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星星这么多、这么亮,明天是个好天气啊!”
如此美景却不懂得欣赏。实在是暴殄天物。奈何再漂亮的事物对于普通人来说完全没有用处,远不如一串铜钱或一斗粮食来得实在,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在他们眼里是没有益处的。
夜已深沉,姗姗来迟的皓月已经转移至北方,这就意味着此时已是亥时,再过大半个时辰就是子夜。
南城驿馆。十几幢院落里都还亮着灯,这是半个月以来的惯例,走廊里的风灯彻夜长明,便于住在这里的十几个使团夜晚出行。别看这座驿馆并不豪华。眼下却是住满了各国使节和应邀而来的贵宾,林林总总两千余人,人数之多不亚于北城的大将军府。
在驿馆西北角上的厢房后面,挨着马厩的亭子里。此刻正有两人相对而坐。在他们周围布满了扈从,明处和暗处的扈从加起来,足有一百多人;并且。这些人均是全副武装,清一色的黑衣软甲。手里都拿着短兵器,便于近身搏斗。
一百多人守护在马厩旁边。若不是有着特殊癖好,就一定有重大图谋。否则,谁会三更半夜不睡觉,跑到马厩旁边吹风,而且吹得还是西北风。看看那些个扈从冻得鼻涕横流、全身哆嗦,就知道他们不是半夜出来吹风散心的,而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显然,他们的目的就是保护坐在亭中低声交谈的两人。
还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不是西凉人。准确地说,他们不是李利麾下的军士,并且不是番邦胡人,从他们的着装和兵器上就能断定他们是汉人。如此以来,他们的身份呼之欲出,因为整个驿馆之中除了驿馆工作人员之外,就只有北魏使团和南汉使团是汉人,余下的全是番外胡人。
值得提的是,李利早有明令,对此次前来参加登基大典的各国使团有着明确的人数规定,最多不得超过两百人(含两百)。为此,这些使团在进城时都要递交了一份详细的使团名册,而后由城门守将拿着名册逐一点名核对之后才得以进城,并且还检查过他们随行的马车,对他们携带的兵器采用集中保管的办法,等到离开时再还给他们。入城之后,直接由专人带到驿馆,统一安置在驿馆中歇息,每个使团的食宿都有专人负责。
北魏使团被安置在驿馆东北角上的院落里,而南汉使团则被安置在西北角上的院子里,中间相隔两栋庭院,直线距离一千米以上。很明显,这是驿馆主事有意将他们两个使团分开,令其无法私下接触,甚至在登基大典之前彼此间连碰面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再严密的防范总有疏漏的时候。明天就是登基大典之日,因此驿馆工作人员不免有些放松警惕,再加上他们本身就十分繁忙,由此就出现了纰漏,让有心人钻了空子,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终于在大典之前的前夜聚在一起。
亭中没有点灯。所幸皓月凌空,半个亭子都在月光的照耀之下,而亭中两人则坐在黑暗处,但并不影响视线,甚至比风灯还要明亮得多。
石桌上放着两个黑斗篷,两个身着黑衣软甲的年轻人相对而坐,稍事寒暄之后便低声交谈起来。
坐在西边的年轻人身高近八尺,正襟而坐,腰杆儿挺得笔直,说话时目不斜视,显得很有涵养,家教甚严。他很年轻,黑发垂肩,应该尚未及冠,顶多十七八岁的样子,却姿容魁伟,相貌堂堂,即使不说话也是一脸憨笑之态,给人一种谦逊且憨厚的感觉,似乎很好相处,很容易博得别人的信任。
相比之下,坐在东边的年轻人则与之相差甚远,完全没有可比性。但见他相貌清奇(丑),浓眉大嘴,塌鼻子,脸颊微胖,脖子很粗,有着极其显眼的双下巴。但凡见到这副尊容,自然而然就能想到他身材不高,事实亦是如此。
他的身高勉强七尺,体型臃肿,显示出他的物质生活不错,并且一点没浪费,全都消化吸收了。虽然貌不惊人,但是他那双小眼睛却很漂亮,明亮而灵动,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烁之中带着光亮,目光极其犀利,似乎能够看透人心。这是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也是上天对他的补偿,一副随意的相貌配上这双眼睛之后犹如画龙点睛一般,整个人的气质陡然一变,显得内敛而睿智,让人不禁猜想他是个被埋没的极有才能的智者。
低声交谈一番过后,矮胖之人轻笑道:“子恒尚未及冠就能得到令尊赐字,由此可见,令尊对你报以厚望啊!可以预见,将来执掌魏国权柄的非你莫属,在下痴长你几岁,提前向你道贺了。”
憨厚男子谦逊道:“先生过奖了。想必先生也知道,家兄早年跟随父皇征战司隶,于函谷关外的飞云渡遭遇李贼大军伏击,全军六万余将士几乎全军覆没,家兄也在厮杀之中不幸遇难。因此我就是父皇膝下的长子,理应给弟弟们做表率,此次跟随使团前来长安与先生密谈,父亲特意赐字,并嘱咐我机会难得,一定要多向凤雏先生请教,务必完成使命。
是以先生不必客气,无论汉王有何要求,先生皆可直言相告。来此之前父皇早已交待,为了促成你我两家结盟,共同抵御李贼,先生提出的所有要求,只要我魏国能够办到的,一定不让汉王失望,一切均由我全权做主。”话如其人,他不仅长相憨厚,就连说话也极其厚道。在对方还没有正式提出结盟条件的情况下,他就率先表明态度,几乎是满口答应,并且以晚辈自居,这在两国邦交之中并不多见,无异于给了对方漫天要价的机会。此举真正是极为草率,俨然没有一点谈判经验,说是幼稚亦不为过。
但是,坐在他对面的“凤雏先生”却并不这么认为,非但没有轻视他的意思,反而露出欣赏之色,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但眼底却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忌惮之色。很明显,他没有被憨厚男子谦卑的神态和取巧的话语所迷惑,反倒看出这位魏国世子很不简单,堪称大智若愚之人。换做其他人或许很难察觉这番话中透漏的话外之意,但他“凤雏”是何许人也,焉能不知听话听音的道理?
魏国世子称其父曹操为“父皇”,却把南汉皇帝刘表称之为“汉王”,这意味着什么?显而易见,曹氏父子骨子里不承认南汉政权,根本没把汉帝刘表放在眼里,仍然将荆州政权看做割据一方的诸侯,俨然与他魏国不在同一个级别上。正因如此,曹操的儿子才会以俯视的目光、高姿态看待此次结盟,满口答应与南汉的结盟条件。
诸君都看出来了,诚如您所想:凤雏先生就是最近升任为南汉王朝军师将军的庞统庞士元,而坐在他对面的憨厚男子则是魏国世子曹丕曹子恒。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如此美景却不懂得欣赏。实在是暴殄天物。奈何再漂亮的事物对于普通人来说完全没有用处,远不如一串铜钱或一斗粮食来得实在,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在他们眼里是没有益处的。
夜已深沉,姗姗来迟的皓月已经转移至北方,这就意味着此时已是亥时,再过大半个时辰就是子夜。
南城驿馆。十几幢院落里都还亮着灯,这是半个月以来的惯例,走廊里的风灯彻夜长明,便于住在这里的十几个使团夜晚出行。别看这座驿馆并不豪华。眼下却是住满了各国使节和应邀而来的贵宾,林林总总两千余人,人数之多不亚于北城的大将军府。
在驿馆西北角上的厢房后面,挨着马厩的亭子里。此刻正有两人相对而坐。在他们周围布满了扈从,明处和暗处的扈从加起来,足有一百多人;并且。这些人均是全副武装,清一色的黑衣软甲。手里都拿着短兵器,便于近身搏斗。
一百多人守护在马厩旁边。若不是有着特殊癖好,就一定有重大图谋。否则,谁会三更半夜不睡觉,跑到马厩旁边吹风,而且吹得还是西北风。看看那些个扈从冻得鼻涕横流、全身哆嗦,就知道他们不是半夜出来吹风散心的,而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显然,他们的目的就是保护坐在亭中低声交谈的两人。
还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不是西凉人。准确地说,他们不是李利麾下的军士,并且不是番邦胡人,从他们的着装和兵器上就能断定他们是汉人。如此以来,他们的身份呼之欲出,因为整个驿馆之中除了驿馆工作人员之外,就只有北魏使团和南汉使团是汉人,余下的全是番外胡人。
值得提的是,李利早有明令,对此次前来参加登基大典的各国使团有着明确的人数规定,最多不得超过两百人(含两百)。为此,这些使团在进城时都要递交了一份详细的使团名册,而后由城门守将拿着名册逐一点名核对之后才得以进城,并且还检查过他们随行的马车,对他们携带的兵器采用集中保管的办法,等到离开时再还给他们。入城之后,直接由专人带到驿馆,统一安置在驿馆中歇息,每个使团的食宿都有专人负责。
北魏使团被安置在驿馆东北角上的院落里,而南汉使团则被安置在西北角上的院子里,中间相隔两栋庭院,直线距离一千米以上。很明显,这是驿馆主事有意将他们两个使团分开,令其无法私下接触,甚至在登基大典之前彼此间连碰面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再严密的防范总有疏漏的时候。明天就是登基大典之日,因此驿馆工作人员不免有些放松警惕,再加上他们本身就十分繁忙,由此就出现了纰漏,让有心人钻了空子,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终于在大典之前的前夜聚在一起。
亭中没有点灯。所幸皓月凌空,半个亭子都在月光的照耀之下,而亭中两人则坐在黑暗处,但并不影响视线,甚至比风灯还要明亮得多。
石桌上放着两个黑斗篷,两个身着黑衣软甲的年轻人相对而坐,稍事寒暄之后便低声交谈起来。
坐在西边的年轻人身高近八尺,正襟而坐,腰杆儿挺得笔直,说话时目不斜视,显得很有涵养,家教甚严。他很年轻,黑发垂肩,应该尚未及冠,顶多十七八岁的样子,却姿容魁伟,相貌堂堂,即使不说话也是一脸憨笑之态,给人一种谦逊且憨厚的感觉,似乎很好相处,很容易博得别人的信任。
相比之下,坐在东边的年轻人则与之相差甚远,完全没有可比性。但见他相貌清奇(丑),浓眉大嘴,塌鼻子,脸颊微胖,脖子很粗,有着极其显眼的双下巴。但凡见到这副尊容,自然而然就能想到他身材不高,事实亦是如此。
他的身高勉强七尺,体型臃肿,显示出他的物质生活不错,并且一点没浪费,全都消化吸收了。虽然貌不惊人,但是他那双小眼睛却很漂亮,明亮而灵动,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烁之中带着光亮,目光极其犀利,似乎能够看透人心。这是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也是上天对他的补偿,一副随意的相貌配上这双眼睛之后犹如画龙点睛一般,整个人的气质陡然一变,显得内敛而睿智,让人不禁猜想他是个被埋没的极有才能的智者。
低声交谈一番过后,矮胖之人轻笑道:“子恒尚未及冠就能得到令尊赐字,由此可见,令尊对你报以厚望啊!可以预见,将来执掌魏国权柄的非你莫属,在下痴长你几岁,提前向你道贺了。”
憨厚男子谦逊道:“先生过奖了。想必先生也知道,家兄早年跟随父皇征战司隶,于函谷关外的飞云渡遭遇李贼大军伏击,全军六万余将士几乎全军覆没,家兄也在厮杀之中不幸遇难。因此我就是父皇膝下的长子,理应给弟弟们做表率,此次跟随使团前来长安与先生密谈,父亲特意赐字,并嘱咐我机会难得,一定要多向凤雏先生请教,务必完成使命。
是以先生不必客气,无论汉王有何要求,先生皆可直言相告。来此之前父皇早已交待,为了促成你我两家结盟,共同抵御李贼,先生提出的所有要求,只要我魏国能够办到的,一定不让汉王失望,一切均由我全权做主。”话如其人,他不仅长相憨厚,就连说话也极其厚道。在对方还没有正式提出结盟条件的情况下,他就率先表明态度,几乎是满口答应,并且以晚辈自居,这在两国邦交之中并不多见,无异于给了对方漫天要价的机会。此举真正是极为草率,俨然没有一点谈判经验,说是幼稚亦不为过。
但是,坐在他对面的“凤雏先生”却并不这么认为,非但没有轻视他的意思,反而露出欣赏之色,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但眼底却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忌惮之色。很明显,他没有被憨厚男子谦卑的神态和取巧的话语所迷惑,反倒看出这位魏国世子很不简单,堪称大智若愚之人。换做其他人或许很难察觉这番话中透漏的话外之意,但他“凤雏”是何许人也,焉能不知听话听音的道理?
魏国世子称其父曹操为“父皇”,却把南汉皇帝刘表称之为“汉王”,这意味着什么?显而易见,曹氏父子骨子里不承认南汉政权,根本没把汉帝刘表放在眼里,仍然将荆州政权看做割据一方的诸侯,俨然与他魏国不在同一个级别上。正因如此,曹操的儿子才会以俯视的目光、高姿态看待此次结盟,满口答应与南汉的结盟条件。
诸君都看出来了,诚如您所想:凤雏先生就是最近升任为南汉王朝军师将军的庞统庞士元,而坐在他对面的憨厚男子则是魏国世子曹丕曹子恒。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