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朗心想自己总归是要北上的,安州据此不远,倒不如先把京娘送归家中。便道:“姑娘不必担忧,在下欲往随州,左右是要经过安州,就顺路送姑娘一程吧。”安州在青牛山东方,随州在青牛山北方,其实并不顺路,赵元朗如此说话只是安慰京娘而已。
京娘一开始见他形貌伟大,还有些害怕,这时听赵元朗说肯送自己回家,戒心顿时去了一半,停止哭泣,道:“真的?”
赵元朗拍拍胸脯,道:“男儿大丈夫,说话当然算话。快起来,我们这就出发。”
京娘于是艰难的爬起来,一瘸一拐的走着。
二人一边走一边又通了姓名,京娘原姓赵,又说了家里情况。这京娘安州家中只有老父老母,以酿酒为生。其酒甘甜爽口,成碧玉之色,在当地颇为有名,称之为碧涢酒。相传盛唐时期,诗人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路辗转,来到了安州。李白尝过碧陨酒后,就在安州娶妻生子,定居了十年。
赵元朗这才发现京娘腿受了伤,行走颇为不便。心想就这样的速度,何时到的了随州!便道:“京娘妹子,你这样也不是办法,我来背你走吧。”
京娘不肯,她一个黄花大闺女,怎肯让陌生男人触碰自己?扭扭捏捏的不肯答应。
赵元朗见她如此,猜了个七七八八,道:“京娘,江湖儿女,不用见外。再说你多日未归,家中父母定是焦急万分,早一日回去,也能早一日安父母之心。”
京娘一想也是,他见赵元朗形容伟岸,脸上一红,道:“如此,我们约法三章,赵大哥若是答应,京娘从命便是了。”
赵元朗道:“你且说来听听。”
京娘道:“第一,此后我们兄妹相称,以堵众人悠悠之口。”赵元朗想如此行路方便得多,应了。
京娘又道:“第二,赵大哥送我归家后,须得向家中父母禀明原委。”那时人将名节看得很重,尤其是像京娘这种待字闺中的女子。不要说带陌生男人回家,就算是抛头露面都已经算是胆大包天了。“
赵元朗心想,这女子些许小事儿怎地如此麻烦,又答应了。
京娘正准备说第三章,赵元朗阻止道:“京娘妹子,不用说了,我都答应。咋们速速启程吧!”
京娘心中一喜,脸上似火烧一般,声如蚊蝇,道:“小妹一切但凭大哥做主。”
赵元朗这才背了京娘,大步往安州而去。京娘在他背上只觉温暖无比,赵元朗奔行甚快,京娘害怕之下,双手从背后搂住赵元朗的脖子,俯身贴在赵元朗背上。
赵元朗背上的京娘轻飘飘的,柔若无骨。京娘又大又软的胸脯贴在赵元朗背上,撩拨得赵元朗心猿意马。赵元朗这时又想起家中的婆娘,自从离家之后,有些日子不见了,此间甚是想念。
京娘又问起了赵元朗家中情况,得知赵元朗已经娶妻,失落之情,难以言表,伏在赵元朗背上再也不说话。
夜晚他们又找了个山洞,赵元朗是夜守在洞外,丝毫不曾逾矩。
京娘在洞内心绪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她见赵元朗容貌仪仪,又持重守节,是个正人君子。此人人品相貌皆是上上之选,若能得夫婿如此,此生定当无憾。
赵元朗在洞外确实想念着家中许久不见的妻子。玉佩在手中反复玩转,伴着天边明月,就这么在洞外守了一夜。
赵元朗生于军营,长于军营,父亲也是掌兵之人,时有战事,不能时常教导他。在遇到发妻贺氏之前,他一直游手好闲,醉酒闹事,打架斗殴,是当地一霸,为乡邻所恶。
贺氏贤良淑德,嫁与他后,时常鼓励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应立万世之功名。为恶乡邻,实非男儿本色。赵元朗此番才大彻大悟,痛改前非,遂离家游历江湖,这才到的流月城。
次日清晨,红日喷薄而出,赵元朗心有所感,自言自语道:
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恰好此时京娘醒来,听到了赵元朗所念,心想赵元朗气魄雄伟,非常人可及,就更加倾心于他了。
二人又走了一日,到傍晚晚时分,安州城已遥遥在望。路上赵元朗待京娘真的似兄妹一般,毫无半点不轨之心。京娘此时愈加钦佩这位兄长。
愈近安州城,京娘愈显得不安,她心里想道:这一回家了,那还会有如此机会去表露心迹呢?“于是为了拖延时间,又以各种借口,不要赵元朗背负自己前行。
眼见马上就要到了,二人却越走越慢,京娘三番五次的鼓起勇气,想跟赵元朗挑明,只是话到了嘴巴又咽了回去。赵元朗见她如此,似乎明白什么,也不作声。终于,二人还是到了城中京娘家。
赵老汉夫妇自从不见了女儿,终日以泪洗面,形容枯槁。见女儿失而复得,一家三口相拥喜极而泣。赵老汉知道是赵元朗护送京娘回来,又见他二人兄妹相称,自己平白无故得了这么一个英雄般的儿子,又是欢喜不已。
晚上京娘母女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好菜,赵老汉作陪,又拿了碧陨酒,二人边吃边喝边聊着。赵元朗本就一路饥苦,如今狼吞虎咽自不在话下,丝毫不讲风度,喝到碧陨酒时又交口称赞不已。
酒过三巡,赵老汉道:”如今我年迈,膝下只有京娘一女,我看京娘对你情根深中,老汉便舔着老脸,替京娘向赵壮士提亲。这些年我稍有薄产,够你与京娘花销这辈子了。“
赵元朗放下酒杯,正色道:”赵老爹有所不知,一者,我已娶妻,发妻与我情谊深厚,我不可有负与她;二者贤妹非是我胶柱鼓瑟,本为义气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而舍大义,与那些个盗贼何异?三者,施恩图报非君子所为。赵老爹今夜我们只喝酒聊天,不谈其他。“
只见京娘从后堂哭着跑进来,对赵元朗道:”恩兄高见,小妹今生不能补报大德,死当衔环结草。“又哭着跑开了。不管身后找老汉夫妇的呼喊之声。原来京娘自己脸面薄,遂央求赵老汉为她说媒。二人在前厅饮酒时,她母女一直在后堂林聆听,此刻赵元朗表明心迹,她才忍不住冲出来诀别。
赵老汉虽见爱女被拒,但也十分欣赏赵元朗高义,对他又高看不少。
不一会儿赵母慌张的跑过来,道:“不好了!不好了!京娘她……京娘她悬梁上吊自尽了!”
二赵均是大惊,赶忙跑到京娘房间,只见京娘已经悬在梁下,不知生死。
赵元朗一纵身,将京娘抱在怀里,去探她鼻息,已经是气若游丝。赵元朗赶紧掐人中,鼓捣半天,才将京娘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京娘见抱住她的是赵元朗,”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手上抱得更紧了,迟迟不肯放开。赵元朗安慰道:”妹子,我们之间除了做夫妻,难道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做兄妹么?可千万不要再自寻短见了!“
京娘由死而生,见赵元朗主意已定,不论是谁都改不了的了,又”哇“的一声哭出来了,边哭边想:兄长啊,你可知道约法三章的那第三章是什么?
次日,赵元朗辞别京娘一家,往随州而去。京娘虽依依不舍,贴心的准备了行李盘缠。这一路无事,数日便到了董宗本所治随州。
董宗本热情的接待了赵元朗,听赵元朗来特意来投自己,又安排赵元朗做了仁勇副尉,是正九品武散官。
赵元朗终于回到了军营,方感自己龙潜大海,虎踞山林,终于快活起来。
董宗本育有一子,名曰董遵诲,年纪长赵元朗一岁,颇有武艺,荫父亲之功做了仁勇校尉,也是正九品武散官,却是赵元朗上顶头上司。
京娘一开始见他形貌伟大,还有些害怕,这时听赵元朗说肯送自己回家,戒心顿时去了一半,停止哭泣,道:“真的?”
赵元朗拍拍胸脯,道:“男儿大丈夫,说话当然算话。快起来,我们这就出发。”
京娘于是艰难的爬起来,一瘸一拐的走着。
二人一边走一边又通了姓名,京娘原姓赵,又说了家里情况。这京娘安州家中只有老父老母,以酿酒为生。其酒甘甜爽口,成碧玉之色,在当地颇为有名,称之为碧涢酒。相传盛唐时期,诗人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路辗转,来到了安州。李白尝过碧陨酒后,就在安州娶妻生子,定居了十年。
赵元朗这才发现京娘腿受了伤,行走颇为不便。心想就这样的速度,何时到的了随州!便道:“京娘妹子,你这样也不是办法,我来背你走吧。”
京娘不肯,她一个黄花大闺女,怎肯让陌生男人触碰自己?扭扭捏捏的不肯答应。
赵元朗见她如此,猜了个七七八八,道:“京娘,江湖儿女,不用见外。再说你多日未归,家中父母定是焦急万分,早一日回去,也能早一日安父母之心。”
京娘一想也是,他见赵元朗形容伟岸,脸上一红,道:“如此,我们约法三章,赵大哥若是答应,京娘从命便是了。”
赵元朗道:“你且说来听听。”
京娘道:“第一,此后我们兄妹相称,以堵众人悠悠之口。”赵元朗想如此行路方便得多,应了。
京娘又道:“第二,赵大哥送我归家后,须得向家中父母禀明原委。”那时人将名节看得很重,尤其是像京娘这种待字闺中的女子。不要说带陌生男人回家,就算是抛头露面都已经算是胆大包天了。“
赵元朗心想,这女子些许小事儿怎地如此麻烦,又答应了。
京娘正准备说第三章,赵元朗阻止道:“京娘妹子,不用说了,我都答应。咋们速速启程吧!”
京娘心中一喜,脸上似火烧一般,声如蚊蝇,道:“小妹一切但凭大哥做主。”
赵元朗这才背了京娘,大步往安州而去。京娘在他背上只觉温暖无比,赵元朗奔行甚快,京娘害怕之下,双手从背后搂住赵元朗的脖子,俯身贴在赵元朗背上。
赵元朗背上的京娘轻飘飘的,柔若无骨。京娘又大又软的胸脯贴在赵元朗背上,撩拨得赵元朗心猿意马。赵元朗这时又想起家中的婆娘,自从离家之后,有些日子不见了,此间甚是想念。
京娘又问起了赵元朗家中情况,得知赵元朗已经娶妻,失落之情,难以言表,伏在赵元朗背上再也不说话。
夜晚他们又找了个山洞,赵元朗是夜守在洞外,丝毫不曾逾矩。
京娘在洞内心绪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她见赵元朗容貌仪仪,又持重守节,是个正人君子。此人人品相貌皆是上上之选,若能得夫婿如此,此生定当无憾。
赵元朗在洞外确实想念着家中许久不见的妻子。玉佩在手中反复玩转,伴着天边明月,就这么在洞外守了一夜。
赵元朗生于军营,长于军营,父亲也是掌兵之人,时有战事,不能时常教导他。在遇到发妻贺氏之前,他一直游手好闲,醉酒闹事,打架斗殴,是当地一霸,为乡邻所恶。
贺氏贤良淑德,嫁与他后,时常鼓励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应立万世之功名。为恶乡邻,实非男儿本色。赵元朗此番才大彻大悟,痛改前非,遂离家游历江湖,这才到的流月城。
次日清晨,红日喷薄而出,赵元朗心有所感,自言自语道:
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恰好此时京娘醒来,听到了赵元朗所念,心想赵元朗气魄雄伟,非常人可及,就更加倾心于他了。
二人又走了一日,到傍晚晚时分,安州城已遥遥在望。路上赵元朗待京娘真的似兄妹一般,毫无半点不轨之心。京娘此时愈加钦佩这位兄长。
愈近安州城,京娘愈显得不安,她心里想道:这一回家了,那还会有如此机会去表露心迹呢?“于是为了拖延时间,又以各种借口,不要赵元朗背负自己前行。
眼见马上就要到了,二人却越走越慢,京娘三番五次的鼓起勇气,想跟赵元朗挑明,只是话到了嘴巴又咽了回去。赵元朗见她如此,似乎明白什么,也不作声。终于,二人还是到了城中京娘家。
赵老汉夫妇自从不见了女儿,终日以泪洗面,形容枯槁。见女儿失而复得,一家三口相拥喜极而泣。赵老汉知道是赵元朗护送京娘回来,又见他二人兄妹相称,自己平白无故得了这么一个英雄般的儿子,又是欢喜不已。
晚上京娘母女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好菜,赵老汉作陪,又拿了碧陨酒,二人边吃边喝边聊着。赵元朗本就一路饥苦,如今狼吞虎咽自不在话下,丝毫不讲风度,喝到碧陨酒时又交口称赞不已。
酒过三巡,赵老汉道:”如今我年迈,膝下只有京娘一女,我看京娘对你情根深中,老汉便舔着老脸,替京娘向赵壮士提亲。这些年我稍有薄产,够你与京娘花销这辈子了。“
赵元朗放下酒杯,正色道:”赵老爹有所不知,一者,我已娶妻,发妻与我情谊深厚,我不可有负与她;二者贤妹非是我胶柱鼓瑟,本为义气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而舍大义,与那些个盗贼何异?三者,施恩图报非君子所为。赵老爹今夜我们只喝酒聊天,不谈其他。“
只见京娘从后堂哭着跑进来,对赵元朗道:”恩兄高见,小妹今生不能补报大德,死当衔环结草。“又哭着跑开了。不管身后找老汉夫妇的呼喊之声。原来京娘自己脸面薄,遂央求赵老汉为她说媒。二人在前厅饮酒时,她母女一直在后堂林聆听,此刻赵元朗表明心迹,她才忍不住冲出来诀别。
赵老汉虽见爱女被拒,但也十分欣赏赵元朗高义,对他又高看不少。
不一会儿赵母慌张的跑过来,道:“不好了!不好了!京娘她……京娘她悬梁上吊自尽了!”
二赵均是大惊,赶忙跑到京娘房间,只见京娘已经悬在梁下,不知生死。
赵元朗一纵身,将京娘抱在怀里,去探她鼻息,已经是气若游丝。赵元朗赶紧掐人中,鼓捣半天,才将京娘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京娘见抱住她的是赵元朗,”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手上抱得更紧了,迟迟不肯放开。赵元朗安慰道:”妹子,我们之间除了做夫妻,难道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做兄妹么?可千万不要再自寻短见了!“
京娘由死而生,见赵元朗主意已定,不论是谁都改不了的了,又”哇“的一声哭出来了,边哭边想:兄长啊,你可知道约法三章的那第三章是什么?
次日,赵元朗辞别京娘一家,往随州而去。京娘虽依依不舍,贴心的准备了行李盘缠。这一路无事,数日便到了董宗本所治随州。
董宗本热情的接待了赵元朗,听赵元朗来特意来投自己,又安排赵元朗做了仁勇副尉,是正九品武散官。
赵元朗终于回到了军营,方感自己龙潜大海,虎踞山林,终于快活起来。
董宗本育有一子,名曰董遵诲,年纪长赵元朗一岁,颇有武艺,荫父亲之功做了仁勇校尉,也是正九品武散官,却是赵元朗上顶头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