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比汽车的优点多太多了,不但运行起来非常平稳,还不象汽车那样颠簸的厉害,在路况不好的地段,心还得一直提溜着。
坐上火车了,这舒坦劲就和过年一样,要知道,老西北野战军纯粹是钻山沟起家的部队,是正经的土八路,能有汽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坐上火车,要搁在以前,别说坐了,连想都不敢想。
六十多人的车厢里能放下一个排的战士,大家都趴在车窗两侧看外面的风景,何翠花也和大家一样,挨着李勇坐着,不时的把眼睛看向道路两侧,美丽的眼睛里透漏出来的是兴奋和惊讶。
现在的何翠花已经变成了李大旅长的贴身警卫员,旅长是她的专有物品,这丫头的心眼不时的转动着,嘿,还是和旅长出来好,坐火车多好啊,比待在日喀则的那破地方强一百倍。
火车的速度不快,估计每小时也就是四五十公里,可就这速度就已经让战士们感到很厉害了。
所有的人都感到很新奇,兴奋的劲头一直在高涨,就连警卫连的新任指导员,文化人李佳也挺兴奋,起码她不用与何翠花在一个小吉普车里大眼瞪小眼了。
但什么事情都有例外,只有一个人显然不把坐火车当一回事,不但不往外面看还把眼睛闭上了,把两条腿扔在铺位上,嘴里哼哼唧唧的不知道在嘀咕着什么:嘿嘿,有什么呀。坐个火车有什么了不起。
这人是谁?还能有谁,不把坐火车当一回事的,整个独立旅里也就一个人。李大旅长心想,哼,让你们看吧,等时间一长眼睛疲劳了就知道难受了。
、
李大旅长很有经验,车窗外面的风景虽然好看,可是也不能老盯着,因为火车始终都在运动中。长时间看下去会造成视觉疲劳,不过,战士们都太兴奋了。想让他们不看也控制不住。
何翠花的心思很大条,但并不是说这丫头缺心眼,何翠花不但心眼够用还很聪明,只是性格的原因让她在大家面前表现的象个假小子一样。
李勇的表现让何翠花觉得太奇怪了。为什么旅长这家伙好象什么都知道。他的年纪和自己一般大,虽然私下里管他叫哥哥,但也不过是仅仅大了几个月而已,大几个月就能知道这么多的东西???就能不把火车当回事!!
草绿色的客车体是一种老式的硬卧车,每一个睡觉的铺位是半封闭的,为了让旅长李勇能有一个好的休息环境,大家专门腾出来一个空位给李勇,算是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可是何翠花才不管这些,她就是要和旅长在一起。别人爱怎么想是别人的事情,跟老娘我没有关系。
用鼓胀的胸脯蹭了一下李大旅长,何翠花明亮的眼睛盯住他问道:
“哥,跟我说说火车呗。”
李勇被蹭的激灵了一下,这太娘的也太刺激了,何翠花这丫头不愧是干游击队长出身的,胆子大的出奇。
低低的声音说道:“翠花,注意分寸,让大家看到了就不好了。”李大旅长忙不迭的叮嘱着。
银铃一样的笑声在李勇的耳朵边清脆的响着,何翠花的嗓音甜腻腻的:“你这家伙也有害怕的时候?不是干什么事情都胆大包天的吗,就象那次你把我当成小莲姐姐,还不是被你,恩恩…………………”
李勇的心里抖动了一下,他知道何翠花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丫头和他有过一腿以后始终装的跟个没事人一样,平时工作太忙,何翠花也没有太多的机会,现在时机到了,不管怎么看,何翠花都有点想勾引李大旅长的意思。
其实这也不怪何翠花,谁还没有点自己的小心思,喜欢一个男人是没有错的,李勇是个很健康的凡人,还是色大胆子小的那种凡人,沿途行军的无趣让他很享受何翠花的大胆,当然了,这样的大胆要有个限度。
一杯泡开的茶水端了上来,指导员李佳把杯子小心的放在李勇跟前,还用红润的嘴唇吹了吹:“旅长,喝口水吧。”
呵,这是个什么情况,难道是在向何翠花挑衅吗?还是………
何翠花眼珠子转了转,文化人就是心眼多,李佳从哪里变出茶水来了,还是刚刚泡好的那种,火车上还能搞出热水来吗!!
火车上还真就能搞出热水来,这就是客车和货车的不同了,老式的客车虽然看着很落后但却很实用,它的取暖装置是独立的,给水装置也是独立的,车上还有一个能烧开水的茶炉,只要出发前把煤水上足,自己单车坚持几天不成问题,不象现代化的电力机车,只要电网一停电就一切都玩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力机车适合和平时期的运输。
军列不停的在向前运行,别看速度不怎么样但是效率却绝对不低,李勇和他的一个连的战士们先前用汽车的时候到了晚上就必须休息,否则身体受不了,可是火车就不同了,火车可以昼夜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送,沿途全是一路绿灯,这样算下来,一天开出的距离就很可观了。
几个小时过去后,人们的好奇心理逐渐淡漠了,趴在车窗两侧看热闹的人少了,十个小时过去后窗户旁基本上没有人了,一昼夜过后所有人都和李勇当初的状态差不多,昏昏欲睡,再也不管窗外的风景如何了。
一昼夜后车到郑州附近,这可是咱们中国的中原腹地,李勇告诉大家黄河快到了,果然,从郑州开车不长时间列车就上了黄河大桥。
是黄河啊,大家都听说过可是没看过,混黄的江水很是让战士们开了眼界,李勇告诉大家,这不是什么好事情,黄河之所以黄是因为上游水土保持不好的缘故,江水里混杂了大量的泥沙,什么时候江水变清了才能说明我们的环境变好了。
关于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李勇也不想说太多,因为说多了战士们也不懂,三牛和小成几个人就说过,环境是个啥玩意?也用得着保护吗。
两天以后车外温度降了下来,坐在客车体里的战士们还无所谓,可是外面平板车上的战士们感觉就非常明显了,大家把脱下来的衣服又穿了回去,李勇看着车外不时闪过的一个个站名,他知道军列已经开到河北地界了。
大华北平原,人烟稠密,车外的城市和村庄一个接着一个,列车除了在必要的时候上水上煤以外都是一路通行。
是一眼看不到边的华北平原,跟大西北的地理环境差距相当大,李勇手下的战士们基本上都是西北人,看惯了沟沟槛槛,那里见过这样大的平原地区,战士们惊叹,这要是种起庄稼来得多爽啊。
这天半夜,车到一个不知名的车站停了下来,两位随车的检修师傅都下了车,说是要为列车做最后一次检查。
两台蒸汽机车和客车体都要上水上煤,还要做必要的检修工作,按李勇的估计起码也跑出去几千公里了,检修一下很有必要。
把李玉明叫了过来,让他打听一下现在到了哪里,最近几天的李玉明可是舒服的很,旅长的警卫工作由何翠花一个人全包了,所以他这个连长当的很清闲,这还是从日喀则出发后接到的第一个命令。
列车停在一个大的编组站里,几十股道的钢轨在月光和灯光下闪着清幽幽的亮光,远近都有工人师傅在忙碌着,简单打听了几句的李玉明赶忙跑了回来汇报:“旅长、旅长,咱们到山海关了。”
山海关,这个一个军事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的重镇,素有两京锁钥之称,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不管是什么列车,只要是出关的就必须经过这里。
李勇也是精神一震,离目的地是越来越近了,出了山海关就到东北了,而东北的气温可不比关内。
“李玉明,把大家都喊起来,别睡觉了,抓紧做好防寒准备。”
有过心理准备的李勇早就准备好了防寒预案,在李玉明和三牛小成几个人的催促下战士们也不睡觉了,把多余的行李展开,把卡车重新武装了一番。
这样一来,卡车的车厢内壁就人为的厚实了很多,外层是防雨蓬布,里面是棉被,冷风想灌进来也不容易。
大家都在前后忙和着,副连长何翠花则还是陪在李勇身边,她也知道有山海关这个地方,但确实是不了解:“旅长,给我们说说山海关呗。”
一阵忙乱下来大家谁都不困了,何翠花的问题代表了一大部分人,大家都想知道知道山海关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名气那么大,而解释这样问题的,独立旅里只能有一个人。
李大旅长只有勉为其难了,他简单告诉大家,山海关是明代修建的,当时镇守的官员就是很有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因为南面是大海,北面是群山,进出关只有这么一条路,所以地理位置重要。
谢谢伙计们的票票
坐上火车了,这舒坦劲就和过年一样,要知道,老西北野战军纯粹是钻山沟起家的部队,是正经的土八路,能有汽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坐上火车,要搁在以前,别说坐了,连想都不敢想。
六十多人的车厢里能放下一个排的战士,大家都趴在车窗两侧看外面的风景,何翠花也和大家一样,挨着李勇坐着,不时的把眼睛看向道路两侧,美丽的眼睛里透漏出来的是兴奋和惊讶。
现在的何翠花已经变成了李大旅长的贴身警卫员,旅长是她的专有物品,这丫头的心眼不时的转动着,嘿,还是和旅长出来好,坐火车多好啊,比待在日喀则的那破地方强一百倍。
火车的速度不快,估计每小时也就是四五十公里,可就这速度就已经让战士们感到很厉害了。
所有的人都感到很新奇,兴奋的劲头一直在高涨,就连警卫连的新任指导员,文化人李佳也挺兴奋,起码她不用与何翠花在一个小吉普车里大眼瞪小眼了。
但什么事情都有例外,只有一个人显然不把坐火车当一回事,不但不往外面看还把眼睛闭上了,把两条腿扔在铺位上,嘴里哼哼唧唧的不知道在嘀咕着什么:嘿嘿,有什么呀。坐个火车有什么了不起。
这人是谁?还能有谁,不把坐火车当一回事的,整个独立旅里也就一个人。李大旅长心想,哼,让你们看吧,等时间一长眼睛疲劳了就知道难受了。
、
李大旅长很有经验,车窗外面的风景虽然好看,可是也不能老盯着,因为火车始终都在运动中。长时间看下去会造成视觉疲劳,不过,战士们都太兴奋了。想让他们不看也控制不住。
何翠花的心思很大条,但并不是说这丫头缺心眼,何翠花不但心眼够用还很聪明,只是性格的原因让她在大家面前表现的象个假小子一样。
李勇的表现让何翠花觉得太奇怪了。为什么旅长这家伙好象什么都知道。他的年纪和自己一般大,虽然私下里管他叫哥哥,但也不过是仅仅大了几个月而已,大几个月就能知道这么多的东西???就能不把火车当回事!!
草绿色的客车体是一种老式的硬卧车,每一个睡觉的铺位是半封闭的,为了让旅长李勇能有一个好的休息环境,大家专门腾出来一个空位给李勇,算是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可是何翠花才不管这些,她就是要和旅长在一起。别人爱怎么想是别人的事情,跟老娘我没有关系。
用鼓胀的胸脯蹭了一下李大旅长,何翠花明亮的眼睛盯住他问道:
“哥,跟我说说火车呗。”
李勇被蹭的激灵了一下,这太娘的也太刺激了,何翠花这丫头不愧是干游击队长出身的,胆子大的出奇。
低低的声音说道:“翠花,注意分寸,让大家看到了就不好了。”李大旅长忙不迭的叮嘱着。
银铃一样的笑声在李勇的耳朵边清脆的响着,何翠花的嗓音甜腻腻的:“你这家伙也有害怕的时候?不是干什么事情都胆大包天的吗,就象那次你把我当成小莲姐姐,还不是被你,恩恩…………………”
李勇的心里抖动了一下,他知道何翠花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丫头和他有过一腿以后始终装的跟个没事人一样,平时工作太忙,何翠花也没有太多的机会,现在时机到了,不管怎么看,何翠花都有点想勾引李大旅长的意思。
其实这也不怪何翠花,谁还没有点自己的小心思,喜欢一个男人是没有错的,李勇是个很健康的凡人,还是色大胆子小的那种凡人,沿途行军的无趣让他很享受何翠花的大胆,当然了,这样的大胆要有个限度。
一杯泡开的茶水端了上来,指导员李佳把杯子小心的放在李勇跟前,还用红润的嘴唇吹了吹:“旅长,喝口水吧。”
呵,这是个什么情况,难道是在向何翠花挑衅吗?还是………
何翠花眼珠子转了转,文化人就是心眼多,李佳从哪里变出茶水来了,还是刚刚泡好的那种,火车上还能搞出热水来吗!!
火车上还真就能搞出热水来,这就是客车和货车的不同了,老式的客车虽然看着很落后但却很实用,它的取暖装置是独立的,给水装置也是独立的,车上还有一个能烧开水的茶炉,只要出发前把煤水上足,自己单车坚持几天不成问题,不象现代化的电力机车,只要电网一停电就一切都玩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力机车适合和平时期的运输。
军列不停的在向前运行,别看速度不怎么样但是效率却绝对不低,李勇和他的一个连的战士们先前用汽车的时候到了晚上就必须休息,否则身体受不了,可是火车就不同了,火车可以昼夜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送,沿途全是一路绿灯,这样算下来,一天开出的距离就很可观了。
几个小时过去后,人们的好奇心理逐渐淡漠了,趴在车窗两侧看热闹的人少了,十个小时过去后窗户旁基本上没有人了,一昼夜过后所有人都和李勇当初的状态差不多,昏昏欲睡,再也不管窗外的风景如何了。
一昼夜后车到郑州附近,这可是咱们中国的中原腹地,李勇告诉大家黄河快到了,果然,从郑州开车不长时间列车就上了黄河大桥。
是黄河啊,大家都听说过可是没看过,混黄的江水很是让战士们开了眼界,李勇告诉大家,这不是什么好事情,黄河之所以黄是因为上游水土保持不好的缘故,江水里混杂了大量的泥沙,什么时候江水变清了才能说明我们的环境变好了。
关于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李勇也不想说太多,因为说多了战士们也不懂,三牛和小成几个人就说过,环境是个啥玩意?也用得着保护吗。
两天以后车外温度降了下来,坐在客车体里的战士们还无所谓,可是外面平板车上的战士们感觉就非常明显了,大家把脱下来的衣服又穿了回去,李勇看着车外不时闪过的一个个站名,他知道军列已经开到河北地界了。
大华北平原,人烟稠密,车外的城市和村庄一个接着一个,列车除了在必要的时候上水上煤以外都是一路通行。
是一眼看不到边的华北平原,跟大西北的地理环境差距相当大,李勇手下的战士们基本上都是西北人,看惯了沟沟槛槛,那里见过这样大的平原地区,战士们惊叹,这要是种起庄稼来得多爽啊。
这天半夜,车到一个不知名的车站停了下来,两位随车的检修师傅都下了车,说是要为列车做最后一次检查。
两台蒸汽机车和客车体都要上水上煤,还要做必要的检修工作,按李勇的估计起码也跑出去几千公里了,检修一下很有必要。
把李玉明叫了过来,让他打听一下现在到了哪里,最近几天的李玉明可是舒服的很,旅长的警卫工作由何翠花一个人全包了,所以他这个连长当的很清闲,这还是从日喀则出发后接到的第一个命令。
列车停在一个大的编组站里,几十股道的钢轨在月光和灯光下闪着清幽幽的亮光,远近都有工人师傅在忙碌着,简单打听了几句的李玉明赶忙跑了回来汇报:“旅长、旅长,咱们到山海关了。”
山海关,这个一个军事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的重镇,素有两京锁钥之称,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不管是什么列车,只要是出关的就必须经过这里。
李勇也是精神一震,离目的地是越来越近了,出了山海关就到东北了,而东北的气温可不比关内。
“李玉明,把大家都喊起来,别睡觉了,抓紧做好防寒准备。”
有过心理准备的李勇早就准备好了防寒预案,在李玉明和三牛小成几个人的催促下战士们也不睡觉了,把多余的行李展开,把卡车重新武装了一番。
这样一来,卡车的车厢内壁就人为的厚实了很多,外层是防雨蓬布,里面是棉被,冷风想灌进来也不容易。
大家都在前后忙和着,副连长何翠花则还是陪在李勇身边,她也知道有山海关这个地方,但确实是不了解:“旅长,给我们说说山海关呗。”
一阵忙乱下来大家谁都不困了,何翠花的问题代表了一大部分人,大家都想知道知道山海关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名气那么大,而解释这样问题的,独立旅里只能有一个人。
李大旅长只有勉为其难了,他简单告诉大家,山海关是明代修建的,当时镇守的官员就是很有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因为南面是大海,北面是群山,进出关只有这么一条路,所以地理位置重要。
谢谢伙计们的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