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提尔皮兹的野望(3)-1855美国大亨TXT下载
第五百零五章,提尔皮兹的野望(3)-1855美国大亨TXT下载-1855美国大亨-笔趣阁
1855美国大亨
作者:奶瓶战斗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引起了提尔皮兹的注意的是一条大型潜艇的模型。在这个时代里,一般的潜艇排水量都不超过一千吨,大多数潜艇的水下排水量都在800吨以下,水上排水量自然更小,往往只有600吨多一点。但是这条潜艇却有着1400吨的水下排水量和千吨以上的水面排水量。
“这是你们设计的潜艇吗?”提尔皮兹问道,“你们怎么会把它做这么大呢?”
按照当时一般的看法,大部分国家的海军都只将潜艇视为一种跟辅助性的船只,而不是战斗武器。如果你问那个时候的海军军官们,潜艇能干什么?他们多半会告诉你这样的答案:
“可以做侦察工作,比如蹲在人家的军港门口,数数有多少船只进去,有多少船只出来。再比如说送些间谍呀什么的到敌国的领土上去,再比如……”
反正在那个时候的海军军官们看来这东西完全就不能用来作战。既然不能用来作战,只是蹲在军港外面数数,或者送几个间谍上岸什么的,哪用得着做这么大?
“啊,海军大臣先生,这也是一条外贸性质的潜艇。和一般的潜艇不同,这条潜艇可是彻头彻尾的战斗舰艇。我们的买主购买这种潜艇的时候,就要求这种潜艇具有如下性能:首先,它要有在大洋上长期待机的能力,航程要长,这样一来自然就没法造的太小。其次,他们还要求它的水面航速超过一般的商船,也就是说至少要有17到18节,水下速度也要有9到10节。这样一来,太小的船我们也没法装进达到这样要求的动力系统。然后他们对武备的要求也很高。所以您看这条潜艇的前部有六个大型鱼.雷发射管,可以一次发射六枚21寸鱼.雷,这种鱼.雷威力巨大,只需要命中一枚,就能击沉一条大型的运输船。在它的尾部还有4个大型鱼.雷发射管。艇内还有10枚鱼.雷的库存。而且相比前面我们看到的那条战列舰,它更为隐蔽,而且便宜得多。用来骚扰补给线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史高治故意说“命中一枚,就能击沉一条大型的运输船”。将提尔皮兹的思路引导到破交上面。
“不过这东西还是没办法和舰队抗衡,没办法夺得制海权呀。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它还是没办法和前面提到的那种战舰相比。”提尔皮兹回答说。
史高治点了点头说:“您说得很对。潜艇由于速度上面的缺陷,是没法跟上水面舰队的速度的,这使得如果将它投入到海战当中,它根本就没法完成占位,更不要说发射鱼.雷了。基本上只能用于偷袭。而且保障制海权有两方面的作用,那就是一方面保证自己的任何船只都可以自由航行,另一方面就是使得敌方的任何船只都无法自由航行。这种船只最多不过是能破坏对方自由航行的权力,却不能保障自己一方的自由航行权。所以,它只能是海上力量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并不能替代水面战舰,尤其是战列舰的主力地位。但是另一方面,弱国在对抗强国的时候,很多时候,追求全面超越对手,夺得完整制海权其实并不现实。只需要有能给对手造成足够大的损害的能力,让强国对他发起的战争变成一个亏本的买卖就够了。”
听了这话,提尔皮兹笑了,他想了想说:“就像布尔战争?不过布尔人虽然抵抗得很坚决,但是这场战争他们还是处于下风,甚至很可能要失败了呀。如果海军力量弱于英国,一战之后,英国的确可能损失惨重,但是它的对手却会变成完全没有海军了呀。”
“但是你不觉得英国人打这一仗得不偿失吗?世界第一强国,对付一个区区的地方性力量都打得如此艰难。英国的国家威慑力已经严重的贬值了。我记得纳尔逊勋爵在某次战役之前曾经说过,‘就算我们战败了,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也没有舰队可用了’。其实这种情况放到英国这样的国家身上也是一样。像这样的海上大国,他们在海上的利益非常多,而这些利益都需要通过他们的海军来维护。但是觊觎他的地位的国家也绝不会少。如果某个国家的舰队,能够强大到在和英国舰队兑换掉之后,使得英国人剩余的舰队不再足以压制其他国家的舰队,这就意味着制海权将从英国的手中转移向其他的国家。而制海权对于英国来说,可以说就等于是生命。再这样的情况下英国还能接受这样的兑子吗?只怕在这种情况下,妥协就是唯一的选择了,不是吗?”史高治立刻就将早就准备好了的毒药抛了出来。
史高治提出的这种思路,就是后来德国海军的思路。德国人后来一直就是依据这样的思路来建立海军的。但是对于英国来说,他们自然会有另外的思路,那就是两害相较取其轻。
对于德国海军和美国海军的同时崛起,英国人的应对之道首先是搞出一个双强标准出来,也就是说,英国海军必须超过世界第二海军加上世界第三海军的总和。这样就算是一对一的兑掉了世界第二海军的舰队,英国剩下的舰队依旧是世界第一。而且如果考虑到所谓的兰开斯特方程式,世界第二海军根本就不可能和他打出1:1的交换比。这就像打群架,如果双方的个体战斗力基本相当的话,两个人打两个人可能会两败俱伤,但是10个人打两个人绝不会两败俱伤,只会是一边倒的两个人那边全灭,十个人那边无伤。
所以,只要英国海军的规模能够保持是世界第二海军和世界第三海军的总和,那英国就依旧能确保拥有对世界第二海军强国开战的自由,它的海军也就能有真正的威慑力。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对于英国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工业力量上的差别。单纯从产值上来看,如今的英国已经不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了。现在不但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英国,就连德国的工业产值也已经超过了英国。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人还想要维持一支相当于德国和美国之和的海军力量,这又谈何容易?
不过对于英国来说,这场军备竞赛也不是没有胜利的可能。甚至于对于英国人来说,军备竞赛越早越好,越激烈越好。原因很简单,因为虽然德国人美国人的工业产值都超过了英国,但是财富的积累却还远远没法和英国相比较。之就像一个刚工作的小伙子,现在拿到的工资比某个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员工还高那么一点了,但是要说有钱,恐怕还是老员工更有钱,因为他已经拿了几十年的工资了,积累下来的钱更多。如果这个时候小伙子去和老员工比花钱,那先破产的肯定是那个小伙子。所以英国人一旦发现德国对自己产生了威胁,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立刻通过高强度的军备竞赛来拖垮德国人,让德国提前破产。
而德国呢?德国有没有可能不响应这种军备竞赛呢?如果德国可以不要海外市场,不要拓展海外殖民地,那当然可以,然而……
而且对于英国人来说,军备竞赛他还是有后路的,那就是实在不行了,那就只需要压制德国就行了。美国毕竟距离英国太远还隔着一个大西洋。即使美国强大了,英国也不会面临亡国的危险。但是德国不同,如果德国发展好了,必定会将欧洲统合起来,而那个时候,距离欧洲大陆仅仅只有一百公里不到的英国就危险了。所以,多年来,英国的国策一直都是,在欧洲大陆上,谁最强,英国人就去打谁。本着这个原则,英国人拖着反法同盟打过法国;本着这个原则,英国人拖着英法联盟打过俄国;本着这个原则,现在轮到了德国。
“您的想法很有启示性。”提尔皮兹说。
“谢谢您的夸奖,事实上,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这是美国的想法。”史高治继续给这个德国佬洗脑,“我有一位叫做马汉的朋友,他前不久刚刚完成了一本叫做《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的学术著作,不知道大臣阁下看到过没有。这里面多少就有一些美国海军的想法。事实上美国正是因为建立了一只能让英国付出相当代价的海军,才得以不受干扰的完成对西班牙的战争。您知道,如果只考虑西班牙自身的力量,几十年前,我们就能轻松的击败他了。最后,英国人没有贸然插手,这说明,我们的战略判断,也就是如果我们的海军实力能对英国海军造成相当程度的损伤,就能迫使英国人放弃对我们的行动的干涉的这个判断是有道理的。”r1058
“这是你们设计的潜艇吗?”提尔皮兹问道,“你们怎么会把它做这么大呢?”
按照当时一般的看法,大部分国家的海军都只将潜艇视为一种跟辅助性的船只,而不是战斗武器。如果你问那个时候的海军军官们,潜艇能干什么?他们多半会告诉你这样的答案:
“可以做侦察工作,比如蹲在人家的军港门口,数数有多少船只进去,有多少船只出来。再比如说送些间谍呀什么的到敌国的领土上去,再比如……”
反正在那个时候的海军军官们看来这东西完全就不能用来作战。既然不能用来作战,只是蹲在军港外面数数,或者送几个间谍上岸什么的,哪用得着做这么大?
“啊,海军大臣先生,这也是一条外贸性质的潜艇。和一般的潜艇不同,这条潜艇可是彻头彻尾的战斗舰艇。我们的买主购买这种潜艇的时候,就要求这种潜艇具有如下性能:首先,它要有在大洋上长期待机的能力,航程要长,这样一来自然就没法造的太小。其次,他们还要求它的水面航速超过一般的商船,也就是说至少要有17到18节,水下速度也要有9到10节。这样一来,太小的船我们也没法装进达到这样要求的动力系统。然后他们对武备的要求也很高。所以您看这条潜艇的前部有六个大型鱼.雷发射管,可以一次发射六枚21寸鱼.雷,这种鱼.雷威力巨大,只需要命中一枚,就能击沉一条大型的运输船。在它的尾部还有4个大型鱼.雷发射管。艇内还有10枚鱼.雷的库存。而且相比前面我们看到的那条战列舰,它更为隐蔽,而且便宜得多。用来骚扰补给线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史高治故意说“命中一枚,就能击沉一条大型的运输船”。将提尔皮兹的思路引导到破交上面。
“不过这东西还是没办法和舰队抗衡,没办法夺得制海权呀。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它还是没办法和前面提到的那种战舰相比。”提尔皮兹回答说。
史高治点了点头说:“您说得很对。潜艇由于速度上面的缺陷,是没法跟上水面舰队的速度的,这使得如果将它投入到海战当中,它根本就没法完成占位,更不要说发射鱼.雷了。基本上只能用于偷袭。而且保障制海权有两方面的作用,那就是一方面保证自己的任何船只都可以自由航行,另一方面就是使得敌方的任何船只都无法自由航行。这种船只最多不过是能破坏对方自由航行的权力,却不能保障自己一方的自由航行权。所以,它只能是海上力量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并不能替代水面战舰,尤其是战列舰的主力地位。但是另一方面,弱国在对抗强国的时候,很多时候,追求全面超越对手,夺得完整制海权其实并不现实。只需要有能给对手造成足够大的损害的能力,让强国对他发起的战争变成一个亏本的买卖就够了。”
听了这话,提尔皮兹笑了,他想了想说:“就像布尔战争?不过布尔人虽然抵抗得很坚决,但是这场战争他们还是处于下风,甚至很可能要失败了呀。如果海军力量弱于英国,一战之后,英国的确可能损失惨重,但是它的对手却会变成完全没有海军了呀。”
“但是你不觉得英国人打这一仗得不偿失吗?世界第一强国,对付一个区区的地方性力量都打得如此艰难。英国的国家威慑力已经严重的贬值了。我记得纳尔逊勋爵在某次战役之前曾经说过,‘就算我们战败了,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也没有舰队可用了’。其实这种情况放到英国这样的国家身上也是一样。像这样的海上大国,他们在海上的利益非常多,而这些利益都需要通过他们的海军来维护。但是觊觎他的地位的国家也绝不会少。如果某个国家的舰队,能够强大到在和英国舰队兑换掉之后,使得英国人剩余的舰队不再足以压制其他国家的舰队,这就意味着制海权将从英国的手中转移向其他的国家。而制海权对于英国来说,可以说就等于是生命。再这样的情况下英国还能接受这样的兑子吗?只怕在这种情况下,妥协就是唯一的选择了,不是吗?”史高治立刻就将早就准备好了的毒药抛了出来。
史高治提出的这种思路,就是后来德国海军的思路。德国人后来一直就是依据这样的思路来建立海军的。但是对于英国来说,他们自然会有另外的思路,那就是两害相较取其轻。
对于德国海军和美国海军的同时崛起,英国人的应对之道首先是搞出一个双强标准出来,也就是说,英国海军必须超过世界第二海军加上世界第三海军的总和。这样就算是一对一的兑掉了世界第二海军的舰队,英国剩下的舰队依旧是世界第一。而且如果考虑到所谓的兰开斯特方程式,世界第二海军根本就不可能和他打出1:1的交换比。这就像打群架,如果双方的个体战斗力基本相当的话,两个人打两个人可能会两败俱伤,但是10个人打两个人绝不会两败俱伤,只会是一边倒的两个人那边全灭,十个人那边无伤。
所以,只要英国海军的规模能够保持是世界第二海军和世界第三海军的总和,那英国就依旧能确保拥有对世界第二海军强国开战的自由,它的海军也就能有真正的威慑力。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对于英国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工业力量上的差别。单纯从产值上来看,如今的英国已经不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了。现在不但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英国,就连德国的工业产值也已经超过了英国。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人还想要维持一支相当于德国和美国之和的海军力量,这又谈何容易?
不过对于英国来说,这场军备竞赛也不是没有胜利的可能。甚至于对于英国人来说,军备竞赛越早越好,越激烈越好。原因很简单,因为虽然德国人美国人的工业产值都超过了英国,但是财富的积累却还远远没法和英国相比较。之就像一个刚工作的小伙子,现在拿到的工资比某个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员工还高那么一点了,但是要说有钱,恐怕还是老员工更有钱,因为他已经拿了几十年的工资了,积累下来的钱更多。如果这个时候小伙子去和老员工比花钱,那先破产的肯定是那个小伙子。所以英国人一旦发现德国对自己产生了威胁,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立刻通过高强度的军备竞赛来拖垮德国人,让德国提前破产。
而德国呢?德国有没有可能不响应这种军备竞赛呢?如果德国可以不要海外市场,不要拓展海外殖民地,那当然可以,然而……
而且对于英国人来说,军备竞赛他还是有后路的,那就是实在不行了,那就只需要压制德国就行了。美国毕竟距离英国太远还隔着一个大西洋。即使美国强大了,英国也不会面临亡国的危险。但是德国不同,如果德国发展好了,必定会将欧洲统合起来,而那个时候,距离欧洲大陆仅仅只有一百公里不到的英国就危险了。所以,多年来,英国的国策一直都是,在欧洲大陆上,谁最强,英国人就去打谁。本着这个原则,英国人拖着反法同盟打过法国;本着这个原则,英国人拖着英法联盟打过俄国;本着这个原则,现在轮到了德国。
“您的想法很有启示性。”提尔皮兹说。
“谢谢您的夸奖,事实上,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这是美国的想法。”史高治继续给这个德国佬洗脑,“我有一位叫做马汉的朋友,他前不久刚刚完成了一本叫做《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的学术著作,不知道大臣阁下看到过没有。这里面多少就有一些美国海军的想法。事实上美国正是因为建立了一只能让英国付出相当代价的海军,才得以不受干扰的完成对西班牙的战争。您知道,如果只考虑西班牙自身的力量,几十年前,我们就能轻松的击败他了。最后,英国人没有贸然插手,这说明,我们的战略判断,也就是如果我们的海军实力能对英国海军造成相当程度的损伤,就能迫使英国人放弃对我们的行动的干涉的这个判断是有道理的。”r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