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乌龟战术-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TXT下载
第七百一十七章 乌龟战术-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TXT下载-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笔趣阁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作者:那年那兔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另外一个军的官兵虽然不在克里姆的惩罚名单内,但是部分美军战俘得知第2军同袍的下场后,担心自己也遭到同样噩运而发动了暴乱,结果全被早有准备的阿联军队当场镇压,根据后来的统计,死于这次“拉希迪耶惨案”的美军战俘多达7000余人,加上之前被活埋的第2军官兵,总共有超过45000名美军战俘死于非命。(小说文学网)
事后克里姆还请来欧洲(当然主要是德意等轴心国的)媒体将此事的前因后果报道出来,在世界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但美国国内的反应却与其预料的不同,美国的议员们对此个个群情激奋,要知道就算是当年du li战争的时候美国还很弱小,也没敌人敢于这样对待被俘的美军官兵,于是美国国会难得地一致支持罗斯福向北非增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罗斯福还抓住议员先生们普遍情绪激动的机会,借势将苏联也列入了《租界法案》的援助对象之中,斯大林盼望许久的美援终于等来了,尽管因为生产和运输计划的调整需要时间,加之罗斯福也有点担心苏联撑不住崩溃,需要先看看苏联人抵抗的决心,因此第一批援苏物资最快也要等到1943年的第二个季度才能运抵苏联......
美国国内声讨克里姆和轴心国“罪行”的呼声高涨,反倒令此事的最初诱因巴顿没有受到太多的攻击,好吧。一开始也有人喷他的,结果很快就被听命于zhèng fu的美国媒体以类似“你居然为敌人说话”这样的“卖国贼”大帽子扣下来,因此很快就没几个人再揪着此事不放了......
再加上艾森豪威尔认为当今乃是用人之际,巴顿将才难得,硬是自己揽下不少罪责将巴顿保了下来,为此艾森豪威尔还被迫回国接受质询,而北非盟军的总司令一职则由英国人蒙哥马利接任。顺便补充一下,差不多在美国第2军被俘官兵被克里姆下令活埋的同时,蒙哥马利率领着由16万英**队和4万英联邦军队(其中加拿大军队有3万,还有1万则来自于南非等大西洋两岸的英国海外领地或者英联邦成员国。)组成的援军登上了北非的土地。因为英军人数更多。所以由他出任北非盟军的最高指挥官也是理所当然的......
蒙哥马利来到北非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立即反攻,而是让30万盟军拼命加固工事,结果正好克里姆想要拔除这个钉子而大举进攻。盟军依靠着抢修出来的工事艰难地将敌人击退。士气因此有所恢复。但是令刚刚从美国回返部队担任副职并且又带来了20万援军的艾森豪威尔不满的是。明明北非盟军的总兵力已经增加到了60多万(英国又增兵了),蒙哥马利却依然在继续加强防守,理由居然是为了避免士兵无谓地牺牲。盟军必须保证有绝对的兵力和火力优势才行,而现在北非轴心**队总数不下百万,盟军至少得有200万人才能开始反攻,还对艾森豪威尔说,“你们美国人就是因为不够谨慎,才会葬送了20万大军......”
艾森豪威尔先前大败过一次,底气毕竟不足,但他还是向其据理力争,毕竟真在这段海岸上堆满200万大军的话,后勤补给全靠海上运来,这耗费可就太大了,要知道钱可都是美国zhèng fu出的!结果虽然艾森豪威尔费尽了唇舌,蒙哥马利依然坚持必须在兵力超过100万并且配有3000架以上飞机、5000辆以上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同时还要保证补给充分的前提下才能大举反攻,还再次揭艾森豪威尔的疮疤道,“克里姆在北非的正规军确实只剩二三十万,但是在他的领导下,北非民兵的战斗力并不弱于正规军,你就是小看了他们,才会招致大败!而且还有隆美尔非洲军团的二十万人呢,那可都是jing锐(隆美尔要哭了)的正规军!”
不过克里姆与隆美尔却也同样对蒙哥马利恨得牙痒痒的,他这样严防死守、加上明显超过轴心国进攻部队(注1)的雄厚兵力,简直就是“老鼠拉龟、无从下口。”。而如果一直让盟军这样持续增兵下去,终究会强大到他们无法抗衡的程度,尤其可虑的是,蒙哥马利正在拼命修建野战机场,一旦这些全都完成,很快就会有大批盟军飞机转场到此,轴心国在摩洛哥本已ri渐虚弱的制空权必定难保,而盟军则将如虎添翼,以后可就更难对付了......
而且蒙哥马利并非仅仅只是龟缩不出那么简单,他同时还电请英国zhèng fu抓住克里姆回到摩洛哥的大好时机,煽动阿拉伯联邦境内、尤其是西亚地区反克里姆势力,并向他们提供武器弹药和人员训练(包括军队和间谍)方面的支援,结果取得了极佳的效果。之前一直被克里姆压制的沙特瓦哈比教派(这也是现在世界上乃至中国境内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最主要根源)势力沉渣泛起,与被克里姆罢黜的沙特王室残余携手发动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叛乱,并得到了沙特境内大批部族酋长的支持,很快就成了气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之前在克里姆军队(主要是西亚的驻军)中潜伏下来的暗子同时发动,导致很多阿联中高级将领都遭遇刺杀而或死或伤,甚至其中少数将领被他们成功策反,这就令克里姆留在西亚的军队陷入了空前的混乱之中。由于叛军的首脑们在西亚本地树大根深,加之克里姆本人此时远在摩洛哥、部下又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杰出人才,因此很多阿联驻军也受其蛊惑而反水,被战友背后捅刀而覆没的部队则更多,情势由此进一步失控......
注1:北非民兵和其他各地赶来的志愿军人数虽多,但是阿联的后勤能力决定了克里姆最多只能同时将30万人投入进攻,这还是在尽量节约弹药的前提下,尽管阿拉伯联邦的军事工业此时已经初步建立了起来......(未完待续。。)
事后克里姆还请来欧洲(当然主要是德意等轴心国的)媒体将此事的前因后果报道出来,在世界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但美国国内的反应却与其预料的不同,美国的议员们对此个个群情激奋,要知道就算是当年du li战争的时候美国还很弱小,也没敌人敢于这样对待被俘的美军官兵,于是美国国会难得地一致支持罗斯福向北非增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罗斯福还抓住议员先生们普遍情绪激动的机会,借势将苏联也列入了《租界法案》的援助对象之中,斯大林盼望许久的美援终于等来了,尽管因为生产和运输计划的调整需要时间,加之罗斯福也有点担心苏联撑不住崩溃,需要先看看苏联人抵抗的决心,因此第一批援苏物资最快也要等到1943年的第二个季度才能运抵苏联......
美国国内声讨克里姆和轴心国“罪行”的呼声高涨,反倒令此事的最初诱因巴顿没有受到太多的攻击,好吧。一开始也有人喷他的,结果很快就被听命于zhèng fu的美国媒体以类似“你居然为敌人说话”这样的“卖国贼”大帽子扣下来,因此很快就没几个人再揪着此事不放了......
再加上艾森豪威尔认为当今乃是用人之际,巴顿将才难得,硬是自己揽下不少罪责将巴顿保了下来,为此艾森豪威尔还被迫回国接受质询,而北非盟军的总司令一职则由英国人蒙哥马利接任。顺便补充一下,差不多在美国第2军被俘官兵被克里姆下令活埋的同时,蒙哥马利率领着由16万英**队和4万英联邦军队(其中加拿大军队有3万,还有1万则来自于南非等大西洋两岸的英国海外领地或者英联邦成员国。)组成的援军登上了北非的土地。因为英军人数更多。所以由他出任北非盟军的最高指挥官也是理所当然的......
蒙哥马利来到北非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立即反攻,而是让30万盟军拼命加固工事,结果正好克里姆想要拔除这个钉子而大举进攻。盟军依靠着抢修出来的工事艰难地将敌人击退。士气因此有所恢复。但是令刚刚从美国回返部队担任副职并且又带来了20万援军的艾森豪威尔不满的是。明明北非盟军的总兵力已经增加到了60多万(英国又增兵了),蒙哥马利却依然在继续加强防守,理由居然是为了避免士兵无谓地牺牲。盟军必须保证有绝对的兵力和火力优势才行,而现在北非轴心**队总数不下百万,盟军至少得有200万人才能开始反攻,还对艾森豪威尔说,“你们美国人就是因为不够谨慎,才会葬送了20万大军......”
艾森豪威尔先前大败过一次,底气毕竟不足,但他还是向其据理力争,毕竟真在这段海岸上堆满200万大军的话,后勤补给全靠海上运来,这耗费可就太大了,要知道钱可都是美国zhèng fu出的!结果虽然艾森豪威尔费尽了唇舌,蒙哥马利依然坚持必须在兵力超过100万并且配有3000架以上飞机、5000辆以上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同时还要保证补给充分的前提下才能大举反攻,还再次揭艾森豪威尔的疮疤道,“克里姆在北非的正规军确实只剩二三十万,但是在他的领导下,北非民兵的战斗力并不弱于正规军,你就是小看了他们,才会招致大败!而且还有隆美尔非洲军团的二十万人呢,那可都是jing锐(隆美尔要哭了)的正规军!”
不过克里姆与隆美尔却也同样对蒙哥马利恨得牙痒痒的,他这样严防死守、加上明显超过轴心国进攻部队(注1)的雄厚兵力,简直就是“老鼠拉龟、无从下口。”。而如果一直让盟军这样持续增兵下去,终究会强大到他们无法抗衡的程度,尤其可虑的是,蒙哥马利正在拼命修建野战机场,一旦这些全都完成,很快就会有大批盟军飞机转场到此,轴心国在摩洛哥本已ri渐虚弱的制空权必定难保,而盟军则将如虎添翼,以后可就更难对付了......
而且蒙哥马利并非仅仅只是龟缩不出那么简单,他同时还电请英国zhèng fu抓住克里姆回到摩洛哥的大好时机,煽动阿拉伯联邦境内、尤其是西亚地区反克里姆势力,并向他们提供武器弹药和人员训练(包括军队和间谍)方面的支援,结果取得了极佳的效果。之前一直被克里姆压制的沙特瓦哈比教派(这也是现在世界上乃至中国境内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最主要根源)势力沉渣泛起,与被克里姆罢黜的沙特王室残余携手发动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叛乱,并得到了沙特境内大批部族酋长的支持,很快就成了气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之前在克里姆军队(主要是西亚的驻军)中潜伏下来的暗子同时发动,导致很多阿联中高级将领都遭遇刺杀而或死或伤,甚至其中少数将领被他们成功策反,这就令克里姆留在西亚的军队陷入了空前的混乱之中。由于叛军的首脑们在西亚本地树大根深,加之克里姆本人此时远在摩洛哥、部下又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杰出人才,因此很多阿联驻军也受其蛊惑而反水,被战友背后捅刀而覆没的部队则更多,情势由此进一步失控......
注1:北非民兵和其他各地赶来的志愿军人数虽多,但是阿联的后勤能力决定了克里姆最多只能同时将30万人投入进攻,这还是在尽量节约弹药的前提下,尽管阿拉伯联邦的军事工业此时已经初步建立了起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