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张雷是准备去支援开封的,不过还没有等他搞清楚到达开封的时候,开封都已经解围了,于是也只好作罢。*文学网*
前面说到,张献忠在张雷和卢象升两队人马的追击之下一直往四川而去了。崇祯十五年正月十五日,官军追张献忠至开县。杨嗣昌自率军队到云阳,其余诸将至开县黄陵城。总兵猛如虎、参将刘士杰迎战。刘士杰率军深入战阵,所向披靡。张献忠登高望见无秦人旗帜,而左良玉军无斗志。乃选壮士潜行于沟谷中,乘高大呼驰下。左良玉兵先溃,士杰及游击郭开、如虎子先捷皆战死,如虎突围出。
二月初五日,张献忠攻克襄阳城。当时,杨嗣昌以襄阳为军府,饷金、甲器各数十万皆聚于城内。每门设副将防守。张献忠出川后,一日夜驰三百里,道上杀杨嗣昌使者,取其军符,以二十八骑进入襄阳城。夜半火起,居民望见火,以为满城皆贼,夺门出城,城溃。张献忠执襄王翊铭于南城楼曰:“吾欲借王头,使杨嗣昌以陷藩伏法。”襄王朱翊铭与贵阳王朱常法皆被杀。
二月二十日,张献忠攻陷光州。张献忠攻破襄阳东下,与罗汝才兵入河南,攻商城。当时知县盛以恒,移任开封同知,将行。张献忠军至,乃与乡官杨所修等拒守。时天下雨雪,守城士兵冻馁不能战,以恒率众射杀义军十七人。后以恒受伤,被抓而死。
三月,张献忠攻随州。知州徐世淳知道张献忠军必至,集士民誓以死守。张献忠攻城,徐世淳住于南城谯楼,日夜把守,援兵未至。守城月余,援尽力穷。张献忠乃佯攻南城,潜兵自北城攻入。世淳革马巷战。死于军,城遂破。
没想到张献忠只剩下那么一点点人都能够给追击的明军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张雷意识到如果不能够将他彻底打败的话,将来必然是后患无穷的,于是当机立断带人往四川的方向前进,就算是张献忠进入了四川,张雷也要将他给抓出来消灭掉。
而在进军的途中。他却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杨嗣昌居然死了,还是自杀的,这让他感觉到有些摸不着头脑。
那这里就先来回顾一下杨嗣昌这个传奇人物的一生吧,他字文弱,一字子微。武陵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杭州府教授,迁南京国子监博士,累进户部主事、郎中。天启年,重病归家。崇祯元年起河南副使,加右参政,移霸州。崇祯四年移山海关饬兵备。崇祯五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山海诸处。崇祯七年秋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崇祯八年十月丁忧归。崇祯九年秋起兵部尚书。崇祯十一年六月,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仍掌兵部事。十二月,杨嗣昌镌级视事。崇祯十二年清兵陷济南落职冠带视事,不久官复原职。九月督师。议大举围剿农民起义军,建四正六隅之策。谓之“十面之风”,欲委重任于熊文灿。而文灿实不知兵,惟一意主抚,罗汝才、张献忠均暂降。未几,张献忠、罗汝才又反,崇祯帝逮熊文灿下狱,特旨命嗣昌督师。赐尚方剑,以便宜诛赏。嗣昌虽有才,然好自用,军行必自裁进止。千里待报,坐失机会。督师二年,迄无建树。崇祯十四年李自成破洛阳,杀福王;张献忠破襄阳,杀襄王,嗣昌惊悸,上疏请死。遂不食,于同年三月初一日服毒自杀,年五十四,赠太子太保。
简单点来说,这个传奇人物就是听说了李自成亲自杀了两个皇亲国戚之后怕崇祯怪罪于他,于是在崇祯怪罪他之前就上了奏章说自己死罪要崇祯将他给杀了,然后不等崇祯回话就自杀了。不过自杀了也好,崇祯总不会去跟一个死人计较那么多,反倒为了表现自己是一个爱良将的皇帝,给了他一个听起来还算是不错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用处的太子太保。
这一年的三月份,也就是距离杨嗣昌死的时候没有多久,又一个对于张雷来说十分伟大的人死了,当然这个人的伟大对于张雷来说仅仅限于历史书和语文书上,并没有实际接触过,他死去的消息也是通过大明书局的消息,这个人就是徐霞客。他名叫徐宏祖,号霞客,江阴人。不应科举。万历三十五年始游历生涯,登悬崖,涉深涧,收集地方文献、图志,集采岩石、矿物,考究地理、地质,于篝火旁撰写日记心得。后撰《徐霞客游记》,集中记述其游历间的考究成果,揭示西南石灰岩溶蚀地貌特征,系世界对此类地貌进行详尽考察之第一人。张雷马上写了信给大明书局,让人马上去找到《徐霞客游记》的稿件。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徐霞客游记》出版,足足比上辈子在图书馆见到过的《徐霞客游记》要厚几倍。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现在暂且先不说。
现在先来说张雷,他兵分三路,往四川而去,到了四川之后,他并没有着急去找张献忠,而是找了另外一个人,名字叫做秦良玉。
秦良玉,字贞素,万历二年出生于四川忠州鸣玉溪。秦良玉的娘家出自著名的忠州秦氏家族,始祖秦安司于元朝至正十一年从湖北麻城县迁入四川境内,其后裔居住于忠县等地。秦良玉是秦安司的第九世孙女。她的父亲秦葵是位具有爱国思想的岁贡生,饱读诗书,见多识广,算得上是一方名士。育有三男一女,良玉居于第三,上有哥哥邦屏,邦翰,下有弟弟民屏。秦良玉是家中唯一的女孩,父亲尤其钟爱她,认为虽是女孩子,也应习兵自卫,以免在兵火战乱中“徒为寇鱼肉”。万历二十七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割据地方,鱼肉乡里,朝庭调他东下抗倭援朝,他非但拒不出师,反而乘机煽动叛乱。次年二月朝庭集结重兵,兵分八路围剿叛军,马千乘亦率五百精兵跟随。在平叛战争中,秦良玉初露锋芒,“连破金筑七塞,取桑木关,为南川路战功第一”。万历四十一年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陷,冤死云阳狱中,朝庭因秦良玉屡立战功。遂令袭职,代领石柱宣抚使。从此秦良玉卸裙钗、易冠带。侍女卫队皆戎装雄服,南征北讨,声威远震。明末社会动乱中,秦良玉站在明王朝一边。崇祯二年十二月,清兵绕道喜峰口。攻陷遵化,直抵北京城下。次年又向东攻占永平、滦州、迁安三城,形势极为险峻。崇祯皇帝匆忙下诏征调天下兵马勤王。秦良玉闻讯,火速“出家财济饷”,两次率白杆兵兼程北上。当时各地先后赶来的十余万官军,均屯驻在蓟门近畿一带,互相观望。畏缩不前。独秦良玉所部率先奋勇出击,在友军配合下,奋力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解除了清兵对北京的威胁。为此,崇祯皇帝派特使携带大批酒肉前来犒军,并在平台召见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将军秦良玉。见过女将军后,明毅宗感慨万千,写下了四首诗。夸赞她的功迹,并御笔亲誊,赐给了秦良玉:“蜀锦征袍自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张雷是在军营里面见到秦良玉的,虽然是女人,但是秦良玉却是很好的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这一名言。终日与将士们在一起,要找她自然是去军营。
“秦将军,久仰大名,今日得见果然英姿飒爽。名不虚传,在下张雷,追击张献忠入川,特来邀秦将军相助。”军营之中,张雷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表达对这位女将军的敬畏之情。
在军营呆久了,秦良玉也有了些男人作风,同样抱拳作揖回敬道:“本将也对张大人名号时有耳闻,相对于本将来说,张大人更是算的上是传奇人物了。若能与张大人一道剿灭张献忠,不甚荣幸。”
“秦将军客气了,既然如此,那事不宜迟,咱们便开始行动,先把那张献忠给找出来,你认为如何?”张雷问道。
秦良玉说:“张大人,这件事情就交给我来做吧,你初来乍到,自然是陌生,我秦家却在川蜀之地多年,打探消息可是比张大人要方便得多了。”
“若能如此那是最好不过,那我们现在就去找个地方驻扎下来,如果秦将军有了张献忠的消息,便告知于张某,待张某率军前去会一会他。”张雷说道。
秦良玉又热情地给张雷指明了一个地方,张雷过去的时候发现那是一个小峡谷,两边以及后面都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绝对不可能有就人能够从这里来往,峡谷狭长而平坦,容纳张雷的这十万人马绰绰有余。张雷感觉到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所在,便决定在整个四川期间都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大本营。
且不说张雷和秦良玉在四川合作,将张献忠赶的上蹿下跳,一路逃入贵州山区藏匿方止。左良玉被李自成军追过襄阳、宜城,形式极为危机。再说这崇祯,现在大家都玩得这么热闹,他自然也是不甘寂寞,想要插上一脚。这一日,在上朝的时候,崇祯问道:“如今咱们的军队在外面全面对敌叛军,虽有败绩,也有战功,真心是让欢喜,只是他们各个拥兵数万乃至数十万,朕却连他们的一点儿消息也不知道,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不知道对于这一点,你们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刚刚晋升的太子太傅范复粹说道:“皇上,虽然前线局面比之前有所缓和,但是臣下以为,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皇上起用了这些人,他们感激皇上,自然誓死效忠,为大明朝剿灭叛军出兵出力,这自然没有什么不妥的,但是如果皇上因为怀疑这些人会拥兵自重,臣以为大可不必,反倒让他们自由发挥,更能够展现出他们的实力来,若是感觉到皇上对他们的信任,他们定当会加倍报答皇上,平定天下的大业也可以更快地完成。”
听了这话,崇祯显得有些不悦,他向来是个爱猜忌疑心很重的人,虽然他自己是绝对不会承认的,但是不可否认他就是这样的人,因此他今天说出这样的话来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担心这些拥有众多兵力的外将会乘机作乱,成为一方诸侯,那将会使得局势更加混乱。所以他想要派心腹去督军,若是有人有了反叛之心,自己可以第一个知道。再加上之前他派孙传庭督张雷的军,却没想到张雷直接丢出百万银两来让孙传庭招兵买马,虽然确实稳定了一些地方,但是张雷的做法却是让崇祯大发雷霆,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这一笔帐崇祯却是深深记在了心里面。
不过深得崇祯心思的人还是存在的,比如说礼部右侍郎周延儒,他察言观色的水平已经炉火纯青,基本上崇祯一张口就知道他要说什么话,崇祯一撅屁股就知道他想放什么屁。范复粹的话说完没一会儿他马上就接口说道:“太傅说的这话老臣以为不妥,将领在外边打战,皇上派个监军那是再正常也没有的事情,古往今来哪个大将身边没有监军的?监军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有何不妥?只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才会觉得别扭,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范复粹刚刚准备反驳,崇祯却是喜笑颜开地问道:“这话说得极是,范爱卿这是多虑了啊,那周爱卿认为派谁出去比较合适?”
周延儒心中一喜,偷偷摸摸地朝范复粹投去一缕蔑视的目光,然后双手抱拳鞠了一躬说道:“臣以为右佥都御史马士英可担此重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前面说到,张献忠在张雷和卢象升两队人马的追击之下一直往四川而去了。崇祯十五年正月十五日,官军追张献忠至开县。杨嗣昌自率军队到云阳,其余诸将至开县黄陵城。总兵猛如虎、参将刘士杰迎战。刘士杰率军深入战阵,所向披靡。张献忠登高望见无秦人旗帜,而左良玉军无斗志。乃选壮士潜行于沟谷中,乘高大呼驰下。左良玉兵先溃,士杰及游击郭开、如虎子先捷皆战死,如虎突围出。
二月初五日,张献忠攻克襄阳城。当时,杨嗣昌以襄阳为军府,饷金、甲器各数十万皆聚于城内。每门设副将防守。张献忠出川后,一日夜驰三百里,道上杀杨嗣昌使者,取其军符,以二十八骑进入襄阳城。夜半火起,居民望见火,以为满城皆贼,夺门出城,城溃。张献忠执襄王翊铭于南城楼曰:“吾欲借王头,使杨嗣昌以陷藩伏法。”襄王朱翊铭与贵阳王朱常法皆被杀。
二月二十日,张献忠攻陷光州。张献忠攻破襄阳东下,与罗汝才兵入河南,攻商城。当时知县盛以恒,移任开封同知,将行。张献忠军至,乃与乡官杨所修等拒守。时天下雨雪,守城士兵冻馁不能战,以恒率众射杀义军十七人。后以恒受伤,被抓而死。
三月,张献忠攻随州。知州徐世淳知道张献忠军必至,集士民誓以死守。张献忠攻城,徐世淳住于南城谯楼,日夜把守,援兵未至。守城月余,援尽力穷。张献忠乃佯攻南城,潜兵自北城攻入。世淳革马巷战。死于军,城遂破。
没想到张献忠只剩下那么一点点人都能够给追击的明军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张雷意识到如果不能够将他彻底打败的话,将来必然是后患无穷的,于是当机立断带人往四川的方向前进,就算是张献忠进入了四川,张雷也要将他给抓出来消灭掉。
而在进军的途中。他却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杨嗣昌居然死了,还是自杀的,这让他感觉到有些摸不着头脑。
那这里就先来回顾一下杨嗣昌这个传奇人物的一生吧,他字文弱,一字子微。武陵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杭州府教授,迁南京国子监博士,累进户部主事、郎中。天启年,重病归家。崇祯元年起河南副使,加右参政,移霸州。崇祯四年移山海关饬兵备。崇祯五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山海诸处。崇祯七年秋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崇祯八年十月丁忧归。崇祯九年秋起兵部尚书。崇祯十一年六月,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仍掌兵部事。十二月,杨嗣昌镌级视事。崇祯十二年清兵陷济南落职冠带视事,不久官复原职。九月督师。议大举围剿农民起义军,建四正六隅之策。谓之“十面之风”,欲委重任于熊文灿。而文灿实不知兵,惟一意主抚,罗汝才、张献忠均暂降。未几,张献忠、罗汝才又反,崇祯帝逮熊文灿下狱,特旨命嗣昌督师。赐尚方剑,以便宜诛赏。嗣昌虽有才,然好自用,军行必自裁进止。千里待报,坐失机会。督师二年,迄无建树。崇祯十四年李自成破洛阳,杀福王;张献忠破襄阳,杀襄王,嗣昌惊悸,上疏请死。遂不食,于同年三月初一日服毒自杀,年五十四,赠太子太保。
简单点来说,这个传奇人物就是听说了李自成亲自杀了两个皇亲国戚之后怕崇祯怪罪于他,于是在崇祯怪罪他之前就上了奏章说自己死罪要崇祯将他给杀了,然后不等崇祯回话就自杀了。不过自杀了也好,崇祯总不会去跟一个死人计较那么多,反倒为了表现自己是一个爱良将的皇帝,给了他一个听起来还算是不错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用处的太子太保。
这一年的三月份,也就是距离杨嗣昌死的时候没有多久,又一个对于张雷来说十分伟大的人死了,当然这个人的伟大对于张雷来说仅仅限于历史书和语文书上,并没有实际接触过,他死去的消息也是通过大明书局的消息,这个人就是徐霞客。他名叫徐宏祖,号霞客,江阴人。不应科举。万历三十五年始游历生涯,登悬崖,涉深涧,收集地方文献、图志,集采岩石、矿物,考究地理、地质,于篝火旁撰写日记心得。后撰《徐霞客游记》,集中记述其游历间的考究成果,揭示西南石灰岩溶蚀地貌特征,系世界对此类地貌进行详尽考察之第一人。张雷马上写了信给大明书局,让人马上去找到《徐霞客游记》的稿件。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徐霞客游记》出版,足足比上辈子在图书馆见到过的《徐霞客游记》要厚几倍。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现在暂且先不说。
现在先来说张雷,他兵分三路,往四川而去,到了四川之后,他并没有着急去找张献忠,而是找了另外一个人,名字叫做秦良玉。
秦良玉,字贞素,万历二年出生于四川忠州鸣玉溪。秦良玉的娘家出自著名的忠州秦氏家族,始祖秦安司于元朝至正十一年从湖北麻城县迁入四川境内,其后裔居住于忠县等地。秦良玉是秦安司的第九世孙女。她的父亲秦葵是位具有爱国思想的岁贡生,饱读诗书,见多识广,算得上是一方名士。育有三男一女,良玉居于第三,上有哥哥邦屏,邦翰,下有弟弟民屏。秦良玉是家中唯一的女孩,父亲尤其钟爱她,认为虽是女孩子,也应习兵自卫,以免在兵火战乱中“徒为寇鱼肉”。万历二十七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割据地方,鱼肉乡里,朝庭调他东下抗倭援朝,他非但拒不出师,反而乘机煽动叛乱。次年二月朝庭集结重兵,兵分八路围剿叛军,马千乘亦率五百精兵跟随。在平叛战争中,秦良玉初露锋芒,“连破金筑七塞,取桑木关,为南川路战功第一”。万历四十一年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陷,冤死云阳狱中,朝庭因秦良玉屡立战功。遂令袭职,代领石柱宣抚使。从此秦良玉卸裙钗、易冠带。侍女卫队皆戎装雄服,南征北讨,声威远震。明末社会动乱中,秦良玉站在明王朝一边。崇祯二年十二月,清兵绕道喜峰口。攻陷遵化,直抵北京城下。次年又向东攻占永平、滦州、迁安三城,形势极为险峻。崇祯皇帝匆忙下诏征调天下兵马勤王。秦良玉闻讯,火速“出家财济饷”,两次率白杆兵兼程北上。当时各地先后赶来的十余万官军,均屯驻在蓟门近畿一带,互相观望。畏缩不前。独秦良玉所部率先奋勇出击,在友军配合下,奋力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解除了清兵对北京的威胁。为此,崇祯皇帝派特使携带大批酒肉前来犒军,并在平台召见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将军秦良玉。见过女将军后,明毅宗感慨万千,写下了四首诗。夸赞她的功迹,并御笔亲誊,赐给了秦良玉:“蜀锦征袍自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张雷是在军营里面见到秦良玉的,虽然是女人,但是秦良玉却是很好的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这一名言。终日与将士们在一起,要找她自然是去军营。
“秦将军,久仰大名,今日得见果然英姿飒爽。名不虚传,在下张雷,追击张献忠入川,特来邀秦将军相助。”军营之中,张雷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表达对这位女将军的敬畏之情。
在军营呆久了,秦良玉也有了些男人作风,同样抱拳作揖回敬道:“本将也对张大人名号时有耳闻,相对于本将来说,张大人更是算的上是传奇人物了。若能与张大人一道剿灭张献忠,不甚荣幸。”
“秦将军客气了,既然如此,那事不宜迟,咱们便开始行动,先把那张献忠给找出来,你认为如何?”张雷问道。
秦良玉说:“张大人,这件事情就交给我来做吧,你初来乍到,自然是陌生,我秦家却在川蜀之地多年,打探消息可是比张大人要方便得多了。”
“若能如此那是最好不过,那我们现在就去找个地方驻扎下来,如果秦将军有了张献忠的消息,便告知于张某,待张某率军前去会一会他。”张雷说道。
秦良玉又热情地给张雷指明了一个地方,张雷过去的时候发现那是一个小峡谷,两边以及后面都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绝对不可能有就人能够从这里来往,峡谷狭长而平坦,容纳张雷的这十万人马绰绰有余。张雷感觉到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所在,便决定在整个四川期间都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大本营。
且不说张雷和秦良玉在四川合作,将张献忠赶的上蹿下跳,一路逃入贵州山区藏匿方止。左良玉被李自成军追过襄阳、宜城,形式极为危机。再说这崇祯,现在大家都玩得这么热闹,他自然也是不甘寂寞,想要插上一脚。这一日,在上朝的时候,崇祯问道:“如今咱们的军队在外面全面对敌叛军,虽有败绩,也有战功,真心是让欢喜,只是他们各个拥兵数万乃至数十万,朕却连他们的一点儿消息也不知道,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不知道对于这一点,你们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刚刚晋升的太子太傅范复粹说道:“皇上,虽然前线局面比之前有所缓和,但是臣下以为,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皇上起用了这些人,他们感激皇上,自然誓死效忠,为大明朝剿灭叛军出兵出力,这自然没有什么不妥的,但是如果皇上因为怀疑这些人会拥兵自重,臣以为大可不必,反倒让他们自由发挥,更能够展现出他们的实力来,若是感觉到皇上对他们的信任,他们定当会加倍报答皇上,平定天下的大业也可以更快地完成。”
听了这话,崇祯显得有些不悦,他向来是个爱猜忌疑心很重的人,虽然他自己是绝对不会承认的,但是不可否认他就是这样的人,因此他今天说出这样的话来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担心这些拥有众多兵力的外将会乘机作乱,成为一方诸侯,那将会使得局势更加混乱。所以他想要派心腹去督军,若是有人有了反叛之心,自己可以第一个知道。再加上之前他派孙传庭督张雷的军,却没想到张雷直接丢出百万银两来让孙传庭招兵买马,虽然确实稳定了一些地方,但是张雷的做法却是让崇祯大发雷霆,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这一笔帐崇祯却是深深记在了心里面。
不过深得崇祯心思的人还是存在的,比如说礼部右侍郎周延儒,他察言观色的水平已经炉火纯青,基本上崇祯一张口就知道他要说什么话,崇祯一撅屁股就知道他想放什么屁。范复粹的话说完没一会儿他马上就接口说道:“太傅说的这话老臣以为不妥,将领在外边打战,皇上派个监军那是再正常也没有的事情,古往今来哪个大将身边没有监军的?监军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有何不妥?只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才会觉得别扭,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范复粹刚刚准备反驳,崇祯却是喜笑颜开地问道:“这话说得极是,范爱卿这是多虑了啊,那周爱卿认为派谁出去比较合适?”
周延儒心中一喜,偷偷摸摸地朝范复粹投去一缕蔑视的目光,然后双手抱拳鞠了一躬说道:“臣以为右佥都御史马士英可担此重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