,刘氏有大王这样的宗室而不能用,不亡简直没有天理。”
刘宠笑容一僵。“将军……这是何意?”
“大王能有今天的射艺,天赋固然是一方面,衣食无忧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那么多钱粮、弓矢,再加上大王的勤学苦练,这才成就大王这样的高手,却只能闲置,陪小儿投壶,这不是浪费吗?其他人未必有大王这样的射艺天赋,但他们也可能有其他的天赋,如果都能发挥出来,宗室人才济济,有哪一个世家能够威胁朝廷?要说世家,皇室才是最大的世家。”
刘宠眉心微蹙,沉吟不语。
“大王应该听说过木学堂吧?”
“略知一二,听说四轮马车就是木学堂的杰作。”
“木学堂能有今日,关键不在我,而在黄承彦父女。可惜大王的兴趣是射艺,而不是木学,否则我在陈县建一个木学堂,请大王主持。我每投入一钱,将来就能产生三到四钱的收益,包赚不陪。到时候大王坐拥巨富,可能连食邑都不放在眼中了呢。”
刘宠若有所思,一声叹息。“将军这么一说,孤也觉得挺遗憾的。”
“我给大王一个弥补遗憾的机会吧。”
刘宠眼神一闪,盯着孙策。
“大王的儿子中,有没有对木学或者古文字感兴趣的?可以让他们去宛城游学。其他的也行,宛城人才济济,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互相切磋。”
刘宠搓着膝盖,犹豫了好一会儿。“将军,不瞒你说,孤……真的动心了。你容孤与王后、诸儿商量商量,再给你答复,如何?”
“不仅是诸儿,诸女也可以啊。大王,既然要迈出移风易俗的这一步,何不迈得大一点?”
刘宠看了孙策片刻,浓眉渐渐扬起,微微颌首。
佰度搜索 噺八壹中文網 无广告词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