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孔道辅
“广南西路的安化蛮作乱,诸位爱卿知道了吧?”宋仁宗端坐在龙椅上,语气平常的问道。// //不过此时那显得瘦削的脸颊上,却流露着叫人不寒而栗的冰冷表情。
张士逊出列,说道:“老臣等已经就这事与诸公多次商议,老臣认为需派上将前往!不过程相公认为不可!”
程琳脸色立刻变得难看了,虽然已经对于宋仁宗的心意似有所感,但他还是立马站出来辩驳道:“官家!请容臣一言,如今西夏边境不稳,而河东、河北也得防范辽国趁吾大宋平乱西夏之机,趁机侵略。而汴梁乃首都,也得上将坐镇。安化蛮不过的小疾,派遣一能臣前往,以偌大的广南西路,还不能平定安化蛮之乱吗?”
程琳的话音刚刚落下,张士逊便已经见缝插针的反驳道:“程相公说的上将,是长沙王吧?难道程相公如此想长沙王坐镇汴梁?”
张士逊后面的那句话,就有些诛心了。
程琳身形微微一颤,对宋仁宗拱手,咬牙道:“官家!臣没有这个意思!”
张士逊步步紧逼:“程相公没有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啊?”
此时一御史出列,进言道:“臣闻程相公和长沙王于京东东路共事过,并且还是平定昔曰蒙山贼而同心协力,关系想必不浅也!此时此刻,臣看,程相公要不要避嫌一二呢?”
这话刚刚落下,有中书省的官员站出来,喊道:“臣有本,要参参知政事程琳结党营私、交好亲王、市恩官员!”
程琳额头上立刻渗出冷冰冰的汗水,黏黏的、冷冰冰的,这种感觉,叫程琳难受的没有办法形容,却不敢抬手把额头上的冷汗给擦去,只能够努力使得自己目光平静,直视宋仁宗。
宋仁宗忽然笑了笑,道:“朕相信程爱卿是一心为国的!不过奏折朕还是会看的,王都知,你下去收奏折来吧!”
“是!”王守忠应诺一声,下去拿了奏折回来。
眼看大势所趋了,这个时候却有个不怕死的冒出来。此人是谁呢?御史中丞孔道辅是也!
孔道辅是孔子的后人,和范仲淹素来交好,同时在朝野上下也有很高的名望。为人是出名的耿直、公正,就多次上疏请刘娥还政于宋仁宗,气的刘娥把他贬谪下去,明道二年刘娥去世。宋仁宗召回孔道辅,结果在郭皇后罢废一事上又带头上疏,被宋仁宗一脚踢到外地。
不过这也给了孔道辅巨大多么名望,史书上如此记载孔道辅再次担任御史后的情况。“遇事弹劾无所避,出入风采肃然,及再执宪,权贵益忌之。”
而这其中,张士逊对孔道辅也颇为痛恨的。前文都说过了,张士逊年纪不轻了,七十有五!甭说是古代了,就算在现代,这个年纪也可以说是一只脚踏入阎王殿了。张士逊呢!难免就在一些事情上,偏颇自己的子孙,想趁着最后一次当宰相,为子孙谋些福利。
为此可没有少遭到孔道辅的弹劾,逼的张士逊很多事情上都不得不忍住自己的私欲。这自然也把孔道辅恨死了。
孔道辅耿直归耿直,可不傻,知道没有了程琳在,自己这御史中丞看似威风,但曰子也不好过。
只听得孔道辅禀报道:“官家,安化蛮虽然作乱,但这南方蛮夷素来不服王化,何须如此劳师动众呢?”
“什么劳师动众啊?这次安化蛮之乱尔知道什么,可是十州蛮人作乱啊!”答话的不是张士逊,而是其党羽,侍御史知杂事李柬之。
侍御史知杂事便是御史台的二把手,而孔道辅的御史中丞则是御史台的一把手,这番对答,倒是颇为奇妙啊!
孔道辅是什么人啊?那里会发怵李柬之,直接呵斥道:“前有御史言避嫌,尔李公明(李柬之字)亏为侍御史知杂事也!连一御史也不如!”
孔道辅为什么说李柬之要避嫌呢?因为李柬之乃是有名的宽厚宰相李迪的长子,而李迪和张士逊乃是世交,两家关系之亲密,这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
当得御史的,有几样必备品,第一,脸皮要厚,毕竟御史很多时候弹劾的事情是捕风捉影的,如果脸皮不后,怎么敢弹劾呢?第二,语不惊人死不休,要不然怎么吸引上官注意力呢?第三,就是无论怎么样,也不能够屈服。因为御史讲究的是风骨,没有了风骨,皇帝还怎么用你当御史啊?
故而虽然被呵斥,但李柬之一点也没有退缩,反而咬牙顶上,道:“下官不过以事论事,孔中丞呵斥下官避嫌,可是有什么心虚的?孔中丞如果看过《国语》,下官不才,也提醒一下孔中丞一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孔道辅气的脸色涨红,咬牙切齿道:“好!你说以事论事,老夫就和你以事论事!那安化蛮十州之乱,那等羁縻州,一州少则千人,多则不过二三千人,刨去老弱妇孺,十州之地,能战者几何?何须派亲王之尊征伐?”
说到这里,孔道辅憋足气,轰然喊道:“臣,推荐江陵府推官冯伸己平广南西路安化蛮之乱!冯伸己,字齐贤,冯拯子也!先以荫补右侍禁。累迁西头供奉官,授阁门祗候、桂州兵马都监。后知廉州。久之,安化蛮扰边,改知宜州。天圣中,改为桂、宜、融、柳、象沿边兵马都监,遂专溪峒事。久处南疆,熟知南疆事宜,可为上将征伐也!”
偌大一个金銮殿都在回荡孔道辅的声音,不得不说,孔道辅当得上这御史中丞并非没有道理的,光是这中气,就叫人感慨不已。
张士逊用目光暗示李若谷,李若谷没有办法了,站出来,道:“孔中丞所言虽然有道理,但孔中丞没有到过南疆,怎么知道那里的情况呢?如果是看书,那就未免失真了!倒是臣看过广南西路发来的公文,上言羁縻州中蛮夷,多者万人,少者二三千。刨去老弱,这十州蛮夷,怎么样也有一二万大军吧?”
顿了顿,李若谷补充道:“当然了,如果是要叛乱,冯伸己没有问题!冯伸己久处南疆,于羁縻州中有威望,想来他到了后,安化蛮也会知难而退,送上几个替罪羔羊砍头后。安化蛮会继续当他们的山大王,问题是我大宋兵马提辖张怀志等将官姓命呢?就如此白白丢了?而且安化蛮在先帝的大中祥符九年的时候也作乱过,一次又一次的,难不成我大宋要默默忍受吗?”
枢密使章得象也昂然道:“官家,正所谓可一不可再,当派上将征讨,灭此蛮夷!此非长沙王不可了!”
张士逊也慢悠悠的插口,道:“如果是万人以下,臣相信冯伸己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要一战而克安化蛮,非数万兵马不可,冯伸己怕是力不能及。让长沙王出马也好,臣相信长沙王定然可以灭了此等蛮夷的!”
孔道辅那里会甘心?忙不迭的喊道:“官家……”
不过官家两个字刚刚出口,便给宋仁宗给打断了,宋仁宗摆了摆手,道:“好了,既然诸位相公都这么说,就让长沙王去吧!不过现在才二月中旬,让长沙王现在出发,岂不是有违孝道?而如果等长沙王到六月守孝完了,怕是耽误广南西路平乱。”
“孝道者!存乎于心姓,长沙王已经守孝近三年,想来天下人都已经明白长沙王的孝心,不会认为长沙王耐不住红尘的!而且这是为国效力,想来小娘娘也定然不会怪责长沙王的!反而会会欣慰,长沙王能够为国效力,为兄分担!”张士逊不愧是当宰相的,大道理宛如下雨一般,啪啦啪啦的抛出一大堆来。
宋仁宗微微颌首,深有同感的感慨道:“郢国公所言甚是,既然如此……”
“宋翰林!”宋仁宗轻轻呼道。
宋翰林即为宋庠,也就是赵禳年幼时候的老师,不过现在他官任知制诰兼翰林学士,是宋仁宗身边的新贵。宋仁宗甚至有意让宋庠担任枢密使司同知,其圣眷可谓是浓厚到极点。
故而宋庠虽然看得出,似乎是宋仁宗有意打压赵禳,他却不敢说什么。
“臣在!”宋庠心中轻轻叹了口气,走出一步,恭敬的应诺。。
宋仁宗温和的看着宋庠,道:“就由宋翰林来起草诏书吧!”
宋庠怔了怔,没有说话,难道这封看似平乱,实为贬谪赵禳到岭南的打压,居然要自己这个老师,来到推自己的学生最后一把吗?
宋仁宗虽然依旧语气问话,但目光却多了几分冰冷。“宋翰林,怎么了?”
宋庠抬起头,不由接触到宋仁宗那冰冷的目光,登时心头一颤,连忙垂下头,毕恭毕敬的说道:“臣领命!”
宋仁宗脸上立刻露出满意的笑容,冲宋庠微微颌首。
宋庠心中微微叹了口气,心中喃喃道:落草寇人有投名状一说,自己这份诏书,大概……大概也算是投名状吧!(未完待续。
“广南西路的安化蛮作乱,诸位爱卿知道了吧?”宋仁宗端坐在龙椅上,语气平常的问道。// //不过此时那显得瘦削的脸颊上,却流露着叫人不寒而栗的冰冷表情。
张士逊出列,说道:“老臣等已经就这事与诸公多次商议,老臣认为需派上将前往!不过程相公认为不可!”
程琳脸色立刻变得难看了,虽然已经对于宋仁宗的心意似有所感,但他还是立马站出来辩驳道:“官家!请容臣一言,如今西夏边境不稳,而河东、河北也得防范辽国趁吾大宋平乱西夏之机,趁机侵略。而汴梁乃首都,也得上将坐镇。安化蛮不过的小疾,派遣一能臣前往,以偌大的广南西路,还不能平定安化蛮之乱吗?”
程琳的话音刚刚落下,张士逊便已经见缝插针的反驳道:“程相公说的上将,是长沙王吧?难道程相公如此想长沙王坐镇汴梁?”
张士逊后面的那句话,就有些诛心了。
程琳身形微微一颤,对宋仁宗拱手,咬牙道:“官家!臣没有这个意思!”
张士逊步步紧逼:“程相公没有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啊?”
此时一御史出列,进言道:“臣闻程相公和长沙王于京东东路共事过,并且还是平定昔曰蒙山贼而同心协力,关系想必不浅也!此时此刻,臣看,程相公要不要避嫌一二呢?”
这话刚刚落下,有中书省的官员站出来,喊道:“臣有本,要参参知政事程琳结党营私、交好亲王、市恩官员!”
程琳额头上立刻渗出冷冰冰的汗水,黏黏的、冷冰冰的,这种感觉,叫程琳难受的没有办法形容,却不敢抬手把额头上的冷汗给擦去,只能够努力使得自己目光平静,直视宋仁宗。
宋仁宗忽然笑了笑,道:“朕相信程爱卿是一心为国的!不过奏折朕还是会看的,王都知,你下去收奏折来吧!”
“是!”王守忠应诺一声,下去拿了奏折回来。
眼看大势所趋了,这个时候却有个不怕死的冒出来。此人是谁呢?御史中丞孔道辅是也!
孔道辅是孔子的后人,和范仲淹素来交好,同时在朝野上下也有很高的名望。为人是出名的耿直、公正,就多次上疏请刘娥还政于宋仁宗,气的刘娥把他贬谪下去,明道二年刘娥去世。宋仁宗召回孔道辅,结果在郭皇后罢废一事上又带头上疏,被宋仁宗一脚踢到外地。
不过这也给了孔道辅巨大多么名望,史书上如此记载孔道辅再次担任御史后的情况。“遇事弹劾无所避,出入风采肃然,及再执宪,权贵益忌之。”
而这其中,张士逊对孔道辅也颇为痛恨的。前文都说过了,张士逊年纪不轻了,七十有五!甭说是古代了,就算在现代,这个年纪也可以说是一只脚踏入阎王殿了。张士逊呢!难免就在一些事情上,偏颇自己的子孙,想趁着最后一次当宰相,为子孙谋些福利。
为此可没有少遭到孔道辅的弹劾,逼的张士逊很多事情上都不得不忍住自己的私欲。这自然也把孔道辅恨死了。
孔道辅耿直归耿直,可不傻,知道没有了程琳在,自己这御史中丞看似威风,但曰子也不好过。
只听得孔道辅禀报道:“官家,安化蛮虽然作乱,但这南方蛮夷素来不服王化,何须如此劳师动众呢?”
“什么劳师动众啊?这次安化蛮之乱尔知道什么,可是十州蛮人作乱啊!”答话的不是张士逊,而是其党羽,侍御史知杂事李柬之。
侍御史知杂事便是御史台的二把手,而孔道辅的御史中丞则是御史台的一把手,这番对答,倒是颇为奇妙啊!
孔道辅是什么人啊?那里会发怵李柬之,直接呵斥道:“前有御史言避嫌,尔李公明(李柬之字)亏为侍御史知杂事也!连一御史也不如!”
孔道辅为什么说李柬之要避嫌呢?因为李柬之乃是有名的宽厚宰相李迪的长子,而李迪和张士逊乃是世交,两家关系之亲密,这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
当得御史的,有几样必备品,第一,脸皮要厚,毕竟御史很多时候弹劾的事情是捕风捉影的,如果脸皮不后,怎么敢弹劾呢?第二,语不惊人死不休,要不然怎么吸引上官注意力呢?第三,就是无论怎么样,也不能够屈服。因为御史讲究的是风骨,没有了风骨,皇帝还怎么用你当御史啊?
故而虽然被呵斥,但李柬之一点也没有退缩,反而咬牙顶上,道:“下官不过以事论事,孔中丞呵斥下官避嫌,可是有什么心虚的?孔中丞如果看过《国语》,下官不才,也提醒一下孔中丞一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孔道辅气的脸色涨红,咬牙切齿道:“好!你说以事论事,老夫就和你以事论事!那安化蛮十州之乱,那等羁縻州,一州少则千人,多则不过二三千人,刨去老弱妇孺,十州之地,能战者几何?何须派亲王之尊征伐?”
说到这里,孔道辅憋足气,轰然喊道:“臣,推荐江陵府推官冯伸己平广南西路安化蛮之乱!冯伸己,字齐贤,冯拯子也!先以荫补右侍禁。累迁西头供奉官,授阁门祗候、桂州兵马都监。后知廉州。久之,安化蛮扰边,改知宜州。天圣中,改为桂、宜、融、柳、象沿边兵马都监,遂专溪峒事。久处南疆,熟知南疆事宜,可为上将征伐也!”
偌大一个金銮殿都在回荡孔道辅的声音,不得不说,孔道辅当得上这御史中丞并非没有道理的,光是这中气,就叫人感慨不已。
张士逊用目光暗示李若谷,李若谷没有办法了,站出来,道:“孔中丞所言虽然有道理,但孔中丞没有到过南疆,怎么知道那里的情况呢?如果是看书,那就未免失真了!倒是臣看过广南西路发来的公文,上言羁縻州中蛮夷,多者万人,少者二三千。刨去老弱,这十州蛮夷,怎么样也有一二万大军吧?”
顿了顿,李若谷补充道:“当然了,如果是要叛乱,冯伸己没有问题!冯伸己久处南疆,于羁縻州中有威望,想来他到了后,安化蛮也会知难而退,送上几个替罪羔羊砍头后。安化蛮会继续当他们的山大王,问题是我大宋兵马提辖张怀志等将官姓命呢?就如此白白丢了?而且安化蛮在先帝的大中祥符九年的时候也作乱过,一次又一次的,难不成我大宋要默默忍受吗?”
枢密使章得象也昂然道:“官家,正所谓可一不可再,当派上将征讨,灭此蛮夷!此非长沙王不可了!”
张士逊也慢悠悠的插口,道:“如果是万人以下,臣相信冯伸己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要一战而克安化蛮,非数万兵马不可,冯伸己怕是力不能及。让长沙王出马也好,臣相信长沙王定然可以灭了此等蛮夷的!”
孔道辅那里会甘心?忙不迭的喊道:“官家……”
不过官家两个字刚刚出口,便给宋仁宗给打断了,宋仁宗摆了摆手,道:“好了,既然诸位相公都这么说,就让长沙王去吧!不过现在才二月中旬,让长沙王现在出发,岂不是有违孝道?而如果等长沙王到六月守孝完了,怕是耽误广南西路平乱。”
“孝道者!存乎于心姓,长沙王已经守孝近三年,想来天下人都已经明白长沙王的孝心,不会认为长沙王耐不住红尘的!而且这是为国效力,想来小娘娘也定然不会怪责长沙王的!反而会会欣慰,长沙王能够为国效力,为兄分担!”张士逊不愧是当宰相的,大道理宛如下雨一般,啪啦啪啦的抛出一大堆来。
宋仁宗微微颌首,深有同感的感慨道:“郢国公所言甚是,既然如此……”
“宋翰林!”宋仁宗轻轻呼道。
宋翰林即为宋庠,也就是赵禳年幼时候的老师,不过现在他官任知制诰兼翰林学士,是宋仁宗身边的新贵。宋仁宗甚至有意让宋庠担任枢密使司同知,其圣眷可谓是浓厚到极点。
故而宋庠虽然看得出,似乎是宋仁宗有意打压赵禳,他却不敢说什么。
“臣在!”宋庠心中轻轻叹了口气,走出一步,恭敬的应诺。。
宋仁宗温和的看着宋庠,道:“就由宋翰林来起草诏书吧!”
宋庠怔了怔,没有说话,难道这封看似平乱,实为贬谪赵禳到岭南的打压,居然要自己这个老师,来到推自己的学生最后一把吗?
宋仁宗虽然依旧语气问话,但目光却多了几分冰冷。“宋翰林,怎么了?”
宋庠抬起头,不由接触到宋仁宗那冰冷的目光,登时心头一颤,连忙垂下头,毕恭毕敬的说道:“臣领命!”
宋仁宗脸上立刻露出满意的笑容,冲宋庠微微颌首。
宋庠心中微微叹了口气,心中喃喃道:落草寇人有投名状一说,自己这份诏书,大概……大概也算是投名状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