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荫溥自英和一事之后,便对托津渐渐信服,随后广兴又意外事发,竟而丢了性命,看来托津所言,皆是事实。想到这里,卢荫溥也对托津之语坚信不疑,只觉一直跟着托津办事,自己定然能够积累勋劳,逐步升迁。可即便如此,这次南下杭州,卢荫溥却也觉得,实在是过于顺利了些。钦差坐船刚过塘栖镇,岸上便有几个仆从打扮之人,主动求见钦差,不仅如此,还带来了几封信。这些仆从走后,托津看着他们呈递的信件,也不觉笑道:“哈哈,有了这些检举书信,刘凤诰这次是逃不掉了。卢少卿,若是这书信之中,所言为实,他刘凤诰,以后在朝堂之上,便再无起复之机!若是他就这样倒了,卢少卿,我得恭喜你啊,军机处再有空缺,多半便是你来补了。”
“这……托大人客气了。”卢荫溥听着托津之语,心中隐隐之间,果然多了一层喜悦,但还是克制住了自己,向托津问道:“不知这其中所言,竟是何事呢?”
“刘凤诰有连号之弊!”托津看着书信,对卢荫溥道:“这家给咱们送信的人,姓袁,看样子是家中有人参加了今年秋试,偏偏他所在座位,就在那徐步鳌对面!这人书信中言道,入考场之时,他亲见自己对面考棚,已经坐满了人,可不知为何,那日傍晚,竟有几个衙役入场,让原本在他对面的考生换了位置,之后他的对面,便换成了那徐步鳌。而且蹊跷之处在于,徐步鳌左手边的考棚,始终空无一人!有意将考生更换座位,还特意在他前面安置空座,按国朝刑律常例,已经属于连号!而且,这考生与先前之人一样,言及多有考场吏员,在徐步鳌身前走动,后来出场之时,他问起其他位置考生,都一致声称寻常吏员,绝不至于如此!而且由于他在那徐步鳌正对面的位置,徐步鳌种种行止,他看得一清二楚,那徐步鳌目光经常游移,似乎考棚之中,另有他物让其分神。若是如此,定是他早已贿赂了考场官员,托人带了作弊文章进来!刘凤诰身为监临,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有人不仅抄袭,而且连号,那卢少卿你说,他刘凤诰少说,也得判个流三千里吧?”
卢荫溥听着托津之言,都不觉冷汗渐生,只因所谓“连号”,是清时科举舞弊最为严重的情节,这意味着不仅存在考生作弊,甚至官员也在积极促成考生舞弊。一旦刘凤诰连号罪名坐实,即便嘉庆用法宽仁,流放齐齐哈尔或伊犁,也是他最好的结果。
“这样说来……托大人,在下也觉得,刘宫保这次监临,若说罪责,是逃不过了,可连号之事……刘宫保总也为官这许多年了,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会不会……连号之事另有隐情啊?”卢荫溥也向托津问道。
“隐情?你的意思是,刘凤诰可能没有连号之事?”托津问道。
“下官是不敢相信的。”卢荫溥道。
“哈哈,没关系,这一次,既然有人检举了刘凤诰连号,那他的罪名,就应该是连号!”不想托津话锋一转,卢荫溥听着,也渐渐变了脸色。“怎么,他刘凤诰那边,难道不是罪行越重,对你越有利吗?还有,你不要忘了,刘凤诰的背后,可还有一个人呢,卢少卿,若说此人回到京城,与你争军机处之位,我看这军机之位,可是非他莫属了。”
“大人说的是……阮中丞?”卢荫溥听着托津之语,终于明白了他背后用意,看来,这一次托津针对的,已经不只是刘凤诰一个人,一旦这件事闹大,身为巡抚的阮元,自然难辞其咎。
“不错,就是阮元!”托津果然说出了他的另一个目的:“卢少卿还不知道吗?去年皇上最初听闻刘凤诰之事,便即下旨,要求阮元调查其中内情,可阮元说了什么?说刘凤诰一切舞弊之事,全属传闻,本未得有实据!可现在呢,不说别的,你看看那陆言拿出的证据,傻子才会说其中没有问题!加上这封检举信,刘凤诰连号之罪,他认定了!那你说,阮元此举算什么?不就是纵容包庇吗?直省乡试,国家抡才大典,他阮元就这个态度,那你说他这个浙江巡抚,还做得下去吗?”
“托大人,这……阮中丞也算是我旧友,而且,我与他终是无仇无怨,阮中丞虽说少年早达,在我之前得以高升,可我知道,阮中丞无论文才实干,能力都在我之上!他能有今日这个位置,我……我卢荫溥心悦诚服!托大人,若说刘凤诰这次监临,确实罪责难逃,也是他咎由自取,那阮中丞他……他何错之有呢?”卢荫溥惊惶之下,还是第一时间想起了自己与阮元的旧情,要说让他将阮元推下巡抚之位,这件事他却是怎么都下不了手。
“少年早达,文才实干?卢少卿,你对这阮元,也太高看了吧?”不想托津却道:“少卿啊,你可真是个老实人啊,我现在是明白了,若不是我拉你一把,你就在那六部司官的位置上待一辈子吧!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你一点也看不清楚吗?这阮元看似大贤,实则大奸!咱们做臣子的,讲的是实心任事,他阮元呢?只要稍有机会,便处处生事,看着勤于庶政,实是媚上取容!我做军机大臣之前,一直当章京,他那套鬼把戏,我比谁都清楚!他刚刚上任巡抚,才两三天,就要求皇上更改保甲鸟枪旧制,此后每有海战,他一个战场都没上过的文官,上折子比谁都多!什么闽浙会剿,什么总统帅,他敢一次次给皇上上这样的折子,不就是仗着他受宠吗?萧山牧地旧有定制,他非要改,漕运行之五百年而不变,他非要说那许多海运的好处。他这样在皇上面前生事,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让皇上以为他是个能臣,从此加倍重用于他?真是当年和珅的好学生啊,和珅那套逢迎取悦的把戏,他学得一点不差,而且,还能让那许多读书人为他叫好,哼哼,大奸似忠,古人诚不欺我啊?卢少卿,你早先也做过章京,我那时就知道你办事勤勉,从来踏实,而且任劳任怨。可你为什么不想想,整整十年的时间,皇上看都不愿意多看你这个老实人一眼,可对阮元呢?皇上批答督抚折子,大半皆是称‘伊’称‘尔’,唯独阮元的折子上,我不止一次,见过‘卿’字!‘特示卿知川省近日连得大胜’、‘授卿旧任,宜勉新猷’,卢少卿,皇上对你说话,怎么就没有这样客气的时候呢?”
“这……托大人,阮中丞他……”卢荫溥听着托津之语,回想着自己所识阮元之事,不知不觉之间,竟也多了几分怨气,自己从来勤恳,甚至扪心自问,自己文才在京官中也自有数,可嘉庆对自己和对阮元的区别,正如托津所言。这样的差别对待,却又如何让自己心服口服?可即便如此,回想着当年阮元超迁之事,卢荫溥却还是想着为他留一份情面,对托津道:“可是托大人,阮元当年能够少年早达,是因为高宗皇帝垂青,是高宗皇帝给了阮元大考第一,又在一年之间,将他提拔成了詹事。阮元彼时不过新科进士,更不可能仅以谄媚之语取悦高宗皇帝,难道高宗皇帝当时的圣断,也是错的不成吗?”
“高宗皇帝?哈哈,卢少卿,你莫不是忘了,高宗皇帝在位最后几年,和珅蒙蔽高宗皇帝,背着高宗皇帝做了多少招权纳贿之事?没错,那阮元当年得以超迁,就是因为他巴结了和珅!师徒嘛?合谋一气,在高宗皇帝面前炮制一个才子出来,你还当真了不成?我早有耳闻,当年那阮元对和珅毕恭毕敬,和珅大寿,翰林之内只有最无耻的那几个去给和珅送礼,阮元便是其中之一。为了报答阮元在翰林之内对自己的支援,和珅自也还报于他,翰詹大考之前,早已将高宗皇帝的考题泄给了阮元!而且,还特意嘱咐阮元,高宗皇帝从来不用眼镜,这一节,务必要在作诗之时让高宗皇帝看到。卢少卿,你当年也参加过那次大考,这考题如何,你应该比我清楚啊?果然,那阮元凭着一首眼镜诗,让高宗皇帝龙颜大悦,当场给了第一!卢少卿,他阮元当年,便是用这般不堪的手段换了蓝顶子,随后这些年来,我看他逢迎邀功之术,更甚当年和珅十倍!这一切,也只有你,和那些天真不通世务的文人,还被蒙在鼓里吧?”
卢荫溥当然不会知道,阮元大考之前,一直在刘墉家中读书,勤练变笔之法,即便与他相熟的王杰,初见阮元字迹,都一时不曾认出。而乾隆也曾告知阮元,他大考第一,主要是因为“三不同”之语更合己意之故。此外阮元《天象赋》一篇,对天文数算之语,使用自如,更是毫无疑问的榜首之作,眼镜诗云云反倒是末节了。可如今乾隆已故,自己更不可能找阮元了解真相,其中旧事,自己又怎能得知实情?只是自己隐隐之间,总是有一个念头,即便阮元文才再高,学问再深,也不该出现阮元一跃超迁,而自己沉沦下僚十余年的结果。是以托津之言虽然并无实据,这时的他却已经相信了七八成。
既然阮元都可以用这等手段,踩着自己这一批翰林登上高位,那自己……为什么不能反将过来,让阮元和刘凤诰成为自己的垫脚石呢?怨气与妒嫉之下,卢荫溥的脑海之中,竟突然又多出了一重想法。
“这……托大人客气了。”卢荫溥听着托津之语,心中隐隐之间,果然多了一层喜悦,但还是克制住了自己,向托津问道:“不知这其中所言,竟是何事呢?”
“刘凤诰有连号之弊!”托津看着书信,对卢荫溥道:“这家给咱们送信的人,姓袁,看样子是家中有人参加了今年秋试,偏偏他所在座位,就在那徐步鳌对面!这人书信中言道,入考场之时,他亲见自己对面考棚,已经坐满了人,可不知为何,那日傍晚,竟有几个衙役入场,让原本在他对面的考生换了位置,之后他的对面,便换成了那徐步鳌。而且蹊跷之处在于,徐步鳌左手边的考棚,始终空无一人!有意将考生更换座位,还特意在他前面安置空座,按国朝刑律常例,已经属于连号!而且,这考生与先前之人一样,言及多有考场吏员,在徐步鳌身前走动,后来出场之时,他问起其他位置考生,都一致声称寻常吏员,绝不至于如此!而且由于他在那徐步鳌正对面的位置,徐步鳌种种行止,他看得一清二楚,那徐步鳌目光经常游移,似乎考棚之中,另有他物让其分神。若是如此,定是他早已贿赂了考场官员,托人带了作弊文章进来!刘凤诰身为监临,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有人不仅抄袭,而且连号,那卢少卿你说,他刘凤诰少说,也得判个流三千里吧?”
卢荫溥听着托津之言,都不觉冷汗渐生,只因所谓“连号”,是清时科举舞弊最为严重的情节,这意味着不仅存在考生作弊,甚至官员也在积极促成考生舞弊。一旦刘凤诰连号罪名坐实,即便嘉庆用法宽仁,流放齐齐哈尔或伊犁,也是他最好的结果。
“这样说来……托大人,在下也觉得,刘宫保这次监临,若说罪责,是逃不过了,可连号之事……刘宫保总也为官这许多年了,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会不会……连号之事另有隐情啊?”卢荫溥也向托津问道。
“隐情?你的意思是,刘凤诰可能没有连号之事?”托津问道。
“下官是不敢相信的。”卢荫溥道。
“哈哈,没关系,这一次,既然有人检举了刘凤诰连号,那他的罪名,就应该是连号!”不想托津话锋一转,卢荫溥听着,也渐渐变了脸色。“怎么,他刘凤诰那边,难道不是罪行越重,对你越有利吗?还有,你不要忘了,刘凤诰的背后,可还有一个人呢,卢少卿,若说此人回到京城,与你争军机处之位,我看这军机之位,可是非他莫属了。”
“大人说的是……阮中丞?”卢荫溥听着托津之语,终于明白了他背后用意,看来,这一次托津针对的,已经不只是刘凤诰一个人,一旦这件事闹大,身为巡抚的阮元,自然难辞其咎。
“不错,就是阮元!”托津果然说出了他的另一个目的:“卢少卿还不知道吗?去年皇上最初听闻刘凤诰之事,便即下旨,要求阮元调查其中内情,可阮元说了什么?说刘凤诰一切舞弊之事,全属传闻,本未得有实据!可现在呢,不说别的,你看看那陆言拿出的证据,傻子才会说其中没有问题!加上这封检举信,刘凤诰连号之罪,他认定了!那你说,阮元此举算什么?不就是纵容包庇吗?直省乡试,国家抡才大典,他阮元就这个态度,那你说他这个浙江巡抚,还做得下去吗?”
“托大人,这……阮中丞也算是我旧友,而且,我与他终是无仇无怨,阮中丞虽说少年早达,在我之前得以高升,可我知道,阮中丞无论文才实干,能力都在我之上!他能有今日这个位置,我……我卢荫溥心悦诚服!托大人,若说刘凤诰这次监临,确实罪责难逃,也是他咎由自取,那阮中丞他……他何错之有呢?”卢荫溥惊惶之下,还是第一时间想起了自己与阮元的旧情,要说让他将阮元推下巡抚之位,这件事他却是怎么都下不了手。
“少年早达,文才实干?卢少卿,你对这阮元,也太高看了吧?”不想托津却道:“少卿啊,你可真是个老实人啊,我现在是明白了,若不是我拉你一把,你就在那六部司官的位置上待一辈子吧!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你一点也看不清楚吗?这阮元看似大贤,实则大奸!咱们做臣子的,讲的是实心任事,他阮元呢?只要稍有机会,便处处生事,看着勤于庶政,实是媚上取容!我做军机大臣之前,一直当章京,他那套鬼把戏,我比谁都清楚!他刚刚上任巡抚,才两三天,就要求皇上更改保甲鸟枪旧制,此后每有海战,他一个战场都没上过的文官,上折子比谁都多!什么闽浙会剿,什么总统帅,他敢一次次给皇上上这样的折子,不就是仗着他受宠吗?萧山牧地旧有定制,他非要改,漕运行之五百年而不变,他非要说那许多海运的好处。他这样在皇上面前生事,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让皇上以为他是个能臣,从此加倍重用于他?真是当年和珅的好学生啊,和珅那套逢迎取悦的把戏,他学得一点不差,而且,还能让那许多读书人为他叫好,哼哼,大奸似忠,古人诚不欺我啊?卢少卿,你早先也做过章京,我那时就知道你办事勤勉,从来踏实,而且任劳任怨。可你为什么不想想,整整十年的时间,皇上看都不愿意多看你这个老实人一眼,可对阮元呢?皇上批答督抚折子,大半皆是称‘伊’称‘尔’,唯独阮元的折子上,我不止一次,见过‘卿’字!‘特示卿知川省近日连得大胜’、‘授卿旧任,宜勉新猷’,卢少卿,皇上对你说话,怎么就没有这样客气的时候呢?”
“这……托大人,阮中丞他……”卢荫溥听着托津之语,回想着自己所识阮元之事,不知不觉之间,竟也多了几分怨气,自己从来勤恳,甚至扪心自问,自己文才在京官中也自有数,可嘉庆对自己和对阮元的区别,正如托津所言。这样的差别对待,却又如何让自己心服口服?可即便如此,回想着当年阮元超迁之事,卢荫溥却还是想着为他留一份情面,对托津道:“可是托大人,阮元当年能够少年早达,是因为高宗皇帝垂青,是高宗皇帝给了阮元大考第一,又在一年之间,将他提拔成了詹事。阮元彼时不过新科进士,更不可能仅以谄媚之语取悦高宗皇帝,难道高宗皇帝当时的圣断,也是错的不成吗?”
“高宗皇帝?哈哈,卢少卿,你莫不是忘了,高宗皇帝在位最后几年,和珅蒙蔽高宗皇帝,背着高宗皇帝做了多少招权纳贿之事?没错,那阮元当年得以超迁,就是因为他巴结了和珅!师徒嘛?合谋一气,在高宗皇帝面前炮制一个才子出来,你还当真了不成?我早有耳闻,当年那阮元对和珅毕恭毕敬,和珅大寿,翰林之内只有最无耻的那几个去给和珅送礼,阮元便是其中之一。为了报答阮元在翰林之内对自己的支援,和珅自也还报于他,翰詹大考之前,早已将高宗皇帝的考题泄给了阮元!而且,还特意嘱咐阮元,高宗皇帝从来不用眼镜,这一节,务必要在作诗之时让高宗皇帝看到。卢少卿,你当年也参加过那次大考,这考题如何,你应该比我清楚啊?果然,那阮元凭着一首眼镜诗,让高宗皇帝龙颜大悦,当场给了第一!卢少卿,他阮元当年,便是用这般不堪的手段换了蓝顶子,随后这些年来,我看他逢迎邀功之术,更甚当年和珅十倍!这一切,也只有你,和那些天真不通世务的文人,还被蒙在鼓里吧?”
卢荫溥当然不会知道,阮元大考之前,一直在刘墉家中读书,勤练变笔之法,即便与他相熟的王杰,初见阮元字迹,都一时不曾认出。而乾隆也曾告知阮元,他大考第一,主要是因为“三不同”之语更合己意之故。此外阮元《天象赋》一篇,对天文数算之语,使用自如,更是毫无疑问的榜首之作,眼镜诗云云反倒是末节了。可如今乾隆已故,自己更不可能找阮元了解真相,其中旧事,自己又怎能得知实情?只是自己隐隐之间,总是有一个念头,即便阮元文才再高,学问再深,也不该出现阮元一跃超迁,而自己沉沦下僚十余年的结果。是以托津之言虽然并无实据,这时的他却已经相信了七八成。
既然阮元都可以用这等手段,踩着自己这一批翰林登上高位,那自己……为什么不能反将过来,让阮元和刘凤诰成为自己的垫脚石呢?怨气与妒嫉之下,卢荫溥的脑海之中,竟突然又多出了一重想法。