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姚广孝:皇孙,就是皇上的定心丸
第150章 姚广孝:皇孙,就是皇上的定心丸-大明:我截胡孙若微,朱瞻基傻了-笔趣阁
大明:我截胡孙若微,朱瞻基傻了
作者:小羊很懒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侄儿,三叔想你啊!”
朱瞻墡紧紧抱了一下朱高燧,庄重严肃的说道:“三叔,此去可有碰到什么危险?”
“侄儿放心,三叔能有什么危险,有你给我派的这些兵马在,我赢得很轻松。”
“一举把安乐王给擒了回来。”
“那太好了!瓦剌的降兵呢?”
“都在这里了啊,我们全部带回来了,他们不敢反抗,我们手上毕竟有着你给的火器。”
“三叔果然厉害!”
“侄儿谬赞了,三叔这次是沾了你的光。你可真是神机妙算啊!”
“太厉害了侄儿,你是怎么做到的?你为何知晓他们瓦剌的兵马就在那附近,就分了三条路呢?”
“要是换做我来当主将,我一定啥都不清楚,我肯定是两眼一抹黑。”
“三叔,都说了找人我是最强的!”
“快得了吧,我才不信呢。”
朱高燧跟着一起走进了这和林城,看着已经破败的城池,心中自是有些诧异。
那个在史书上面记载的岭北行省首府,已经不复存在了啊。
“对了,我大军何时班师回朝!”
“三叔,再等两日吧,让大军先缓一缓,也不知道二叔那边怎么样了?”
“放心吧,老二我是知道的,你二叔他打仗绝对很强,一定可以把胜利的消息给带回来,我们就好好等着吧。”
“那倒也是。”
朱高煦之所以敢自称为天策上将,一方面除了他是老二以外,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他的打仗能力还是很强的。
想当初奉天靖难,朱高煦可是建立了无上战功。
从那个时候朱棣就开始喜欢上了自家的这个老二,甚至还说出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语。
“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只可惜在打下了江山之后,朱棣就翻脸不认人了,觉得不能够破了祖宗的规矩,也不能破了嫡长子的制度。
太子还是应该让老大来担任。
这也是为什么朱高煦这些年来一直都不想安于现状的原因。
做一个藩王有什么好的,他就是想当皇帝,姓朱的,各个都很想当皇帝。
至于朱高燧,他虽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也想搏一搏。
与此同时,顺天府。
皇城附近,一座寺庙里。
朱棣看着已经到了垂暮之年的姚广孝,心中感慨万千。
“老和尚啊,你也老了,想当初我们奉天靖难的时候,你还意气风发。”
“是啊,皇上,我已经老了,再过一些时日恐怕都走不动路了,我可能马上就不在这人世了。”
“老和尚别这么说,你是我的军师,你是我的定心丸,没有了你,我心中也会很恐慌的。”
“皇上,不必为此烦恼。臣已经推算出,只有皇孙,他才能够真正带领我们大明,复汉唐之强盛!”
“他就是你的定心丸!皇上,听老臣一言,皇孙在,大明江山在。”
“你是说,瞻墡吗?朕知道,我孙儿的确能力很强,可历朝历代都是嫡长子来继承皇位。”
“他头上还有一位大哥呢。”
姚广孝轻轻说道:“太孙恐怕会破了,我大明之国运。”
“为什么?”
朱棣眉头一皱,显得很好奇。
“臣不知。”
“……”
“皇上,军报大捷。”
“传上来。”
“念给朕听,也让朕高兴高兴。”
朱棣倒也是想看看自己的孙儿,这一次提出这样大胆的行军路线,到底有没有成功拿下瓦剌各部。
万一竹篮打水一场空,那可真对不起自己对孙儿的信任。
“我军分成三路,一路向北出发,来到了原大元岭北行省首府和林城,成功的拿下了瓦剌顺宁王脱欢,并将他活捉。”
“脱欢之子也先,也被擒住。”
“另外,皇上,军报上面还说,皇孙一人在和林北门城外,抵御了千军万马!”
朱棣一听这样的战报,笑得合不拢嘴。
太好了!
这一仗打赢了。
脱欢,他真的在和林!
脱欢的儿子也被抓了,那就相当于他这一支血脉已经没有了什么用处。
也先此人,朱棣知道,几年前还是个小娃娃的时候就跟随马哈木一起打仗。
当时朱棣就觉得,此子日后必成大器,一定是草原上一只崛起的狼。
“其他两路呢?”
“还没有消息。”
……
京师,应天。
军报也很快就传回了兵部,朱高炽在看到胜利的消息后,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儿子这一次没有犯错,没有带领大军走向覆灭。
看来他提出的这个路线是正确的。
朱胖胖都已经忍不住要佩服自己这个儿子了,瓦剌首领被生擒,还有谁?
不过这功劳是不是有点大了,是不是有点功高震主了呢?
朱胖胖是一位行事非常小心的人,他很清楚皇帝对于这种功高盖主的行为是不能够容忍的。
这一次自己的儿子做了这么大的事,在军中威望很高。
这……
希望皇上不要跟儿子这样的小娃娃计较,毕竟只是一个小孩子,不懂得什么分寸。
但其实朱高炽想多了,这本就是朱棣亲自准允的事情,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孙儿积攒战功,让军中的人服气。
不日,哈密卫那边也传来了消息。
说汉王成功拿下了乌里雅苏台,并且准备前去攻打太平其余的兵马。
朱高炽给出的意见就是别打了,还是赶紧撤回来吧,都已经赢得了这么大的胜利。
但兵部的意见却不统一,他们认为应该继续打下去,毕竟现在大军气势正盛。
一举拿下太平不是更好吗?这也是皇孙当初想的进军路线。
既然如此,他这个太子爷也就没什么好反驳的,只是内心稍微有点担忧。
他和那帮顽固的老臣其实没多大的区别,所谓的宅心仁厚,有的时候也会胆小怕事,畏手畏脚。
又过了几日,朱高燧在忽兰忽失温的军报,也传回到了兵部。
“大捷,安乐王也已经被抓住,他所率领的瓦剌各部也都尽数投降。”
“这一次我军三路出兵,三路都取得了胜利!”
“太子爷,这是好事啊!我大明的国威,会传遍草原的每一个角落!”
朱瞻墡紧紧抱了一下朱高燧,庄重严肃的说道:“三叔,此去可有碰到什么危险?”
“侄儿放心,三叔能有什么危险,有你给我派的这些兵马在,我赢得很轻松。”
“一举把安乐王给擒了回来。”
“那太好了!瓦剌的降兵呢?”
“都在这里了啊,我们全部带回来了,他们不敢反抗,我们手上毕竟有着你给的火器。”
“三叔果然厉害!”
“侄儿谬赞了,三叔这次是沾了你的光。你可真是神机妙算啊!”
“太厉害了侄儿,你是怎么做到的?你为何知晓他们瓦剌的兵马就在那附近,就分了三条路呢?”
“要是换做我来当主将,我一定啥都不清楚,我肯定是两眼一抹黑。”
“三叔,都说了找人我是最强的!”
“快得了吧,我才不信呢。”
朱高燧跟着一起走进了这和林城,看着已经破败的城池,心中自是有些诧异。
那个在史书上面记载的岭北行省首府,已经不复存在了啊。
“对了,我大军何时班师回朝!”
“三叔,再等两日吧,让大军先缓一缓,也不知道二叔那边怎么样了?”
“放心吧,老二我是知道的,你二叔他打仗绝对很强,一定可以把胜利的消息给带回来,我们就好好等着吧。”
“那倒也是。”
朱高煦之所以敢自称为天策上将,一方面除了他是老二以外,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他的打仗能力还是很强的。
想当初奉天靖难,朱高煦可是建立了无上战功。
从那个时候朱棣就开始喜欢上了自家的这个老二,甚至还说出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语。
“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只可惜在打下了江山之后,朱棣就翻脸不认人了,觉得不能够破了祖宗的规矩,也不能破了嫡长子的制度。
太子还是应该让老大来担任。
这也是为什么朱高煦这些年来一直都不想安于现状的原因。
做一个藩王有什么好的,他就是想当皇帝,姓朱的,各个都很想当皇帝。
至于朱高燧,他虽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也想搏一搏。
与此同时,顺天府。
皇城附近,一座寺庙里。
朱棣看着已经到了垂暮之年的姚广孝,心中感慨万千。
“老和尚啊,你也老了,想当初我们奉天靖难的时候,你还意气风发。”
“是啊,皇上,我已经老了,再过一些时日恐怕都走不动路了,我可能马上就不在这人世了。”
“老和尚别这么说,你是我的军师,你是我的定心丸,没有了你,我心中也会很恐慌的。”
“皇上,不必为此烦恼。臣已经推算出,只有皇孙,他才能够真正带领我们大明,复汉唐之强盛!”
“他就是你的定心丸!皇上,听老臣一言,皇孙在,大明江山在。”
“你是说,瞻墡吗?朕知道,我孙儿的确能力很强,可历朝历代都是嫡长子来继承皇位。”
“他头上还有一位大哥呢。”
姚广孝轻轻说道:“太孙恐怕会破了,我大明之国运。”
“为什么?”
朱棣眉头一皱,显得很好奇。
“臣不知。”
“……”
“皇上,军报大捷。”
“传上来。”
“念给朕听,也让朕高兴高兴。”
朱棣倒也是想看看自己的孙儿,这一次提出这样大胆的行军路线,到底有没有成功拿下瓦剌各部。
万一竹篮打水一场空,那可真对不起自己对孙儿的信任。
“我军分成三路,一路向北出发,来到了原大元岭北行省首府和林城,成功的拿下了瓦剌顺宁王脱欢,并将他活捉。”
“脱欢之子也先,也被擒住。”
“另外,皇上,军报上面还说,皇孙一人在和林北门城外,抵御了千军万马!”
朱棣一听这样的战报,笑得合不拢嘴。
太好了!
这一仗打赢了。
脱欢,他真的在和林!
脱欢的儿子也被抓了,那就相当于他这一支血脉已经没有了什么用处。
也先此人,朱棣知道,几年前还是个小娃娃的时候就跟随马哈木一起打仗。
当时朱棣就觉得,此子日后必成大器,一定是草原上一只崛起的狼。
“其他两路呢?”
“还没有消息。”
……
京师,应天。
军报也很快就传回了兵部,朱高炽在看到胜利的消息后,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儿子这一次没有犯错,没有带领大军走向覆灭。
看来他提出的这个路线是正确的。
朱胖胖都已经忍不住要佩服自己这个儿子了,瓦剌首领被生擒,还有谁?
不过这功劳是不是有点大了,是不是有点功高震主了呢?
朱胖胖是一位行事非常小心的人,他很清楚皇帝对于这种功高盖主的行为是不能够容忍的。
这一次自己的儿子做了这么大的事,在军中威望很高。
这……
希望皇上不要跟儿子这样的小娃娃计较,毕竟只是一个小孩子,不懂得什么分寸。
但其实朱高炽想多了,这本就是朱棣亲自准允的事情,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孙儿积攒战功,让军中的人服气。
不日,哈密卫那边也传来了消息。
说汉王成功拿下了乌里雅苏台,并且准备前去攻打太平其余的兵马。
朱高炽给出的意见就是别打了,还是赶紧撤回来吧,都已经赢得了这么大的胜利。
但兵部的意见却不统一,他们认为应该继续打下去,毕竟现在大军气势正盛。
一举拿下太平不是更好吗?这也是皇孙当初想的进军路线。
既然如此,他这个太子爷也就没什么好反驳的,只是内心稍微有点担忧。
他和那帮顽固的老臣其实没多大的区别,所谓的宅心仁厚,有的时候也会胆小怕事,畏手畏脚。
又过了几日,朱高燧在忽兰忽失温的军报,也传回到了兵部。
“大捷,安乐王也已经被抓住,他所率领的瓦剌各部也都尽数投降。”
“这一次我军三路出兵,三路都取得了胜利!”
“太子爷,这是好事啊!我大明的国威,会传遍草原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