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意大利的“每日事实报”之外,还有德国的“时代周刊”和英国的“银幕”两家媒体双双给出了两星。

    德国的“时代周刊”,“电影以一种冷色调的诡异开篇牢牢抓住了观众的视线,从设定到概念都非常具有吸引力,冰冷机械的表演更是锦上添花。但进入中段过后却开始出现了迷失,导演似乎没有能够百分百确定自己的叙事重心,不仅丢掉了黑色幽默的最大核心:’人类转变成为动物’;而且在爱情与家庭、关系与阶级的主题思想之上发生了摇摆不定的偏移,导致前半段积蓄起来的能量全部烟消云散。”

    字里行间都可以深深感受到这家德国媒体的“恨铁不成钢”,后来这本杂志还专门撰写了一篇深度影评展开分析,从整个故事框架到主要线索再到支线布局,然后深入分析剧情的起承转合,对于最终成品的“混乱”表示了深深遗憾,他们认为“欧格斯-兰斯莫斯完全具备了拍摄出一部名垂青史经典佳作的机会”。

    同时,文章之中还强调了整个演员阵容的出色,不仅仅是蓝礼而已,本-威士肖、蕾切尔-薇兹和约翰-c-赖利等等演员全部都奉献了精彩表演,看似木讷实则巧妙的表演方式赋予了角色更多值得挖掘的内涵,这也是文章认为“电影具备无数可能”的原因。

    “整个剧本——又或者说整部电影之中,唯一脉络清晰、形象立体的角色就是蓝礼-霍尔所饰演的大卫。

    情绪的起承转合与思想的步步推进,完整而生动、细腻而深刻,蓝礼-霍尔在有限空间之内赋予了角色无限可能;遗憾的是,这是唯一一个完整角色,而其他角色的细节缺失让演员们没有更多发挥空间,也限制了电影的更进一步。

    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大卫与其他角色、大卫与剧情主线也略显剥离,因为角色与剧情交织而成的真正核心思想没有能够清晰确立,凝聚起来的力量也就呈现出溃散状态,进而影响观众的共鸣。”

    后来,这篇文章进入了“龙虾”剧组的视线,蓝礼甚至主动和欧格斯分享了文章的观点,双方交换了彼此意见。

    在电影宣传期,欧格斯也曾经公开表示了感谢,不仅感谢了德国“时代周刊”的记者,从中学习到了许多;而且提起了他和蓝礼在电影开拍之前的讨论,显然他们都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并且努力做出调整。

    “正如他们所说,蓝礼的角色无疑是最完整也最清晰的,因为蓝礼知道他正在做什么,也知道他应该朝着哪里前进,这部电影能够达到现在的高度,蓝礼的角色远远比想象中更大;可惜,我们没有能够花费足够时间把其他角色全部打磨完毕,后半段的剧情核心思想也没有能够凝聚起来,最终成品的确拥有进步空间。

    我想,这就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原因。”

    欧格斯不仅虚心地接受了意见,并且完成了检讨;而且还真诚阐述了当初对蓝礼百般挑剔的小插曲,让他真正意识到,一名优秀演员对于整部电影来说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如此姿态,在北美和欧洲赢得了一片叫好声,人们不仅没有因此就吐槽“龙虾”,反而还产生了更多兴趣。

    这也使得“龙虾”在颁奖季阶段争取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当然,这都已经是后话了。

    重新回到戛纳电影节来。

    最后一家给予两星评价的媒体则是英国的“银幕”。

    “的确,’龙虾’是一部与众不同、振聋发聩的作品,以一种镜像式的拍摄手法,呈现出了我们的生活现状,让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婚姻关系和社会阶层,如同手术刀般的冰冷线条勾勒出整个时代的框架。欧格斯-兰斯莫斯通过电影展现出来的掌控技巧,初步显现出了大师风范,但他与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差距就在于人文关怀之上——

    电影的主题核心显得冰冷而疏离,甚至有些高高在上的得意,就如同纽约知识分子嘲讽着其他诗人假装关心世界一般。这是高傲而自大的,无法引发观众的共鸣。

    但我们依旧无法否认,兰斯莫斯确实大胆地挑战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经;同样,我们也无法否认的是,蓝礼-霍尔联手蕾切尔-薇兹的表演,有着一种敏锐而细腻的触感,赋予了电影更加深刻的某些内容。

    只是,我们也不确定’某些内容’到底是什么。”

    上述,就是戛纳官方场刊的十家媒体评论。

    单纯从场刊评分很难窥探出太多端倪,没有人能够预测“龙虾”在今年戛纳的前景,从目前的主流风向来看,法国媒体普遍表示了积极态度,这也恰恰是符合科恩兄弟审美风格的作品,确实非常有希望拿奖。

    但风向只是风向,媒体无法准确预测评审团的喜好,这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上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最终,官方场刊火热出炉,两颗五星,四颗三星,三颗两星,一颗一星,最终在满分四分的评价之中,“龙虾”得到了两点七分。

    细细观察就可以发现,首先,评论相对居中平均;其次,好评大于差评,五星的数量高于一星的数量,三星的数量也高于两星的数量。换而言之,整体来说,“龙虾”的评论还是在争论与热议之中走向积极的趋势。

    两点七分的平均分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对于戛纳电影节来说,三分以上的作品才能够被称为“经典佳作”,比如两年前的“醉乡民谣”就是如此;但有史以来,能够在戛纳电影节赢得三分以上评价的作品也不过区区二十多部而已,数量非常稀少。

    两点七分,这已经是十分不俗的评价了,那么,“龙虾”在主竞赛单元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呢——手中官方场刊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今天是戛纳电影节的第六天,一年一度的盛会刚刚过半,主竞赛、导演双周、一种关注等等单元部门的放映计划都在稳步展开,其中最受瞩目的主竞赛单元已经放映了八部作品,所有评分全部都公开呈现:

    “海街日记”,2.5。

    “故事的故事”,2.0。

    “索尔之子”,2.8。

    “我的母亲”,2.7。

    “青木原树海”,0.6。

    “我的国王”,1.4。

    “市场法律”,2.3。

    “龙虾”,2.7。

    根本不需要分析,主竞赛单元的整体格局非常清晰。

    格斯-范-桑特的“青木原树海”在万众期待之下登陆戛纳,却遭遇史无前例地全面扑街,这部由马修-麦康纳主演的作品,面对一片口诛笔伐的声讨,创造二十一世纪以来戛纳的最低场刊评分,格外惨烈。

    匈牙利导演拉斯洛-奈迈施(laszlo-nes)的长片处女作“索尔之子”年初被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拒绝,尽管能够在非竞赛单元放映,但主创团队还是决定放弃柏林,前来戛纳,最终迎来了巨大的成功,目前以两点八分领跑场刊最高分,而且还在首映式现场赢得满堂彩,科恩兄弟和西耶娜-米勒都热泪盈眶。

    然后……意大利导演南尼-莫莱蒂(i)的新作“我的母亲”和欧格斯-兰斯莫斯的“龙虾”同样以两点七分暂时并列场刊第二,比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话题之作“海街日记”评价还要更加出色一些。

    那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答案是:不意味着什么。

    场刊是场刊,评分是评分,而奖项则是另外一回事,媒体记者的审美无法代表评审团的意见和观点。

    但其中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龙虾”远远没有扑街,甚至没有“超脱”当初面临的口诛笔伐那么严峻苛刻;继“抗癌的我”之后再次挑战喜剧表演的蓝礼,出人意料地刷新了大众印象,再次带来了新奇的表演。

    可以言之凿凿地说,不久之前刚刚斩获第二座奥斯卡小金人的蓝礼,依旧保持了自己的一贯高水准。

    这就已经足够。

    更何况,即使是扑街了,蓝礼也依旧能够引爆记者的讨论热潮;所以,这对记者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所以,感觉如何?”等待蓝礼将场刊阅读完毕,布莱德利顺势抛了一个引子。

    蓝礼抿了抿嘴角,“我非常想看看’索尔之子’和’青木原树海’两部作品。”一部最高分和一部最低分。

    布莱德利不由笑出了声。

    盖文好奇地询问到,“为什么呢?仅仅只是因为好评和差评吗?”

    “部分原因。我必须承认,格斯到底拍摄了一部什么作品,才能够让媒体打出如此低分。”蓝礼再次瞥了一眼场刊:六颗一星,四家媒体拒绝评论,这真的太糟糕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初’大象’在戛纳首映的时候,因为争议太大,甚至还有记者在媒体发布会上大打出手。我猜,这次作品是否也是如此呢?”

    上一世,蓝礼始终不曾观看过“青木原树海”这部作品,因为觉得没有必要,但现在视角和想法都发生了改变,他的确产生了一些好奇。

    “此前克里斯托弗-诺兰亲口证实,’星际穿越’的头号选择是马修-麦康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你来出演。错过了这部作品之后,马修在这两年的作品似乎都没有能够达到预期,被普遍认为是小金人魔咒,这次的’青木原树海’又面临如此遭遇,你有什么看法呢?”

章节目录

大戏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七七家d猫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2386 前景难测-类似大戏骨的书,大戏骨,笔趣阁并收藏大戏骨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