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有开片,官窑也有开片。



    哥窑有紫口铁足,官窑也有紫口铁足。



    那么这个历史上,是不是这官窑和哥窑是一种东西呢?



    有一种认为说确实是这样,因为在南方的吴语发音中,北方人听起来官哥不分的。



    所以,有人认为它本身就是一种瓷,就是宋代的官窑。



    因为略有差异,被人为的分成官哥两种窑口。



    还有第二个疑问,就是有学者认为,哥窑不是创烧于宋,而是创烧于元,只是彷宋官而已。



    换句话说,他认为哥窑是元代人彷宋代的一种东西。



    因为哥窑的记载,就在元末明初。



    元末孔奇《静斋至正直记》:乙未冬在杭市时,市哥哥洞窑器者,一相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忧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



    他说的什么意思呢?说乙未冬是指1355年,元至正15年。



    他在杭市的时候,在市场上买了这么一个香鼎。



    是个哥哥洞窑的,它当时不叫哥窑,是两个字,哥哥洞窑。



    说这个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



    就是说,你看着挺新的,但是觉得还是像旧的一样。



    看到的人,就感到很疑惑,闹不清楚。



    那么碰到一个老头儿,叫王德翁,他说什么呢?



    他说:“最近,哥哥窑烧的像古官窑,你不可不细辨,你得好好看。



    那么从这个信息中告诉我们,他认为哥窑是元代的晚期出现的彷品。



    当然,到现在哥窑被人成为宋代名窑,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原因有几点,第一点就是造型。



    就是我们看到的哥窑,跟官窑的造型没有大的区别。



    没有看到一种极特殊的哥窑,超过了历史的局限。



    比如它是元代的造型特征,但是它是哥窑,没有碰到。



    碰到的哥窑。都是跟宋代的造型一致的。



    第二点釉色,釉色不符合元人的审美观。



    哥窑的瓷器,官窑的瓷器,所有瓷器的釉色都不符合元人的审美观。



    再说背景也不一样,元人不喜欢用青瓷,元人尚白尚蓝。



    元代人喜欢金戈铁马,驰骋千里的这种感觉。



    他并不喜欢宋代人这种小桥流水的感觉,所以从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中判断,不可能是元代复制宋代的官窑。



    所以,说哥窑是彷官窑的可能性是非常小。



    当时光过去了几百年,我们在收藏市场上,是否还可以找到哥窑瓷器的影子呢?



    如果有,那它们的真假如何?



    哥窑的存世量,还是比较大的。



    因为明代的早期,有彷制烧造,就是宣德时期。



    尤其到了雍正乾隆时期,又一次开始大量的烧造。



    所以我们现在碰到的哥窑,大致都是清代彷制的。



    所以哥窑瓷的鉴定还是很重要的,首先哥窑器必须具有众所周知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



    前者是哥窑的与众不同的裂纹,大纹为“铁线”,有的显蓝。



    大纹中套的小纹为“金丝”,有的不一定显金黄。



    大纹小纹合称为“面圾破”,它应当是密而不疏,曲而不直;



    后者是哥窑显露的较为特殊的胎色,但两者往往如鱼与熊掌一样不可兼得。



    瓷胎满釉器,有“紫口”而无铁足。



    而铁足,应当是胎质本身的无釉颜色。



    铁足如是人为施加的一种黑色釉,其真伪值得怀疑,与《七修类稿续编》中记载的“其足皆铁色”相悖。



    再就是釉色,哥窑属青瓷系列,釉色为青釉,浓澹不一。



    哥窑的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色。



    因窑变作用,釉色多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泽,非人为主观意志所为。



    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少花纹,无年款。



    胎色有黑灰、深灰、杏黄、浅灰等。



    釉面不光洁,但有一层如酥油之光。



    釉质较深浊不清透,釉层厚薄不匀,蘸釉立烧之器,底足之釉最厚,有的可达4毫米。



    其烧造方法为裹足支钉烧或圈足垫饼烧,后者可明显见到所垫圆饼烧造的痕迹。



    再就是看底足,哥窑的底足也颇为特别。



    其圈足底边狭窄平整,非宽厚凹凸,足之内墙深长,足之外墙浅短,难以用手指提拿起来。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也是哥窑最特殊的一种特征,攒珠聚球!



    就这是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又最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也叫聚沫攒珠。



    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早已说过。



    “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彷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



    显然,“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



    】



    但孙老说得比较笼统,实际上真正哥窑的釉内气泡,不仅仅只是“攒珠”,还显现出一种比“攒珠”稍大一点的“聚球”。



    球比珠大,也就是说哥窑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



    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



    聚球式的气泡,比攒珠的气泡数量要少得多。



    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



    “攒珠聚球”它是当之无愧的划分真假哥窑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这种等级的瓷器,最出名的应该是一件损坏的盘子。



    2011年7月4日,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在对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文物损坏。



    事故发生后,故宫博物院成立事故调查组,彻查事故成因。



    经过反复模拟试验和多次专家论证,在十日前得出初步结论。



    判定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实验室科研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致使国家一级文物青釉葵瓣口盘受到挤压损坏。



    发生损坏的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呈六瓣葵花式。



    它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圈足露胎处呈黑褐色。



    此盘造型优雅、大方;



    线条富于变化,为宋代哥窑的代表作品。

章节目录

我的系统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疯神狂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官哥分明,我的系统不正经,笔趣阁并收藏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