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变翼恶魔的马甲’兄万赏,多谢,目前累计一万一加更!)
进入三月中旬,伴随着奥斯卡金像奖即将到来,好莱坞娱乐媒体各报刊上都给予了极大的篇幅报道。
对于奥斯卡的地位已经无须赘言,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是全球娱乐业的盛典,其影响力之大,即便是普通中国人也熟悉这个名字。然而为什么这个奖叫“奥斯卡”,什么样的影片可以参与小金人的角逐,最终提名及获奖影片究竟是由什么人、通过什么样的评选程序选择出来?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但是好莱坞工业及奥斯卡奖耐人寻味且趣味盎然的历史掌故,也是外国观众得以窥见美国电影从业者们专业素养和民主精神的切入点。
陈天都在拍戏过程中,对于本届奥斯卡只持有一定的关注,对,仅仅只是一定限度的关注。
不想分心是一方面。
对于自己能够破格在自己执掌的第一部电影就获得提名,他也仅在最开始收到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发来邀请函时高兴了几天。
即使做了一定程度的公关,有四项奥斯卡提名,他也没有获奖的把握。知道自己这一届的奥斯卡过去多半又要给人做陪衬的,用未来的一句曾经流行过的话,他就是去打酱油!
作为美国电影工业的最高奖项,能够得到奥斯卡奖的青睐,在大部分电影人的眼中都是无上的荣光。不过和所有的评奖一样,既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言,再加上若干潜规则一向暗流涌动。
很多电影人对奥斯卡的态度都是又爱又恨,趋之若鹜者有之,不屑一顾者也有之,当然更不乏酸葡萄心理。不过绝大多数影人还是在姿态上倾向于认同和赞美奥斯卡奖,毕竟是同行之间的互动。
然而总有那么一些特立独行的人,对于学院抛来的橄榄枝视若罔闻,立场上完全反对奥斯卡。
剧作家达德利-尼科尔斯是拒绝奥斯卡奖的第一人。1935年,此君因《告密者》一片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但就在奥斯卡颁奖之前,好莱坞的编剧协会正在闹罢工,作为其中的一员,尼科尔斯毅然拒领奥斯卡。
1971年,乔治-c-斯科特凭借《巴顿将军》中的巴顿一角,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影帝。作为好莱坞演员中的异类,斯科特“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他厌烦电影圈的争名逐利,曾屡次刻薄地数落奥斯卡是“屠宰场里的美妙竞技会”、“两个小时的肉类阅兵场”,拒绝同行提名自己。
而这一次获奖,在接到学院邀请参加颁奖礼的通知后,斯科特选择奥斯卡之夜待在家中看曲棍球比赛。
1973年,凭借《教父》获得影帝的马龙-白兰度本人缺席颁奖礼,却特地派了一名印第安少女代替他到场参会。起初人们都认为他是让这名小姑娘来替他领奖,“马龙-白兰度非常遗憾地不能接受这个十分慷慨的奖项。”然而听了小姑娘的开场白以及随后一番抗议印第安人在影视作品中受到歧视的演说,人们才恍然大悟地发觉白兰度又狠狠地抽了好莱坞一记耳光。
等等例子。
没办法,不涉足这个圈子,根本无法了解它的底细和内幕、潜规则。
即使学院制定了看似严密和公正的评选规则,但在追名逐利的电影公司看来,没有不透风的墙。它们先是争相在好莱坞的两份行业刊物《综艺》和《好莱坞报道》上投放长达几十页的广告。然而广告的效用只是在公众范围内为影片做好宣传,想要真正获奖则必须要从手握选票的学院成员开始逐个攻关。
从学院创立开始,抢夺评委席位就成了各大电影公司的获得学院奖的最有效途径。在梅耶和范朋克的共同影响下,前十几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奖项,几乎全被米高梅公司收入囊中。米高梅式微之后,群雄逐鹿,每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评选背后,总是暗流汹涌。
这些天来他逐渐的也知道了一些奥斯卡的内幕,知道学院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知道那些评委投票是怎么个方式。
和戛纳、威尼斯、柏林等设立竞赛单元的电影节不同,奥斯卡奖的评委长期固定且人数众多,美国影艺学院的正式会员和少数荣誉会员、候补会员等,都是拥有奥斯卡奖投票权的“评委”,相反,大多数电影节则是由每年更换、各个不同的七八位特邀评委负责评奖(而且评委会主席一般还拥有更高的投票权重)。
也就是说,奥斯卡奖类似于美国电影行业的全民普选,而欧洲三大影展的评奖则是自上而下的贵族分封。
在影艺学院刚创立的时候,除了梅耶和范朋克等36位奠基人之外,进入评委圈子的大约有350人,他们基本上都是各个工种的电影从业人员。随着奥斯卡影响力和选片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人士,加入到了学院评审的队伍中来。但执行邀请制的学院不公开具体成员名单和信息,所以详细的奥斯卡评委名单从未被披露过。
而根据1997年一次公开且详细的统计数据表示,学院拥有投票资格的会员(基本就是正式会员)有5371人,包括演员1380人、制片人450名、编剧417名、声响师413名、荣誉会员397人、长片导演354名、美术师352名、新闻人员346名、动画和短片导演315名、配乐师253人、剪辑师225人、摄影师161人、特技师154人,余下的154名会员(评委)则大多是各大电影公司的领导层、以及与好莱坞关系紧密的知名律师、银行家和富商。
与此同时,学院为了保证每届评选结果的稳定,也在控制着评审人数的增长。
说是6000,其实根本没有这个数。而且这些评委中有多少还在继续从事电影行业,保持看电影习惯的也不得而知。每天的提名电影,他们也并非全部都看的,却依然享有投票权利。
奥斯卡的评选第一步是提名。
学院下属的各个分会列出本专业有资格参与评选的影片片目表(也就是说演员分会选表演奖、导演分会选导演奖、摄影师分会选摄影奖),交由各制片厂核对,同时各分会制定本专业奖项的评选细则并上报学院理事会审批。
然后,各分会名下的会员以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得票数最多的五部影片或者个人,该名单一般在颁奖礼的前一个月对外公布。
在得出提名名单之后,就是最终的评奖投票。学院名下的会员每位只能投两票,除了评选最佳影片的固定一票之外,另外一票则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奖项(比如导演委员会成员只能评选最佳导演奖,而四类表演奖则只能由演员评选产生)。
整个投票过程类似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全程采用不公开投票的方式。开票和统计工作由学院指派的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来执行(70多年来一直由普华永道负责),最终的结果作为最扣心弦的悬念,在公证员的公证下封入一个个信封,留待颁奖典礼揭晓。
看似很公正,其实暗地里门门道道太多了。评委们大多是美国人,而且年龄大多都老了,他们喜欢怀旧、固守的风格,早就被好莱坞媒体讥讽过无数次。
所以今年的《莎翁情史》《拯救大兵瑞恩》才是最大热门,而恐怖片的《第六感》即使有四项提名,依然不被人看好。
作为第一部电影就入围四项奥斯卡,陈天都还是非常受关注的。很多人都想采访他,包括央视自金球奖之后再度发来邀请,这次他选择统统拒绝,理由是“在拍电影、不愿分心。”
他知道自己多半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对此倒也看得开,所以当提名揭晓时,他也只是跟几个朋友出去喝酒了事。陈天都一直相信,媒体都是高端黑,他现在若真是接受了媒体的采访,等到奥斯卡颁布时,他若是一奖未得。他是毫不怀疑现在把他追捧上去的媒体,会进行的拿金像奖说事,对他进行摸黑的。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电影人都是自傲的,“最佳影片真的最佳吗?”
除了美国清教徒白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对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兼顾等传统规则在长期发酵外,美国式无孔不入的营销推广、“人性共通”的暗箱操作,同样是不言而喻的潜规则。
他只能说“呵呵,文无第一!”
“算了,不扯了。”
按照目前的进展来计算,不出意外矩阵空间的戏份能在三天内搞定,而飞船内部的戏份更是简单,他能在十天内完成,到时候也就是影片正式杀青之时了。
因为这部电影不仅需要用到电脑特效,后期剪辑也是重中之重。所以,他准备留出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用于后期的制作跟广告宣传。拍摄的顺利,令他想不高兴都有些困难。
当然,他的好心情还有一个,“第六感”终于在国内上映了,据说票房还不错的样子,而且好品如潮。虽然比不过《拯救大兵瑞恩》,保守估计也该有个5000万元的样子。
他在国内,总算有了第一批影迷。
进入三月中旬,伴随着奥斯卡金像奖即将到来,好莱坞娱乐媒体各报刊上都给予了极大的篇幅报道。
对于奥斯卡的地位已经无须赘言,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是全球娱乐业的盛典,其影响力之大,即便是普通中国人也熟悉这个名字。然而为什么这个奖叫“奥斯卡”,什么样的影片可以参与小金人的角逐,最终提名及获奖影片究竟是由什么人、通过什么样的评选程序选择出来?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但是好莱坞工业及奥斯卡奖耐人寻味且趣味盎然的历史掌故,也是外国观众得以窥见美国电影从业者们专业素养和民主精神的切入点。
陈天都在拍戏过程中,对于本届奥斯卡只持有一定的关注,对,仅仅只是一定限度的关注。
不想分心是一方面。
对于自己能够破格在自己执掌的第一部电影就获得提名,他也仅在最开始收到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发来邀请函时高兴了几天。
即使做了一定程度的公关,有四项奥斯卡提名,他也没有获奖的把握。知道自己这一届的奥斯卡过去多半又要给人做陪衬的,用未来的一句曾经流行过的话,他就是去打酱油!
作为美国电影工业的最高奖项,能够得到奥斯卡奖的青睐,在大部分电影人的眼中都是无上的荣光。不过和所有的评奖一样,既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言,再加上若干潜规则一向暗流涌动。
很多电影人对奥斯卡的态度都是又爱又恨,趋之若鹜者有之,不屑一顾者也有之,当然更不乏酸葡萄心理。不过绝大多数影人还是在姿态上倾向于认同和赞美奥斯卡奖,毕竟是同行之间的互动。
然而总有那么一些特立独行的人,对于学院抛来的橄榄枝视若罔闻,立场上完全反对奥斯卡。
剧作家达德利-尼科尔斯是拒绝奥斯卡奖的第一人。1935年,此君因《告密者》一片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但就在奥斯卡颁奖之前,好莱坞的编剧协会正在闹罢工,作为其中的一员,尼科尔斯毅然拒领奥斯卡。
1971年,乔治-c-斯科特凭借《巴顿将军》中的巴顿一角,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影帝。作为好莱坞演员中的异类,斯科特“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他厌烦电影圈的争名逐利,曾屡次刻薄地数落奥斯卡是“屠宰场里的美妙竞技会”、“两个小时的肉类阅兵场”,拒绝同行提名自己。
而这一次获奖,在接到学院邀请参加颁奖礼的通知后,斯科特选择奥斯卡之夜待在家中看曲棍球比赛。
1973年,凭借《教父》获得影帝的马龙-白兰度本人缺席颁奖礼,却特地派了一名印第安少女代替他到场参会。起初人们都认为他是让这名小姑娘来替他领奖,“马龙-白兰度非常遗憾地不能接受这个十分慷慨的奖项。”然而听了小姑娘的开场白以及随后一番抗议印第安人在影视作品中受到歧视的演说,人们才恍然大悟地发觉白兰度又狠狠地抽了好莱坞一记耳光。
等等例子。
没办法,不涉足这个圈子,根本无法了解它的底细和内幕、潜规则。
即使学院制定了看似严密和公正的评选规则,但在追名逐利的电影公司看来,没有不透风的墙。它们先是争相在好莱坞的两份行业刊物《综艺》和《好莱坞报道》上投放长达几十页的广告。然而广告的效用只是在公众范围内为影片做好宣传,想要真正获奖则必须要从手握选票的学院成员开始逐个攻关。
从学院创立开始,抢夺评委席位就成了各大电影公司的获得学院奖的最有效途径。在梅耶和范朋克的共同影响下,前十几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奖项,几乎全被米高梅公司收入囊中。米高梅式微之后,群雄逐鹿,每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评选背后,总是暗流汹涌。
这些天来他逐渐的也知道了一些奥斯卡的内幕,知道学院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知道那些评委投票是怎么个方式。
和戛纳、威尼斯、柏林等设立竞赛单元的电影节不同,奥斯卡奖的评委长期固定且人数众多,美国影艺学院的正式会员和少数荣誉会员、候补会员等,都是拥有奥斯卡奖投票权的“评委”,相反,大多数电影节则是由每年更换、各个不同的七八位特邀评委负责评奖(而且评委会主席一般还拥有更高的投票权重)。
也就是说,奥斯卡奖类似于美国电影行业的全民普选,而欧洲三大影展的评奖则是自上而下的贵族分封。
在影艺学院刚创立的时候,除了梅耶和范朋克等36位奠基人之外,进入评委圈子的大约有350人,他们基本上都是各个工种的电影从业人员。随着奥斯卡影响力和选片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人士,加入到了学院评审的队伍中来。但执行邀请制的学院不公开具体成员名单和信息,所以详细的奥斯卡评委名单从未被披露过。
而根据1997年一次公开且详细的统计数据表示,学院拥有投票资格的会员(基本就是正式会员)有5371人,包括演员1380人、制片人450名、编剧417名、声响师413名、荣誉会员397人、长片导演354名、美术师352名、新闻人员346名、动画和短片导演315名、配乐师253人、剪辑师225人、摄影师161人、特技师154人,余下的154名会员(评委)则大多是各大电影公司的领导层、以及与好莱坞关系紧密的知名律师、银行家和富商。
与此同时,学院为了保证每届评选结果的稳定,也在控制着评审人数的增长。
说是6000,其实根本没有这个数。而且这些评委中有多少还在继续从事电影行业,保持看电影习惯的也不得而知。每天的提名电影,他们也并非全部都看的,却依然享有投票权利。
奥斯卡的评选第一步是提名。
学院下属的各个分会列出本专业有资格参与评选的影片片目表(也就是说演员分会选表演奖、导演分会选导演奖、摄影师分会选摄影奖),交由各制片厂核对,同时各分会制定本专业奖项的评选细则并上报学院理事会审批。
然后,各分会名下的会员以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得票数最多的五部影片或者个人,该名单一般在颁奖礼的前一个月对外公布。
在得出提名名单之后,就是最终的评奖投票。学院名下的会员每位只能投两票,除了评选最佳影片的固定一票之外,另外一票则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奖项(比如导演委员会成员只能评选最佳导演奖,而四类表演奖则只能由演员评选产生)。
整个投票过程类似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全程采用不公开投票的方式。开票和统计工作由学院指派的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来执行(70多年来一直由普华永道负责),最终的结果作为最扣心弦的悬念,在公证员的公证下封入一个个信封,留待颁奖典礼揭晓。
看似很公正,其实暗地里门门道道太多了。评委们大多是美国人,而且年龄大多都老了,他们喜欢怀旧、固守的风格,早就被好莱坞媒体讥讽过无数次。
所以今年的《莎翁情史》《拯救大兵瑞恩》才是最大热门,而恐怖片的《第六感》即使有四项提名,依然不被人看好。
作为第一部电影就入围四项奥斯卡,陈天都还是非常受关注的。很多人都想采访他,包括央视自金球奖之后再度发来邀请,这次他选择统统拒绝,理由是“在拍电影、不愿分心。”
他知道自己多半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对此倒也看得开,所以当提名揭晓时,他也只是跟几个朋友出去喝酒了事。陈天都一直相信,媒体都是高端黑,他现在若真是接受了媒体的采访,等到奥斯卡颁布时,他若是一奖未得。他是毫不怀疑现在把他追捧上去的媒体,会进行的拿金像奖说事,对他进行摸黑的。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电影人都是自傲的,“最佳影片真的最佳吗?”
除了美国清教徒白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对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兼顾等传统规则在长期发酵外,美国式无孔不入的营销推广、“人性共通”的暗箱操作,同样是不言而喻的潜规则。
他只能说“呵呵,文无第一!”
“算了,不扯了。”
按照目前的进展来计算,不出意外矩阵空间的戏份能在三天内搞定,而飞船内部的戏份更是简单,他能在十天内完成,到时候也就是影片正式杀青之时了。
因为这部电影不仅需要用到电脑特效,后期剪辑也是重中之重。所以,他准备留出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用于后期的制作跟广告宣传。拍摄的顺利,令他想不高兴都有些困难。
当然,他的好心情还有一个,“第六感”终于在国内上映了,据说票房还不错的样子,而且好品如潮。虽然比不过《拯救大兵瑞恩》,保守估计也该有个5000万元的样子。
他在国内,总算有了第一批影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