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河股份前身是始建于1983年的头屯河水泥厂,1993年成立XJ屯河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上市后不久就被在“327国债”事件中遭遇溃败的唐万新盯上了,悄悄在二级市场吸纳股份成为屯河的第三大股东,很快又成为第一大股东,紧接着唐万新又拿下了湘火炬等上市企业,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德隆系,开始在股市上呼风唤雨。

    唐万新这个人虽然一直是金融大佬,但确实有几分眼光,在成为屯河第一大股东后,就开始推动这家企业向农业领域发展,利用XJ的农业资源开始做番茄酱,并以此拉升股价从中获利,日后德隆系垮台的时候,屯河股份又被中粮接收,逐渐剥离水泥业务,重点发展番茄酱、糖业等领域,到李耒穿越过来的时候,屯河股份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消费者供应了大量的糖和番茄酱。

    现在李耒抢先和中粮合作,并开始大规模进军XJ的农产品加工市场,唐万新再想重复历史上的计划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想要好好开发焉耆的番茄深加工产业眼下还没有那么容易,首先是种子的问题,从八十年代开始,国内的番茄种子市场就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国外番茄品种每公斤种子价格高达10万元,国内的番茄种子价格却只有一千块不到,两者差了一百多倍,但大型番茄种植基地还就是喜欢买国外的种子,因为外国的番茄种子确实好,尤其是在耐储存和运输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国内农村自家种的番茄口感好,可惜不耐储藏,国外的番茄品种却可以长时间储藏,运输也方便。

    就是口感差了些,没有番茄味,吃着也硬邦邦的,后世好多人经常吐槽现在的番茄吃着没有小时候那么好吃,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商业化的过程中,资本在口感和耐储存、便于运输之间选择了后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你只有把产品卖出去才能挣到钱,烂在仓库和车上的产品毫无意义,水果领域也有类似的问题,小时候还能经常吃到杏和本土樱桃,后来连锁水果店里却找不到这些虽然味道比较好,但容易烂、很难运输的水果了。

    好在国内的育种专家也不是吃干饭的,许多育种工作者从八十年代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然后便致力于新品种番茄的培育工作,XJ农垦科学院就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陆续培育出了多种良种番茄品种。

    比如新番64号,中熟品种,果实较大,果肉坚实,抗裂、耐压,丰产;垦番1802,中熟品种,大小较均匀,坐果好,丰产潜力高;垦番1708为中早熟品种,果实卵圆果,大小较均匀,坐果很好,成熟较集中,果实硬度和田间耐贮性好,田间抗性好,这三个新品种均适合机械采收。

    李耒这次请农垦科学院的专家过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给农垦科学院投了一笔钱、捐助了多种先进设备,还在海南给他们预留了试验田,如此以来这三种适合XJ种植的良种番茄或许就可以提前诞生了。

    还有交通的问题,XJ距离口里已经够远了,而焉耆又在XJ最中部的地方,现在吐和高速和乌若高速还没有开始修建,只能依靠218国道运输,但这条始建于五十年代的公路由于年久失修,毁坏十分严重,一些路段通行比较苦难,虽然还有铁路可以运输,但短期内还是会有不小的影响。

    这些都可以克服,眼下最关键的还是当地老百姓能不能接受新的经营方式,焉耆这里也有团场,属于农二师管辖,以李耒和兵团的关系,还有中粮的地位,让团场划出一部分土地来改种番茄并不困难,但光靠团场的土地还无法给番茄酱厂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必须发动焉耆本地的农民一起种植番茄才行。

    而农民对新作物的种植往往是非常慎重的,因为这关系着他们的生计,所以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这也不能怪农民保守,主要是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实在是太差了,种不出番茄怎么办?种出来没人收怎么办?有人收但是价格不高卖了会赔钱又该怎么办?这些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李耒和宁浩商量了一番,给焉耆当地领导拿出了订单式农业的方案,具体来说就是中粮和惠农在焉耆成立中粮惠农番茄酱厂,然后以番茄酱厂的名义和当地老百姓签署合同,合同中规定番茄的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使双方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不能单方面毁约。

    然后番茄酱厂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农药、机器等等,让他们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获取这些必要的生产资料,甚至还可以选择先使用等番茄卖出去了再付款的模式,当然这种模式的价格肯定要比直接付钱稍微高一点儿,毕竟番茄酱厂做这些事情也是有成本的。

    但农民也能接受,因为这样省去了他们筹集资金的麻烦,现在焉耆的农民日子都不怎么好过,你让他们马上就拿出钱来买种子、化肥、农药、机器,大多数当地农民都拿不出这个钱来,现在番茄酱厂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就容易接受多了。

    另外,番茄酱厂还会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告诉他们该怎么种植、维护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番茄。

    而当地政府需要组织人手完成番茄田的水利系统,好让番茄田拥有更好的生产条件,这笔投入可以由中粮和惠农联系银行为他们提供贷款,然后等番茄酱厂建成之后,通过税收等方式收回去。

    这是一项需要农户、工厂以及地方政府三方合作才能实现的商业模式,三方都能得到好处,但是也有风险。

    当地领导看过方案后就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中粮和惠农两家大企业愿意来我们焉耆投资,我们自然非常欢迎,我们也愿意尽一切努力让这个项目成功落地,但是这个......这个做生意么,总会有风险,要是万一将来这家工厂不做了,我们投入的钱倒是小事,关键怎么跟农民交代?”

    李耒和宁浩对此早有准备,俩人交换了个眼神,考虑到这边的领导干部思想往往比较保守,他们肯定更信任国企,这也是李耒拉着中粮一起干的重要原因,所以还是宁浩开口,“这一点大可以放心,我们中粮是国有企业,而惠农也是深受领导信任的民营企业优秀代表,肯定不会干出杀鸡取卵的事情来,要是一遇到困难就撤退,那以后还有哪个地方敢跟我们合作?”

    “中粮有自己的进出口渠道,我们惠农也早在十来年前就开始把自家生产的杏子酱出口到欧洲,并且积累了相当好的商业声誉,在国外有比较完善的销售渠道,同时还和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番茄酱消费大户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所以只要能生产出来合格的番茄酱,就绝对不用担心卖不出去!”李耒补充道。

    哎,这也是时代发展不够才会有这样的顾虑,等再过些年,就可以再引入保险公司,和保险公司签署合同,让他们来为订单式农业合作提供保险服务,这样的话就算厂子垮了,农民也可以从保险公司那里得到补偿,不至于颗粒无收。

    但是专门为政府代办政策性业务的全国性农业保险公司安农农业保险有限公司要到2004年才会开始筹建,2006年才会正式营业,现在惠农和中粮也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说服焉耆当地领导了。

    “中粮和惠农的信誉我们肯定信得过!”当地领导点头道,这也是他们愿意继续谈的主要原因,如果换成是一家不知道根底的小企业,那怕对方说的再好,他们也不敢答应,政府的钱亏了还是小事儿,要是搞得大量农民破产,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那就要命了。

    “我们比你们更担心这些问题,毕竟这件事是我们发起的么,所以我和李董想了个办法,在签署合同的时候,我们就把第一年的番茄收购款存在你们指定的银行里,并且接受你们的监督,除了收购番茄之外绝对不能挪作他用!这样你们总该放心了吧?”宁浩拿出了最终方案。

    空口白话终究不如真金白银来的管用,一听到这个方案,焉耆的领导纷纷轻松下来,有了这笔钱托底,他们的风险就大大减少了;领导们脸上堆满了笑意,连连向他们道歉,但始终没人说出让他们不用放钱的话。

    “其实订单农业也是有风险吧,我们也只能尽量把风险从农户那里转移到我们身上!这也是我们惠农一直秉承的发展战略,那就是给农民带来实惠。”李耒笑着说道。

    日后许多农业巨头都是反着来,比如某家大型养猪企业,就把市场风险大量转移到养殖户身上,代养户购买饲料,喂养的是企业的猪,饲料款相当于暂借予企业,等生猪交付销售后企业才会结算费用、退还押金,正常情况下代养户还能赚取一定利润,而一旦遇到风险,他们就危险了。

    当遇到猪价下降的时候,企业就会拖欠借款、不退押金,严重的甚至还会断绝饲料供应,而根据合同,养殖户还不能购买其它企业的饲料,只能眼睁睁看着猪在猪圈里自相残杀啃食同类。

    李耒自然不能这么干,他继续给领导们分析,“农民种植经济作物最大的担心就是害怕种出来了卖不出去,我们现在提前下了订单,等于帮他们规避了这方面风险,而且还有最低保护价兜底,保证他们每年都能有最基本的收益,如此以来种植风险大大降低,而且种的越多越好就挣得越多,相信他们的积极性也会提高许多。”

    在后世,焉耆当地农民种植番茄的收益还是很不错的,使用了更好的种子和更先进的种植技术之后,每亩地的番茄产量可以提高到十吨左右,而每吨番茄的纯收入则在三百块以上,多的时候能到四百块,相当于每亩地能赚三四千块,而在其他省份,种一亩水稻只能赚四五百块,两者相差了十倍之多。

    同时XJ这边地广人稀,农民家里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土地也不稀奇,不像河南每户平均下来只有七八亩土地;要是种上二三十亩番茄,一年下来该户农民就可以拿到十来万的收入,这在农村可绝对不少,完全可以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

    日后焉耆番茄产业迎来了大发展,中粮、李锦记等多家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在这里兴建番茄酱厂,劝说当地农民种植番茄,将当地农民的人均收入提高到高出全疆平均六千多块的水平,番茄酱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过番茄可不仅仅能生产番茄酱,在敲定了番茄酱厂的事情后,李耒又说起了另一个项目,“除了番茄酱厂,我们惠农还计划在焉耆成立一家番茄红素生产厂,与全球其他优质产区的番茄相比,咱们焉耆的番茄色泽红润,每100g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含量高达62mg,这项数据是美国产区的1.5倍,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产区的番茄,在焉耆生产番茄红素绝对合适,而且还可以出口到欧美国家换取大量的外汇,希望各位领导继续支持这个项目。”

    这个项目他也给中粮提过,可惜中粮能明白番茄酱是做什么的,却对番茄红素不太了解,再加上这个项目听起来似乎比较小,所以他们就拒绝了,这正好便宜了李耒,让李耒可以独占这个前景广阔的好项目。

    中粮这样的大型企业都不了解,更何况这些偏远地区的领导干部,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应,“李董,这个番茄红素是做什么的?”

    

    55061_55061392/715494334.html

    

    。wap2.idzs.cc.co

章节目录

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比拉夫大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87章 订单式农业,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笔趣阁并收藏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