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清朗好歹是从六品修撰,官职在他之上,今日不论萧清朗来不来,最脏最累的活儿都少不了他。
毕竟,同为从七品编修,总不能让金尊玉贵的安郡王去干吧。
人家安郡王稀罕一个从七品的芝麻小官儿么?不是庄家有祖孙——所有庄家子弟必须科考入仕,不得荫官,安郡王才不会屈才至此呢。
岑编修自是没胆子埋怨安郡王,于是将怒火发泄在了总被人穿小鞋的萧清朗身上。
萧清朗懒得理他,拿了扫帚去打扫西书房。
西书房比东书房大,也更杂乱,他先将书柜与书架扶正。
他如今的身板比一年前强多了,若还是当初那个饿晕在路边的小病秧子,只怕是扶不动这些书架的。
少年的身躯,隐隐散发出蓬勃的男子力,袖口轻轻挽起,小臂上的肌理紧实、线条分明,汗水顺着精致的下颌淌下。
安郡王在外头歇息,不经意地往西屋的窗子瞥了一眼。
饶是他是男人,那一瞬也差点被晃了眼。
萧清朗打扫完西屋,意外地发现这间屋子其实是有阁楼的,梯子就在最后一排书架后。
他擦着梯子看了看,阁楼上也有书,不过大抵因为太隐秘,没人动过这里,除了积满灰尘,并不算太杂乱。
萧清朗决定先把书搬进来,一会儿再来收拾阁楼。
“把书搬进来吧,要下雨了。”萧清朗出去对几人说。
安郡王望了望阴沉的天色,蹙了蹙眉,自己方才怎么没留意到?还把书都铺得那么开,收起来都麻烦。
“那就快些收拾吧。”他说道。
可是萧清朗的西屋打扫完了,岑编修的东屋却才清理了一半。
“你怎么弄的?那么小的屋子现在也没清理完!”杨修撰劈头盖脸地骂了岑编修一通,骂完又对萧清朗道,“你去帮他弄一下!”
他们原是有两个车夫的,可屋顶漏雨,车夫去修屋顶了,这会儿腾不出手来。
萧清朗去了东屋。
岑编修愤愤不平地瞪着他:“你故意的是不是?故意让我在杨大人面前出丑!”
这干萧清朗什么事?
萧清朗干活干得快,是因为他不像大多数读书人那样只念书,他在家里除了太重的活儿顾瑶瑶不许他干,别的全都没少干。
难道这也是他的错?
萧清朗淡道:“把你发脾气的功夫用在洒扫上,东屋早清理完了。”
“你……”岑编修给噎得不轻。
东屋收拾完毕,几人将书籍搬了进来,刚搬完最后一筐,天空飘起了小雨。
而此时,屋顶也修葺完毕。
几人松了一口气,接下来便要开始对书籍进行整理归纳了。
到了这一步,杨修撰倒是没再欺负谁,他与安郡王以及另一名修撰整理东屋的书籍,萧清朗、岑编修以及另一位修撰整理西屋的书籍。
雨势渐大,暑气被冲散,气温降了下来,西屋也就并不那般炎热了。
几人埋头做事,全都做得很认真。
萧清朗是新人,分到手的任务不重,他整理完面前的两排书架想起上面的阁楼。
他拿了抹布与油灯,踩着梯子上了阁楼。
阁楼上的书看着不乱,可仔细一瞧,类别全不对。
他把油灯挂好,先将灰尘清理干净,之后一本本分门别类。
阁楼上没有纸笔工具,遇到有破损的,他先放在一旁,稍后整理完再来修补。
他做得投入,没留意到天色渐晚。
等他被一阵腰痛警觉,决定下去走走,才发现屋子里早已是漆黑一片。
屋外细雨沙沙。
他提着油灯走在寂静无声的屋子里。
“有人吗?”
他问。
回应他的是绵密的雨声。
萧清朗提着油灯在院子里走了一圈,最终确定所有人都离开了,前院的大门也锁上了。
萧清朗又去了后门,不出意外,后门也是锁住的。
这里头虽无金银之物,可到底也担心有小贼进来毁坏了书房古籍,因此离开时都会从外头上锁。
来的路上萧清朗观察过地形,这座宅子在月罗山脚下,最近的一户人家是约莫一里地外的茶棚。
且茶棚只白日里做生意,夜里他们就回村子了。
“看来今晚回不去了。”
萧清朗望着淅淅沥沥的雨水,脑子里闪过什么,蹙了蹙眉,叹息一声,转身踏上走廊。
宅子久不住人,自然没有可以吃的东西,万幸中午宁致远给他送了一碗阳春面,这会儿他还不饿。
他的油灯快用完了。
他去了东屋,拿来那边的油灯。
闲着也是闲着,萧清朗索性开始整理书籍。
由于工作量太大,他们只整理了不到三分之一,且还没开始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复。
萧清朗来翰林院不到一个月,他史学学得不错其实是风老的功劳,风老留给他的藏书里就有不少史书。
“徽宗御马而行,至燕北关,欲横渡燕水……”
这一段萧清朗曾有幸在风老的书籍上看到,讲的是前朝第二任皇帝文徽宗御驾亲征的事。
那日天气恶劣,不宜渡河。
文徽宗不听劝告,执意前往,幸亏一名渔女冒死阻拦,后半夜大雨滂沱、燕水突涨、旋涡不止,文徽宗感慨自己与三军将士躲过一劫。
回去后文徽宗不顾朝臣反对,毅然册封了渔女为妃。
本是一段令人传唱的佳话,可渔女的结局并不幸运。
后宫三千佳丽,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渔女从入宫第三年起便再也没见过皇帝,她在深宫老去,临死前留下一篇《燕北赋》,诉尽自己半世孤苦。
毕竟,同为从七品编修,总不能让金尊玉贵的安郡王去干吧。
人家安郡王稀罕一个从七品的芝麻小官儿么?不是庄家有祖孙——所有庄家子弟必须科考入仕,不得荫官,安郡王才不会屈才至此呢。
岑编修自是没胆子埋怨安郡王,于是将怒火发泄在了总被人穿小鞋的萧清朗身上。
萧清朗懒得理他,拿了扫帚去打扫西书房。
西书房比东书房大,也更杂乱,他先将书柜与书架扶正。
他如今的身板比一年前强多了,若还是当初那个饿晕在路边的小病秧子,只怕是扶不动这些书架的。
少年的身躯,隐隐散发出蓬勃的男子力,袖口轻轻挽起,小臂上的肌理紧实、线条分明,汗水顺着精致的下颌淌下。
安郡王在外头歇息,不经意地往西屋的窗子瞥了一眼。
饶是他是男人,那一瞬也差点被晃了眼。
萧清朗打扫完西屋,意外地发现这间屋子其实是有阁楼的,梯子就在最后一排书架后。
他擦着梯子看了看,阁楼上也有书,不过大抵因为太隐秘,没人动过这里,除了积满灰尘,并不算太杂乱。
萧清朗决定先把书搬进来,一会儿再来收拾阁楼。
“把书搬进来吧,要下雨了。”萧清朗出去对几人说。
安郡王望了望阴沉的天色,蹙了蹙眉,自己方才怎么没留意到?还把书都铺得那么开,收起来都麻烦。
“那就快些收拾吧。”他说道。
可是萧清朗的西屋打扫完了,岑编修的东屋却才清理了一半。
“你怎么弄的?那么小的屋子现在也没清理完!”杨修撰劈头盖脸地骂了岑编修一通,骂完又对萧清朗道,“你去帮他弄一下!”
他们原是有两个车夫的,可屋顶漏雨,车夫去修屋顶了,这会儿腾不出手来。
萧清朗去了东屋。
岑编修愤愤不平地瞪着他:“你故意的是不是?故意让我在杨大人面前出丑!”
这干萧清朗什么事?
萧清朗干活干得快,是因为他不像大多数读书人那样只念书,他在家里除了太重的活儿顾瑶瑶不许他干,别的全都没少干。
难道这也是他的错?
萧清朗淡道:“把你发脾气的功夫用在洒扫上,东屋早清理完了。”
“你……”岑编修给噎得不轻。
东屋收拾完毕,几人将书籍搬了进来,刚搬完最后一筐,天空飘起了小雨。
而此时,屋顶也修葺完毕。
几人松了一口气,接下来便要开始对书籍进行整理归纳了。
到了这一步,杨修撰倒是没再欺负谁,他与安郡王以及另一名修撰整理东屋的书籍,萧清朗、岑编修以及另一位修撰整理西屋的书籍。
雨势渐大,暑气被冲散,气温降了下来,西屋也就并不那般炎热了。
几人埋头做事,全都做得很认真。
萧清朗是新人,分到手的任务不重,他整理完面前的两排书架想起上面的阁楼。
他拿了抹布与油灯,踩着梯子上了阁楼。
阁楼上的书看着不乱,可仔细一瞧,类别全不对。
他把油灯挂好,先将灰尘清理干净,之后一本本分门别类。
阁楼上没有纸笔工具,遇到有破损的,他先放在一旁,稍后整理完再来修补。
他做得投入,没留意到天色渐晚。
等他被一阵腰痛警觉,决定下去走走,才发现屋子里早已是漆黑一片。
屋外细雨沙沙。
他提着油灯走在寂静无声的屋子里。
“有人吗?”
他问。
回应他的是绵密的雨声。
萧清朗提着油灯在院子里走了一圈,最终确定所有人都离开了,前院的大门也锁上了。
萧清朗又去了后门,不出意外,后门也是锁住的。
这里头虽无金银之物,可到底也担心有小贼进来毁坏了书房古籍,因此离开时都会从外头上锁。
来的路上萧清朗观察过地形,这座宅子在月罗山脚下,最近的一户人家是约莫一里地外的茶棚。
且茶棚只白日里做生意,夜里他们就回村子了。
“看来今晚回不去了。”
萧清朗望着淅淅沥沥的雨水,脑子里闪过什么,蹙了蹙眉,叹息一声,转身踏上走廊。
宅子久不住人,自然没有可以吃的东西,万幸中午宁致远给他送了一碗阳春面,这会儿他还不饿。
他的油灯快用完了。
他去了东屋,拿来那边的油灯。
闲着也是闲着,萧清朗索性开始整理书籍。
由于工作量太大,他们只整理了不到三分之一,且还没开始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复。
萧清朗来翰林院不到一个月,他史学学得不错其实是风老的功劳,风老留给他的藏书里就有不少史书。
“徽宗御马而行,至燕北关,欲横渡燕水……”
这一段萧清朗曾有幸在风老的书籍上看到,讲的是前朝第二任皇帝文徽宗御驾亲征的事。
那日天气恶劣,不宜渡河。
文徽宗不听劝告,执意前往,幸亏一名渔女冒死阻拦,后半夜大雨滂沱、燕水突涨、旋涡不止,文徽宗感慨自己与三军将士躲过一劫。
回去后文徽宗不顾朝臣反对,毅然册封了渔女为妃。
本是一段令人传唱的佳话,可渔女的结局并不幸运。
后宫三千佳丽,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渔女从入宫第三年起便再也没见过皇帝,她在深宫老去,临死前留下一篇《燕北赋》,诉尽自己半世孤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