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青岛问题
八月份的欧洲烽火连天,同盟国协约国大打出手,八月一日,德国对俄国宣战,八月三日,德国对法国宣战,八月四日,德国入侵比利时,八月六日,奥匈帝国对俄宣战,八月十二日,英国对奥匈帝国宣战。
而在中国,也陷入了一场争斗之中,这就是关于青岛问题。
1898年4月27日,德国威廉皇帝发布命令:“依1898年3月6日,朕之政府与中国政府在北京缔结之条约,其所指定之胶州湾领土,归德意志帝国之所占有。兹朕以帝国之名置该领土于朕保护之下”。由于德国视胶州湾为控制中国和称霸世界的重要基地,德皇一反德国殖民地统归外交部殖民局治理的体制,将胶州湾归德国海军部直辖,设立胶澳总督公署,在总督公署之下,设置了军事部和民事部,民事部又分为内务部和华人事务部;在租借地内设立青岛(市区)、李村(农村)两个大区,下分若干小区。胶澳总督及各部、区长官,均由海军将校充任。胶澳总督为少将或上校军官担任,德皇钦命,权限很大除远东舰队之外,租借地及胶济铁路沿线的所有军队、民政司法等均归总督管理,形成了严密的统治体系。德国殖民当局在青岛颁发了180余种法规条例,严历镇压和防范中国居民。如占领之初即发布严禁华人携带和保有武器的法令,对居民进行大规模搜查,包括火枪、腰刀、扎枪、弓箭在内的民间防身器械全被搜走,违者处以打100大板和作3个月苦役的处罚。至于民间集会议事、演戏、燃放鞭炮等均要事先呈报批准才能实行。其刑罚制度并非所谓西方“文明世界”通行的司法制度,而是实行殖民地针对“野蛮人“的刑罚制度,如鞭笞、打板子、砍头、绞首等,甚至运来了在西方早已废止的断头机残杀中国人,在遭到中国人民强烈反对下,才被迫拆除。
德国侵占胶州湾的目的是把青岛建成军港和新型商业城市。租界条约尚未签订,德国就公开宣布将青岛辟为自由港。1898年4月,德国国会通过首批建港拨款,开始建设大港码头,费时7年,投费5000余万马克,于1905年建成了大港、小港和船渠港,青岛港一跃成为华北大港。在建港的同时,胶济铁路也于1898年7月筹建,德国集资5000万马克和1200万马克,组建山东铁路公司和山东矿务公司。
1904胶济铁路建成后,山东完全成为德国势力范围。但德国野心决不仅限山东一地,通过与英国的争夺,德国取得了修筑津镇(江)铁路北端天津山东南境到镇江(后为浦口)的特许权。通过津浦铁路,德国势力从山东扩展到北京、天津,为争霸五洲增加了筹码。在港口、铁路完工后,青岛城市建设也快速发展起来。依照其城建规划,从点到面建起了总督府、总督官印、法院、警察厅、海关兵营、亨利亲王大饭店等大型建筑,辟建了市区街道,兴办了电汽公司、自来水厂、屠兽场、四方车辆厂、啤酒厂、缫丝厂、炼铁厂等大型企业和海军造船厂等军工企业,疗养院、海水浴场、森林公园也相继落成,青岛城市已初具规模。
德国为争夺海上霸权和对华军事侵略,在青岛先后建造了大港和浮船坞、造船厂等海军设施。同时兴建了规模庞大的军事要塞体系。前海一线,修建了团岛、台西镇、衙门(原章高元的青岛炮台)、汇泉角和俾斯麦南炮台等海防炮台;沿山脊北侧修了俾斯麦北,伊尔奇斯北、伊尔奇斯东、仲家洼等陆防炮台;沿海泊河修筑了横贯前、后海的步兵堡垒线,计小湛山、小湛山北、中央、台东镇、海岸五大堡垒,亦即民间所说的1---5号炮台。日德战争前,德国驱逐数万中国人抢筑了11处大型临时炮台和众多小型炮台。共配置了130门台炮和数十门大炮,其陆防兵力平时2300人,战时5000人;海军远东舰队是德国唯一的一支海外舰队,共有重型巡洋舰以下军舰16艘,另有飞机2架。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青岛成为德国在海外惟一的海军基地,同时,青岛也成为东亚最具活力的商业城市和优良港口城市。在德皇威廉争霸世界的格局上,青岛已成为最重要的王牌之一。(
日本对侵占中国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并不满足,胃口大的很。日本对青岛良港的优越条件早有耳闻并极为重视,在青岛被德军占领时期,日本常有日商到青岛做买卖。日本当局为了及时掌握青岛和山东的近况,还时常派特务化装为中国人,潜伏到胶济铁路千里沿线进行活动,日本对青岛的垂涎程度可见一斑。日本明治天皇就曾叫嚷“以武力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1897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日本打心眼里不自在,他根本没有想到,日本比德国入侵中国早,由于自己忙于争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利益,山东和青岛这块肥缺却成了来自欧洲的德国囊中之物,这对日本殖民地野心是一种挑战和刺激。早已垂涎青岛的日本对此耿耿于怀,一直千方百计寻找染指山东和青岛的时机。
德国盘踞青岛的前些年,日本不敢轻举妄动,很少有人到青岛活动,似乎日本对山东和青岛没有什么想法与兴趣。这种表面的心理平静无法长期掩饰日本渴望占有青岛的野心,到了1913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突然活跃起来,对青岛表示出异乎寻常的关注与兴趣,频频派军政要员到青岛调查,窥探青岛德军情况,伺机取代德国对青岛的“租借”,以建立向东亚侵略扩张的桥头堡,这种强烈的占有欲,促使日本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了。1914年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欧洲爆发。欧洲各国都收缩战线,把主要精力和兵力用在欧洲事务上,远在他国的殖民地就顾及不大上了。胶洲湾只有数千兵力,这一形势,正中日本下怀,于是日本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他们准备与驻青德军大干一场了,趁势取代德国人对青岛的占有,把垂涎青岛变成一口吞掉。此时战火缠身的德国有意识地向中国政府表示愿意将青岛归还给中国,但要求中国政府给以建设青岛的资金赔偿,并要求重新为德国选择一个适宜的港口,德国这种“归还”青岛的形式对自己并不吃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最好的缓兵之计,金蝉脱壳。北京政府与德国就此问题进行了秘密接触,日本得知消息后,向北洋政府发出警告,指责这是破坏中立立场,站到了德国一边。北京政府思考之后再也不敢提及此事,怕引火烧身,祸从天降。
在大战爆发半个月后的1914年8月15日,日本以“维护远东和平”为名义,向德国提出最后通牒,以8月23日正午为限期。日本要求:立即从日本海面和中国海面撤走德国装甲舰和全部军舰,不能撤走者,则立即解除武装。9月15日以前无条件或无补偿地把德国所租借的胶州地区移交日本当局,这一地区将来再归还给中国。日本帝国主义发出最后通牒后没有得到答复,于8月22日开始作战,以求占据胶州和青岛港口。8月23日,日本正式向德国宣战。同时,德国驻华代办马尔参代表其政府向袁世凯建议把胶州湾租借地立即无条件地归还中国。袁世凯不敢表示同意,却建议美国政府从德国手中接收胶州湾,以便随后归还中国。然而,袁世凯企图利用日美矛盾的希望落空了。美国政府不愿意干预,怕冒无益的风险。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
八月份的欧洲烽火连天,同盟国协约国大打出手,八月一日,德国对俄国宣战,八月三日,德国对法国宣战,八月四日,德国入侵比利时,八月六日,奥匈帝国对俄宣战,八月十二日,英国对奥匈帝国宣战。
而在中国,也陷入了一场争斗之中,这就是关于青岛问题。
1898年4月27日,德国威廉皇帝发布命令:“依1898年3月6日,朕之政府与中国政府在北京缔结之条约,其所指定之胶州湾领土,归德意志帝国之所占有。兹朕以帝国之名置该领土于朕保护之下”。由于德国视胶州湾为控制中国和称霸世界的重要基地,德皇一反德国殖民地统归外交部殖民局治理的体制,将胶州湾归德国海军部直辖,设立胶澳总督公署,在总督公署之下,设置了军事部和民事部,民事部又分为内务部和华人事务部;在租借地内设立青岛(市区)、李村(农村)两个大区,下分若干小区。胶澳总督及各部、区长官,均由海军将校充任。胶澳总督为少将或上校军官担任,德皇钦命,权限很大除远东舰队之外,租借地及胶济铁路沿线的所有军队、民政司法等均归总督管理,形成了严密的统治体系。德国殖民当局在青岛颁发了180余种法规条例,严历镇压和防范中国居民。如占领之初即发布严禁华人携带和保有武器的法令,对居民进行大规模搜查,包括火枪、腰刀、扎枪、弓箭在内的民间防身器械全被搜走,违者处以打100大板和作3个月苦役的处罚。至于民间集会议事、演戏、燃放鞭炮等均要事先呈报批准才能实行。其刑罚制度并非所谓西方“文明世界”通行的司法制度,而是实行殖民地针对“野蛮人“的刑罚制度,如鞭笞、打板子、砍头、绞首等,甚至运来了在西方早已废止的断头机残杀中国人,在遭到中国人民强烈反对下,才被迫拆除。
德国侵占胶州湾的目的是把青岛建成军港和新型商业城市。租界条约尚未签订,德国就公开宣布将青岛辟为自由港。1898年4月,德国国会通过首批建港拨款,开始建设大港码头,费时7年,投费5000余万马克,于1905年建成了大港、小港和船渠港,青岛港一跃成为华北大港。在建港的同时,胶济铁路也于1898年7月筹建,德国集资5000万马克和1200万马克,组建山东铁路公司和山东矿务公司。
1904胶济铁路建成后,山东完全成为德国势力范围。但德国野心决不仅限山东一地,通过与英国的争夺,德国取得了修筑津镇(江)铁路北端天津山东南境到镇江(后为浦口)的特许权。通过津浦铁路,德国势力从山东扩展到北京、天津,为争霸五洲增加了筹码。在港口、铁路完工后,青岛城市建设也快速发展起来。依照其城建规划,从点到面建起了总督府、总督官印、法院、警察厅、海关兵营、亨利亲王大饭店等大型建筑,辟建了市区街道,兴办了电汽公司、自来水厂、屠兽场、四方车辆厂、啤酒厂、缫丝厂、炼铁厂等大型企业和海军造船厂等军工企业,疗养院、海水浴场、森林公园也相继落成,青岛城市已初具规模。
德国为争夺海上霸权和对华军事侵略,在青岛先后建造了大港和浮船坞、造船厂等海军设施。同时兴建了规模庞大的军事要塞体系。前海一线,修建了团岛、台西镇、衙门(原章高元的青岛炮台)、汇泉角和俾斯麦南炮台等海防炮台;沿山脊北侧修了俾斯麦北,伊尔奇斯北、伊尔奇斯东、仲家洼等陆防炮台;沿海泊河修筑了横贯前、后海的步兵堡垒线,计小湛山、小湛山北、中央、台东镇、海岸五大堡垒,亦即民间所说的1---5号炮台。日德战争前,德国驱逐数万中国人抢筑了11处大型临时炮台和众多小型炮台。共配置了130门台炮和数十门大炮,其陆防兵力平时2300人,战时5000人;海军远东舰队是德国唯一的一支海外舰队,共有重型巡洋舰以下军舰16艘,另有飞机2架。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青岛成为德国在海外惟一的海军基地,同时,青岛也成为东亚最具活力的商业城市和优良港口城市。在德皇威廉争霸世界的格局上,青岛已成为最重要的王牌之一。(
日本对侵占中国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并不满足,胃口大的很。日本对青岛良港的优越条件早有耳闻并极为重视,在青岛被德军占领时期,日本常有日商到青岛做买卖。日本当局为了及时掌握青岛和山东的近况,还时常派特务化装为中国人,潜伏到胶济铁路千里沿线进行活动,日本对青岛的垂涎程度可见一斑。日本明治天皇就曾叫嚷“以武力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1897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日本打心眼里不自在,他根本没有想到,日本比德国入侵中国早,由于自己忙于争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利益,山东和青岛这块肥缺却成了来自欧洲的德国囊中之物,这对日本殖民地野心是一种挑战和刺激。早已垂涎青岛的日本对此耿耿于怀,一直千方百计寻找染指山东和青岛的时机。
德国盘踞青岛的前些年,日本不敢轻举妄动,很少有人到青岛活动,似乎日本对山东和青岛没有什么想法与兴趣。这种表面的心理平静无法长期掩饰日本渴望占有青岛的野心,到了1913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突然活跃起来,对青岛表示出异乎寻常的关注与兴趣,频频派军政要员到青岛调查,窥探青岛德军情况,伺机取代德国对青岛的“租借”,以建立向东亚侵略扩张的桥头堡,这种强烈的占有欲,促使日本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了。1914年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欧洲爆发。欧洲各国都收缩战线,把主要精力和兵力用在欧洲事务上,远在他国的殖民地就顾及不大上了。胶洲湾只有数千兵力,这一形势,正中日本下怀,于是日本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他们准备与驻青德军大干一场了,趁势取代德国人对青岛的占有,把垂涎青岛变成一口吞掉。此时战火缠身的德国有意识地向中国政府表示愿意将青岛归还给中国,但要求中国政府给以建设青岛的资金赔偿,并要求重新为德国选择一个适宜的港口,德国这种“归还”青岛的形式对自己并不吃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最好的缓兵之计,金蝉脱壳。北京政府与德国就此问题进行了秘密接触,日本得知消息后,向北洋政府发出警告,指责这是破坏中立立场,站到了德国一边。北京政府思考之后再也不敢提及此事,怕引火烧身,祸从天降。
在大战爆发半个月后的1914年8月15日,日本以“维护远东和平”为名义,向德国提出最后通牒,以8月23日正午为限期。日本要求:立即从日本海面和中国海面撤走德国装甲舰和全部军舰,不能撤走者,则立即解除武装。9月15日以前无条件或无补偿地把德国所租借的胶州地区移交日本当局,这一地区将来再归还给中国。日本帝国主义发出最后通牒后没有得到答复,于8月22日开始作战,以求占据胶州和青岛港口。8月23日,日本正式向德国宣战。同时,德国驻华代办马尔参代表其政府向袁世凯建议把胶州湾租借地立即无条件地归还中国。袁世凯不敢表示同意,却建议美国政府从德国手中接收胶州湾,以便随后归还中国。然而,袁世凯企图利用日美矛盾的希望落空了。美国政府不愿意干预,怕冒无益的风险。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