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新野。

    刘备本想和众兄弟一齐出城狩猎,却听闻城南有两千多兵马前来,惊得连忙点起数百精兵前去查看一二,待遇到那些兵马才发现是刘表麾下。

    领头的一名校尉见刘备到了,连忙过去问好,还拿出一封书信交给刘备。

    “左将军,这是州牧大人给您的信。”

    刘备接过书信并未立刻拆开观看,而是拉住校尉的手称赞:“真壮士也,不知将军如何称呼。”

    校尉受宠若惊,忙道:“小人霍峻,不过是个校尉,当不得将军。”

    刘备还是称赞:“今日也许你只是个校尉, 他日未必不能成为将军。”

    说笑着,刘备打开刘表的书信,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阴暗。

    霍峻不知发生了什么,想把手抽回来,刘备却发力将他的手抓的更紧,重新换回一个笑脸。

    “霍校尉,你表字如何称呼?”

    ————

    待刘备牵着霍峻的手带兵返回新野就立刻说要摆宴为他接风,只命关羽、张飞前去安排霍峻带来的两千士兵吃住。

    霍峻何曾受到过刘备这种级别的大人物礼遇,又听刘备不断夸赞他的勇武,在宴会上当头便拜,只说心中从此便认刘备一个大哥。

    宴会过后,霍峻喝的酩酊大醉,自有侍从送他去偏房歇息,刘备也微微摇晃回到后宅,两碗醒酒汤喝过,坐在蒲团上假寐了一会儿终于等来了想等的人。

    贾诩跨步走到刘备面前。

    刘备登时睁开眼,眼中哪还有半点醉意。他从怀中将刘表的书信交给贾诩:“先生,如之奈何?”

    贾诩一目十行看完刘表的信,沉吟道:“州牧要求左将军进攻张绣,又派人送来两千兵马,还提供了粮草。左将军受到州牧如此多的馈赠,如今之计便只有带兵北上一条路了。”

    刘备愁道:“今日我看的清楚,霍峻麾下两千兵卒具是老幼,就算我们自己手中三千兵卒是精锐,加起来算作五千,又如何是张绣的对手?”

    贾诩笑道:“左将军勿要忧虑,我与张绣关系莫逆,只要修书一封,告知张绣我军北上只是迫不得已,张绣自会配合,届时我们双方找个地方对峙个几个月就能给州牧交差了。”

    刘备这才放心,连忙拜道:“多谢先生。”

    贾诩还礼。

    刘备又叹道:“唉,现在大汉出了两个皇帝,朝廷的威严被曹操、袁绍这样的权臣扔在地上践踏。就连刘荆州都首鼠两端,大汉该怎么办?我又该如何是好?”

    贾诩抚须笑道:“那就看左将军能做到哪个地步了。”

    刘备微微一怔:“先生何意?”

    贾诩低声道:“近日我在荆州各地寻访发现一件事。各地太守、县令似乎都和蔡、蒯、黄三家人有关。”

    刘备仔细回忆也是点头:“先生所言极是。”

    贾诩又道:“那左将军可知江夏太守黄祖也对刘表多有不满。”

    “这…”刘备犹豫了一下还是直言,“偶有所闻。”

    贾诩便道:“刘表当年单骑入荆州,借助荆州大族的实力借力打力,轻松安抚荆州七郡,理兵襄阳,以观时变。这一观就是十二年,期间他就不想挥兵北上吗?还不是他当初得荆州得的太过容易,受到荆州本地士族的裹挟,无法施展开拳脚。

    “就像这次,刘表为了搪塞袁绍而给了左将军两千老卒,难道他本人就一点攻入雒阳迎回汉帝的想法都没有吗?还不是司隶凋敝,人口稀少,蔡氏、蒯氏等荆州大族看不上。

    “说不定为了保证荆州只向南攻伐,刘景升连雒阳朝廷的诏书也会听命奉行呢。”

    刘备摇头不信:“这…刘景升不至于此吧?”

    贾诩却笑道:“为了利益,面子又能算的了什么?我若是刘景升说不定也会在两个朝廷之间摇摆,选择对我最为有利的一方支持吧。”

    刘备沉默了半天,突然道:“国家已经沉沦至此,难道就没有一个天生的猛人拯救国家于水火吗?”

    贾诩却道:“求人不如求己,眼前就有一个机会摆在左将军的面前。”

    刘备心思不定,先是微微一怔,紧跟着低声问道:“什么机会?”

    贾诩见其表现心中有底,直言道:“现刘景升派出大军南下进攻长沙,襄阳只有守军不到一万。他既然遵守伪帝的诏书,便不算大汉的荆州牧,蔡、蒯两家更是帮凶。左将军可向雒阳上表,请求自领荆州牧,获得大义后带兵南下,联合黄祖和荆州除蔡、蒯两家的其他士族,驱逐刘表,占据荆州之地。荆州为天下的中心,只要将荆州拿在手中,则霸业可期。”

    “这…”刘备有些迟疑。

    贾诩不给刘备开口的机会,又道:“左将军可以慢慢考虑,在年底前考虑好就行,我们还有时间。但左将军一定要记得,机会已经有了,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有些时候,为了大义,为了复兴汉室,就算做一些看似不是很光彩的事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左将军在成事后善待刘表的家人,天下人会理解左将军的苦衷。”

    刘备沉默不再说话,贾诩见之面带笑容告退。

    直到走出左将军府,贾诩才收敛脸上总是习惯性的假笑。他抬头望天,自言自语道:“天下是继续混乱还是就此安定下去就看这一次了。刘备有雄才大略,但为人迂腐,还是要想办法推他一下啊。”

    ————

    丹阳郡,孙权治所。

    前一年孙权手握大义攻伐庐江太守李术得胜,又趁机进攻江夏,虽前期小胜,但黄祖缓过神后还是再次击退了孙家水军。

    孙权年轻气盛,驻军在丹阳想要来年再战,却不曾想后院起火,山越叛乱,波及扬州数郡,连大本营会稽被击破。

    辛有吴郡四大家族在富春一带抵挡住山越北进的步伐,又救援孙氏上下老小,孙权的基本盘才算没有崩溃。但吴郡四姓趁机与孙权谈判,要求孙权让出部分权力才会继续合作。

    孙权没有答应,战局陷为僵持。

    恰好,袁绍立刘季为帝,东西二帝并立,双方都要拉拢孙权,孙权居然从两方都获得了扬州牧、都督扬州诸军事的任命,一下便获得了征讨南方不臣的大义。

    吴郡四姓一改之前的嘴脸,纷纷派人与孙氏讲和,请求归于孙氏之下。

    孙权虽年少,却有些傲骨,看不得这些阴险小人的嘴脸。他身边重臣顾雍正是四姓出身,规劝多次都无法让孙权改变主意,心灰意冷下竟心生退意。

    同时孙权和孙策留下的那批老臣相处也颇有些不顺,程普、张昭之流多有孩视孙权的态度,周瑜不喜与人争执,远去柴桑练兵。

    还好孙权和周瑜推荐的鲁肃却是相得益彰,两人经常彻夜长谈。

    这一日,鲁肃再次来拜访孙权。

    “子敬来了,快快入内。”孙权见到鲁肃大喜,急忙迎他入座。

    鲁肃很规矩的行礼:“见过主公。”

    孙权只是摆手叫鲁肃坐下。

    鲁肃刚一落座便道:“主公,我今日特为一事而来。”

    孙权有所警觉:“难道你也要帮吴郡四姓说话。”

    鲁肃摇头:“非也,臣是为了主公的霸业而来。”

    孙权精神一震:“子敬何出此言?”

    鲁肃笑道:“不知主公对天下可有什么想法?”

    “天下…呵呵,”孙权嗤笑了一声,“皇帝都出来了两个,汉室凋敝,但和我有何关系。”

    鲁肃摇头:“非也,主公应该早做打算。没有计划之人如吕布、袁术者必不能长久。主公虽年少,但勇武不输父兄,又有治国安邦之才,当可趁天下大乱雄霸一方,如何说没有关系呢?”

    孙权眼中冒出一股精光,屏退左右,道:“今汉室大厦即倾,四方纷乱不已,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企望建成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子敬有何良策助我成功?”

    鲁肃早就成竹在胸:“过去汉高祖耿耿忠心想尊崇义帝而最后无成,这是因为项羽加害义帝。如今曹操、袁绍犹如过去项羽,您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以我的私见,汉室不可复兴。为主公考虑,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变幻形势。天下局势如此,据有一方也不会招来嫌猜忌恨。北方多事,您正好趁这种变局,先据扬州,再观望向西或者向北进军,无论是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方,还是坐拥青徐膏腴之地,都足以成就一方霸业,哪怕是称帝建号进而夺取天下也并非不可能,这是如同汉高祖般建立大业!

    “主公还请快快放弃意气之争,接纳江东士族,一统扬州,届时伺机向北、向西,定是要在北方分出胜负之前加入到争霸天下的大局之中啊!”

    孙权终于不再压抑野心,自从他接替孙策执掌大权,只觉得天下多庸人而不自知,自己空有一腔抱负却不知该那个方向用力。今日一听鲁肃平定天下的策略,只觉有一股拨云见日之感。

    “子敬说出了我心中所想,我这就接见吴郡使者,领兵东进,先平江东,再争天下。”

    鲁肃笑道:“这次的吴郡使者乃是陆家家主,只小主公一岁。我来见主公之前便先见过他。此人性格有些内敛,但绝对是惊世之才,主公如不知该如何平定山越的叛乱,当可询问他的意见。还请主公允许我北上许都、雒阳,西去襄阳,为主公查看天下大势。待主公平定江东,我们就一起让天下人见识一下江东孙氏的厉害。”

    孙权大喜,封鲁肃为主簿,命其以使者的身份代替他前往许都、雒阳答谢两个汉室朝廷的封赏,顺便打探袁氏和曹氏的虚实。

    孙权又道:“吴郡陆氏家主的年轻人叫什么名字,我却是给忘了。”

    鲁肃答:“陆逊是也。”

    ————

    三国小知识:所谓的二分天下策略者是周瑜提出的,但那更像是一种周瑜代表孙氏内部淮泗派向孙权施压的一种政治态度。真正站在孙权的立场上提出称霸一方者正是鲁肃。可以说鲁肃是孙权麾下最有战略规划眼光的人才,只可惜他217年就去世了。直到孙权称帝登坛祭天,他都没有忘记正是鲁肃当年对他的谋划,他才能有这么一天。            

章节目录

汉末小粮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大饺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卷 凉州 第九十八章 平天下策,汉末小粮官,笔趣阁并收藏汉末小粮官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