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徐来,吹得竹叶“沙沙”作响,亭中两人静品香茗,悠然忘忧。
良久,张克济指点着山下灯火,道:“张某前半生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实不愿后人也像我这般,午夜梦回,总是想起当年城破被掳的情形,所以一心想着加固江家后寨,将它打造成铜墙铁壁。幸亏主公对张某信任,要不然这一百多万两银子不见了踪迹,换了旁人还不得找张某拼命。”
江安义微笑,他从未对张克济有过丝毫怀疑,此人原是卢家玉树,只因出身旁支被一误再误,最后逼得背国弃家,性命难保,可谓身世凄凉,自己对他有再造之恩,而张克济也竭忠相报,府中的变化便是明证。
“主公此次进京,让希桂(石头)随你一同前去。”张克济悠悠地道:“京中情形复杂,风云万变,身边没有信得过的人可不行。这些年石头成熟了许多,应该能替主公分担些事务,大丈夫志在四方,我也不能耽误了他的前程。”
江安义收过两个弟子,一文一武,何希桂(石头)是江安义的武弟子。如今文弟子范志昌高中榜眼,招为驸马,在方州康善县任县令,政绩卓越前途光明,而石头在化州时也是正六品下的昭武副尉,从官阶上来讲比范志昌还要高,可是回家与珍儿成亲,被张克济留在平山镇帮着照看江府,他的昭武副尉之职虽然保留了下来,但也没有晋升,说起来确实被耽误了。
江安义点头道:“石头是为了江家才被耽误,是我愧对于他,此次就让他随我一同进京,我自会替他安排。”
“京城不比化州,天子脚下藏龙卧虎,稍有不慎便可致祸,主公不可不查。”张克济微皱眉头,有些担忧地道:“主公性情耿直,因为清仗田亩推行合税为一和化州边市之事树敌众多,此次奉旨到查探河工弊案,又引得官场大震。主公入京后怕要面对百马伐骥,处于四面皆敌之境,主公要多加小心。”
江安义哂笑道:“群犬吠月,何足道哉。只要江某立身清正,忠君报国,天子自然会支持,群臣之中亦有同道中人,小心一些应该无妨。再说江某在朝中也并非孤立无援,有太子、有余师、有李家,还有泽党同窗,工部宁尚书、兵部贾侍郎等人也会锦上添花,如今江某算是根深叶茂,非是当年受人欺凌的礼部员外郎了。”
月光下江安义的脸神采飞扬,眼中闪着自信的光芒,张克济暗中叹息,没有再相劝,江安义的仕途算得上一帆风顺,年少高官难免意气丰发,强行劝诫恐怕也听不进去,届时自己要对石头交待几句,让他时不时地提醒江安义。
沉默片刻,张克济道:“张某远在德州,亦听闻太子与楚安王明争暗斗,天子意态不明,越发使暗波汹?ィ?鞴?砦??邮Γ?衙庖?痪砣肫渲小;饰恢??钗?紫眨?鞴?胁豢汕嵋妆硖??偎祷岸嘧鍪拢?髡鼙i怼!?/p>
杯中茶已冷,江安义一口饮尽,叹道:“唉,此事最让我头痛。出京前太子岳丈熊执仁曾出言试探,要我摆明立场,我坦言告诉他太子是君亦是臣,我要先忠于天子而后忠于太子。”
“主公这番说辞没错,至少传到天子耳中对你会大加赞赏。不过这话在太子耳中怕是不讨喜,将来太子即位,你这位太子师可就要靠边站了。旁人紧贴还来不及,主公倒是自动站开些。哈哈哈,诚意侯恐怕要脸色铁青了。”张克济调侃地笑道。
江安义无奈地摇摇头,眼光透过竹叶,看着点点星空。天意难测,这种投机夺嫡的做法在史书上涂满鲜血,每一个字都用无数人头雕砌而成,为何总是有人妄图从中渔利,要知道巨大的利益背后是巨大的风险,荣华富贵真值得用身家性命、甚至家人的平安去赌吗?
张克济拿起茶壶替江安义添水,笑道:“主公靠才华吃饭,不用学人谄媚,主公的做法很聪明,无论谁做天子都希望臣下是能臣干将,所以一时的得失主公不必放在心上。我听主公说过,两次进京朝觐天子都亲口交待让你与太子多多亲近,依张某之见,只要太子不犯大错应该能顺利继位,楚安王只是天子用来磨砺太子的磨刀石,从现在收集的情报来看,很可能楚安王将来会替代宁王统领龙卫和暗卫。只是宁王与天子亲近,楚安王与太子两兄弟恐怕就要好事多磨了。利益面前没有父子兄弟,更何况天子的宝座,主公要时时留意,先忠于天子再忠于太子。”
张克济没有戴面具,半张儒雅半张焦缩的脸露出讥讽的笑意,月光下有如幽神般地狞笑。江安义从笑容中查觉出不屑、嘲弄之意,显然对帝王之家没有丝毫好感,江安义暗叹了一声,知道张先生伤及身世,对这种兄弟相争深恶痛绝。
“此次进京,主公除了带着希桂一家外,我替主公选了二十个家丁和二十名仆妇,这些人都受我救助才得以活命之人,我救助他们之时用了主公的名义,所以他们对主公感恩戴德。经过我的观察,这些人的忠心毋庸置疑,主公可以放心使用。”张克济转动着手中茶盅,道:“加上大夫人会从化州带一批人手进京,府中有百余人应该够用了,主公在京城的宅子倒是要换了。”
“主远在京城明枪暗箭肯定少不了,没有人出谋划策、替你拾遗补漏可不行。这个谋士不单要熟悉官场、思虑周全,还要善于分析情报、能替主公排忧解难。”张克济话语一顿,语带惆怅地道:“张某自问能勉强胜任,但身份特殊不能随主公进京,憾甚。”
江安义问道:“田守楼不知能否胜任?”
“田守楼熟悉官场,收集情报是长处,但替主公出谋划策却非所长。”张克济摇头否认道。
江安义脑中闪过李世成,随即连连摇头,自己这个大舅兄有点小聪明,但贪财忘义,不足以托以重任。对了,冬儿告诉自己刘逸兴已经辞官返回文平府探亲,要跟自己进京,自己怎么把他忘记了。刘逸兴是举人,七品录事参军,只要花些银子在吏部打点谋求起复,应该不难在京中找个官职。
想到这里,江安义笑道:“刘逸兴如何?”
张克济自然知道刘逸兴,低头用手指在桌面上轻划着思考。半晌,张克济抬起头道:“刘逸兴为人机敏,善于左右逢源,有他辅佐主公能省去许多应酬之苦。不过刘逸兴限于出身眼界有限,与朝堂大员打交道略有欠缺,平日应酬尚可,遇事则难为主公破局。”
江安义有些泄气地道:“张先生,你的要求也太高了。既要机敏善谋,又要熟悉京城底蕴,这样的人怎么肯屈居谋士之位,就算有,江某一时间到何处寻来?再说,良臣择主而事,江某能得先生相助已是万幸,怎敢奢望再得到像先生这样的人物。”
张克济道:“主公何必妄自菲薄,你在士林中声望卓著,无数读书人视你为榜样,居官清廉造福一方,化州百姓视你为万家生佛,官场有为之士以你为能臣干吏,天子视你为国士无双。纵观千年史,有几人而立之年便官居四品,入阁拜相指日可待,鸟随鸾凤品自高,无数才学之士希望能追随主公做一番事业。”
“主公为臣忠、为官正、为友信、为人诚,所以刘逸兴毅然辞去化州录事参军追随主公,身边亲卫放弃军职愿为随从,听冬儿夫人说化州百姓得闻主公离任多有流泪不舍之人。就拿张某来说,原是心灰意冷之人,一心想着等珍儿嫁人后便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但蒙主公不弃,张某愿为驱驰,除了报恩之念外未尝不是希望将来主公名垂青史时,史书在写到主公之时也能顺便为我写下一行文字。”
江安义深为感动,道:“江某真能留名青史的话,先生之名定然也会留于其中,江某向先生保证。”
张克济左边的脸闪过激动之色,手用力握住茶盅,平复了一下心情,建议道:“主公不妨让人寻访幕友的消息散出去,届时良臣谋士自会寻上门来。北上之时,主公不妨拜见一下范师,问问他是否有好人选国;泽昌书院也要去看看,邵仁福已经调任雷州别驾,继任者是国子监国子丞荀乐良,主公因为邵仁福之故久不支持泽昌书院,此次该送些银两去;还有李家,世家之中藏龙卧虎人才众多,主公说不定能从李家找到得用之人。”
说实话,江安义对李家的印象不好,甚至有些仇怨,但冬儿、彤儿都是李家女,两者之间的关系难以撕掳开。在化州彤儿出面替李家张罗生意,李家得以从困境中逐渐走出,这场恩怨逐渐淡化,但李家人能真心实意替自己出谋划策吗?
</div>
良久,张克济指点着山下灯火,道:“张某前半生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实不愿后人也像我这般,午夜梦回,总是想起当年城破被掳的情形,所以一心想着加固江家后寨,将它打造成铜墙铁壁。幸亏主公对张某信任,要不然这一百多万两银子不见了踪迹,换了旁人还不得找张某拼命。”
江安义微笑,他从未对张克济有过丝毫怀疑,此人原是卢家玉树,只因出身旁支被一误再误,最后逼得背国弃家,性命难保,可谓身世凄凉,自己对他有再造之恩,而张克济也竭忠相报,府中的变化便是明证。
“主公此次进京,让希桂(石头)随你一同前去。”张克济悠悠地道:“京中情形复杂,风云万变,身边没有信得过的人可不行。这些年石头成熟了许多,应该能替主公分担些事务,大丈夫志在四方,我也不能耽误了他的前程。”
江安义收过两个弟子,一文一武,何希桂(石头)是江安义的武弟子。如今文弟子范志昌高中榜眼,招为驸马,在方州康善县任县令,政绩卓越前途光明,而石头在化州时也是正六品下的昭武副尉,从官阶上来讲比范志昌还要高,可是回家与珍儿成亲,被张克济留在平山镇帮着照看江府,他的昭武副尉之职虽然保留了下来,但也没有晋升,说起来确实被耽误了。
江安义点头道:“石头是为了江家才被耽误,是我愧对于他,此次就让他随我一同进京,我自会替他安排。”
“京城不比化州,天子脚下藏龙卧虎,稍有不慎便可致祸,主公不可不查。”张克济微皱眉头,有些担忧地道:“主公性情耿直,因为清仗田亩推行合税为一和化州边市之事树敌众多,此次奉旨到查探河工弊案,又引得官场大震。主公入京后怕要面对百马伐骥,处于四面皆敌之境,主公要多加小心。”
江安义哂笑道:“群犬吠月,何足道哉。只要江某立身清正,忠君报国,天子自然会支持,群臣之中亦有同道中人,小心一些应该无妨。再说江某在朝中也并非孤立无援,有太子、有余师、有李家,还有泽党同窗,工部宁尚书、兵部贾侍郎等人也会锦上添花,如今江某算是根深叶茂,非是当年受人欺凌的礼部员外郎了。”
月光下江安义的脸神采飞扬,眼中闪着自信的光芒,张克济暗中叹息,没有再相劝,江安义的仕途算得上一帆风顺,年少高官难免意气丰发,强行劝诫恐怕也听不进去,届时自己要对石头交待几句,让他时不时地提醒江安义。
沉默片刻,张克济道:“张某远在德州,亦听闻太子与楚安王明争暗斗,天子意态不明,越发使暗波汹?ィ?鞴?砦??邮Γ?衙庖?痪砣肫渲小;饰恢??钗?紫眨?鞴?胁豢汕嵋妆硖??偎祷岸嘧鍪拢?髡鼙i怼!?/p>
杯中茶已冷,江安义一口饮尽,叹道:“唉,此事最让我头痛。出京前太子岳丈熊执仁曾出言试探,要我摆明立场,我坦言告诉他太子是君亦是臣,我要先忠于天子而后忠于太子。”
“主公这番说辞没错,至少传到天子耳中对你会大加赞赏。不过这话在太子耳中怕是不讨喜,将来太子即位,你这位太子师可就要靠边站了。旁人紧贴还来不及,主公倒是自动站开些。哈哈哈,诚意侯恐怕要脸色铁青了。”张克济调侃地笑道。
江安义无奈地摇摇头,眼光透过竹叶,看着点点星空。天意难测,这种投机夺嫡的做法在史书上涂满鲜血,每一个字都用无数人头雕砌而成,为何总是有人妄图从中渔利,要知道巨大的利益背后是巨大的风险,荣华富贵真值得用身家性命、甚至家人的平安去赌吗?
张克济拿起茶壶替江安义添水,笑道:“主公靠才华吃饭,不用学人谄媚,主公的做法很聪明,无论谁做天子都希望臣下是能臣干将,所以一时的得失主公不必放在心上。我听主公说过,两次进京朝觐天子都亲口交待让你与太子多多亲近,依张某之见,只要太子不犯大错应该能顺利继位,楚安王只是天子用来磨砺太子的磨刀石,从现在收集的情报来看,很可能楚安王将来会替代宁王统领龙卫和暗卫。只是宁王与天子亲近,楚安王与太子两兄弟恐怕就要好事多磨了。利益面前没有父子兄弟,更何况天子的宝座,主公要时时留意,先忠于天子再忠于太子。”
张克济没有戴面具,半张儒雅半张焦缩的脸露出讥讽的笑意,月光下有如幽神般地狞笑。江安义从笑容中查觉出不屑、嘲弄之意,显然对帝王之家没有丝毫好感,江安义暗叹了一声,知道张先生伤及身世,对这种兄弟相争深恶痛绝。
“此次进京,主公除了带着希桂一家外,我替主公选了二十个家丁和二十名仆妇,这些人都受我救助才得以活命之人,我救助他们之时用了主公的名义,所以他们对主公感恩戴德。经过我的观察,这些人的忠心毋庸置疑,主公可以放心使用。”张克济转动着手中茶盅,道:“加上大夫人会从化州带一批人手进京,府中有百余人应该够用了,主公在京城的宅子倒是要换了。”
“主远在京城明枪暗箭肯定少不了,没有人出谋划策、替你拾遗补漏可不行。这个谋士不单要熟悉官场、思虑周全,还要善于分析情报、能替主公排忧解难。”张克济话语一顿,语带惆怅地道:“张某自问能勉强胜任,但身份特殊不能随主公进京,憾甚。”
江安义问道:“田守楼不知能否胜任?”
“田守楼熟悉官场,收集情报是长处,但替主公出谋划策却非所长。”张克济摇头否认道。
江安义脑中闪过李世成,随即连连摇头,自己这个大舅兄有点小聪明,但贪财忘义,不足以托以重任。对了,冬儿告诉自己刘逸兴已经辞官返回文平府探亲,要跟自己进京,自己怎么把他忘记了。刘逸兴是举人,七品录事参军,只要花些银子在吏部打点谋求起复,应该不难在京中找个官职。
想到这里,江安义笑道:“刘逸兴如何?”
张克济自然知道刘逸兴,低头用手指在桌面上轻划着思考。半晌,张克济抬起头道:“刘逸兴为人机敏,善于左右逢源,有他辅佐主公能省去许多应酬之苦。不过刘逸兴限于出身眼界有限,与朝堂大员打交道略有欠缺,平日应酬尚可,遇事则难为主公破局。”
江安义有些泄气地道:“张先生,你的要求也太高了。既要机敏善谋,又要熟悉京城底蕴,这样的人怎么肯屈居谋士之位,就算有,江某一时间到何处寻来?再说,良臣择主而事,江某能得先生相助已是万幸,怎敢奢望再得到像先生这样的人物。”
张克济道:“主公何必妄自菲薄,你在士林中声望卓著,无数读书人视你为榜样,居官清廉造福一方,化州百姓视你为万家生佛,官场有为之士以你为能臣干吏,天子视你为国士无双。纵观千年史,有几人而立之年便官居四品,入阁拜相指日可待,鸟随鸾凤品自高,无数才学之士希望能追随主公做一番事业。”
“主公为臣忠、为官正、为友信、为人诚,所以刘逸兴毅然辞去化州录事参军追随主公,身边亲卫放弃军职愿为随从,听冬儿夫人说化州百姓得闻主公离任多有流泪不舍之人。就拿张某来说,原是心灰意冷之人,一心想着等珍儿嫁人后便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但蒙主公不弃,张某愿为驱驰,除了报恩之念外未尝不是希望将来主公名垂青史时,史书在写到主公之时也能顺便为我写下一行文字。”
江安义深为感动,道:“江某真能留名青史的话,先生之名定然也会留于其中,江某向先生保证。”
张克济左边的脸闪过激动之色,手用力握住茶盅,平复了一下心情,建议道:“主公不妨让人寻访幕友的消息散出去,届时良臣谋士自会寻上门来。北上之时,主公不妨拜见一下范师,问问他是否有好人选国;泽昌书院也要去看看,邵仁福已经调任雷州别驾,继任者是国子监国子丞荀乐良,主公因为邵仁福之故久不支持泽昌书院,此次该送些银两去;还有李家,世家之中藏龙卧虎人才众多,主公说不定能从李家找到得用之人。”
说实话,江安义对李家的印象不好,甚至有些仇怨,但冬儿、彤儿都是李家女,两者之间的关系难以撕掳开。在化州彤儿出面替李家张罗生意,李家得以从困境中逐渐走出,这场恩怨逐渐淡化,但李家人能真心实意替自己出谋划策吗?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