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营里有许多参加过二战的老兵,这些老兵在最初的慌乱后逐渐镇定下来,因为他们发现对整个营地进行攻击的好象只有几挺重机枪,而凭借几挺重机枪就想全部消灭成建制的一个步兵营是不可能的。↗
英国人反应不慢,仓库顶上的大型探照灯熄灭了,汽车的前后灯也全部关了,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在指挥官的吆喝下开始反击,他们想挽回敌暗我明的局面,但还是有点晚了,有几辆汽车的油箱被重机枪弹击中起火,加上被打成一团火球的m46,好象是几支巨大的火把,把周围的一切照的通亮。
火光中的英国士兵有胡乱跑动的,也有寻找隐蔽地点进行反击的,那些被吓的心惊胆战乱跑的大部分是没经历过残酷战斗的菜鸟,趴下不动进行反击的基本都是二战老兵,结果是,隐蔽下来的老兵还在用手里的武器与志愿军对抗,胡乱跑的士兵都被重机枪打成了筛子。
对英国人发起攻击的志愿军只有一个重机枪班?当然不是,忍忍不发的炮兵班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他们的任务是对敌人的反击火力进行定点清除,这是战前就制订好的计划。
炮兵班长嘴里不停的念叨着距离、方位、小炮调整的发射角度,在身经百战的老射手的操纵下,炮弹如同长了眼睛一样从天而降,把隐蔽在障碍物后面火力点一个个炸掉。
英国士兵的射击技术要比美国人强很多,他们并不象美国-军队那样遇到了袭击就用优势火力胡乱反击,一副反正老子钱多可以随便挥霍的爆发户嘴脸。这一点到是和志愿军有点象,但是处在敌暗我明的环境里。任凭射击技术如何优秀,找不到人也是没有用。
轰、轰、轰。迫击炮弹遍地开花,人体随着武器和物体一起飞上天,小分队的炮兵班只有五门小口径的迫击炮,炮弹就更少了,所以每一发炮弹都要精准使用,在打击敌人的同时还不能误伤了自己的同志,因为三个步兵排的战友隐蔽的位置距离他们炮火打击的区域只有不到四十米。
战场不是训练场,英国人也不是土匪,在漆黑的夜晚。借助汽车被点着的火光在保证射速的同时还要把炮弹一点不差的扔在敌人脑袋上,这样的战法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小分队炮兵班的战士们就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经历过太多这样或者比眼前更残酷的战斗,咱们是谁?是解放军步兵里的王牌,西北战场上的英雄部队,大战役打了无数次了,还在乎这样的小意思?
老战士们经常这样讲,什么是打仗?最为通俗的解释是:打仗就是请客吃饭,敌人把饭菜摆上来。咱们上去一吃,然后就搞定。
李勇对炮兵班的要求很高,班里的二十几个战士是从全旅五个步兵营里选拔出来的尖子,对掌控这样的战斗不是什么难事。
此刻。小分队的三个警卫排就埋伏在不足四十米的距离之处,二百多个战士趴在地上看热闹,看机枪班和炮兵班与敌人激战。对了,还有他们的旅长带领的一个爆破小组炸坦克。
三辆坦克被敲掉了一辆。剩下的两辆象无头苍蝇一样乱串,肥大的m46如同吃了春-药的鸭子一样扭来扭去。李勇很怀疑敌人的坦克为什么不组织有效的反击,要知道,m46是美国陆军最新型的主战坦克,使用它们的坦克手理应也是最优秀的,可是李勇实在看不出敌人的坦克手优秀在什么地方,这他娘的也是在二战战场上与德国人血拼过的军队?不会吧。
不过,这些都不是李勇现在应该考虑的,敌人反应不过来才是最好的,管他原因是什么,干就是了。
轰,第二发炮弹出膛,这一次破甲弹击中的是m46的走行部,在剧烈的爆炸中眼看着m46的诱导轮、拖带轮和一截履带飞上了天,第一负重轮叽里咕噜滚出了几十米远。
m46是一款很强大的装甲武器,四十多吨的分量比俄式的t34重了十几吨,装甲防护能力也不是t34所能比的,但是再强大也有当时的局限性,没有侧裙板保护的走行部很轻易就被破甲弹击中。
履带被击断,悬挂系统损坏,庞大的坦克身躯轰然一声载歪下来,九十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差一点戳在冰冷的地面上。
只用了两发炮弹,每次都是一击得手,第二辆坦克被顺利击毁,暗夜环境对反坦克小组很有利,可是李勇却越发的紧张起来,因为这个时候的反坦克小组也是最危险的时候,极度危险。
干掉第一辆坦克凭的是先敌开火,在敌明我暗的情况下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能敲掉第二辆是因为战术动作正确和敌人的反应过慢,可是美式无后坐力炮十几米二十几米长的尾焰也轻易就暴露了反坦克小组的位置,如果敌人的战斗反应正确,第三辆坦克会很容易锁定反坦克小组的位置后发起攻击,而威力巨大的坦克炮和并列机枪会让对手付出高昂的代价。
击毁了敌人的两辆坦克,反坦克小组自身也陷入了极为危险的战场环境下,很容易被敌人的坦克炮锁定打掉,一但李勇这个反坦克小组被敌人打掉,后果是极为严重的,无后坐力炮是小分队目前唯一的反坦克武器,如果唯一有反坦克武器的反坦克小组被敌人反击掉,小分队的战士们就只能是用炸药和手榴弹来和坦克对抗了。
四十几吨重的m46巴顿冲起来就是步兵的噩梦,没有有效反坦克武器的小分队为了炸掉这辆坦克就只能用人命去填。
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炸掉敌人的坦克?是一个班?两个班还是三个班?只有二百多人的小分队根本就承受不住大量人员伤亡,仗如果真打到那一步,小分队的任务很有可能就失败了。
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却没有达到战斗意图,李勇和全旅的战士们从成军的那天起还没有打过那样的窝囊仗。
九十毫米的炮射榴弹是专门为杀伤人员设计的,李勇可不想用自己和小分队的战士们来试验美军炮弹的威力,试验一下也行,那得用穷货英国佬来试验,所以,一定要在敌人坦克炮发射前提前撤离,时间就是生命,动作要再快再快再快一点。
可是正想带领战士们转移的李勇突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预计要对自己这个反坦克小组反击的敌人坦克没有做出有效的攻击动作,相反的是,还完好无损的那辆坦克顶上的炮塔盖子掀开了,从里面跳出一个人来。
火光中从坦克炮塔的顶上跳出一个人来,从装束上看肯定是车里的坦克兵,这他娘的是个什么节奏?要跑?
还没等李勇想明白,接连又从坦克里跳出几个人,这几个家伙不管不顾的抱头鼠窜,把有着庞大身躯的m46撇在了身后。
我靠,敌人是真的想跑,这下李勇看明白了,车里的成员都跑了,说明一个问题,这辆美式最新的m46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转移?还转移个屁,敌人都跑了咱们还转移什么,李勇制止了还在继续为无后坐力炮装弹的副连长何翠花,大声呼喊着:“翠花,不用装弹了,敌人跑了。”
何翠花仔细一看,可不是吗,几个坦克兵跑了,动作比狗还快。
何副连长高兴极了,他娘的,就这样的兵也敢和老子打仗?呸,什么英国人美国人,在咱们解放军面前都是狗屎一堆。
何翠花和小分队入朝有一段时间了,可是何副连长还不习惯称自己为志愿军,解放军就是解放军,到朝鲜也是为了解放他们,什么志愿军,咱叫不习惯。
兴奋中的何翠花放下了手里的无后坐力炮的炮弹,从身后摘下了汤姆式冲锋枪,一抠扳机冲着几个逃跑中的坦克兵就搂了一梭子,管他娘的打着打不着,咱先过过瘾。
何副连长的脾气大家都知道,李勇现在也没有时间管,只好随他折腾去了,因为这时从步话机里传出来的是指导员李佳的声音:“李玉明,我们的炮弹打光了,该你们干了。”
小分队的战术是,先用重机枪大量杀伤,然后炮火对敌人的反击火力定点清除,最后是三个步兵排在近距离发起冲锋,争取一次攻击就将敌人击溃,负责指挥重机枪和小炮的李佳在步话机里发出来的信号很明白,步兵将要发起冲锋。
三个步兵排的二百多个战士早就等的不耐烦了,连长李玉明也一样等的心急火燎的,娘的,不是说炮班的炮弹不多吗,为什么还不打完,老子都要憋出火来了,李佳的喊声刚一结束,李玉明就大声吼叫道:“手榴弹。”
手榴弹在就准备好了,大冷的天都要被战士们捏出汗来了,在李玉明的命令下,二百多枚美式的香瓜手雷被一起投掷出去。
谢谢老伙计们的月票、推荐票和打赏,谢谢支持。
回答忠山白狼的问题,是老巴不是小巴,呵呵。(未完待续。。)
英国人反应不慢,仓库顶上的大型探照灯熄灭了,汽车的前后灯也全部关了,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在指挥官的吆喝下开始反击,他们想挽回敌暗我明的局面,但还是有点晚了,有几辆汽车的油箱被重机枪弹击中起火,加上被打成一团火球的m46,好象是几支巨大的火把,把周围的一切照的通亮。
火光中的英国士兵有胡乱跑动的,也有寻找隐蔽地点进行反击的,那些被吓的心惊胆战乱跑的大部分是没经历过残酷战斗的菜鸟,趴下不动进行反击的基本都是二战老兵,结果是,隐蔽下来的老兵还在用手里的武器与志愿军对抗,胡乱跑的士兵都被重机枪打成了筛子。
对英国人发起攻击的志愿军只有一个重机枪班?当然不是,忍忍不发的炮兵班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他们的任务是对敌人的反击火力进行定点清除,这是战前就制订好的计划。
炮兵班长嘴里不停的念叨着距离、方位、小炮调整的发射角度,在身经百战的老射手的操纵下,炮弹如同长了眼睛一样从天而降,把隐蔽在障碍物后面火力点一个个炸掉。
英国士兵的射击技术要比美国人强很多,他们并不象美国-军队那样遇到了袭击就用优势火力胡乱反击,一副反正老子钱多可以随便挥霍的爆发户嘴脸。这一点到是和志愿军有点象,但是处在敌暗我明的环境里。任凭射击技术如何优秀,找不到人也是没有用。
轰、轰、轰。迫击炮弹遍地开花,人体随着武器和物体一起飞上天,小分队的炮兵班只有五门小口径的迫击炮,炮弹就更少了,所以每一发炮弹都要精准使用,在打击敌人的同时还不能误伤了自己的同志,因为三个步兵排的战友隐蔽的位置距离他们炮火打击的区域只有不到四十米。
战场不是训练场,英国人也不是土匪,在漆黑的夜晚。借助汽车被点着的火光在保证射速的同时还要把炮弹一点不差的扔在敌人脑袋上,这样的战法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小分队炮兵班的战士们就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经历过太多这样或者比眼前更残酷的战斗,咱们是谁?是解放军步兵里的王牌,西北战场上的英雄部队,大战役打了无数次了,还在乎这样的小意思?
老战士们经常这样讲,什么是打仗?最为通俗的解释是:打仗就是请客吃饭,敌人把饭菜摆上来。咱们上去一吃,然后就搞定。
李勇对炮兵班的要求很高,班里的二十几个战士是从全旅五个步兵营里选拔出来的尖子,对掌控这样的战斗不是什么难事。
此刻。小分队的三个警卫排就埋伏在不足四十米的距离之处,二百多个战士趴在地上看热闹,看机枪班和炮兵班与敌人激战。对了,还有他们的旅长带领的一个爆破小组炸坦克。
三辆坦克被敲掉了一辆。剩下的两辆象无头苍蝇一样乱串,肥大的m46如同吃了春-药的鸭子一样扭来扭去。李勇很怀疑敌人的坦克为什么不组织有效的反击,要知道,m46是美国陆军最新型的主战坦克,使用它们的坦克手理应也是最优秀的,可是李勇实在看不出敌人的坦克手优秀在什么地方,这他娘的也是在二战战场上与德国人血拼过的军队?不会吧。
不过,这些都不是李勇现在应该考虑的,敌人反应不过来才是最好的,管他原因是什么,干就是了。
轰,第二发炮弹出膛,这一次破甲弹击中的是m46的走行部,在剧烈的爆炸中眼看着m46的诱导轮、拖带轮和一截履带飞上了天,第一负重轮叽里咕噜滚出了几十米远。
m46是一款很强大的装甲武器,四十多吨的分量比俄式的t34重了十几吨,装甲防护能力也不是t34所能比的,但是再强大也有当时的局限性,没有侧裙板保护的走行部很轻易就被破甲弹击中。
履带被击断,悬挂系统损坏,庞大的坦克身躯轰然一声载歪下来,九十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差一点戳在冰冷的地面上。
只用了两发炮弹,每次都是一击得手,第二辆坦克被顺利击毁,暗夜环境对反坦克小组很有利,可是李勇却越发的紧张起来,因为这个时候的反坦克小组也是最危险的时候,极度危险。
干掉第一辆坦克凭的是先敌开火,在敌明我暗的情况下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能敲掉第二辆是因为战术动作正确和敌人的反应过慢,可是美式无后坐力炮十几米二十几米长的尾焰也轻易就暴露了反坦克小组的位置,如果敌人的战斗反应正确,第三辆坦克会很容易锁定反坦克小组的位置后发起攻击,而威力巨大的坦克炮和并列机枪会让对手付出高昂的代价。
击毁了敌人的两辆坦克,反坦克小组自身也陷入了极为危险的战场环境下,很容易被敌人的坦克炮锁定打掉,一但李勇这个反坦克小组被敌人打掉,后果是极为严重的,无后坐力炮是小分队目前唯一的反坦克武器,如果唯一有反坦克武器的反坦克小组被敌人反击掉,小分队的战士们就只能是用炸药和手榴弹来和坦克对抗了。
四十几吨重的m46巴顿冲起来就是步兵的噩梦,没有有效反坦克武器的小分队为了炸掉这辆坦克就只能用人命去填。
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炸掉敌人的坦克?是一个班?两个班还是三个班?只有二百多人的小分队根本就承受不住大量人员伤亡,仗如果真打到那一步,小分队的任务很有可能就失败了。
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却没有达到战斗意图,李勇和全旅的战士们从成军的那天起还没有打过那样的窝囊仗。
九十毫米的炮射榴弹是专门为杀伤人员设计的,李勇可不想用自己和小分队的战士们来试验美军炮弹的威力,试验一下也行,那得用穷货英国佬来试验,所以,一定要在敌人坦克炮发射前提前撤离,时间就是生命,动作要再快再快再快一点。
可是正想带领战士们转移的李勇突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预计要对自己这个反坦克小组反击的敌人坦克没有做出有效的攻击动作,相反的是,还完好无损的那辆坦克顶上的炮塔盖子掀开了,从里面跳出一个人来。
火光中从坦克炮塔的顶上跳出一个人来,从装束上看肯定是车里的坦克兵,这他娘的是个什么节奏?要跑?
还没等李勇想明白,接连又从坦克里跳出几个人,这几个家伙不管不顾的抱头鼠窜,把有着庞大身躯的m46撇在了身后。
我靠,敌人是真的想跑,这下李勇看明白了,车里的成员都跑了,说明一个问题,这辆美式最新的m46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转移?还转移个屁,敌人都跑了咱们还转移什么,李勇制止了还在继续为无后坐力炮装弹的副连长何翠花,大声呼喊着:“翠花,不用装弹了,敌人跑了。”
何翠花仔细一看,可不是吗,几个坦克兵跑了,动作比狗还快。
何副连长高兴极了,他娘的,就这样的兵也敢和老子打仗?呸,什么英国人美国人,在咱们解放军面前都是狗屎一堆。
何翠花和小分队入朝有一段时间了,可是何副连长还不习惯称自己为志愿军,解放军就是解放军,到朝鲜也是为了解放他们,什么志愿军,咱叫不习惯。
兴奋中的何翠花放下了手里的无后坐力炮的炮弹,从身后摘下了汤姆式冲锋枪,一抠扳机冲着几个逃跑中的坦克兵就搂了一梭子,管他娘的打着打不着,咱先过过瘾。
何副连长的脾气大家都知道,李勇现在也没有时间管,只好随他折腾去了,因为这时从步话机里传出来的是指导员李佳的声音:“李玉明,我们的炮弹打光了,该你们干了。”
小分队的战术是,先用重机枪大量杀伤,然后炮火对敌人的反击火力定点清除,最后是三个步兵排在近距离发起冲锋,争取一次攻击就将敌人击溃,负责指挥重机枪和小炮的李佳在步话机里发出来的信号很明白,步兵将要发起冲锋。
三个步兵排的二百多个战士早就等的不耐烦了,连长李玉明也一样等的心急火燎的,娘的,不是说炮班的炮弹不多吗,为什么还不打完,老子都要憋出火来了,李佳的喊声刚一结束,李玉明就大声吼叫道:“手榴弹。”
手榴弹在就准备好了,大冷的天都要被战士们捏出汗来了,在李玉明的命令下,二百多枚美式的香瓜手雷被一起投掷出去。
谢谢老伙计们的月票、推荐票和打赏,谢谢支持。
回答忠山白狼的问题,是老巴不是小巴,呵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