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东站在教室门外的走廊上,静立了一会儿,平复奔跑带来的气喘,习惯性在右掌心里吐点口水,把浓黑的头发往右边捋一捋。旋即又觉得不妥,赶紧又把长发扒拉下来,遮住左额角上的伤痕,那里有一个寸长的伤痕,周围淤青一片,在白净的脸上很显眼的难看。
头发还是不够长,只能尽量低头让头发低垂更长点,丁文东左手压着身后的书包,走进教室,走回第三排的自己座位坐下,他今天又迟到了。
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王泽谦看着瘦削的丁文东坐下,轻轻叹息一下,继续讲课:“我们继续讲《邹忌讽齐王纳谏》”
丁文东是个唐山孤儿,十岁那年暑假,被舅舅接回河南乡下姥姥家过暑假,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从小就是在姥姥家长大,到上学年龄才回城的。
只是,那一次回来,就找不到父母和家了,他失去了一切,成了孤儿。
农村比城市更困苦,爸爸老家山东没有爷爷奶奶,只有个出嫁的姑姑,带着四个孩子,生活很艰辛。
河南姥姥家倒是有可能收留他,只是舅舅二姨小姨六七个,大舅和舅母也有四个孩子,老姨也有三个孩子,二舅刚刚结婚,还没有分家,三舅出去招赘,四舅和小姨都在上学,也容不下多一张嘴吃饭。
姥姥不能做主,整天长吁短叹,姥爷还不想放弃一个城市户口,只好就又把他送回来交给政府安排,于是就和很多伙伴一样,进了收容站,随后被外地好心人领养。
他的运气不错,领养者是一对北京的夫妻,两口子三十来岁,丈夫刘利民是北京无线电厂的技术员,妻子陶凤梅是厂里的质检员,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孩子,就到民政局申请登记,然后安排见面,之后就办理了领养手续,也被改姓叫刘文东。
刘文东那时刚过十周岁生日,一切听从福利院阿姨的安排,冬至之后就懵里懵懂的去了北京,当时觉得陶阿姨慈眉善目的,除了个头矮些,长相和妈妈很相似,就很快喊陶凤梅一声妈!当时把陶凤梅弄得很不好意思。
刘利民和爸爸的区别就大了,包爸是唐山钢铁厂的炼钢工人,相貌粗犷,豪爽大气,典型的山东大汉。新爸爸却戴着眼镜,留着长发,一副文质彬彬知识分子模样。
刘文东很是被宠爱一阵子,换上几套新衣服,置办了新书包新鞋子,送到车道沟小学读书。
他也很珍惜这个新家庭,努力学习,去年夏季中招,就考上了离家不算太远的北京市重点中学——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邻居们都称赞陶凤梅有眼光,丁文东有福气。
命运总是作弄那些骤然得来的幸福生活的人,或者说,福浅命薄的人是无福消受着有福气的生活。刘文东三年的初中生活就是逐渐加深的噩梦,首先是陶凤梅在77年夏天怀孕了,脾气就变得差了起来,对回来就吃饭,吃完饭就去赶功课的领养儿子挑剔起来。于是,刘文春开始做起家务来,择菜、洗碗、拖地、洗衣服,什么都干。
十一岁的孩子对于突变的环境很无奈,只能逆来顺受,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暑假的时候,河南乡下的姥姥派舅舅来看他,带来一些地里出产的东西,见到外孙洗碗扫地封煤炉子,手脚麻利又熟练,默默无语地回去了。
刘利民是个怕老婆的人,也觉得陶凤梅做得有些过分,私下劝说她,却被反驳的无话可说:“我三十三岁了,超高龄产妇了,还在拼命为刘家生儿育女,为了什么?为了给你刘家留下一脉亲生骨肉,你就真的认了!一辈子指望这个领养的孩子?”
刘利民只能自己上手,洗衣做饭,还劝说丁文东:“你妈在怀孕,怀孕的女人脾气都不好,生下孩子就好了!连我都在忍着,你也坚持一下吧!”
冬天的时候,陶凤梅生下一个女儿,于是,刘文东的家务里又多了一个洗尿布的工作。陶凤梅的脾气不仅没有好转现象,反而变本加厉,对孩子的家务质量也挑剔起来。
烫奶瓶的水没有足够一百度消毒不彻底,尿片没有用开水烫过会发硬,炒菜里放辣子会影响妹妹的视力发育,衣服没有完全干透就收回来,妹妹会起疹子,诸如此类的鸡毛蒜皮事情,都要上纲上线。
同一层筒子楼里住着十几户双职工家庭,他们共用水房,共用厕所,厨房就在各家门外的走廊上,过道里熏得乌七八黑,大家对彼此家庭里的大小琐事一清二楚,谁家炒菜放盐多少都一清二楚。看见小东子拎着尿桶往厕所跑,大家赶忙躲闪,一个阿姨还拖着长腔:“陶凤梅这是在作孽哦!叫个孩子给她倒尿桶!”
至于东子把尿片上的臭臭放在水管下冲洗,黄花四溅,大家选择性闭口不言,反正这个懂事的孩子事后会把地面水池清理干净的,眼不见心不烦,你还指望个十多岁的孩子顾忌公众卫生?
十四的刘文东已经是初中三年级了,个子增高不少,却很瘦,麻杆一样儿。课业逐渐增多,经常夜里加点写作业,冬天里又忙到很晚,有时忙得衣服脱衣服,穿慢一会儿,就闪汗感冒发烧了,夜里还要警醒着,只要妹妹哭一声,就会听到陶妈的呼叫传唤。
这天喝下感冒药,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没有听到喊叫。
他是在迷茫之间被打醒的,那是第一次承受挨打,劈头盖脑的耳光把他从睡梦里唤醒,那一刻,他想到的是亲生的妈妈在哪里?妈妈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狰狞恐怖的举动的。
刘文东大哭大叫起来,这也是他第一次感到害怕、绝望和对这个家庭的疏远感,父母的悄然离去,他没有觉得离得太远,他曾认为,爸爸妈妈就像姥姥和保育员阿姨说的那样,在鲜花盛开的天国里,关注着自己。
这也是他第一次大哭,哭的那样悲恸伤心,那样的孤单无助。
半夜三更的哭叫,引得筒子楼里的邻居出面了,工友们对陶凤梅指责起来。刘文东暂时得到安慰,可之后的报复就更强烈了,他的家务工作量增加一项,哄妹妹不哭的任务,而洗衣做饭一样不能减少,原因是,陶凤梅再次怀孕了。
打骂一次两次之后,这些事就习惯了,刘文东开始经常挨打,刘利民看见了想管也管不了,他的工厂正在搞技术革新升级,很忙,也许是他处理不了家庭事务,也许是逃避,只是在晚饭时回家,早上上班就走。而陶凤梅则请了长假,要带孩子,还要顾及肚子里的胎儿。
天天迟到的现象叫老师们怀疑起来,问东子同学,他拒绝回答,失去父母关爱的孩子都是比较内向,这样的情况叫老师无奈,只能进行家访。只是家访次数再多,也不能改变刘家的作息规律。刘文东早起做饭,还要喂妹妹吃饭,再洗碗,然后才去上学。
楼道里的人看见东子要干什么,总会礼让一下,对急性子训斥说:“让东子先洗,他回去慢了要挨打的。”
刘文东也有些无奈,他开始逃离,借口放学后要补课,在外面磨蹭到天黑才回去。只是,这样逃避不是办法,除了多挨两鞋底,没有丝毫作用。
陶凤梅终于生下一个儿子,如同得到一个宝贝,整天抱在怀里不放手。指使春子干这个干那个的,自己坐着逗弄孩子不干活。
八零年的入冬,妹妹快三岁了,叫小宛,刘小宛,小圆脸很可爱。父母的爱被弟弟刘秋分淡以后,东子哥哥成了她的依靠。每天坐在门前小凳子上,很文静地等着哥哥放学回来。看到哥哥经常挨打,她很早就不再哭了。
丁文东的在校时间越来越长,可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班主任王泽谦在放学后再次家访,却发现他还没有回家。王老师知道刘文东一直处于家庭暴力之下,不能对陶凤梅说他已经放学回来了,只是说东子在和同学们补习功课。
不料,说话不及,派出所的人上门了,“刘文东住在哪里?家长在吗?”
有居委会的人上门领路,就找到了陶凤梅。
“你家孩子刘文东在万寿寺那边街上,偷开军车,撞倒一堵围墙,砸伤两个大学生,现在人家送到医院急救去了,这孩子不满十四周岁,只能批评教育,撞坏的车辆,人家表示不追究了,但两名伤者的医药费,必须由你们家长负责!你还是先去把孩子领回来吧!”
在有外人的时候,陶凤梅表现很大方得体,说:“王所长,我家还有两个孩子,不能离开人,他爸还没有下班,等会再过去行吗?孩子闯祸了,伤者伤情怎么样,我们一定会负责医药费的,她们住在哪家医院?明天我们过去探望一下。”
王所长看见王泽谦了,认识,就说:“叫王老师过去领回来吧!回来不要打骂孩子,孩子已经吓坏了,多多劝说就好!”
王老师只好跟着本家王所长去派出所办手续。
刘文东对王老师说:“不是我开车的,他们都跑了,就我经过那里,她们就非说是我!不让我走!”
所长笑着说:“我知道不是你!是你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了!你又不说伙伴的名字,那就只能是你了,总得有个人来负责对不对?”
“他们不是我的伙伴,我不认识他们!”
王泽谦看看所长,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但现在的大环境就这样,总不能和所长现场辩论哲学问题吧?问:“你放学了,为什么不赶快回家?”
刘文东说:“回家?那不是我的家,回家就得干活,干活我不怕,只是干多干少都是错,总会挨打的,还不如不干。”
“他们两口子打你?”王所长惊奇起来,春子不顾寒冷,脱下外套,露出脊背上肩膀上胳膊上腿上的淤青,说:“刘利民没有打我,都是陶凤梅打的,这是面擀杖打的,这是煤钩子打的,这是鸡毛禅子抽的,鞋底子打的就更多了。警察叔叔,我不想在那个家里了,你给我安排一下,找一下我爸爸山东老家吧!去河南姥姥家也行,那个家里,我一天也不想待了!”
王所长看看王泽谦,王老师点点头,他多次家访,知道孩子说的都是实情。
王所长说:“你先回去吧!你的事情我记着给你问问。以后不要和那些阿飞在一起玩,两个受伤的姐姐只是被自行车砸到腿脚了,明天亲自去道歉,问题不大。啊!回去吧!”
刘文东看了王所长一眼,低头走了。王老师低声对所长说:“今晚,这孩子又会经受一顿暴打,你看着吧!”
小宛依旧坐在门前,透过走廊水泥栅栏的缝隙,看到哥哥走进大门,就高兴起来,一步步挪下楼梯,去迎接哥哥。
踏上最后一节楼梯,就看见刘小宛快步跑过来,喊着:“哥哥!哥哥!”就扑上来。
邻居都是门挨门,屁大点的响动整层楼都知道,盗开军车的事儿,有居委会那个大嘴巴大妈广播,不出五分钟,整栋楼都知道了。这会儿,大家就看着东子回来,看着他怎样迎接这次的暴揍。
东子进了大门,就加快脚步,抱起妹妹走进家门,大家就在楼道里做着饭,支棱着耳朵听动静。三分钟不到,就听见屋里一声惨叫,接着就是小宛的大哭声,还大喊着:“哥哥!哥哥!”
门挨门的黄阿姨正在煤炉子上炒菜,拿着锅铲,率先冲进门,一看就大叫起来:“快来人哪!东子被打死了!”
大家挤进门一看,刘文东斜着歪倒在桌边地上,腿脚还在抽搐,左侧太阳穴附近一片血迹,小宛趴在他身上,大哭大叫。他的书包还没有取下来。陶凤梅手里的面擀杖还没有丢下,站在那没动,有点发傻。
徐阿姨在厂里卫生室上班,摸摸颈部动脉,就喊:“来个老爷们,赶紧送孩子去医院,去快点兴许还有救。”
又指着陶凤梅说:“你呀!不是亲生的也不能这样虐待啊!东子死了,你少不了吃枪子!”
“我就拿面擀仗轻轻打一下,他就倒了,我真的没有使劲啊!”
“血都流那么多了,你还要狡辩!报警吧!”
脚蹬三轮车摇晃的时候,刘文东就醒了过来,只是此时这副躯体的灵魂,已经不属于原来那个人了。
头发还是不够长,只能尽量低头让头发低垂更长点,丁文东左手压着身后的书包,走进教室,走回第三排的自己座位坐下,他今天又迟到了。
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王泽谦看着瘦削的丁文东坐下,轻轻叹息一下,继续讲课:“我们继续讲《邹忌讽齐王纳谏》”
丁文东是个唐山孤儿,十岁那年暑假,被舅舅接回河南乡下姥姥家过暑假,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从小就是在姥姥家长大,到上学年龄才回城的。
只是,那一次回来,就找不到父母和家了,他失去了一切,成了孤儿。
农村比城市更困苦,爸爸老家山东没有爷爷奶奶,只有个出嫁的姑姑,带着四个孩子,生活很艰辛。
河南姥姥家倒是有可能收留他,只是舅舅二姨小姨六七个,大舅和舅母也有四个孩子,老姨也有三个孩子,二舅刚刚结婚,还没有分家,三舅出去招赘,四舅和小姨都在上学,也容不下多一张嘴吃饭。
姥姥不能做主,整天长吁短叹,姥爷还不想放弃一个城市户口,只好就又把他送回来交给政府安排,于是就和很多伙伴一样,进了收容站,随后被外地好心人领养。
他的运气不错,领养者是一对北京的夫妻,两口子三十来岁,丈夫刘利民是北京无线电厂的技术员,妻子陶凤梅是厂里的质检员,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孩子,就到民政局申请登记,然后安排见面,之后就办理了领养手续,也被改姓叫刘文东。
刘文东那时刚过十周岁生日,一切听从福利院阿姨的安排,冬至之后就懵里懵懂的去了北京,当时觉得陶阿姨慈眉善目的,除了个头矮些,长相和妈妈很相似,就很快喊陶凤梅一声妈!当时把陶凤梅弄得很不好意思。
刘利民和爸爸的区别就大了,包爸是唐山钢铁厂的炼钢工人,相貌粗犷,豪爽大气,典型的山东大汉。新爸爸却戴着眼镜,留着长发,一副文质彬彬知识分子模样。
刘文东很是被宠爱一阵子,换上几套新衣服,置办了新书包新鞋子,送到车道沟小学读书。
他也很珍惜这个新家庭,努力学习,去年夏季中招,就考上了离家不算太远的北京市重点中学——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邻居们都称赞陶凤梅有眼光,丁文东有福气。
命运总是作弄那些骤然得来的幸福生活的人,或者说,福浅命薄的人是无福消受着有福气的生活。刘文东三年的初中生活就是逐渐加深的噩梦,首先是陶凤梅在77年夏天怀孕了,脾气就变得差了起来,对回来就吃饭,吃完饭就去赶功课的领养儿子挑剔起来。于是,刘文春开始做起家务来,择菜、洗碗、拖地、洗衣服,什么都干。
十一岁的孩子对于突变的环境很无奈,只能逆来顺受,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暑假的时候,河南乡下的姥姥派舅舅来看他,带来一些地里出产的东西,见到外孙洗碗扫地封煤炉子,手脚麻利又熟练,默默无语地回去了。
刘利民是个怕老婆的人,也觉得陶凤梅做得有些过分,私下劝说她,却被反驳的无话可说:“我三十三岁了,超高龄产妇了,还在拼命为刘家生儿育女,为了什么?为了给你刘家留下一脉亲生骨肉,你就真的认了!一辈子指望这个领养的孩子?”
刘利民只能自己上手,洗衣做饭,还劝说丁文东:“你妈在怀孕,怀孕的女人脾气都不好,生下孩子就好了!连我都在忍着,你也坚持一下吧!”
冬天的时候,陶凤梅生下一个女儿,于是,刘文东的家务里又多了一个洗尿布的工作。陶凤梅的脾气不仅没有好转现象,反而变本加厉,对孩子的家务质量也挑剔起来。
烫奶瓶的水没有足够一百度消毒不彻底,尿片没有用开水烫过会发硬,炒菜里放辣子会影响妹妹的视力发育,衣服没有完全干透就收回来,妹妹会起疹子,诸如此类的鸡毛蒜皮事情,都要上纲上线。
同一层筒子楼里住着十几户双职工家庭,他们共用水房,共用厕所,厨房就在各家门外的走廊上,过道里熏得乌七八黑,大家对彼此家庭里的大小琐事一清二楚,谁家炒菜放盐多少都一清二楚。看见小东子拎着尿桶往厕所跑,大家赶忙躲闪,一个阿姨还拖着长腔:“陶凤梅这是在作孽哦!叫个孩子给她倒尿桶!”
至于东子把尿片上的臭臭放在水管下冲洗,黄花四溅,大家选择性闭口不言,反正这个懂事的孩子事后会把地面水池清理干净的,眼不见心不烦,你还指望个十多岁的孩子顾忌公众卫生?
十四的刘文东已经是初中三年级了,个子增高不少,却很瘦,麻杆一样儿。课业逐渐增多,经常夜里加点写作业,冬天里又忙到很晚,有时忙得衣服脱衣服,穿慢一会儿,就闪汗感冒发烧了,夜里还要警醒着,只要妹妹哭一声,就会听到陶妈的呼叫传唤。
这天喝下感冒药,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没有听到喊叫。
他是在迷茫之间被打醒的,那是第一次承受挨打,劈头盖脑的耳光把他从睡梦里唤醒,那一刻,他想到的是亲生的妈妈在哪里?妈妈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狰狞恐怖的举动的。
刘文东大哭大叫起来,这也是他第一次感到害怕、绝望和对这个家庭的疏远感,父母的悄然离去,他没有觉得离得太远,他曾认为,爸爸妈妈就像姥姥和保育员阿姨说的那样,在鲜花盛开的天国里,关注着自己。
这也是他第一次大哭,哭的那样悲恸伤心,那样的孤单无助。
半夜三更的哭叫,引得筒子楼里的邻居出面了,工友们对陶凤梅指责起来。刘文东暂时得到安慰,可之后的报复就更强烈了,他的家务工作量增加一项,哄妹妹不哭的任务,而洗衣做饭一样不能减少,原因是,陶凤梅再次怀孕了。
打骂一次两次之后,这些事就习惯了,刘文东开始经常挨打,刘利民看见了想管也管不了,他的工厂正在搞技术革新升级,很忙,也许是他处理不了家庭事务,也许是逃避,只是在晚饭时回家,早上上班就走。而陶凤梅则请了长假,要带孩子,还要顾及肚子里的胎儿。
天天迟到的现象叫老师们怀疑起来,问东子同学,他拒绝回答,失去父母关爱的孩子都是比较内向,这样的情况叫老师无奈,只能进行家访。只是家访次数再多,也不能改变刘家的作息规律。刘文东早起做饭,还要喂妹妹吃饭,再洗碗,然后才去上学。
楼道里的人看见东子要干什么,总会礼让一下,对急性子训斥说:“让东子先洗,他回去慢了要挨打的。”
刘文东也有些无奈,他开始逃离,借口放学后要补课,在外面磨蹭到天黑才回去。只是,这样逃避不是办法,除了多挨两鞋底,没有丝毫作用。
陶凤梅终于生下一个儿子,如同得到一个宝贝,整天抱在怀里不放手。指使春子干这个干那个的,自己坐着逗弄孩子不干活。
八零年的入冬,妹妹快三岁了,叫小宛,刘小宛,小圆脸很可爱。父母的爱被弟弟刘秋分淡以后,东子哥哥成了她的依靠。每天坐在门前小凳子上,很文静地等着哥哥放学回来。看到哥哥经常挨打,她很早就不再哭了。
丁文东的在校时间越来越长,可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班主任王泽谦在放学后再次家访,却发现他还没有回家。王老师知道刘文东一直处于家庭暴力之下,不能对陶凤梅说他已经放学回来了,只是说东子在和同学们补习功课。
不料,说话不及,派出所的人上门了,“刘文东住在哪里?家长在吗?”
有居委会的人上门领路,就找到了陶凤梅。
“你家孩子刘文东在万寿寺那边街上,偷开军车,撞倒一堵围墙,砸伤两个大学生,现在人家送到医院急救去了,这孩子不满十四周岁,只能批评教育,撞坏的车辆,人家表示不追究了,但两名伤者的医药费,必须由你们家长负责!你还是先去把孩子领回来吧!”
在有外人的时候,陶凤梅表现很大方得体,说:“王所长,我家还有两个孩子,不能离开人,他爸还没有下班,等会再过去行吗?孩子闯祸了,伤者伤情怎么样,我们一定会负责医药费的,她们住在哪家医院?明天我们过去探望一下。”
王所长看见王泽谦了,认识,就说:“叫王老师过去领回来吧!回来不要打骂孩子,孩子已经吓坏了,多多劝说就好!”
王老师只好跟着本家王所长去派出所办手续。
刘文东对王老师说:“不是我开车的,他们都跑了,就我经过那里,她们就非说是我!不让我走!”
所长笑着说:“我知道不是你!是你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了!你又不说伙伴的名字,那就只能是你了,总得有个人来负责对不对?”
“他们不是我的伙伴,我不认识他们!”
王泽谦看看所长,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但现在的大环境就这样,总不能和所长现场辩论哲学问题吧?问:“你放学了,为什么不赶快回家?”
刘文东说:“回家?那不是我的家,回家就得干活,干活我不怕,只是干多干少都是错,总会挨打的,还不如不干。”
“他们两口子打你?”王所长惊奇起来,春子不顾寒冷,脱下外套,露出脊背上肩膀上胳膊上腿上的淤青,说:“刘利民没有打我,都是陶凤梅打的,这是面擀杖打的,这是煤钩子打的,这是鸡毛禅子抽的,鞋底子打的就更多了。警察叔叔,我不想在那个家里了,你给我安排一下,找一下我爸爸山东老家吧!去河南姥姥家也行,那个家里,我一天也不想待了!”
王所长看看王泽谦,王老师点点头,他多次家访,知道孩子说的都是实情。
王所长说:“你先回去吧!你的事情我记着给你问问。以后不要和那些阿飞在一起玩,两个受伤的姐姐只是被自行车砸到腿脚了,明天亲自去道歉,问题不大。啊!回去吧!”
刘文东看了王所长一眼,低头走了。王老师低声对所长说:“今晚,这孩子又会经受一顿暴打,你看着吧!”
小宛依旧坐在门前,透过走廊水泥栅栏的缝隙,看到哥哥走进大门,就高兴起来,一步步挪下楼梯,去迎接哥哥。
踏上最后一节楼梯,就看见刘小宛快步跑过来,喊着:“哥哥!哥哥!”就扑上来。
邻居都是门挨门,屁大点的响动整层楼都知道,盗开军车的事儿,有居委会那个大嘴巴大妈广播,不出五分钟,整栋楼都知道了。这会儿,大家就看着东子回来,看着他怎样迎接这次的暴揍。
东子进了大门,就加快脚步,抱起妹妹走进家门,大家就在楼道里做着饭,支棱着耳朵听动静。三分钟不到,就听见屋里一声惨叫,接着就是小宛的大哭声,还大喊着:“哥哥!哥哥!”
门挨门的黄阿姨正在煤炉子上炒菜,拿着锅铲,率先冲进门,一看就大叫起来:“快来人哪!东子被打死了!”
大家挤进门一看,刘文东斜着歪倒在桌边地上,腿脚还在抽搐,左侧太阳穴附近一片血迹,小宛趴在他身上,大哭大叫。他的书包还没有取下来。陶凤梅手里的面擀杖还没有丢下,站在那没动,有点发傻。
徐阿姨在厂里卫生室上班,摸摸颈部动脉,就喊:“来个老爷们,赶紧送孩子去医院,去快点兴许还有救。”
又指着陶凤梅说:“你呀!不是亲生的也不能这样虐待啊!东子死了,你少不了吃枪子!”
“我就拿面擀仗轻轻打一下,他就倒了,我真的没有使劲啊!”
“血都流那么多了,你还要狡辩!报警吧!”
脚蹬三轮车摇晃的时候,刘文东就醒了过来,只是此时这副躯体的灵魂,已经不属于原来那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