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摩尔定律的规律,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每两年将翻一倍,cpu(中央处理器)和dram(主存储器)的性能都在飞速提高。但dram存储容量提高的同时,读取速度却不能同步提高,从而与cpu主频产生极不匹配的情况,这势必大大影响整个微处理系统的总体性能。
我认为,接下来cpu设计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解决高速cpu与低速dram之间的平衡问题,以求系统性能整体提高。而在它们之间加入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实早在1964年,ibm公司推出的大型计算机系统system/360系统中就已经出现了缓存概念……”
这是在赵伟明教授家中的客厅里举行的一个小型学术沙龙,每周周末的下午都会有一批喜爱电子技术的学生和老师,聚在赵教授家客厅的沙发上畅所欲言。赵教授也乐意通过这样的小型聚会,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培养大家的专业兴趣。
今天的话题是微处理器的发展方向,李轩是第一次被邀请,他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当一个好听众。整个房间里十几个人中仅有他一人是不是读电子学专业出生,而选择了电子计算研究专业。
中大的电子学专业主要学的是硬件,而电子计算研究就是后世的计算机专业,主要学的是程序语言、数据结构这些软件知识,两者虽有关联,但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李轩这个学软件出生的人,却老是往硬件人堆里凑热闹。赵伟明对他这个特立独行的学生也有几分好奇,借着今天这个机会点名叫他发言,考考他这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有趣学生,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墨水。
李轩在心里好一番斟酌,才谈了谈自己的看法。他的观点不能太细太深,开学才一个来月,电子这门高深的课程对他这样一个大一新生而言,连入门都算不上。但也不能言之无物,毕竟他来参加聚会的目的是为了展现自己的实力,为以后树立自己技术牛的形象先打基础。
除了这些,他还要特别注意,不能蹦出一些这个时代还没有的名词,比如非阻塞缓存这个词好像是在八十年代的论文中才开始提出的,受害者缓存是在九十年代才开始研究的。
于是李轩选了高速缓存这个切入点,随着微处理器在七十年代的蓬勃发展,内存读取速度慢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在八位元处理器时代这个问题还不明显,随着英特尔发布十六位元的8086处理器,这个问题已经开始慢慢显现。
李轩记得在1985年,英特尔发布第一款32位元80386处理器时就已经采用了外置的高速缓存,来解决内存速度瓶颈问题。所以他的观点是很符合主流处理器技术接下来的发展趋势,比较有前瞻性。
赵伟明坐在一旁品着咖啡,听了李轩的观点不由微微点了点头。他回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前,在rca公司本来就是从事微处理器开发的,rca公司唯一一款史上留名的著名微处理器rca1802,他就参与了核心研发工作。
这款八位元处理器被誉为是risc(精简指令集)处理器的鼻祖,它功耗低,可靠性强,能满足外太空高辐射的苛刻环境,是第一块被应用在太空中的微处理器。
美国国家航天局在1977年发射的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就使用了三颗1802处理器作为系统核心。李轩重生前,这颗离地球最远的探测器,历经三十多年的漫长跋涉,已经成功飞出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但依旧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我认为risc(精简指令集)才是未来计算机指令系统的优化方向。美国伯克利大学帕特逊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不久前发表的最新论文中指出,各种指令的使用率相差非常悬殊:一个典型程序运算过程中所使用的80%的指令,是指令集中那20%的常用指令。
而我们为了平衡其他几乎不怎么用到的大量复杂指令设计,极大的增加了cpu整体结构设计的复杂性,这样无疑大规模增加了处理器设计的时间和成本……”
李轩侃侃而谈时,脸上洋溢着一种专注而又自信的表情,不自觉的让其他人把注意力锁定在他的身上。赵伟明的目光也再次落在他的身上,惊讶中略带一丝不容易察觉的苦笑。
这真是一颗好苗子,虽然是大一刚入学的新生,却已经能够并且喜欢阅读相关专业最前沿的学术期刊,而从中展现出来的扎实理论基础,比起跟在自己门下的那两个硕士研究生也丝毫不差。李轩偶尔并发出来的敏锐观点让他有一种错觉,仿佛站在自己面前谈笑风生的是一个淫浸在电子领域十几年的专业前言人士。
知识和技能可以后天培养,但眼光和洞察力却是上天恩赐的。赵伟明觉得眼前这块璞玉是自己这几年来最惊喜的发现,但想到他是个电子计算研究专业的学生,心底又不由生出一丝郁闷。
难道自己要劝他转到电子学专业来?对于学生未来专业的选择,中大一贯的立场是凭学生自己所好。毕竟这是关系个人命运前途的事情,老师可以给出建议参考,却没有权利决定学生的未来。
赵伟明决定再耐心观察一段时间,毕竟李轩才刚刚进入大学,第一个学期都还剩两个多月,他还有三年多的时间仔细斟酌。如果李轩真的在电子领域天赋过人,自己也不排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到时候他再亲自出马和学生阐明利害关系,也不无不可。
李轩也注意到赵伟明教授看自己时那几分惊讶的表情,脸上的笑容不由更胜几分。他今天就是为了装-逼来的,之前还特地在图书馆泡了好几天,专业期刊对于其他大一新生来说犹如天书看不懂,但对他来说却是手到擒来。
对照着期刊上的论文,他就心中有了个大致的思路,哪些观点还没在这个时代面世不能说漏嘴,哪些观点是近期的热点,自己可以装一下-逼,做个有理有据的前瞻探讨。
而李轩也成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引起了赵教授的关注。赵伟明教授是中大电子系教授中,唯一一个专攻集成电路设计,又有大公司微处理器实际设计经验的老师。他在学校里也有自己的团队,专门从事集成电路特别是微处理器的研究工作。
今天来参与沙龙的师生中除了中大电子学专业的学生之外,其余全是他科研团队的成员。比如坐在左边竹椅上面容有些黑瘦,理的一个中分头的男子姓蔡,是中大电子系唯一一个在读博士。电子学专业大一新生的必修课之一——《电子学导论》就是由这位蔡博士负责讲授的。
我认为,接下来cpu设计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解决高速cpu与低速dram之间的平衡问题,以求系统性能整体提高。而在它们之间加入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实早在1964年,ibm公司推出的大型计算机系统system/360系统中就已经出现了缓存概念……”
这是在赵伟明教授家中的客厅里举行的一个小型学术沙龙,每周周末的下午都会有一批喜爱电子技术的学生和老师,聚在赵教授家客厅的沙发上畅所欲言。赵教授也乐意通过这样的小型聚会,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培养大家的专业兴趣。
今天的话题是微处理器的发展方向,李轩是第一次被邀请,他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当一个好听众。整个房间里十几个人中仅有他一人是不是读电子学专业出生,而选择了电子计算研究专业。
中大的电子学专业主要学的是硬件,而电子计算研究就是后世的计算机专业,主要学的是程序语言、数据结构这些软件知识,两者虽有关联,但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李轩这个学软件出生的人,却老是往硬件人堆里凑热闹。赵伟明对他这个特立独行的学生也有几分好奇,借着今天这个机会点名叫他发言,考考他这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有趣学生,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墨水。
李轩在心里好一番斟酌,才谈了谈自己的看法。他的观点不能太细太深,开学才一个来月,电子这门高深的课程对他这样一个大一新生而言,连入门都算不上。但也不能言之无物,毕竟他来参加聚会的目的是为了展现自己的实力,为以后树立自己技术牛的形象先打基础。
除了这些,他还要特别注意,不能蹦出一些这个时代还没有的名词,比如非阻塞缓存这个词好像是在八十年代的论文中才开始提出的,受害者缓存是在九十年代才开始研究的。
于是李轩选了高速缓存这个切入点,随着微处理器在七十年代的蓬勃发展,内存读取速度慢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在八位元处理器时代这个问题还不明显,随着英特尔发布十六位元的8086处理器,这个问题已经开始慢慢显现。
李轩记得在1985年,英特尔发布第一款32位元80386处理器时就已经采用了外置的高速缓存,来解决内存速度瓶颈问题。所以他的观点是很符合主流处理器技术接下来的发展趋势,比较有前瞻性。
赵伟明坐在一旁品着咖啡,听了李轩的观点不由微微点了点头。他回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前,在rca公司本来就是从事微处理器开发的,rca公司唯一一款史上留名的著名微处理器rca1802,他就参与了核心研发工作。
这款八位元处理器被誉为是risc(精简指令集)处理器的鼻祖,它功耗低,可靠性强,能满足外太空高辐射的苛刻环境,是第一块被应用在太空中的微处理器。
美国国家航天局在1977年发射的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就使用了三颗1802处理器作为系统核心。李轩重生前,这颗离地球最远的探测器,历经三十多年的漫长跋涉,已经成功飞出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但依旧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我认为risc(精简指令集)才是未来计算机指令系统的优化方向。美国伯克利大学帕特逊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不久前发表的最新论文中指出,各种指令的使用率相差非常悬殊:一个典型程序运算过程中所使用的80%的指令,是指令集中那20%的常用指令。
而我们为了平衡其他几乎不怎么用到的大量复杂指令设计,极大的增加了cpu整体结构设计的复杂性,这样无疑大规模增加了处理器设计的时间和成本……”
李轩侃侃而谈时,脸上洋溢着一种专注而又自信的表情,不自觉的让其他人把注意力锁定在他的身上。赵伟明的目光也再次落在他的身上,惊讶中略带一丝不容易察觉的苦笑。
这真是一颗好苗子,虽然是大一刚入学的新生,却已经能够并且喜欢阅读相关专业最前沿的学术期刊,而从中展现出来的扎实理论基础,比起跟在自己门下的那两个硕士研究生也丝毫不差。李轩偶尔并发出来的敏锐观点让他有一种错觉,仿佛站在自己面前谈笑风生的是一个淫浸在电子领域十几年的专业前言人士。
知识和技能可以后天培养,但眼光和洞察力却是上天恩赐的。赵伟明觉得眼前这块璞玉是自己这几年来最惊喜的发现,但想到他是个电子计算研究专业的学生,心底又不由生出一丝郁闷。
难道自己要劝他转到电子学专业来?对于学生未来专业的选择,中大一贯的立场是凭学生自己所好。毕竟这是关系个人命运前途的事情,老师可以给出建议参考,却没有权利决定学生的未来。
赵伟明决定再耐心观察一段时间,毕竟李轩才刚刚进入大学,第一个学期都还剩两个多月,他还有三年多的时间仔细斟酌。如果李轩真的在电子领域天赋过人,自己也不排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到时候他再亲自出马和学生阐明利害关系,也不无不可。
李轩也注意到赵伟明教授看自己时那几分惊讶的表情,脸上的笑容不由更胜几分。他今天就是为了装-逼来的,之前还特地在图书馆泡了好几天,专业期刊对于其他大一新生来说犹如天书看不懂,但对他来说却是手到擒来。
对照着期刊上的论文,他就心中有了个大致的思路,哪些观点还没在这个时代面世不能说漏嘴,哪些观点是近期的热点,自己可以装一下-逼,做个有理有据的前瞻探讨。
而李轩也成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引起了赵教授的关注。赵伟明教授是中大电子系教授中,唯一一个专攻集成电路设计,又有大公司微处理器实际设计经验的老师。他在学校里也有自己的团队,专门从事集成电路特别是微处理器的研究工作。
今天来参与沙龙的师生中除了中大电子学专业的学生之外,其余全是他科研团队的成员。比如坐在左边竹椅上面容有些黑瘦,理的一个中分头的男子姓蔡,是中大电子系唯一一个在读博士。电子学专业大一新生的必修课之一——《电子学导论》就是由这位蔡博士负责讲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